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学标本彩色图谱(第2版)

人体解剖学标本彩色图谱(第2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钟世镇 等 著
图书标签:
  • 人体解剖学
  • 解剖学图谱
  • 医学
  • 医学教材
  • 彩色图解
  • 人体结构
  • 解剖标本
  • 第二版
  • 医学教育
  • 医学参考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广东省出版集团 ,
ISBN:9787535951557
版次:2
商品编码:10019117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0-01-01
页数:346
正文语种:中文,英语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人体解剖学标本彩色图谱(第2版)》经典医学工具书。
  《人体解剖学标本彩色图谱》在钟世镇院士主持编写下完成,并由广东科技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曾经获中国图书奖及中华印刷大奖金奖,现已成为广大医学工作者及医学院校师生的经典医学工具书。

内容简介

  本图谱以人体实物标本为特色,按人体结构系统编排,分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心血管系统、淋巴系统、神 经系统、内分泌系统、感觉器九个部分,介绍彩图650幅,大部分以人体实物标本制作摄影而成。所有的图谱都精细清晰,真实。本图谱供医药卫生院校教学、学生,解剖学工作者和临床医师,特别是外科工程师和形态学专业工程师参考。

内页插图

目录

运动系统一骨Locomotor System-Bone
图1全身骨骼(前面观)Skeleton.Anterior view
图2骨的分类Classification of bones
图3骨的构造Structure of bone
图4股、胫骨上端(额状切面)Upper parts of femur and tibia.Frontal section
图5顶骨剖面Section of parietal bone
图6板障管Diploic canals
图7椎体(矢状切面)Vertebral body.Sagittal section
图8脊柱(前面观)Vertebral column.Anterior view
图9脊柱(后面观)Vertebral column.Posterior view
图10脊柱(侧面观)Vertebral column.Lateral view
图11寰椎(上面观)Atlas.Superior view
图12寰椎(下面观)Atlas.Inferior view
图13枢椎(上面观)Axis.Superior view
图14枢椎(侧面观)Axis.Lateral view
图15颈椎(上面观)Cervical vertebra.Superior view
图16第六颈椎(上面观)6th cervical vertebra.Superior view
图17第七颈椎(上面观)7th cervical vertebra.Superior view
图18第七颈椎(侧面观)7th cervical vertebra.Lateral view
图19第一、五、十至十二胸椎(侧面观)1st,5th,10th to.12th thoracic vertebrae.Lateral view
图20胸椎(上面观)Thoracic vertebra.Superior view
图21胸椎(侧面观)Thoracic vertebra.Lateral view
图22腰椎(上面观)Lumbar vertebra.Superior view
图23腰椎(侧面观)Lumbar vertebra.Lateral view
图24骶骨(前面观)Sacrum.Anterior view
图25骶骨(后面观)Sacrum.Posterior view
图26尾骨(前面观)Coccyx.Anterior view
图27尾骨(后面观)Coccyx.Posterior view
图28胸廓Thorax
图29典型肋骨(内面观)Typical costal bone.Internal view
图30第一、二、十二肋骨(上面观)1st,2nd,12th ribs.Superior view
图31胸骨(前面观)Sternum.Anterior view
图32胸骨(侧面观)Sternum.Lateral view
图33颅(前面观)Skull.Anterior view
图34颅(上面观)Skull.Superior view
图35颅底外面.External surface of base of skull
图36颅底内面Internal surface of base of skull··
图37颅中窝(后上面观)Middle cranial fossa.Posterosuperior view
图38颅(矢状断面)Skull.Sagittal section
图39颅(侧面观)Skull.Lateral view
图40颅(冠状断强)Skull.Coronal section
图41婴儿颅(前面观)Skull of infam.Superior view
图42婴儿颅(侧面观)Skull of infant.Lateral view
图4≥筛骨(上面观)Ethmoid bone.Superior view
图44筛骨(下面观)Ethmoid bone.Inferior view,
图45筛骨(后面观)Ethmoid bone.Posterior view
图46筛骨(前面观)Ethmoid bone.Anterior view
图47蝶骨(前面观)Sphenoid bone.Anterior view
图48蝶骨(后面观)Sphenmd bone.Posterior view
图49蝶骨(上面观)Sphenoid bone.Superior view
图50颞骨(外面观)Temporal bone.External view
图51鬏骨(上面观)Temporal bone.Superior view
图52颞骨(内面观)Temporal bone.Internal view
图53颞骨(下面观)Temporal bone.Inferior view
图54颞骨(剖面)Temporal bone.Section
图55额骨(前面观)Frontal bone.Anterior view
图56额骨(内面观)Frontal bone.Internal view
图57额骨(下蕊观)Frontal bone.Inferior view
图58枕骨(外面观)Occipital bone.External view
图59枕骨(内面观)Occipital bone.Internal view
图60泪骨(前面观)Lacrimal bone.Anterior view
图6l泪骨(后面观)Lacrimal bone.Posterior view
图62下鼻甲(内侧面观)Inferior nasal concha.Medial view
图63下鼻甲(外侧面观)Inferior nasal concha.Lateral view
图64腭骨(后面观)Palatine bone.Posterior view
图65腭骨(内侧面观)Palatine bone.Medial view
阁66颧骨(内侧蔼观)Zygomatic bone。Medial view
图67颧骨(外侧面观)Zygomatic bone.Lateral view
圈68犁骨(侧面观)Vomer.Lateral view
图69舌骨(主面观)Hyoid bone.Superior view
图70上颌骨(前面观)Maxilla.Anterior view
图71上颌骨(内侧面观)Maxilla.Medial view
图72上颌骨(后面观)Maxilla.Posterior view
图73下颌骨(外侧面观)Mandible.Lateral view
图74下颌骨(前面观>Mandible.Anterior view
图75下颌骨(后面观)Mandible.Posterior view
图76眶(前面观)Orbit。Anterior view
图77骨性鼻腔内侧壁Medial wall of bony nasal cavity
