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解剖學標本彩色圖譜(第2版)

人體解剖學標本彩色圖譜(第2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鍾世鎮 等 著
圖書標籤:
  • 人體解剖學
  • 解剖學圖譜
  • 醫學
  • 醫學教材
  • 彩色圖解
  • 人體結構
  • 解剖標本
  • 第二版
  • 醫學教育
  • 醫學參考書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廣東省齣版集團 ,
ISBN:9787535951557
版次:2
商品編碼:10019117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0-01-01
頁數:346
正文語種:中文,英語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人體解剖學標本彩色圖譜(第2版)》經典醫學工具書。
  《人體解剖學標本彩色圖譜》在鍾世鎮院士主持編寫下完成,並由廣東科技齣版社齣版發行。該書曾經獲中國圖書奬及中華印刷大奬金奬,現已成為廣大醫學工作者及醫學院校師生的經典醫學工具書。

內容簡介

  本圖譜以人體實物標本為特色,按人體結構係統編排,分運動係統、消化係統、呼吸係統、泌尿生殖係統、心血管係統、淋巴係統、神 經係統、內分泌係統、感覺器九個部分,介紹彩圖650幅,大部分以人體實物標本製作攝影而成。所有的圖譜都精細清晰,真實。本圖譜供醫藥衛生院校教學、學生,解剖學工作者和臨床醫師,特彆是外科工程師和形態學專業工程師參考。

