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哥伦布大交换——1492年以后的生物影响和文化冲击
定价:28.00元
作者:(美)克罗斯比著,郑明萱译
出版社:中国环境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年4月
ISBN:9787511101761
字数:150000
页码:17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标识:20849477
编辑*
暂无
内容提要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随着科技的发展与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人类面临的全球环境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越来越错综复杂。目前,诸如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生态退化和生物多样性破坏等主要环境问题,都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严峻而不容回避的威胁。
目录
*章 新旧大陆,对比分明
第二章 大征服者与夺命疫病
第三章 旧世界植物、动物移居新世界
第四章 梅毒现身:一页病史
第五章 食物与人口
第六章 至今未停止的大交换
注释
30周年版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作者:(美国)艾尔弗雷德 W.克罗斯比 译者:郑明萱艾尔弗雷德 W.克罗斯比(Alfred W.Crosby J R.),得克萨斯州大学奥斯汀分校地理、历史和美洲研究的荣誉教授.曾任教于耶鲁大学和华盛顿州立大学。他花了大半生的时间在研究.为何欧洲会在历*崛起7和许多历史学
文摘
暂无
媒体*
暂无
这本书的标题,听上去就像一本引人入胜的学术巨著,又像是充满传奇色彩的历史画卷。“哥伦布大交换”这个提法,本身就预示着一个宏大的主题,它不仅仅是地理上的发现,更是全球范围内生物和文化的一次史无前例的大融合,伴随着的必然是剧烈的冲突与深远的改变。1492年这个日期,仿佛是一个被刻意设置的节点,将历史一分为二,从此,世界不再是各自孤立的大陆,而是紧密相连,充满了未知与机遇,也伴随着痛苦与毁灭。我一直对这类能够提供全新视角去审视已知历史的作品充满期待。这本书,我猜测,会从生物学的角度切入,详细阐述新旧大陆物种的迁徙,无论是可食用的植物,还是家畜,抑或是那些意想不到的微生物,它们是如何跨越重洋,又如何在新的环境中扎根生长,甚至引发了意想不到的生态平衡的改变。更吸引我的是,“文化冲击”这一部分,它意味着作者会深入探讨,当来自不同文明的群体,在新的地理空间相遇时,会发生怎样的思想碰撞、宗教冲突、社会变革,以及人类价值观念的颠覆。我期望这本书能够以严谨的态度,描绘出这场“大交换”的复杂性,既有科技进步带来的便利,也有疾病传播带来的灾难,更有文明冲突的血与泪,最终勾勒出我们今天所处的世界,是如何在这场历史性的“交换”中逐渐形成的。
评分读到“哥伦布大交换”这个书名,我的思绪立刻就被拉回到那个波澜壮阔的大航海时代。1492年,一个注定被载入史册的年份,它不仅仅是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起点,更开启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全球性互联互通时代。我对于这类能够解释现代世界是如何一步步形成的著作,有着天然的兴趣。“生物影响和文化冲击”这两个关键词,更是点燃了我探究的欲望。我迫切想知道,作者是如何细致地描绘这场跨越大陆的物种迁徙的。想象一下,那些原本只存在于美洲大陆的玉米、土豆、番茄,是如何漂洋过海,成为欧洲、亚洲、非洲餐桌上的常客,又如何深刻地改变了这些地区的农业生产和人口结构?反过来,欧洲的麦子、水稻、马匹、牛羊等,又是如何登陆美洲,对新大陆的生态环境和原住民的生活方式产生了怎样的冲击?更别提那些看不见的微生物,它们带来的疾病,对不同大陆的人群造成了何等毁灭性的影响。