基本信息
書名:哥倫布大交換——1492年以後的生物影響和文化衝擊
定價:28.00元
作者:(美)剋羅斯比著,鄭明萱譯
齣版社:中國環境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0年4月
ISBN:9787511101761
字數:150000
頁碼:174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標識:20849477
編輯*
暫無
內容提要
人類隻有一個地球。隨著科技的發展與人類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強,人類麵臨的全球環境問題也越來越突齣,越來越錯綜復雜。目前,諸如氣候變化、環境汙染、生態退化和生物多樣性破壞等主要環境問題,都對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構成嚴峻而不容迴避的威脅。
目錄
*章 新舊大陸,對比分明
第二章 大徵服者與奪命疫病
第三章 舊世界植物、動物移居新世界
第四章 梅毒現身:一頁病史
第五章 食物與人口
第六章 至今未停止的大交換
注釋
30周年版參考文獻
作者介紹
作者:(美國)艾爾弗雷德 W.剋羅斯比 譯者:鄭明萱艾爾弗雷德 W.剋羅斯比(Alfred W.Crosby J R.),得剋薩斯州大學奧斯汀分校地理、曆史和美洲研究的榮譽教授.曾任教於耶魯大學和華盛頓州立大學。他花瞭大半生的時間在研究.為何歐洲會在曆*崛起7和許多曆史學
文摘
暫無
媒體*
暫無
這本書的書名本身就充滿瞭曆史的厚重感與探索的激情,“哥倫布大交換”——一個詞就勾勒齣世界格局劇變的起點,而“1492年以後的生物影響和文化衝擊”則進一步鎖定瞭其探討的核心。我一直對曆史上的地理大發現及其連鎖反應深感興趣,尤其是那種能夠真正改變人類文明軌跡的宏大事件。想象一下,在那個年代,跨越浩瀚海洋的航行,不僅僅是地理上的連接,更是生物、疾病、植物、動物乃至於思想觀念的全新碰撞。這本書的標題立刻勾起瞭我的好奇心,讓我開始構思它會如何展開敘述。我期待它能夠深入挖掘哥倫布航行前後,新舊大陸之間生物種類的遷徙,這其中蘊含著怎樣的生態變化,又如何深刻地影響瞭彼此的農業、食物結構,甚至人口變遷。同時,“文化衝擊”這個詞更是點睛之筆,它暗示著作者不會停留在生物層麵的描繪,而是會深入到人類社會層麵,去審視東西方文明的首次大規模交融所帶來的思想、宗教、社會製度、語言以及生活習俗的巨大變革。我猜測作者會通過豐富的史料,生動地描繪齣那個時代人物的命運,他們的恐懼、好奇、貪婪與希望,如何在這次“大交換”中被重新塑造,又如何共同書寫瞭人類曆史的新篇章。這本書的引人之處,在於它承諾瞭我一個宏大敘事,一個能夠讓我站在曆史的高度,理解現代世界形成邏輯的視角。
評分這本書的名字,“哥倫布大交換——1492年以後的生物影響和文化衝擊”,光是讀一遍,就足以讓人聯想到一個波瀾壯闊的曆史畫捲。1492年,這個數字本身就帶著一種曆史的轉摺點意味,而“大交換”更是直接點明瞭核心主題——舊大陸與新大陸之間,生命體和文明的巨大流動與碰撞。我一直對那些能夠揭示曆史背後深層邏輯的作品情有獨鍾,而這本書的標題恰恰提供瞭這樣一個視角。我特彆期待它能夠詳細闡述,在那次曆史性的“交換”中,究竟有哪些物種,是如何跨越海洋,改變瞭彼此的生態環境和人類的生存方式。比如,玉米、土豆這些來自美洲的農作物,是如何改變瞭歐洲乃至亞洲的人口增長模式,又比如,歐洲的馬匹、牛羊以及那些隨之而來的疾病,對美洲大陸的原住民社會造成瞭何等深刻的影響。更不用說,那些隱匿的微生物,它們帶來的流行病,幾乎重塑瞭美洲的人口結構。除瞭生物層麵,我同樣對“文化衝擊”充滿瞭好奇。我猜測作者會深入描繪,當不同文明的火花在新的大陸上碰撞時,會激蕩齣怎樣的思想、宗教、社會製度的變革,以及在這場深刻的交流與衝突中,人類的認知和價值觀念是如何被重塑的。這本書,對我來說,無疑是一次深入理解現代世界形成機製的機會,一次對人類曆史宏大進程的細緻解讀。
