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Z 188-2014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

GBZ 188-2014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本社 编 著
图书标签:
  • 职业健康
  • 监护
  • 技术规范
  • GBZ188-2014
  • 工业卫生
  • 劳动保护
  • 健康风险评估
  • 职业病预防
  • 医学检测
  • 工作场所环境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广通行业标准旗舰店
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ISBN:155066225091
商品编码:10038209728
包装:01
丛书名: 无
开本:04
出版时间:2014-06-01

具体描述



商品参数
GBZ 188-2014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
定价 93.00
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版次 1
出版时间 2014年06月
开本 16
作者 本社 编
装帧 平装
页数 106
字数 217000
ISBN编码 155066225091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 前言 职业健康监护是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重要环节。本书旨在为职业健康监护的实践提供一套全面、系统的技术指导,确保监护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本书内容涵盖了职业健康监护的各个方面,从基本原则、技术要求到具体操作流程,力求为各级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用人单位以及相关管理部门提供权威、实用的参考。 第一章 总则 本章阐述了职业健康监护的法律依据、目的、基本原则以及适用范围。强调了职业健康监护的预防性、系统性和个体性特征,明确了用人单位的主体责任和政府的监管职责。 第二章 职业健康监护的组织与管理 本章详细介绍了职业健康监护的组织形式、机构设置、人员资质要求以及质量管理体系。重点阐述了如何建立和完善职业健康监护的管理制度,包括工作计划的制定、实施、监督和评价等环节。 第三章 职业健康检查 本章是职业健康监护的核心内容,详细规定了职业健康检查的各项技术要求。 3.1 岗前职业健康检查: 明确了岗前检查的目的、内容和方法,强调了根据岗位职业病危害因素选择合适的检查项目,为劳动者能否适应特定岗位提供依据。 3.2 职业病高危因素作业岗位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 针对不同职业病危害因素,详细规定了检查的频率、项目和方法。例如,针对接触粉尘的作业,规定了肺功能检查、胸部X射线检查等;针对接触化学毒物的作业,则规定了相应的生化指标检测和影像学检查。 3.3 职业病患者随访性职业健康检查: 规定了职业病患者康复期的随访检查要求,包括检查目的、周期、项目等,旨在监测病情变化,评估康复效果,防止复发。 3.4 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 明确了离岗检查的重要性,包括检查目的、内容和要求,以评估劳动者在岗期间的健康状况,为后续健康管理提供参考。 第四章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 本章强调了职业健康监护与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的紧密联系。 4.1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与评价: 阐述了如何识别和评价工作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的方法。 4.2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 规定了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频率、采样方法、检测分析以及数据记录要求。强调了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代表性。 4.3 监测结果的应用: 阐述了如何根据监测结果来调整职业病防治措施,优化劳动者健康监护方案。 第五章 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 本章对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建立、内容、保存期限和保密性提出了明确要求。 5.1 档案内容: 规定了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包含的各类信息,如劳动者基本信息、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报告、职业病诊断证明、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史等。 5.2 档案建立与管理: 详细说明了如何规范地建立和管理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5.3 档案的利用与保密: 强调了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利用原则,并规定了严格的保密措施,保护劳动者的隐私。 第六章 职业健康监护报告与结果告知 本章规定了职业健康监护的报告格式、内容以及向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告知的程序和要求。 6.1 职业健康检查报告: 规定了职业健康检查报告应包含的要素,如检查目的、检查项目、检查结果、诊断意见和建议等。 6.2 职业健康监护结果的告知: 明确了告知的范围、形式和时限,确保劳动者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以及潜在的职业病风险。 6.3 综合报告: 规定了用人单位应定期向劳动者提供职业健康监护综合报告,并向职业卫生监督部门提交相关信息。 第七章 职业健康监护的技术指南 本章为具体的职业健康检查提供了详细的技术指南。 7.1 常见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相关检查项目: 详细列举了常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如粉尘、化学毒物、物理因素等,并针对每种危害因素,给出了相应的职业健康检查项目、检查方法和判定标准。 7.2 特殊岗位的职业健康监护: 针对一些特殊岗位,如高温、低温、高噪声、高压、辐射等作业岗位,提供了专项的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要求。 7.3 实验室检测与影像学检查: 规定了各类实验室检测(如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和影像学检查(如胸部X射线、CT、MRI等)的采样方法、分析技术、质量控制和结果判读标准。 第八章 职业健康监护中的特殊问题处理 本章对职业健康监护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特殊问题进行了规定。 8.1 疑似职业病的处理: 详细阐述了疑似职业病患者的初步诊断、转诊、职业病诊断鉴定等流程。 8.2 职业禁忌症的处理: 明确了哪些疾病属于职业禁忌症,以及如何根据劳动者的健康状况进行岗位调整或调离。 8.3 劳动者健康监护权益保障: 强调了劳动者在职业健康监护中的知情权、选择权和隐私权,以及对监护结果的异议权。 第九章 职业健康监护的监督与管理 本章阐述了各级职业卫生监督部门对职业健康监护工作的监督管理职责。 9.1 监督检查内容: 明确了监督检查的重点,包括用人单位是否依法组织职业健康检查、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是否依法执业、检查结果是否客观真实等。 9.2 法律责任: 规定了违反职业健康监护相关法律法规的法律责任。 附录 附录中可能包含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常用术语解释、表格范例等,以便读者查阅和应用。 本书的编写旨在提升我国职业健康监护工作的整体水平,切实保护劳动者的职业健康,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用户评价