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以详实的数据和生动的案例,为我呈现一场精彩纷呈的“生物奥运会”,同时,也深入剖析这场“大交换”所带来的文化层面的震荡——不同文明的碰撞、融合、冲突,以及最终导致的世界格局的重塑。这本书,在我看来,是对人类历史的一次宏大梳理,一次对现代世界根源的深度挖掘。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本身就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与探索的激情,“哥伦布大交换”——一个词就勾勒出世界格局剧变的起点,而“1492年以后的生物影响和文化冲击”则进一步锁定了其探讨的核心。我一直对历史上的地理大发现及其连锁反应深感兴趣,尤其是那种能够真正改变人类文明轨迹的宏大事件。想象一下,在那个年代,跨越浩瀚海洋的航行,不仅仅是地理上的连接,更是生物、疾病、植物、动物乃至于思想观念的全新碰撞。这本书的标题立刻勾起了我的好奇心,让我开始构思它会如何展开叙述。我期待它能够深入挖掘哥伦布航行前后,新旧大陆之间生物种类的迁徙,这其中蕴含着怎样的生态变化,又如何深刻地影响了彼此的农业、食物结构,甚至人口变迁。同时,“文化冲击”这个词更是点睛之笔,它暗示着作者不会停留在生物层面的描绘,而是会深入到人类社会层面,去审视东西方文明的首次大规模交融所带来的思想、宗教、社会制度、语言以及生活习俗的巨大变革。我猜测作者会通过丰富的史料,生动地描绘出那个时代人物的命运,他们的恐惧、好奇、贪婪与希望,如何在这次“大交换”中被重新塑造,又如何共同书写了人类历史的新篇章。这本书的引人之处,在于它承诺了我一个宏大叙事,一个能够让我站在历史的高度,理解现代世界形成逻辑的视角。
评分这部作品的题目,特别是“哥伦布大交换”这一核心概念,一下子就让我想到了那个充满冒险与未知、也伴随着巨大代价的历史时期。1492年,这个数字本身就带着一种象征意义,标志着旧大陆与新大陆之间历史性连接的开端,而随之而来的“生物影响和文化冲击”,这八个字如同打开了一个巨大的潘多拉魔盒,里面装满了关于物种迁徙、疾病传播、农业革命以及文明冲突的无数故事。我对那些能够深入剖析宏观历史事件背后微观细节的作品情有独钟,期待这本书能为我揭示,究竟有哪些我们今天习以为常的食物、植物、动物,是如何在那场跨越洲际的交换中,成为改变人类命运的关键因素。比如,玉米、土豆、番茄这些在新大陆繁衍的作物,如何成为旧大陆人口增长的基石;而小麦、稻米、牛羊等则如何改变了新大陆的生态格局。更不用说,那些看不见的微生物,疾病的传播更是充满了戏剧性与悲剧性,其对不同文明的冲击力是难以估量的。我设想作者会用扎实的学术功底,结合生动的史实,将这些复杂的过程娓娓道来,让我们能够直观地感受到,一次航行,一次“交换”,是如何在短短几百年间,彻底重塑了全球的生物多样性,并对人类社会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甚至可以说,奠定了我们今天所熟知世界的地理和生物基础。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哥伦布大交换——1492年以后的生物影响和文化冲击”,光是读一遍,就足以让人联想到一个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1492年,这个数字本身就带着一种历史的转折点意味,而“大交换”更是直接点明了核心主题——旧大陆与新大陆之间,生命体和文明的巨大流动与碰撞。我一直对那些能够揭示历史背后深层逻辑的作品情有独钟,而这本书的标题恰恰提供了这样一个视角。我特别期待它能够详细阐述,在那次历史性的“交换”中,究竟有哪些物种,是如何跨越海洋,改变了彼此的生态环境和人类的生存方式。比如,玉米、土豆这些来自美洲的农作物,是如何改变了欧洲乃至亚洲的人口增长模式,又比如,欧洲的马匹、牛羊以及那些随之而来的疾病,对美洲大陆的原住民社会造成了何等深刻的影响。更不用说,那些隐匿的微生物,它们带来的流行病,几乎重塑了美洲的人口结构。除了生物层面,我同样对“文化冲击”充满了好奇。我猜测作者会深入描绘,当不同文明的火花在新的大陆上碰撞时,会激荡出怎样的思想、宗教、社会制度的变革,以及在这场深刻的交流与冲突中,人类的认知和价值观念是如何被重塑的。这本书,对我来说,无疑是一次深入理解现代世界形成机制的机会,一次对人类历史宏大进程的细致解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