图78骨性鼻腔外侧壁(1) Lateral wall of bony nasal cavity (1)
图79骨性鼻腔外侧壁(2)Lateral wall of bony nasal cavity(2)
图80锁骨(生面观)Clavicle.Superior view
图81锁骨(下面观)Clavicle.Inferior view
图82肩胛骨上角(外侧面观)Superior angle of scapula.Lateral view
圈83肩胛骨(前面观)Scapula.Anterior view
图84肩胛骨(后面观)Scapula.Posterior view
图85肱骨(前面观)Humerus.Anterior view
图86肱骨(后面观)Humerus.Posterior view
图87桡骨(前面观)Radius.Anterior view
图88尺骨(前面观)Ulna.Anterior view
图89尺骨(后面观)Ulna。Posterior view
图90桡骨(后面观)Radius.Posterior view
图91手骨(前面观)Bones of hand.Anterior view
图92手骨(后面观)Bones of hand.Posterior view
图93髋骨(外面观)Hip bone.Extemal view
图94婴儿髋骨Hip bone of infant
圈95髋骨(内面观)Hip bone.Internal view
图96股骨(前面观)Femur.Anterior view
图97股骨(后面观)Femur.Posterior view
图98髌骨(前面观)Patella.Anterior view
图99髌骨(后面观)Patella.Posterior view
图100胫骨(上面观)Tibia.Superior view
图101腓骨(前面观)Fibula.Anterior view
图102胫骨(前面观)Tibia.Anterior view
图103胫骨(后面观)Tibia.Posterior view
图104腓骨(后面观)Fibula.Posterior view
图105足骨(上面观)Bones of foot.Superior view
图106足骨(下面观)Bones of foot.Inferior view
图107足骨(内侧面观)Bones of foot.Medial view
图108距骨(上面观)Talus.Superior view
图109距骨(下面观)Talus.Inferior view
图110跟骨(上面观)Caleaneus.Superior view
运动系统一关节Locomotor System-Joint
图1n椎骨间连结(1)Intervertebral.joints(1)
图112,j隹骨间连结(2)Intervertebral.joints(2)
图113椎骨间连结(3)Intervertebral.joints(3)
图114椎骨间连结(4)Intervertebral.ioints(4)
图115椎骨间连结(5)Intervertebraljoints(5)
图116寰枢正中关节Median atlantoaxial joint
图117颅骨与椎骨连接(1)Joints of skull and vertebra(1)
图118颅骨与椎骨连结(2)Joints of skull and vertebra(2)
图119颅骨与椎骨连结(3)Joints of skull and vertebra(3)
图120肋与胸骨连结Joints of ribs and sternum
图121颞下颌关节(外面观)Temporomandibular joint.Lateral view
图122颞下颌关节(内弼观)Temporomandibular joint.Medial view
图123颞下颌关节(矢状剖面)Temporomandibular joint.Sagittal section
图124肩关节(前面观)Shoulderjoint.Anterior view
图125肩关节(剖面观)ShouMerjoint.Section
图126肩关节(内面观)Shoulder ioint.Medial view
图127肘关节(前面观)Elbow ioint.Anterior view
图128肘关节(后面观)Elbow ioint.Posterior view
图129肘关节(内侧面观)Elbow ioint.Medial view
图130肘关节(外侧面观)Elbow ioint.Lateral view
图131肘关节(剖面观)Elbow joint.Section
图132前臂骨的连结Joints of forearm
图133手骨的连结(前面观)Joints of hand.Anterior view
图134手骨的连结(后面观)Joints of hand.Posterior view
图135手骨的连结(剖面观)Joints of hand.Section
图136骨盆的连结(前面观)Joints of pelvis.Anterior view
图137骶髂关节、髋关节(后面观)Sacroilialc and hip joints.Posterior view
图138骨盆(女性)Female pelvis
图139骨盆(男性)Male pelvis
图140髋关节(前面观)Hip ioint.Anterior view
图141髋关节(后面观)Hip joint.Posterior view
图142髋关节(剖面观)Hip ioint.Section
图143髋关节(打开)Hip joint.Incision
图144膝关节(矢状切面)Knee joint.Sagittal section
图145膝关节(前面观)Knee ioint.Anterior view
图146膝关节(后面观)Knee ioint.Posterior view
图147膝关节(内侧面观)Knee ioint.Medial view
图148膝关节(外侧面观)Knee ioint.Lateral view
图149膝关节(打开1)Knee joint.(Incision 1)
图150膝关节(打开2)Knee ioint.(Incision 2)
图151膝关节(打开3)Knee joint.(Incision 3)
图152膝关节(半月板)Knee joint.Menisci
图153小腿骨的连结Joints of leg
图154足骨的连结(剖面观)Joints of foot.Section
图155足骨的连结(上面观)Joints of foot.Superior view
图156足骨的连结(下面观)Joints of foot.Inferior view
图157足骨的连结(内侧面观)Joints o foot.Medial view
图t58足骨的连结(外侧面观)Joints of foot.Lateral view
运动系统一肌Locomotor System-Muscle
图159肌的形态Forms of museles
图160背肌浅层Superficial museles of back
图161背肌中层Intrmediate muscles of back
图162背肌深层Deep muscles of back
图163项部肌深层Deep muscles of nuchae
图i64腰部肌深层Deep muscles of lumbar region
图165椎枕肌Vertebrooceipital muscles
图166颈阔肌Platysma muscles
图167表情肌(前面观)Muscles of facial expression.Anterior view
图168表情脆(侧面观)Muscles of facial expression.Lateral view
……
消化系统Digestive System
呼吸系统Respiratory System
泌尿生殖系统Urogenital System
心血管系统Cardiovacular System
心血管系统—动脉Cardiovascular System-Artery
心血管系统—静脉Cardiovascular System-Vein
淋巴系统Lymphatic System
神经系统Nervous System
神经系统—脑Nervous System-Brain
神经系统—脊神经Nervous System-Spinal Nerves
神经系统—脑神经Nervous System-Cranial Nerves
内分泌系统Endocrine System
感觉器Sense Organs