內頁插圖

目錄

運動係統一骨Locomotor System-Bone
圖1全身骨骼(前麵觀)Skeleton.Anterior view
圖2骨的分類Classification of bones
圖3骨的構造Structure of bone
圖4股、脛骨上端(額狀切麵)Upper parts of femur and tibia.Frontal section
圖5頂骨剖麵Section of parietal bone
圖6闆障管Diploic canals
圖7椎體(矢狀切麵)Vertebral body.Sagittal section
圖8脊柱(前麵觀)Vertebral column.Anterior view
圖9脊柱(後麵觀)Vertebral column.Posterior view
圖10脊柱(側麵觀)Vertebral column.Lateral view
圖11寰椎(上麵觀)Atlas.Superior view
圖12寰椎(下麵觀)Atlas.Inferior view
圖13樞椎(上麵觀)Axis.Superior view
圖14樞椎(側麵觀)Axis.Lateral view
圖15頸椎(上麵觀)Cervical vertebra.Superior view
圖16第六頸椎(上麵觀)6th cervical vertebra.Superior view
圖17第七頸椎(上麵觀)7th cervical vertebra.Superior view
圖18第七頸椎(側麵觀)7th cervical vertebra.Lateral view
圖19第一、五、十至十二胸椎(側麵觀)1st,5th,10th to.12th thoracic vertebrae.Lateral view
圖20胸椎(上麵觀)Thoracic vertebra.Superior view
圖21胸椎(側麵觀)Thoracic vertebra.Lateral view
圖22腰椎(上麵觀)Lumbar vertebra.Superior view
圖23腰椎(側麵觀)Lumbar vertebra.Lateral view
圖24骶骨(前麵觀)Sacrum.Anterior view
圖25骶骨(後麵觀)Sacrum.Posterior view
圖26尾骨(前麵觀)Coccyx.Anterior view
圖27尾骨(後麵觀)Coccyx.Posterior view
圖28胸廓Thorax
圖29典型肋骨(內麵觀)Typical costal bone.Internal view
圖30第一、二、十二肋骨(上麵觀)1st,2nd,12th ribs.Superior view
圖31胸骨(前麵觀)Sternum.Anterior view
圖32胸骨(側麵觀)Sternum.Lateral view
圖33顱(前麵觀)Skull.Anterior view
圖34顱(上麵觀)Skull.Superior view
圖35顱底外麵.External surface of base of skull
圖36顱底內麵Internal surface of base of skull··
圖37顱中窩(後上麵觀)Middle cranial fossa.Posterosuperior view
圖38顱(矢狀斷麵)Skull.Sagittal section
圖39顱(側麵觀)Skull.Lateral view
圖40顱(冠狀斷強)Skull.Coronal section
圖41嬰兒顱(前麵觀)Skull of infam.Superior view
圖42嬰兒顱(側麵觀)Skull of infant.Lateral view
圖4≥篩骨(上麵觀)Ethmoid bone.Superior view
圖44篩骨(下麵觀)Ethmoid bone.Inferior view,
圖45篩骨(後麵觀)Ethmoid bone.Posterior view
圖46篩骨(前麵觀)Ethmoid bone.Anterior view
圖47蝶骨(前麵觀)Sphenoid bone.Anterior view
圖48蝶骨(後麵觀)Sphenmd bone.Posterior view
圖49蝶骨(上麵觀)Sphenoid bone.Superior view
圖50顳骨(外麵觀)Temporal bone.External view
圖51鬏骨(上麵觀)Temporal bone.Superior view
圖52顳骨(內麵觀)Temporal bone.Internal view
圖53顳骨(下麵觀)Temporal bone.Inferior view
圖54顳骨(剖麵)Temporal bone.Section
圖55額骨(前麵觀)Frontal bone.Anterior view
圖56額骨(內麵觀)Frontal bone.Internal view
圖57額骨(下蕊觀)Frontal bone.Inferior view
圖58枕骨(外麵觀)Occipital bone.External view
圖59枕骨(內麵觀)Occipital bone.Internal view
圖60淚骨(前麵觀)Lacrimal bone.Anterior view
圖6l淚骨(後麵觀)Lacrimal bone.Posterior view
圖62下鼻甲(內側麵觀)Inferior nasal concha.Medial view
圖63下鼻甲(外側麵觀)Inferior nasal concha.Lateral view
圖64齶骨(後麵觀)Palatine bone.Posterior view
圖65齶骨(內側麵觀)Palatine bone.Medial view
閣66顴骨(內側藹觀)Zygomatic bone。Medial view
圖67顴骨(外側麵觀)Zygomatic bone.Lateral view
圈68犁骨(側麵觀)Vomer.Lateral view
圖69舌骨(主麵觀)Hyoid bone.Superior view
圖70上頜骨(前麵觀)Maxilla.Anterior view
圖71上頜骨(內側麵觀)Maxilla.Medial view
圖72上頜骨(後麵觀)Maxilla.Posterior view
圖73下頜骨(外側麵觀)Mandible.Lateral view
圖74下頜骨(前麵觀>Mandible.Anterior view
圖75下頜骨(後麵觀)Mandible.Posterior view
圖76眶(前麵觀)Orbit。Anterior view
圖77骨性鼻腔內側壁Medial wall of bony nasal cavity
圖78骨性鼻腔外側壁(1) Lateral wall of bony nasal cavity (1)
圖79骨性鼻腔外側壁(2)Lateral wall of bony nasal cavity(2)
圖80鎖骨(生麵觀)Clavicle.Superior view
圖81鎖骨(下麵觀)Clavicle.Inferior view
圖82肩胛骨上角(外側麵觀)Superior angle of scapula.Lateral view
圈83肩胛骨(前麵觀)Scapula.Anterior view
圖84肩胛骨(後麵觀)Scapula.Posterior view
圖85肱骨(前麵觀)Humerus.Anterior view
圖86肱骨(後麵觀)Humerus.Posterior view
圖87橈骨(前麵觀)Radius.Anterior view
圖88尺骨(前麵觀)Ulna.Anterior view
圖89尺骨(後麵觀)Ulna。Posterior view
圖90橈骨(後麵觀)Radius.Posterior view
圖91手骨(前麵觀)Bones of hand.Anterior view
圖92手骨(後麵觀)Bones of hand.Posterior view
圖93髖骨(外麵觀)Hip bone.Extemal view
圖94嬰兒髖骨Hip bone of infant
圈95髖骨(內麵觀)Hip bone.Internal view
圖96股骨(前麵觀)Femur.Anterior view
圖97股骨(後麵觀)Femur.Posterior view
圖98髕骨(前麵觀)Patella.Anterior view
圖99髕骨(後麵觀)Patella.Posterior view
圖100脛骨(上麵觀)Tibia.Superior view
圖101腓骨(前麵觀)Fibula.Anterior view
圖102脛骨(前麵觀)Tibia.Anterior view
圖103脛骨(後麵觀)Tibia.Posterior view
圖104腓骨(後麵觀)Fibula.Posterior view
圖105足骨(上麵觀)Bones of foot.Superior view
圖106足骨(下麵觀)Bones of foot.Inferior view
圖107足骨(內側麵觀)Bones of foot.Medial view
圖108距骨(上麵觀)Talus.Superior view
圖109距骨(下麵觀)Talus.Inferior view
圖110跟骨(上麵觀)Caleaneus.Superior view
運動係統一關節Locomotor System-Joint
圖1n椎骨間連結(1)Intervertebral.joints(1)
圖112,j隹骨間連結(2)Intervertebral.joints(2)
圖113椎骨間連結(3)Intervertebral.joints(3)
圖114椎骨間連結(4)Intervertebral.ioints(4)
圖115椎骨間連結(5)Intervertebraljoints(5)
圖116寰樞正中關節Median atlantoaxial joint
圖117顱骨與椎骨連接(1)Joints of skull and vertebra(1)
圖118顱骨與椎骨連結(2)Joints of skull and vertebra(2)
圖119顱骨與椎骨連結(3)Joints of skull and vertebra(3)
圖120肋與胸骨連結Joints of ribs and sternum
圖121顳下頜關節(外麵觀)Temporomandibular joint.Lateral view
圖122顳下頜關節(內弼觀)Temporomandibular joint.Medial view
圖123顳下頜關節(矢狀剖麵)Temporomandibular joint.Sagittal section
圖124肩關節(前麵觀)Shoulderjoint.Anterior view
圖125肩關節(剖麵觀)ShouMerjoint.Section
圖126肩關節(內麵觀)Shoulder ioint.Medial view
圖127肘關節(前麵觀)Elbow ioint.Anterior view
圖128肘關節(後麵觀)Elbow ioint.Posterior view
圖129肘關節(內側麵觀)Elbow ioint.Medial view
圖130肘關節(外側麵觀)Elbow ioint.Lateral view
圖131肘關節(剖麵觀)Elbow joint.Section
圖132前臂骨的連結Joints of forearm
圖133手骨的連結(前麵觀)Joints of hand.Anterior view
圖134手骨的連結(後麵觀)Joints of hand.Posterior view
圖135手骨的連結(剖麵觀)Joints of hand.Section
圖136骨盆的連結(前麵觀)Joints of pelvis.Anterior view
圖137骶髂關節、髖關節(後麵觀)Sacroilialc and hip joints.Posterior view
圖138骨盆(女性)Female pelvis
圖139骨盆(男性)Male pelvis
圖140髖關節(前麵觀)Hip ioint.Anterior view
圖141髖關節(後麵觀)Hip joint.Posterior view
圖142髖關節(剖麵觀)Hip ioint.Section
圖143髖關節(打開)Hip joint.Incision
圖144膝關節(矢狀切麵)Knee joint.Sagittal section
圖145膝關節(前麵觀)Knee ioint.Anterior view
圖146膝關節(後麵觀)Knee ioint.Posterior view
圖147膝關節(內側麵觀)Knee ioint.Medial view
圖148膝關節(外側麵觀)Knee ioint.Lateral view
圖149膝關節(打開1)Knee joint.(Incision 1)
圖150膝關節(打開2)Knee ioint.(Incision 2)
圖151膝關節(打開3)Knee joint.(Incision 3)
圖152膝關節(半月闆)Knee joint.Menisci
圖153小腿骨的連結Joints of leg
圖154足骨的連結(剖麵觀)Joints of foot.Section
圖155足骨的連結(上麵觀)Joints of foot.Superior view
圖156足骨的連結(下麵觀)Joints of foot.Inferior view
圖157足骨的連結(內側麵觀)Joints o foot.Medial view
圖t58足骨的連結(外側麵觀)Joints of foot.Lateral view
運動係統一肌Locomotor System-Muscle
圖159肌的形態Forms of museles
圖160背肌淺層Superficial museles of back
圖161背肌中層Intrmediate muscles of back
圖162背肌深層Deep muscles of back
圖163項部肌深層Deep muscles of nuchae
圖i64腰部肌深層Deep muscles of lumbar region
圖165椎枕肌Vertebrooceipital muscles
圖166頸闊肌Platysma muscles
圖167錶情肌(前麵觀)Muscles of facial expression.Anterior view
圖168錶情脆(側麵觀)Muscles of facial expression.Lateral view
……
消化係統Digestive System
呼吸係統Respiratory System
泌尿生殖係統Urogenital System
心血管係統Cardiovacular System
心血管係統—動脈Cardiovascular System-Artery
心血管係統—靜脈Cardiovascular System-Vein
淋巴係統Lymphatic System
神經係統Nervous System
神經係統—腦Nervous System-Brain
神經係統—脊神經Nervous System-Spinal Nerves
神經係統—腦神經Nervous System-Cranial Nerves
內分泌係統Endocrine System
感覺器Sense Organs

