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尼采回归斯宾诺莎,觉得背后还有一点希腊化的样子呢。。。“还有些不是哲学家的人,他从斯宾诺莎那里获得某种感受,一套感受,一种活动的决心,一种驱动力,因而他把斯宾诺莎当成一种机缘和爱心。”
评分还没有看,看上去不错。
评分翻译的不好,那么多之,译者脑子有坑
评分感觉不错,值得一读,推荐
评分第4页哲学家之孤独的全部意义。因为他不能融入任何社会环境,对任何环境他都不适合。大概在自由的和民主的社会环境中他找得到一些最好的生活条件,更确切地说,是生存条件。但是,对他来说,这些社会环境只保证恶人不能毒化或损害生活,保证恶人不能使生活脱离思想之力量,这种力量超出了国家、社会和所有一般的社会环境之目标。斯宾诺莎会指出,对每个社会而言,要紧的在于服从而非其他:正是由于这个缘故,过失、功与罪、善与恶这些观念完全是社会性的,与服从和不服从有关系。所以,最好的社会将使思想之力量免除服从之义务,而且,按照它自身的利益,避免让思想从属于专管行动的国家法规。。。。的确,哲学家发现在民主国家和自由环境中各种条件最为有利。但是,在任何情况下他不把他的目标混同于国家的目标,也不混同于社会环境的目标,因为他在思想中引发诸般力量,有如回避罪责一样回避服从,塑造超乎善恶的生活形象,不积功罪的绝对清白单纯。哲学家可以住在各种不同的国度,出没于不同的社会环境,但是他的生活方式像一个隐匿者,一个人影,一个旅人或房客。
评分还没看,先评价吧!!!!
评分书在运输过程中有些破损
评分翻译的不好,那么多之,译者脑子有坑
评分第四章 《伦理学》主要概念之引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