前言/序言

  光阴似箭,白驹过隙,转眼之间《人体解剖学标本彩色图谱》出版至今已经整整十年。作为历史见证人,我非常欣慰地看到,这本凝聚着教研室三代人心血的实物标本图谱,十年间,为广大医学工作者和学生们歇诚服务,荣获过国家三大图书奖之一的中国图书奖。
  恩格斯说:“没有解剖学,就没有医学。”新世纪的前沿。生命科学领域中的基因和蛋白等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涌现。但是,古老的解剖学,仍是医学的基石。例如:介入医学的快速发展,导管和支架技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内科医生也需要进行相当多的“术式”操作。更何况必须掌握“庖丁解牛”高超技术的外科医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拥有揭示人体结构奥秘的解剖图谱,无论是对于刚刚推开医学大门的医学生,还是拥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教研室新一代解剖人正是利用这样一个契机,修订了这本以实物标本见长的彩色图谱。在新版中,增添了许多透剔玲珑、鲜艳夺目的铸型标本图。希望这本修订版的图谱依然能够成为广大学生和医师的良师益友,陪伴你们攀登医学领域的高峰。
《人体解剖学彩色图谱(第2版)》 本书是一部权威、详尽的人体解剖学图谱,旨在为医学生、执业医师、解剖学研究者以及所有对人体结构感兴趣的读者提供最全面、最直观的学习资源。第二版在第一版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的更新与修订,力求反映当前解剖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和临床应用的最新视角。 内容特色: 1. 精美高清彩色图像: 图谱的核心价值在于其高质量的解剖学图像。本书收录了数百幅精美的彩色解剖学图像,这些图像全部来源于真实的解剖标本,经过专业摄影和后期处理,色彩逼真,层次分明,细节丰富。无论是骨骼、肌肉、神经、血管,还是内脏器官,都能以清晰、立体的方式呈现,让读者能够直观地理解人体结构的复杂性和精妙之处。 2. 系统化的结构分类: 图谱严格按照人体解剖学的经典体系进行编排,从宏观到微观,系统地介绍了人体各个系统的结构。内容涵盖: 骨学(Osteology): 详细展示全身骨骼的形态、结构、命名及其相互关系,包括颅骨、脊柱、胸廓、四肢骨骼等。 关节学(Arthrology): 阐述各类关节的类型、组成、运动功能以及周围韧带和肌肉的配合。 肌学(Myology): 描绘全身主要肌肉的起止点、形态、功能以及其在运动中的作用,配合肌群的展示,有助于理解肌肉的协同与对抗。 神经系统(Nervous System): 详细描绘中枢神经系统(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的结构,包括颅神经、脊神经的分支、分布及其功能。 心血管系统(Cardiovascular System): 全面展示心脏的结构、瓣膜、血管(动脉、静脉、淋巴管)的走行、分布及其在血液循环中的作用。 呼吸系统(Respiratory System): 细致描绘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泡等结构,以及胸膜、膈肌等辅助呼吸的组织。 消化系统(Digestive System): 详尽展示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肝脏、胆囊、胰腺等消化器官的形态、位置、结构及功能。 泌尿系统(Urinary System): 介绍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的解剖结构,以及其在形成和排出尿液中的作用。 生殖系统(Reproductive System): 分别展示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内外生殖器官的结构、位置和发育。 内分泌系统(Endocrine System): 描绘各内分泌腺(如垂体、甲状腺、肾上腺、胰岛等)的形态和大致位置。 皮肤和感觉器官(Integumentary System and Sensory Organs): 介绍皮肤的层次结构,以及眼、耳、鼻、舌等感觉器官的解剖。 3. 详实准确的文字说明: 配套的文字说明简洁、准确、易于理解。每幅图像都配有清晰的解剖学名称标记,关键结构点被突出显示。文字部分不仅描述了结构的形态和位置,还简要介绍了其生理功能、临床意义以及与其他结构的关系,为读者提供更深入的理解。 4. 临床相关性强调: 第二版特别加强了内容与临床实践的联系。在介绍解剖结构的同时,适当穿插了与其相关的常见疾病、解剖变异、手术入路等临床信息,帮助读者将抽象的解剖知识与实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联系起来,提升学习的实用性。 5. 结构与功能相结合: 图谱在展示解剖结构的同时,也注重阐述其生物学功能。通过直观的图像和精炼的文字,读者可以清晰地了解每个结构在维持生命活动中的作用,从而构建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完整认知体系。 