前言/序言

  光陰似箭,白駒過隙,轉眼之間《人體解剖學標本彩色圖譜》齣版至今已經整整十年。作為曆史見證人,我非常欣慰地看到,這本凝聚著教研室三代人心血的實物標本圖譜,十年間,為廣大醫學工作者和學生們歇誠服務,榮獲過國傢三大圖書奬之一的中國圖書奬。
  恩格斯說:“沒有解剖學,就沒有醫學。”新世紀的前沿。生命科學領域中的基因和蛋白等新技術、新方法不斷湧現。但是,古老的解剖學,仍是醫學的基石。例如:介入醫學的快速發展,導管和支架技術在臨床上的廣泛應用,內科醫生也需要進行相當多的“術式”操作。更何況必須掌握“庖丁解牛”高超技術的外科醫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擁有揭示人體結構奧秘的解剖圖譜,無論是對於剛剛推開醫學大門的醫學生,還是擁有豐富臨床經驗的醫生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
  教研室新一代解剖人正是利用這樣一個契機,修訂瞭這本以實物標本見長的彩色圖譜。在新版中,增添瞭許多透剔玲瓏、鮮艷奪目的鑄型標本圖。希望這本修訂版的圖譜依然能夠成為廣大學生和醫師的良師益友,陪伴你們攀登醫學領域的高峰。
《人體解剖學彩色圖譜(第2版)》 本書是一部權威、詳盡的人體解剖學圖譜,旨在為醫學生、執業醫師、解剖學研究者以及所有對人體結構感興趣的讀者提供最全麵、最直觀的學習資源。第二版在第一版的基礎上,進行瞭全麵的更新與修訂,力求反映當前解剖學研究的最新進展和臨床應用的最新視角。 內容特色: 1. 精美高清彩色圖像: 圖譜的核心價值在於其高質量的解剖學圖像。本書收錄瞭數百幅精美的彩色解剖學圖像,這些圖像全部來源於真實的解剖標本,經過專業攝影和後期處理,色彩逼真,層次分明,細節豐富。無論是骨骼、肌肉、神經、血管,還是內髒器官,都能以清晰、立體的方式呈現,讓讀者能夠直觀地理解人體結構的復雜性和精妙之處。 2. 係統化的結構分類: 圖譜嚴格按照人體解剖學的經典體係進行編排,從宏觀到微觀,係統地介紹瞭人體各個係統的結構。內容涵蓋: 骨學(Osteology): 詳細展示全身骨骼的形態、結構、命名及其相互關係,包括顱骨、脊柱、胸廓、四肢骨骼等。 關節學(Arthrology): 闡述各類關節的類型、組成、運動功能以及周圍韌帶和肌肉的配閤。 肌學(Myology): 描繪全身主要肌肉的起止點、形態、功能以及其在運動中的作用,配閤肌群的展示,有助於理解肌肉的協同與對抗。 神經係統(Nervous System): 詳細描繪中樞神經係統(腦、脊髓)和周圍神經係統的結構,包括顱神經、脊神經的分支、分布及其功能。 心血管係統(Cardiovascular System): 全麵展示心髒的結構、瓣膜、血管(動脈、靜脈、淋巴管)的走行、分布及其在血液循環中的作用。 呼吸係統(Respiratory System): 細緻描繪鼻腔、咽、喉、氣管、支氣管、肺泡等結構,以及胸膜、膈肌等輔助呼吸的組織。 消化係統(Digestive System): 詳盡展示口腔、咽、食管、胃、小腸、大腸、肝髒、膽囊、胰腺等消化器官的形態、位置、結構及功能。 泌尿係統(Urinary System): 介紹腎髒、輸尿管、膀胱、尿道的解剖結構,以及其在形成和排齣尿液中的作用。 生殖係統(Reproductive System): 分彆展示男性和女性生殖係統的內外生殖器官的結構、位置和發育。 內分泌係統(Endocrine System): 描繪各內分泌腺(如垂體、甲狀腺、腎上腺、胰島等)的形態和大緻位置。 皮膚和感覺器官(Integumentary System and Sensory Organs): 介紹皮膚的層次結構,以及眼、耳、鼻、舌等感覺器官的解剖。 3. 詳實準確的文字說明: 配套的文字說明簡潔、準確、易於理解。每幅圖像都配有清晰的解剖學名稱標記,關鍵結構點被突齣顯示。文字部分不僅描述瞭結構的形態和位置,還簡要介紹瞭其生理功能、臨床意義以及與其他結構的關係,為讀者提供更深入的理解。 4. 臨床相關性強調: 第二版特彆加強瞭內容與臨床實踐的聯係。在介紹解剖結構的同時,適當穿插瞭與其相關的常見疾病、解剖變異、手術入路等臨床信息,幫助讀者將抽象的解剖知識與實際的臨床診斷和治療聯係起來,提升學習的實用性。 5. 結構與功能相結閤: 圖譜在展示解剖結構的同時,也注重闡述其生物學功能。通過直觀的圖像和精煉的文字,讀者可以清晰地瞭解每個結構在維持生命活動中的作用,從而構建結構與功能相統一的完整認知體係。 6. 便捷的學習工具: 本書的設計充分考慮瞭讀者的學習需求。清晰的目錄、索引以及結構化的內容編排,使得讀者能夠快速定位所需信息。圖像的編號和命名係統,方便在學習、討論和查閱時進行精確指代。 適用讀者: 醫學院學生: 本書是醫學院基礎醫學教育的必備參考書,能夠幫助學生係統紮實地掌握人體解剖學知識。 各級醫師: 無論是全科醫生還是專科醫生,都可以通過本書鞏固或更新解剖學知識,為臨床診斷和手術提供堅實的基礎。 護理、藥學、康復治療等專業學生及從業者: 瞭解人體結構是這些專業學習和工作的基礎。 生物學、醫學研究人員: 為科學研究提供精準的解剖學參考。 對人體結構充滿好奇的普通讀者: 任何希望深入瞭解自己身體奧秘的人,都能從中獲益。 《人體解剖學彩色圖譜(第2版)》 以其卓越的圖像質量、嚴謹的科學內容和臨床導嚮的編排,成為一本不可多得的經典解剖學學習與參考工具。它將幫助您在探索人體奧秘的旅程中,獲得更清晰、更深入的視野。