評分這部作品的題目,特彆是“哥倫布大交換”這一核心概念,一下子就讓我想到瞭那個充滿冒險與未知、也伴隨著巨大代價的曆史時期。1492年,這個數字本身就帶著一種象徵意義,標誌著舊大陸與新大陸之間曆史性連接的開端,而隨之而來的“生物影響和文化衝擊”,這八個字如同打開瞭一個巨大的潘多拉魔盒,裏麵裝滿瞭關於物種遷徙、疾病傳播、農業革命以及文明衝突的無數故事。我對那些能夠深入剖析宏觀曆史事件背後微觀細節的作品情有獨鍾,期待這本書能為我揭示,究竟有哪些我們今天習以為常的食物、植物、動物,是如何在那場跨越洲際的交換中,成為改變人類命運的關鍵因素。比如,玉米、土豆、番茄這些在新大陸繁衍的作物,如何成為舊大陸人口增長的基石;而小麥、稻米、牛羊等則如何改變瞭新大陸的生態格局。更不用說,那些看不見的微生物,疾病的傳播更是充滿瞭戲劇性與悲劇性,其對不同文明的衝擊力是難以估量的。我設想作者會用紮實的學術功底,結閤生動的史實,將這些復雜的過程娓娓道來,讓我們能夠直觀地感受到,一次航行,一次“交換”,是如何在短短幾百年間,徹底重塑瞭全球的生物多樣性,並對人類社會文化産生瞭深遠的影響,甚至可以說,奠定瞭我們今天所熟知世界的地理和生物基礎。
評分讀到“哥倫布大交換”這個書名,我的思緒立刻就被拉迴到那個波瀾壯闊的大航海時代。1492年,一個注定被載入史冊的年份,它不僅僅是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的起點,更開啓瞭一個前所未有的全球性互聯互通時代。我對於這類能夠解釋現代世界是如何一步步形成的著作,有著天然的興趣。“生物影響和文化衝擊”這兩個關鍵詞,更是點燃瞭我探究的欲望。我迫切想知道,作者是如何細緻地描繪這場跨越大陸的物種遷徙的。想象一下,那些原本隻存在於美洲大陸的玉米、土豆、番茄,是如何漂洋過海,成為歐洲、亞洲、非洲餐桌上的常客,又如何深刻地改變瞭這些地區的農業生産和人口結構?反過來,歐洲的麥子、水稻、馬匹、牛羊等,又是如何登陸美洲,對新大陸的生態環境和原住民的生活方式産生瞭怎樣的衝擊?更彆提那些看不見的微生物,它們帶來的疾病,對不同大陸的人群造成瞭何等毀滅性的影響。我期待這本書能夠以詳實的數據和生動的案例,為我呈現一場精彩紛呈的“生物奧運會”,同時,也深入剖析這場“大交換”所帶來的文化層麵的震蕩——不同文明的碰撞、融閤、衝突,以及最終導緻的世界格局的重塑。這本書,在我看來,是對人類曆史的一次宏大梳理,一次對現代世界根源的深度挖掘。
評分這本書的標題,聽上去就像一本引人入勝的學術巨著,又像是充滿傳奇色彩的曆史畫捲。“哥倫布大交換”這個提法,本身就預示著一個宏大的主題,它不僅僅是地理上的發現,更是全球範圍內生物和文化的一次史無前例的大融閤,伴隨著的必然是劇烈的衝突與深遠的改變。1492年這個日期,仿佛是一個被刻意設置的節點,將曆史一分為二,從此,世界不再是各自孤立的大陸,而是緊密相連,充滿瞭未知與機遇,也伴隨著痛苦與毀滅。我一直對這類能夠提供全新視角去審視已知曆史的作品充滿期待。這本書,我猜測,會從生物學的角度切入,詳細闡述新舊大陸物種的遷徙,無論是可食用的植物,還是傢畜,抑或是那些意想不到的微生物,它們是如何跨越重洋,又如何在新的環境中紮根生長,甚至引發瞭意想不到的生態平衡的改變。更吸引我的是,“文化衝擊”這一部分,它意味著作者會深入探討,當來自不同文明的群體,在新的地理空間相遇時,會發生怎樣的思想碰撞、宗教衝突、社會變革,以及人類價值觀念的顛覆。我期望這本書能夠以嚴謹的態度,描繪齣這場“大交換”的復雜性,既有科技進步帶來的便利,也有疾病傳播帶來的災難,更有文明衝突的血與淚,最終勾勒齣我們今天所處的世界,是如何在這場曆史性的“交換”中逐漸形成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