6. 便捷的学习工具: 本书的设计充分考虑了读者的学习需求。清晰的目录、索引以及结构化的内容编排,使得读者能够快速定位所需信息。图像的编号和命名系统,方便在学习、讨论和查阅时进行精确指代。 适用读者: 医学院学生: 本书是医学院基础医学教育的必备参考书,能够帮助学生系统扎实地掌握人体解剖学知识。 各级医师: 无论是全科医生还是专科医生,都可以通过本书巩固或更新解剖学知识,为临床诊断和手术提供坚实的基础。 护理、药学、康复治疗等专业学生及从业者: 了解人体结构是这些专业学习和工作的基础。 生物学、医学研究人员: 为科学研究提供精准的解剖学参考。 对人体结构充满好奇的普通读者: 任何希望深入了解自己身体奥秘的人,都能从中获益。 《人体解剖学彩色图谱(第2版)》 以其卓越的图像质量、严谨的科学内容和临床导向的编排,成为一本不可多得的经典解剖学学习与参考工具。它将帮助您在探索人体奥秘的旅程中,获得更清晰、更深入的视野。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最近终于入手了这本《人体解剖学标本彩色图谱(第2版)》,简直是相见恨晚!作为一个多年的医学生,我可以说,这本图谱绝对是我迄今为止见过最出色的解剖学学习资料之一。翻开第一页,我就被其精美的印刷和清晰的图像所震撼。你知道,很多解剖图谱虽然内容详实,但印刷质量却不尽如人意,模糊的线条和暗淡的色彩严重影响了学习效率。但这本书完全没有这个问题,每一张标本图都色彩鲜艳、细节分明,仿佛我正亲自置身于解剖实验室,近距离观察着真实的人体结构。 而且,这本书的编排方式也极其用心。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出器官和组织,而是将它们按照系统和区域进行了科学的划分,逻辑清晰,循序渐进。我尤其喜欢它对每个章节开头的导论部分,简明扼要地概述了该区域或系统的主要结构和功能,为后续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学习某个特定的骨骼或肌肉时,书中不仅提供了高分辨率的彩色图像,还配有详细的文字标注,不仅有学名,还有常用的俗名,这对于初学者来说非常友好。更难得的是,它还会在关键部位用箭头或虚线强调,指明其重要的毗邻关系和解剖标志,这在实际操作中至关重要。 这本书的实用性也让我惊喜连连。在准备期末考试的关键时刻,我发现自己对一些细微的结构分辨不清,或者容易混淆。翻阅这本书,里面的插图总是能以不同的角度和层次展示同一结构,帮助我彻底理解其空间关系。比如,在学习神经系统时,书中不仅有大脑和脊髓的宏观图,还有微观神经纤维束的路径图,这对于理解信息传递的原理非常有帮助。此外,它还包含了一些临床相关的解剖学知识,虽然不是重点,但这些点睛之笔让我更能体会到解剖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例如某个神经损伤可能导致的后果,或者某个手术的关键解剖标志。 我对这本书的赞赏之处还在于其内容的严谨性。我查阅了一些关于解剖学的权威书籍和文献,发现这本书中的描述和标注都非常准确,没有出现任何错误或误导性的信息。要知道,在解剖学学习中,一点点的偏差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因此,能够拥有一本如此可靠的图谱,对我来说意义重大。它让我能够放心地将它作为我的主要学习参考,而不用担心信息的准确性。 此外,这本书的装帧质量也相当不错。采用的是硬封面,书页的纸张厚实,不易损坏,而且非常平整,即使长时间翻阅也不会出现卷边或脱页的情况。我经常会在实验室里用它来对照,有时也会带回家复习。它的整体触感和翻阅体验都很好,这无疑也增加了我使用它的频率和愉悦感。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非常适合专业学习。虽然是医学解剖学,但作者在撰写文字描述时,并没有使用过于晦涩难懂的术语,而是力求清晰、简洁、易于理解。对于一些复杂的结构,作者会通过比喻或类比的方式来解释,这使得我更容易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 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骨骼系统的章节。那些骨骼的特写图,每一个突起、每一个凹陷都清晰可见,让我仿佛能触摸到骨骼的纹理。书中还详细介绍了骨骼的生长发育和病变,这不仅加深了我对骨骼结构的理解,也拓宽了我的医学视野。 关于肌肉系统的部分,这本书也做得非常出色。不仅展示了肌肉的形态和附着点,还详细描述了肌肉的运动方向和功能,这对于学习运动医学或者康复医学的学生来说,简直是福音。 而且,我注意到书中在介绍血管和神经时,特别强调了它们的走行路径和重要分支,这对于理解血液循环和神经传导非常有帮助。它还包含了一些淋巴系统的图谱,这往往是其他解剖图谱中容易被忽略的部分。 总而言之,这本《人体解剖学标本彩色图谱(第2版)》是我学习解剖学过程中遇到的最得力的助手。它的内容全面、图片精美、讲解清晰、严谨可靠,让我对人体结构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我强烈推荐给所有正在学习解剖学的学生,以及任何对人体结构感兴趣的读者。