用戶評價

評分

作為一個對人體藝術和科學結閤感興趣的插畫師,我一直在尋找能夠激發我創作靈感的解剖學資料。《人體解剖學標本彩色圖譜(第2版)》以其精美的視覺效果和科學嚴謹的內容,徹底徵服瞭我。 首先,這本書的圖片質量簡直是藝術品級彆的。每一張標本圖都色彩飽滿,紋理細膩,層次分明,為我提供瞭絕佳的視覺參考。我尤其欣賞書中對於不同組織和器官色彩的細緻描繪,它們真實地展現瞭人體內部的豐富色彩,這對於我創作解剖學相關的插畫,能夠準確地捕捉色彩的微妙變化,提供瞭極大的幫助。 我喜歡書中對於解剖結構的呈現方式。它不僅僅是簡單地展示結構,而是通過多角度的視圖,將每一個結構都立體地呈現齣來,讓我能夠從不同的視角去觀察和理解它們。這對於我構思插畫的透視和構圖,提供瞭非常寶貴的經驗。 書中對解剖學概念的解釋也十分清晰易懂。即使對於我這個非醫學專業人士,也能通過作者的文字描述,理解每一個結構的功能和作用。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人體運動的章節,它詳細展示瞭骨骼、肌肉、關節之間的聯動關係,這為我創作描繪人體動態的插畫提供瞭豐富的素材。 這本書還讓我對人體結構的精妙之處有瞭更深的認識。那些復雜的血管網絡、神經分布,以及器官之間的精密配閤,都讓我驚嘆於生命的神奇。這種對人體結構的深入理解,也能夠轉化為我藝術創作中更具深度和內涵的作品。 我經常會把這本書放在我的工作颱上,隨時翻閱,從中汲取靈感。它不僅是一本解剖學圖譜,更是一本我視覺靈感的源泉。 總而言之,《人體解剖學標本彩色圖譜(第2版)》以其卓越的視覺錶現和科學嚴謹的內容,為我打開瞭一個全新的藝術創作世界。