评分

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职业健康”这个概念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以往,我可能更多地将其理解为一种基本的劳动者权益保障,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它背后精密的科学体系和系统性的管理流程。尤其是关于“监护”这个词,它不仅仅是简单的“检查”,而是包含了一整套动态的、预防性的健康管理策略。书中对于不同职业病防治分类的细致讲解,以及对不同工种、不同接触水平劳动者的监护重点的区分,都体现了其高度的专业性和科学性。我了解到,很多时候,即使在工作环境中,微小的、不易察觉的健康风险也可能长期累积,而职业健康监护正是要通过科学的监测和评估,将这些潜在的风险扼杀在摇篮里。书中的技术细节虽然很多,但语言表达还算清晰,对于我这样非专业人士来说,也能大致理解其核心思想。它让我意识到,保障劳动者的健康,需要的不仅仅是法律法规的约束,更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技术规范来支撑。

评分

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它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像是一份关于如何切实保障劳动者健康的行动指南。我之前对职业健康监护的概念一直比较模糊,认为就是做一些常规的体检,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其中的复杂性和专业性。它详细介绍了不同职业危害因素的评估方法,以及如何根据这些因素制定相应的监护计划。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关于“早期发现”和“早期干预”的强调,这说明职业健康监护的目的不仅仅是诊断疾病,更重要的是预防疾病的发生,或者在疾病早期就进行有效的干预,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书中的一些图表和流程图也帮助我更直观地理解了监护的各个环节。虽然其中涉及到一些专业术语,但整体上来说,它的逻辑清晰,条理分明,让我能够循序渐进地掌握其中的内容。对于任何关心职业健康的人来说,这本书都提供了非常宝贵的视角和信息。

评分

这本书简直就是一本关于“如何科学地守护劳动者健康”的百科全书。我以前对职业健康监护的理解非常片面,觉得就是定期的体检,但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认知。它详细讲解了监护的各个环节,从岗前、在岗到离岗,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目的和要求。我尤其对书中关于“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的一些技术标准感到惊叹,原来在判断是否为职业病时,有着如此严谨的科学依据和判定流程。而且,书中还特别强调了“证据链”的重要性,这让我明白了职业健康监护的严肃性和科学性。对于一些特殊的职业病,比如尘肺病、职业中毒等,书中也提供了详细的监测和诊断方法,这对于相关行业的从业者来说,无疑是极其重要的参考。总的来说,这本书的内容非常充实,涵盖面广,语言专业但易于理解,让我对职业健康监护这个领域有了全面而深入的认识。

评分

这本书真是让我大开眼界,虽然我一直对职业健康领域有所耳闻,但深入了解其中的细节却是第一次。它详尽地阐述了职业健康监护的各个环节,从最初的岗前体检,到在岗期间的定期监测,再到离岗时的健康评估,每一个步骤都描述得非常到位。我尤其对其中关于不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护方法印象深刻,比如化学性危害、物理性危害、生物性危害等等,书中都列举了相应的监测指标和技术手段,这让我意识到,职业健康监护远比我想象的要复杂和专业。而且,书中还强调了健康监护结果的应用,如何根据监测数据为劳动者提供个性化的健康指导和干预措施,这让我看到了职业健康监护的实际价值。之前我总觉得体检就是走个过场,但看了这本书才知道,它背后有着如此严谨的科学依据和操作规范。书中穿插的一些案例分析也十分贴切,让我更容易理解抽象的技术规范是如何在实际工作中落地的。总的来说,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了解职业健康监护专业领域的大门,内容丰富且具有很强的指导性,让我受益匪浅。

评分

对于从事人力资源或者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人来说,这本书绝对是必备的参考。它非常系统地梳理了职业健康监护的整个流程,从法律法规要求到具体的技术操作,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我个人比较关注的是书中关于“监护结果的应用”部分,它不仅仅是告诉我们怎么做监护,更重要的是指导我们如何利用监护结果来改进工作环境,优化劳动者的健康管理策略。这一点让我觉得这本书的实用性非常强,它不是纸上谈兵,而是真正地连接了理论与实践。书中对于不同职业病高发行业的监护重点也有提及,这对于我们公司在制定相关政策时非常有指导意义。阅读这本书,让我对职业健康监护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认识到它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它帮助我跳出了“完成任务”的思维,而是从更深层次去理解“保障劳动者健康”的意义和方法。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