评分

作为一名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工程师,我对人体结构和功能的了解,直接关系到我开发医疗器械的精度和有效性。《人体解剖学标本彩色图谱(第2版)》为我提供了极为宝贵的设计参考。 首先,这本书的标本图片质量极高,色彩逼真,细节清晰,能够准确地呈现出各种组织和器官的物理形态和表面特征。这对于我理解人体结构的复杂性,以及在设计医疗器械时如何与人体组织进行精密的匹配,提供了直观的依据。例如,在设计植入式医疗设备时,我能够通过书中关于骨骼和软组织的详细图示,来模拟设备与人体的贴合度。 书中对解剖学毗邻关系的详细描述,也为我进行器械的定位和固定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我能够清楚地了解某个结构是如何与其他组织相互关联的,从而避免在器械设计中出现不必要的冲突或对周围组织的损伤。 我尤其欣赏书中对微观结构的呈现。虽然本书以彩色图谱为主,但对于一些关键的微观结构,例如血管的内皮层、神经纤维的排列等,书中也给出了相应的示意图或放大图。这对于我开发需要与细胞或分子层面进行交互的医疗器械,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此外,书中对不同组织功能的简要介绍,也帮助我从工程学的角度去理解人体的生理过程,并将其转化为器械的设计需求。例如,了解心脏瓣膜的功能,有助于我设计更有效的血液循环支持设备。 这本书的严谨性和准确性,让我能够对其内容深信不疑,从而将其作为我工程设计的重要参考资料。 总而言之,《人体解剖学标本彩色图谱(第2版)》以其高精度、高准确度的解剖学信息,为我进行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创新设计,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评分

我是一名在校的学生,学习医学专业,对于解剖学这门基础课程,我一直感到有些吃力。市面上有很多解剖学图谱,但要么图片模糊不清,要么文字描述过于晦涩,《人体解剖学标本彩色图谱(第2版)》的出现,让我找到了理想的学习伙伴。 首先,这本书的图片质量是让我最为惊艳的。每一张都是高清彩色标本图,色彩逼真,细节清晰,真实地还原了人体器官的形态和颜色。我以前看书,总是觉得脑海中的人体模型很模糊,但有了这本书,我仿佛身临其境,能够清晰地看到每一个骨骼的突起,每一条肌肉的走向,每一个血管的分布。这大大提高了我的学习兴趣和效率。 其次,这本书的文字描述非常到位。作者在保持科学严谨性的同时,采用了通俗易懂的语言,对于一些复杂的解剖结构,还会用比喻或类比的方式来解释,让我更容易理解。书中对每一个结构的功能和毗邻关系的阐述,也帮助我构建了一个完整的解剖学知识体系。 我特别喜欢书中对解剖学概念的图文结合。在展示一张精美图片的同时,还会配有详细的文字标注,准确地指明每一个结构。这种方式让我在记忆和理解上都事半功倍。 这本书还包含了一些临床解剖学的知识,虽然是点缀,但却非常实用。例如,在学习神经系统时,书中会提及某个神经损伤可能引起的症状,这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解剖学知识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 而且,这本书的排版设计非常合理,书页的纸张厚实,印刷清晰,即使长时间翻阅也不会感到疲劳。 总而言之,《人体解剖学标本彩色图谱(第2版)》是一本集美观、实用、易懂于一体的解剖学图谱,它为我的医学学习之路提供了极大的帮助,让我对人体结构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评分