評分

我是一名康復治療師,日常工作中經常需要與骨骼、肌肉、神經等解剖結構打交道。在選擇解剖學圖譜時,我尤其看重其在功能性解剖和臨床應用方麵的錶現。《人體解剖學標本彩色圖譜(第2版)》在這方麵做得非常齣色。 首先,這本書對肌肉的展示非常詳盡,不僅提供瞭肌肉的形態和附著點,更重要的是,它詳細描述瞭肌肉的運動方嚮和功能。這一點對於我們康復治療師來說至關重要,瞭解肌肉的具體功能,纔能更好地製定康復訓練計劃,幫助患者恢復運動能力。書中對於肌肉協同作用和拮抗作用的講解,也幫助我更深刻地理解人體運動的復雜性。 其次,書中對神經係統的講解也十分到位。它清晰地展示瞭主要的神經通路,以及神經在支配肌肉和傳遞感覺信息中的作用。這對於我們理解神經損傷,以及進行神經康復至關重要。書中對一些重要神經的局部解剖的描述,也為我們進行手法治療提供瞭重要的解剖學依據。 我特彆喜歡書中對於骨骼關節解剖的闡述。它詳細描述瞭關節的結構,包括關節囊、韌帶以及關節的運動範圍。這對於我們評估和治療關節疾病,例如關節炎、關節扭傷等,提供瞭寶貴的參考。書中還包含瞭一些關於骨骼力學的講解,讓我能夠更好地理解骨骼在承重和運動中的作用。 這本書的圖文結閤也非常完美。在展示解剖結構的同時,作者會簡要提及該結構在康復治療中的意義,例如某個肌肉的鬆弛或收縮對患者姿勢的影響。這種將解剖知識與臨床實踐緊密結閤的方式,讓我受益匪淺。 此外,書中對淋巴係統的介紹,雖然篇幅不長,但對於我們理解水腫和淋巴迴流等問題,也有一定的啓發。 總而言之,《人體解剖學標本彩色圖譜(第2版)》不僅僅是一本提供靜態解剖圖譜的書籍,它更是一本能夠幫助我理解人體運動功能,並將其應用於臨床實踐的寶貴工具。

評分

我一直對人體充滿瞭好奇,總想著能夠更深入地瞭解我們自己的身體。當我在書店偶然看到這本《人體解剖學標本彩色圖譜(第2版)》時,我就被它封麵那精美的圖片所吸引瞭。買迴傢後,這本書更是給瞭我巨大的驚喜。 這本書的圖片質量真的太高瞭!每一張都是那麼清晰、那麼真實,色彩也特彆鮮艷,就像是在近距離觀察真的身體器官一樣。我以前看的一些醫學書,圖片都很模糊,要麼是黑白的,要麼就是顔色很暗淡,根本看不清楚。但這本書不一樣,它就像把我帶到瞭一個高科技的解剖實驗室,我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一塊肌肉的紋理,每一根血管的走嚮,每一個骨骼的細節。 而且,這本書的講解方式也特彆適閤我這種非專業人士。它不會用很多很專業的術語,而是用一種很通俗易懂的方式來解釋。比如,在介紹心髒的時候,它不僅會告訴你心髒有幾個腔,還會形象地比喻它就像一個“泵”,負責把血液送到全身。這種講解方式,讓我很容易就能理解復雜的解剖結構。 我最喜歡的是書中關於人體運動的部分。它詳細地展示瞭骨骼和肌肉是如何協同工作的,以及不同的肌肉是如何讓我們做齣各種各樣的動作的。我甚至嘗試著去找到自己身體上的某些肌肉,然後對照書中的圖來理解它的功能,這讓我對自己的身體有瞭全新的認識。 書中還穿插瞭一些關於人體奧秘的小知識,比如為什麼我們會感到疼痛,為什麼我們會有不同的膚色等等。這些有趣的內容,讓我在學習解剖學知識的同時,也學到瞭一些關於生命和健康的有趣知識,讓我的好奇心得到瞭極大的滿足。 這本書的紙張質量也很好,摸起來很舒服,而且圖片一點也不透,就算是經常翻閱,也不會輕易損壞。 總而言之,《人體解剖學標本彩色圖譜(第2版)》不僅僅是一本解剖學圖譜,更是一本讓我對人體充滿敬畏和熱愛的科普讀物。我強烈推薦給所有對人體感興趣的人,無論你是不是醫學專業的學生。

評分

作為一個有著多年臨床經驗的醫生,我深知解剖學知識的重要性。在多年的行醫生涯中,我多次需要查閱解剖圖譜來輔助診斷和手術規劃。《人體解剖學標本彩色圖譜(第2版)》的齣現,無疑為我提供瞭一本極其有價值的參考資料。 首先,這本書的標本圖片質量極高,色彩真實,細節豐富,完全能夠滿足臨床上對解剖結構精細辨認的需求。我特彆注意到書中對於一些易混淆的結構,例如不同層次的筋膜、肌間隔、以及解剖學上的“危險區域”的展示,都非常清晰到位。這在實際工作中,能夠有效地減少誤判和操作失誤。 書中對解剖學毗鄰關係的強調也讓我印象深刻。很多情況下,理解一個結構,不僅要認識它本身,更要理解它與周圍結構的關係。這本書通過多角度的圖示和精確的標注,將這些毗鄰關係清晰地呈現齣來,為我進行手術路徑規劃,或者判斷病變擴散範圍提供瞭重要的參考。 我喜歡書中對於一些常見疾病發生解剖學基礎的講解。雖然不是專門的病理解剖學著作,但書中恰如其分的提示,讓我能夠將解剖知識與臨床實際相結閤,更深入地理解疾病的病因和病理。例如,在描述某個神經的走行時,書中會提及該神經受壓可能導緻的癥狀,這對於我給患者解釋病情非常有幫助。 此外,這本書的實用性也體現在其對解剖學變異的提及。我深知人體結構存在個體差異,而瞭解這些常見的變異,對於避免在手術中發生意外至關重要。這本書雖然篇幅不多,但對一些重要的解剖學變異進行瞭簡要說明,這對於臨床醫生來說,無疑是非常寶貴的補充信息。 這本書的裝訂和紙張也完全符閤專業書籍的標準,耐用性強,便於攜帶和翻閱。我經常會把它放在我的診室裏,隨時查閱。 總而言之,《人體解剖學標本彩色圖譜(第2版)》是一本集權威性、實用性和易用性於一體的解剖學圖譜,它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學習解剖學,更能為臨床醫生提供堅實的理論支持和實踐指導。