坦白说,我买这本《人体解剖学标本彩色图谱(第2版)》纯粹是出于好奇心,想看看传说中的“人体解剖图谱”到底是什么样的。结果,这本书彻底刷新了我对“图谱”的理解,它远不止是一本图片集,更像是一次身临其境的人体探索之旅。 最吸引我的地方,莫过于书中那一张张逼真的彩色标本图。我之前看到的很多医学插图,要么太抽象,要么太模糊,总觉得隔了一层纱。但这本书的图片,色彩鲜艳得就像真的皮肤、肌肉和血管一样,纹理清晰可见,仿佛我伸手就能触摸到。特别是那些器官的特写,像心脏、肺、肝脏,它们在书中的呈现方式,简直就像是刚刚从实验室里拿出来的一样,让我惊叹于生命的精妙。 而且,这本书的解说方式也很别致。它不是那种枯燥乏味的教科书式讲解,而是用一种非常直观的方式,告诉你“这个是什么,它在哪里,它有什么用”。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不同结构之间关系的描述,比如某根血管是如何绕过某块肌肉的,某个神经是如何支配某个区域的。这些详细的描述,让我能够把那些看似孤立的结构,串联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就像在玩一个精巧的拼图游戏。 让我感到惊喜的是,书中还包含了一些关于人体结构的“小知识点”。比如,某个肌肉的名称其实来源于它的大小或形状,某个骨骼的突起在古代可能被用来制作工具。这些有趣的补充信息,让我在学习解剖学知识的同时,还能感受到历史和文化的魅力,让学习过程变得更加有趣。 这本书的编排也很聪明。它不是按照系统来划分,而是按照人体区域来组织内容,从头到面,从躯干到四肢,循序渐进。这种方式让我更容易理解不同区域的结构是如何相互关联的,并且在阅读过程中不会感到信息过载。 我尤其喜欢书中对骨骼和肌肉的讲解。那些骨骼的清晰轮廓,肌肉的肌肉纤维纹理,都让我对身体的支撑和运动有了更深的认识。我甚至开始尝试着去识别自己身体上的某些骨骼和肌肉,这让我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亲近感。 总的来说,《人体解剖学标本彩色图谱(第2版)》是一本非常出色的科普读物。它用最直观、最生动的方式,为我打开了人体科学的大门。即使我对医学知识一窍不通,也能从中获得很多乐趣和启发。

评分

说实话,我原本对解剖学学习抱有一种“能少看图就少看图”的态度,觉得那些黑白线条画的图谱既枯燥又难以辨认。直到我遇到了《人体解剖学标本彩色图谱(第2版)》,我才意识到自己之前的想法有多么片面。这本书简直颠覆了我对解剖学图谱的认知! 首先,这本书的色彩运用简直是艺术品级别的。每一张标本图都色彩饱满,层次分明,真实地还原了人体组织器官的颜色和质感。比如,在观察血管时,动脉的鲜红和静脉的暗红被表现得淋漓尽致,这对于区分它们,尤其是在复杂的血管网络中,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而且,书中对不同组织的区分也十分到位,肌肉的纹理、神经的颜色、脂肪的质感,都通过精细的色彩描绘得以体现,大大降低了辨认难度。 其次,这本书的结构划分非常合理。它不是一股脑地把所有内容堆砌在一起,而是按照解剖学系统的不同,将人体结构划分成一个个独立的章节,每个章节又进一步细化到区域。这种由宏观到微观,由整体到局部的学习方式,让我能够循序渐进,逐步建立起对人体结构的完整认知。而且,每个章节的开始都会有一段引言,简要介绍该区域的主要结构和功能,这对于我这种容易“迷失”在细节中的学习者来说,是极大的帮助。 更重要的是,这本书的图文结合做得非常出色。在每一张精美的彩色标本图旁边,都有详细的文字说明,不仅列出了结构的名称,还对其解剖学上的毗邻关系、功能以及一些重要的临床意义进行了阐述。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一些重要解剖标志的强调,例如骨骼上的突起、韧带的走向,这些信息在实际操作中至关重要。 这本书还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对细节的追求。在展示一些复杂的结构,例如腕关节或踝关节时,书中提供了多角度的视图,让我能够从各个方向去观察和理解这些精细的关节结构。对于一些微观结构,例如淋巴结的分布,书中也给出了清晰的示意图,这对于我理解人体的防御机制非常有帮助。 还有一点非常值得称赞的是,这本书的排版设计也非常人性化。字体大小适中,行间距合理,书页材质也很好,即使长时间翻阅也不会感到疲劳。整体而言,这本书的阅读体验非常愉悦,让我在学习过程中保持了高度的专注度。 对于那些正在为解剖学考试头疼的学生,或者对人体结构感到好奇的普通读者,这本书都绝对是你们不可多得的学习资料。它不仅能让你轻松掌握人体结构知识,还能让你领略到人体之美的奥妙。

评分

作为一个对人体艺术和科学结合感兴趣的插画师,我一直在寻找能够激发我创作灵感的解剖学资料。《人体解剖学标本彩色图谱(第2版)》以其精美的视觉效果和科学严谨的内容,彻底征服了我。 首先,这本书的图片质量简直是艺术品级别的。每一张标本图都色彩饱满,纹理细腻,层次分明,为我提供了绝佳的视觉参考。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不同组织和器官色彩的细致描绘,它们真实地展现了人体内部的丰富色彩,这对于我创作解剖学相关的插画,能够准确地捕捉色彩的微妙变化,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我喜欢书中对于解剖结构的呈现方式。它不仅仅是简单地展示结构,而是通过多角度的视图,将每一个结构都立体地呈现出来,让我能够从不同的视角去观察和理解它们。这对于我构思插画的透视和构图,提供了非常宝贵的经验。 书中对解剖学概念的解释也十分清晰易懂。即使对于我这个非医学专业人士,也能通过作者的文字描述,理解每一个结构的功能和作用。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人体运动的章节,它详细展示了骨骼、肌肉、关节之间的联动关系,这为我创作描绘人体动态的插画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这本书还让我对人体结构的精妙之处有了更深的认识。那些复杂的血管网络、神经分布,以及器官之间的精密配合,都让我惊叹于生命的神奇。这种对人体结构的深入理解,也能够转化为我艺术创作中更具深度和内涵的作品。 我经常会把这本书放在我的工作台上,随时翻阅,从中汲取灵感。它不仅是一本解剖学图谱,更是一本我视觉灵感的源泉。 总而言之,《人体解剖学标本彩色图谱(第2版)》以其卓越的视觉表现和科学严谨的内容,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艺术创作世界。

评分

作为一名长期从事医学研究的科研人员,我对解剖学图谱的要求是极为严苛的。我需要的是准确、清晰、信息量大且具有指导性的资料。《人体解剖学标本彩色图谱(第2版)》在这几个方面都超出了我的预期。 首先,这本书的图片质量无可挑剔。每一张标本图都经过精心挑选和高质量印刷,色彩还原度极高,细节清晰可见,甚至连一些细微的血管分支和神经走向都能被准确捕捉。这对于我们进行深入研究,需要辨认和分析复杂解剖结构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深层结构的展示,很多图谱在表现深层结构时会变得模糊不清,但这本书却能通过精湛的拍摄和后期处理,将深层组织的形态和毗邻关系清晰地呈现出来。 其次,这本书在内容编排上展现了极高的学术水准。它不仅仅是一本简单的图谱,更是一部具有系统性和层次感的解剖学百科全书。书中对人体结构进行了非常科学的划分,按照系统和区域进行讲解,逻辑严谨,环环相扣。每个部分的起始都会有详实的概述,为读者建立起一个整体框架,然后再逐步深入到具体的细节。这种编排方式,极大地提升了学习效率和理解深度。 我对书中对每一个结构的功能性解释也十分赞赏。在展示解剖结构的同时,作者还会简要提及该结构在生理功能上的作用,以及与其他结构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这使得我们能够从功能和解剖两个维度去理解人体,而不是仅仅停留在静态的结构认知上。 此外,书中还包含了一些临床解剖学的应用,虽然篇幅不多,但却极其精炼。例如,在描述某个重要的神经通路时,作者会顺带提及该神经受损可能导致的临床表现,这对于我们理解疾病的发生机制,以及制定治疗方案,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的语言描述也非常专业且严谨。作者在力求清晰易懂的同时,也保留了医学术语的准确性,并且在必要时会提供英文对照。这对于需要阅读英文文献的科研人员来说,是非常贴心的设计。 最后,这本书的装帧质量和纸张选择都非常考究。我经常需要将这本书带到实验室或会议室,其坚固的装帧和不易褪色的纸张,确保了它的持久耐用性。 总而言之,《人体解剖学标本彩色图谱(第2版)》是一部集学术性、实用性和艺术性于一体的杰出著作,它不仅能满足我日常研究的需求,更能激发我对人体奥秘的进一步探索。

评分

我一直对人体充满了好奇,总想着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我们自己的身体。当我在书店偶然看到这本《人体解剖学标本彩色图谱(第2版)》时,我就被它封面那精美的图片所吸引了。买回家后,这本书更是给了我巨大的惊喜。 这本书的图片质量真的太高了!每一张都是那么清晰、那么真实,色彩也特别鲜艳,就像是在近距离观察真的身体器官一样。我以前看的一些医学书,图片都很模糊,要么是黑白的,要么就是颜色很暗淡,根本看不清楚。但这本书不一样,它就像把我带到了一个高科技的解剖实验室,我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一块肌肉的纹理,每一根血管的走向,每一个骨骼的细节。 而且,这本书的讲解方式也特别适合我这种非专业人士。它不会用很多很专业的术语,而是用一种很通俗易懂的方式来解释。比如,在介绍心脏的时候,它不仅会告诉你心脏有几个腔,还会形象地比喻它就像一个“泵”,负责把血液送到全身。这种讲解方式,让我很容易就能理解复杂的解剖结构。 我最喜欢的是书中关于人体运动的部分。它详细地展示了骨骼和肌肉是如何协同工作的,以及不同的肌肉是如何让我们做出各种各样的动作的。我甚至尝试着去找到自己身体上的某些肌肉,然后对照书中的图来理解它的功能,这让我对自己的身体有了全新的认识。 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关于人体奥秘的小知识,比如为什么我们会感到疼痛,为什么我们会有不同的肤色等等。这些有趣的内容,让我在学习解剖学知识的同时,也学到了一些关于生命和健康的有趣知识,让我的好奇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这本书的纸张质量也很好,摸起来很舒服,而且图片一点也不透,就算是经常翻阅,也不会轻易损坏。 总而言之,《人体解剖学标本彩色图谱(第2版)》不仅仅是一本解剖学图谱,更是一本让我对人体充满敬畏和热爱的科普读物。我强烈推荐给所有对人体感兴趣的人,无论你是不是医学专业的学生。