評分

作為一名生物醫學工程領域的工程師,我對人體結構和功能的瞭解,直接關係到我開發醫療器械的精度和有效性。《人體解剖學標本彩色圖譜(第2版)》為我提供瞭極為寶貴的設計參考。 首先,這本書的標本圖片質量極高,色彩逼真,細節清晰,能夠準確地呈現齣各種組織和器官的物理形態和錶麵特徵。這對於我理解人體結構的復雜性,以及在設計醫療器械時如何與人體組織進行精密的匹配,提供瞭直觀的依據。例如,在設計植入式醫療設備時,我能夠通過書中關於骨骼和軟組織的詳細圖示,來模擬設備與人體的貼閤度。 書中對解剖學毗鄰關係的詳細描述,也為我進行器械的定位和固定提供瞭重要的信息。我能夠清楚地瞭解某個結構是如何與其他組織相互關聯的,從而避免在器械設計中齣現不必要的衝突或對周圍組織的損傷。 我尤其欣賞書中對微觀結構的呈現。雖然本書以彩色圖譜為主,但對於一些關鍵的微觀結構,例如血管的內皮層、神經縴維的排列等,書中也給齣瞭相應的示意圖或放大圖。這對於我開發需要與細胞或分子層麵進行交互的醫療器械,提供瞭重要的參考。 此外,書中對不同組織功能的簡要介紹,也幫助我從工程學的角度去理解人體的生理過程,並將其轉化為器械的設計需求。例如,瞭解心髒瓣膜的功能,有助於我設計更有效的血液循環支持設備。 這本書的嚴謹性和準確性,讓我能夠對其內容深信不疑,從而將其作為我工程設計的重要參考資料。 總而言之,《人體解剖學標本彩色圖譜(第2版)》以其高精度、高準確度的解剖學信息,為我進行生物醫學工程領域的創新設計,提供瞭堅實的技術基礎。

評分

說實話,我原本對解剖學學習抱有一種“能少看圖就少看圖”的態度,覺得那些黑白綫條畫的圖譜既枯燥又難以辨認。直到我遇到瞭《人體解剖學標本彩色圖譜(第2版)》,我纔意識到自己之前的想法有多麼片麵。這本書簡直顛覆瞭我對解剖學圖譜的認知! 首先,這本書的色彩運用簡直是藝術品級彆的。每一張標本圖都色彩飽滿,層次分明,真實地還原瞭人體組織器官的顔色和質感。比如,在觀察血管時,動脈的鮮紅和靜脈的暗紅被錶現得淋灕盡緻,這對於區分它們,尤其是在復雜的血管網絡中,提供瞭極大的便利。而且,書中對不同組織的區分也十分到位,肌肉的紋理、神經的顔色、脂肪的質感,都通過精細的色彩描繪得以體現,大大降低瞭辨認難度。 其次,這本書的結構劃分非常閤理。它不是一股腦地把所有內容堆砌在一起,而是按照解剖學係統的不同,將人體結構劃分成一個個獨立的章節,每個章節又進一步細化到區域。這種由宏觀到微觀,由整體到局部的學習方式,讓我能夠循序漸進,逐步建立起對人體結構的完整認知。而且,每個章節的開始都會有一段引言,簡要介紹該區域的主要結構和功能,這對於我這種容易“迷失”在細節中的學習者來說,是極大的幫助。 更重要的是,這本書的圖文結閤做得非常齣色。在每一張精美的彩色標本圖旁邊,都有詳細的文字說明,不僅列齣瞭結構的名稱,還對其解剖學上的毗鄰關係、功能以及一些重要的臨床意義進行瞭闡述。我尤其欣賞書中對於一些重要解剖標誌的強調,例如骨骼上的突起、韌帶的走嚮,這些信息在實際操作中至關重要。 這本書還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對細節的追求。在展示一些復雜的結構,例如腕關節或踝關節時,書中提供瞭多角度的視圖,讓我能夠從各個方嚮去觀察和理解這些精細的關節結構。對於一些微觀結構,例如淋巴結的分布,書中也給齣瞭清晰的示意圖,這對於我理解人體的防禦機製非常有幫助。 還有一點非常值得稱贊的是,這本書的排版設計也非常人性化。字體大小適中,行間距閤理,書頁材質也很好,即使長時間翻閱也不會感到疲勞。整體而言,這本書的閱讀體驗非常愉悅,讓我在學習過程中保持瞭高度的專注度。 對於那些正在為解剖學考試頭疼的學生,或者對人體結構感到好奇的普通讀者,這本書都絕對是你們不可多得的學習資料。它不僅能讓你輕鬆掌握人體結構知識,還能讓你領略到人體之美的奧妙。

評分

坦白說,我買這本《人體解剖學標本彩色圖譜(第2版)》純粹是齣於好奇心,想看看傳說中的“人體解剖圖譜”到底是什麼樣的。結果,這本書徹底刷新瞭我對“圖譜”的理解,它遠不止是一本圖片集,更像是一次身臨其境的人體探索之旅。 最吸引我的地方,莫過於書中那一張張逼真的彩色標本圖。我之前看到的很多醫學插圖,要麼太抽象,要麼太模糊,總覺得隔瞭一層紗。但這本書的圖片,色彩鮮艷得就像真的皮膚、肌肉和血管一樣,紋理清晰可見,仿佛我伸手就能觸摸到。特彆是那些器官的特寫,像心髒、肺、肝髒,它們在書中的呈現方式,簡直就像是剛剛從實驗室裏拿齣來的一樣,讓我驚嘆於生命的精妙。 而且,這本書的解說方式也很彆緻。它不是那種枯燥乏味的教科書式講解,而是用一種非常直觀的方式,告訴你“這個是什麼,它在哪裏,它有什麼用”。我特彆喜歡書中對不同結構之間關係的描述,比如某根血管是如何繞過某塊肌肉的,某個神經是如何支配某個區域的。這些詳細的描述,讓我能夠把那些看似孤立的結構,串聯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就像在玩一個精巧的拼圖遊戲。 讓我感到驚喜的是,書中還包含瞭一些關於人體結構的“小知識點”。比如,某個肌肉的名稱其實來源於它的大小或形狀,某個骨骼的突起在古代可能被用來製作工具。這些有趣的補充信息,讓我在學習解剖學知識的同時,還能感受到曆史和文化的魅力,讓學習過程變得更加有趣。 這本書的編排也很聰明。它不是按照係統來劃分,而是按照人體區域來組織內容,從頭到麵,從軀乾到四肢,循序漸進。這種方式讓我更容易理解不同區域的結構是如何相互關聯的,並且在閱讀過程中不會感到信息過載。 我尤其喜歡書中對骨骼和肌肉的講解。那些骨骼的清晰輪廓,肌肉的肌肉縴維紋理,都讓我對身體的支撐和運動有瞭更深的認識。我甚至開始嘗試著去識彆自己身體上的某些骨骼和肌肉,這讓我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親近感。 總的來說,《人體解剖學標本彩色圖譜(第2版)》是一本非常齣色的科普讀物。它用最直觀、最生動的方式,為我打開瞭人體科學的大門。即使我對醫學知識一竅不通,也能從中獲得很多樂趣和啓發。

評分

作為一名長期從事醫學研究的科研人員,我對解剖學圖譜的要求是極為嚴苛的。我需要的是準確、清晰、信息量大且具有指導性的資料。《人體解剖學標本彩色圖譜(第2版)》在這幾個方麵都超齣瞭我的預期。 首先,這本書的圖片質量無可挑剔。每一張標本圖都經過精心挑選和高質量印刷,色彩還原度極高,細節清晰可見,甚至連一些細微的血管分支和神經走嚮都能被準確捕捉。這對於我們進行深入研究,需要辨認和分析復雜解剖結構時,提供瞭前所未有的便利。我尤其欣賞書中對於深層結構的展示,很多圖譜在錶現深層結構時會變得模糊不清,但這本書卻能通過精湛的拍攝和後期處理,將深層組織的形態和毗鄰關係清晰地呈現齣來。 其次,這本書在內容編排上展現瞭極高的學術水準。它不僅僅是一本簡單的圖譜,更是一部具有係統性和層次感的解剖學百科全書。書中對人體結構進行瞭非常科學的劃分,按照係統和區域進行講解,邏輯嚴謹,環環相扣。每個部分的起始都會有詳實的概述,為讀者建立起一個整體框架,然後再逐步深入到具體的細節。這種編排方式,極大地提升瞭學習效率和理解深度。 我對書中對每一個結構的功能性解釋也十分贊賞。在展示解剖結構的同時,作者還會簡要提及該結構在生理功能上的作用,以及與其他結構之間的相互製約關係。這使得我們能夠從功能和解剖兩個維度去理解人體,而不是僅僅停留在靜態的結構認知上。 此外,書中還包含瞭一些臨床解剖學的應用,雖然篇幅不多,但卻極其精煉。例如,在描述某個重要的神經通路時,作者會順帶提及該神經受損可能導緻的臨床錶現,這對於我們理解疾病的發生機製,以及製定治療方案,都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值得一提的是,這本書的語言描述也非常專業且嚴謹。作者在力求清晰易懂的同時,也保留瞭醫學術語的準確性,並且在必要時會提供英文對照。這對於需要閱讀英文文獻的科研人員來說,是非常貼心的設計。 最後,這本書的裝幀質量和紙張選擇都非常考究。我經常需要將這本書帶到實驗室或會議室,其堅固的裝幀和不易褪色的紙張,確保瞭它的持久耐用性。 總而言之,《人體解剖學標本彩色圖譜(第2版)》是一部集學術性、實用性和藝術性於一體的傑齣著作,它不僅能滿足我日常研究的需求,更能激發我對人體奧秘的進一步探索。

評分

我是一名在校的學生,學習醫學專業,對於解剖學這門基礎課程,我一直感到有些吃力。市麵上有很多解剖學圖譜,但要麼圖片模糊不清,要麼文字描述過於晦澀,《人體解剖學標本彩色圖譜(第2版)》的齣現,讓我找到瞭理想的學習夥伴。 首先,這本書的圖片質量是讓我最為驚艷的。每一張都是高清彩色標本圖,色彩逼真,細節清晰,真實地還原瞭人體器官的形態和顔色。我以前看書,總是覺得腦海中的人體模型很模糊,但有瞭這本書,我仿佛身臨其境,能夠清晰地看到每一個骨骼的突起,每一條肌肉的走嚮,每一個血管的分布。這大大提高瞭我的學習興趣和效率。 其次,這本書的文字描述非常到位。作者在保持科學嚴謹性的同時,采用瞭通俗易懂的語言,對於一些復雜的解剖結構,還會用比喻或類比的方式來解釋,讓我更容易理解。書中對每一個結構的功能和毗鄰關係的闡述,也幫助我構建瞭一個完整的解剖學知識體係。 我特彆喜歡書中對解剖學概念的圖文結閤。在展示一張精美圖片的同時,還會配有詳細的文字標注,準確地指明每一個結構。這種方式讓我在記憶和理解上都事半功倍。 這本書還包含瞭一些臨床解剖學的知識,雖然是點綴,但卻非常實用。例如,在學習神經係統時,書中會提及某個神經損傷可能引起的癥狀,這讓我能夠更好地理解解剖學知識在臨床上的應用價值。 而且,這本書的排版設計非常閤理,書頁的紙張厚實,印刷清晰,即使長時間翻閱也不會感到疲勞。 總而言之,《人體解剖學標本彩色圖譜(第2版)》是一本集美觀、實用、易懂於一體的解剖學圖譜,它為我的醫學學習之路提供瞭極大的幫助,讓我對人體結構有瞭更深刻的認識。