评分

我是一名康复治疗师,日常工作中经常需要与骨骼、肌肉、神经等解剖结构打交道。在选择解剖学图谱时,我尤其看重其在功能性解剖和临床应用方面的表现。《人体解剖学标本彩色图谱(第2版)》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 首先,这本书对肌肉的展示非常详尽,不仅提供了肌肉的形态和附着点,更重要的是,它详细描述了肌肉的运动方向和功能。这一点对于我们康复治疗师来说至关重要,了解肌肉的具体功能,才能更好地制定康复训练计划,帮助患者恢复运动能力。书中对于肌肉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的讲解,也帮助我更深刻地理解人体运动的复杂性。 其次,书中对神经系统的讲解也十分到位。它清晰地展示了主要的神经通路,以及神经在支配肌肉和传递感觉信息中的作用。这对于我们理解神经损伤,以及进行神经康复至关重要。书中对一些重要神经的局部解剖的描述,也为我们进行手法治疗提供了重要的解剖学依据。 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于骨骼关节解剖的阐述。它详细描述了关节的结构,包括关节囊、韧带以及关节的运动范围。这对于我们评估和治疗关节疾病,例如关节炎、关节扭伤等,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书中还包含了一些关于骨骼力学的讲解,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骨骼在承重和运动中的作用。 这本书的图文结合也非常完美。在展示解剖结构的同时,作者会简要提及该结构在康复治疗中的意义,例如某个肌肉的松弛或收缩对患者姿势的影响。这种将解剖知识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的方式,让我受益匪浅。 此外,书中对淋巴系统的介绍,虽然篇幅不长,但对于我们理解水肿和淋巴回流等问题,也有一定的启发。 总而言之,《人体解剖学标本彩色图谱(第2版)》不仅仅是一本提供静态解剖图谱的书籍,它更是一本能够帮助我理解人体运动功能,并将其应用于临床实践的宝贵工具。

评分

作为一个有着多年临床经验的医生,我深知解剖学知识的重要性。在多年的行医生涯中,我多次需要查阅解剖图谱来辅助诊断和手术规划。《人体解剖学标本彩色图谱(第2版)》的出现,无疑为我提供了一本极其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首先,这本书的标本图片质量极高,色彩真实,细节丰富,完全能够满足临床上对解剖结构精细辨认的需求。我特别注意到书中对于一些易混淆的结构,例如不同层次的筋膜、肌间隔、以及解剖学上的“危险区域”的展示,都非常清晰到位。这在实际工作中,能够有效地减少误判和操作失误。 书中对解剖学毗邻关系的强调也让我印象深刻。很多情况下,理解一个结构,不仅要认识它本身,更要理解它与周围结构的关系。这本书通过多角度的图示和精确的标注,将这些毗邻关系清晰地呈现出来,为我进行手术路径规划,或者判断病变扩散范围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我喜欢书中对于一些常见疾病发生解剖学基础的讲解。虽然不是专门的病理解剖学著作,但书中恰如其分的提示,让我能够将解剖知识与临床实际相结合,更深入地理解疾病的病因和病理。例如,在描述某个神经的走行时,书中会提及该神经受压可能导致的症状,这对于我给患者解释病情非常有帮助。 此外,这本书的实用性也体现在其对解剖学变异的提及。我深知人体结构存在个体差异,而了解这些常见的变异,对于避免在手术中发生意外至关重要。这本书虽然篇幅不多,但对一些重要的解剖学变异进行了简要说明,这对于临床医生来说,无疑是非常宝贵的补充信息。 这本书的装订和纸张也完全符合专业书籍的标准,耐用性强,便于携带和翻阅。我经常会把它放在我的诊室里,随时查阅。 总而言之,《人体解剖学标本彩色图谱(第2版)》是一本集权威性、实用性和易用性于一体的解剖学图谱,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学习解剖学,更能为临床医生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评分

物流贼快,昨天晚上定今天中午到

评分

书的质量真心没话说,非常不错,京东自营的书籍比较靠谱,加上其无人能及的配送速度,非常满意

评分

第二次买 局解用感觉还不错

评分

书的印刷质量还是不错的,图片清晰,应该是正品。京东物流的速度确实快,次日达,必须点赞?。

评分

满意度!!!!!!!

评分

送过来,都坏了,也不包装包装!

评分

书是正品,质量不错,物流给力!

评分

看着质量不错,发货也很快比较实惠

评分

这本书的图很清晰,而且还是实物拍摄,考试就是实物,比课本的好多了。在学习时配上这本书,很赞!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