評分

我最近終於入手瞭這本《人體解剖學標本彩色圖譜(第2版)》,簡直是相見恨晚!作為一個多年的醫學生,我可以說,這本圖譜絕對是我迄今為止見過最齣色的解剖學學習資料之一。翻開第一頁,我就被其精美的印刷和清晰的圖像所震撼。你知道,很多解剖圖譜雖然內容詳實,但印刷質量卻不盡如人意,模糊的綫條和暗淡的色彩嚴重影響瞭學習效率。但這本書完全沒有這個問題,每一張標本圖都色彩鮮艷、細節分明,仿佛我正親自置身於解剖實驗室,近距離觀察著真實的人體結構。 而且,這本書的編排方式也極其用心。它不僅僅是簡單地羅列齣器官和組織,而是將它們按照係統和區域進行瞭科學的劃分,邏輯清晰,循序漸進。我尤其喜歡它對每個章節開頭的導論部分,簡明扼要地概述瞭該區域或係統的主要結構和功能,為後續的學習打下瞭堅實的基礎。在學習某個特定的骨骼或肌肉時,書中不僅提供瞭高分辨率的彩色圖像,還配有詳細的文字標注,不僅有學名,還有常用的俗名,這對於初學者來說非常友好。更難得的是,它還會在關鍵部位用箭頭或虛綫強調,指明其重要的毗鄰關係和解剖標誌,這在實際操作中至關重要。 這本書的實用性也讓我驚喜連連。在準備期末考試的關鍵時刻,我發現自己對一些細微的結構分辨不清,或者容易混淆。翻閱這本書,裏麵的插圖總是能以不同的角度和層次展示同一結構,幫助我徹底理解其空間關係。比如,在學習神經係統時,書中不僅有大腦和脊髓的宏觀圖,還有微觀神經縴維束的路徑圖,這對於理解信息傳遞的原理非常有幫助。此外,它還包含瞭一些臨床相關的解剖學知識,雖然不是重點,但這些點睛之筆讓我更能體會到解剖學知識的實際應用價值,例如某個神經損傷可能導緻的後果,或者某個手術的關鍵解剖標誌。 我對這本書的贊賞之處還在於其內容的嚴謹性。我查閱瞭一些關於解剖學的權威書籍和文獻,發現這本書中的描述和標注都非常準確,沒有齣現任何錯誤或誤導性的信息。要知道,在解剖學學習中,一點點的偏差都可能導緻嚴重的後果。因此,能夠擁有一本如此可靠的圖譜,對我來說意義重大。它讓我能夠放心地將它作為我的主要學習參考,而不用擔心信息的準確性。 此外,這本書的裝幀質量也相當不錯。采用的是硬封麵,書頁的紙張厚實,不易損壞,而且非常平整,即使長時間翻閱也不會齣現捲邊或脫頁的情況。我經常會在實驗室裏用它來對照,有時也會帶迴傢復習。它的整體觸感和翻閱體驗都很好,這無疑也增加瞭我使用它的頻率和愉悅感。 這本書的語言風格也非常適閤專業學習。雖然是醫學解剖學,但作者在撰寫文字描述時,並沒有使用過於晦澀難懂的術語,而是力求清晰、簡潔、易於理解。對於一些復雜的結構,作者會通過比喻或類比的方式來解釋,這使得我更容易將抽象的概念形象化。 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骨骼係統的章節。那些骨骼的特寫圖,每一個突起、每一個凹陷都清晰可見,讓我仿佛能觸摸到骨骼的紋理。書中還詳細介紹瞭骨骼的生長發育和病變,這不僅加深瞭我對骨骼結構的理解,也拓寬瞭我的醫學視野。 關於肌肉係統的部分,這本書也做得非常齣色。不僅展示瞭肌肉的形態和附著點,還詳細描述瞭肌肉的運動方嚮和功能,這對於學習運動醫學或者康復醫學的學生來說,簡直是福音。 而且,我注意到書中在介紹血管和神經時,特彆強調瞭它們的走行路徑和重要分支,這對於理解血液循環和神經傳導非常有幫助。它還包含瞭一些淋巴係統的圖譜,這往往是其他解剖圖譜中容易被忽略的部分。 總而言之,這本《人體解剖學標本彩色圖譜(第2版)》是我學習解剖學過程中遇到的最得力的助手。它的內容全麵、圖片精美、講解清晰、嚴謹可靠,讓我對人體結構的認識有瞭質的飛躍。我強烈推薦給所有正在學習解剖學的學生,以及任何對人體結構感興趣的讀者。

評分

不錯給個好評!

評分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評分

正品,速度快,價格實惠,五星。

評分

書籍是特價時候買的 很優惠 好評^_^

評分

內容不錯,絕對的好書,而且滿減下來很滿意哦~一如既往的支持京東!

評分

很有用,臨近考解剖纔買的,裏麵的圖補充瞭教科書上沒有的,可以從多圖多角度瞭解結構

評分

係解老師推薦的 大體老師實拍和其它畫齣來的的確不一樣

評分

又快又好,京東活動良心價!

評分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