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政治学名著提要

西方政治学名著提要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俞可平 著
图书标签:
  • 政治学
  • 西方政治思想史
  • 经典著作
  • 提要
  • 政治理论
  • 思想史
  • 学术著作
  • 名著
  • 政治哲学
  • 社会科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江西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0022886
版次:1
商品编码:10071356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00-09-01
页数:490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面对浩如烟海的西方学术经典,任何人竭毕生之力也无法读尽。由各学科专家学者主编的西方学术名著提要丛书,《西方政治学名著提要》是其中之一,为读者铺就了通向西方学术宫殿的捷径。《西方管理学名著提要》被中央党校及多所地方党校选为辅助教材,发行量超过5万;《西方心理学名著提要》《西方教育学名著提要》也已被华东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院校选为素质教育教程的参考教材,初版发行即逾万册。李银河主编的《西方性学名著提要》一出版,即引起书界关注。

内容简介

  《西方政治学名著提要》收录了从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学发展阶段开始,到中世纪的政治学、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政治学,以及近代资本主义,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发展时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等等阶段的一部分西方政治学名著的摘要。

精彩书评

  从一般的意义上说,政治学是关于人类政治现象和政治发展规律的系统知识。政治学通常又称为政治理论、政治科学、国家的理论与国家法、政治与国际关系学、宪政学、社会行政管理学、政治策略学等等。一般地说这样称未尝不可,但从严格的意义上说它们是有区别的。例如,广义的政治科学就是开头所界定的政治学,但狭义的政治科学则是指现代才发展起来的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政治学,它着重于借助科学的实证方法,以经验事实材料为基础去探究政治逻辑。本书所说的是广义的政治学。
  政治学是人类古老的学问之一。由于它与统治阶级的政治利

目录

~导论
柏拉图 《理想国》(公元前386年)
亚里士多德 《政治学》(公元前325年)
阿奎那 《神学大全》(公元1266~~1274年)
马基雅维里 《君主论》(1513年)
莫尔 《乌托邦》(1516年)
布丹《国家论》(六卷)(1578年)
霍布斯《利维坦》(1651年)
哈林顿《大洋国》(1656年)
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1670年)
洛克《政府论》(1690年)
孟德斯鸠 《论法的精神》(1748年)
卢梭《社会契约论》(1762年)
柏克《法国革命论》(1790年)
潘恩《人权论》(1791~~1792年)
汉密尔顿等 《联邦党人文集》(1787~~1788年)
托克维尔 《论美国的民主》(1835年、1840年)
密尔 《代议制政府》(1861年)
巴枯宁 《国家制度与无政府状态》(1873年)
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1883~1891年)
古德诺《政治与行政》(1900年)
韦伯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1904、1905年)
拉斯基《国家的理论与实际》(1936年)
熊彼特 《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1942年)
波普《开放社会及其敌人》(1945年)
柏林《自由四论》(1949年)
达尔 《民主理论的前言》(1956年)
阿伦特《人类状态》(1958年)
哈耶克 《自由宪章》(1960年)
奥克肖特 《政治中的理性主义》(1962年)
亨廷顿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1968年)
罗尔斯 《正义论》(1971年)
诺齐克 《无政府、国家和乌托邦》(1974年)
哈贝马斯 《合法性危机》(1973年)
伊斯顿 《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1979年)
麦金泰尔 《美德之后》(1981年)
布坎南 《自由、市场与国家》(1986年)
萨托利 《民主新论》(1987年)~

精彩书摘

  9.君主应该怎样避开谄媚者
  人们容易自满自足,因而君主很难防御谄媚者;而且,要人对君主说真话,似乎又会影响君主的尊严。因此,君主要避开谄媚者就必须选拔一些有识之士,听取其意见,择善而从,并且坚决果断。另外君主要避开谄媚者还应该经常地、耐心地征求意见,做一位耐心倾听真话的人。不过这应该是在他自己愿意的时候而不是在他人愿意的时候。另一方面,君主自己决定的事情都要使他人无可非议。如果君主本人不明智,他就不能得到忠告。忠言产生于君主的贤明,而不是相反。
  三、意大利的统一
  1.意大利君主们丧失国家的原因
  如果能够审慎地遵守上述各项事情,新君主就会比世袭的君主易于赢得人心和荣誉。因为当前的事物比过去的事物更加吸引人们,一个新君主能以新的法律、好的武器、好的盟友和好的榜样,使新的国家繁荣昌盛和强大起来,他就会获得加倍的荣光。意大利的君主们丧失国家的原因,首先是他们的军队都有一个共同的缺点;其次我们看到,他们当中有些人或者是被人民敌视,或者是尽管人民对他友善,他们却不知道怎样免于贵族为患。君主们只要处理好他们同人民和贵族的关系,并拥有一支作战的军队,他们就不会丧失他们的国家。君主必须防患于未然,增强自己的力量,因为只有自己的能力才是可靠的、有把握的和持久的。
  2.命运的力量和怎样对抗
  命运是我们半个行动的主宰,但是他留下其余一半归我们支配。命运就如毁灭性的河流,当我们的力量没有做好准备抵抗命运的时候,命运就显出它的威力,它知道哪里还没有修筑水渠或堤坝,它就在那里作威作福。任何一位君主如果完全依靠命运,那命运变化的时候他就会垮台。一位君主如果他的作法符合时代的特性,他就会得心应手。盛衰的原因在于是否能谨慎行事,并适应事态发展而改变自己的做法,如果一个人能够随着时间和事态的发展而改变自己的性格,那么命运是决不会改变的。
  3.意大利的解放
  许多征兆表明,现在正是贤明的君主起而拯救意大利的吉日良辰。但上帝并不包办一切,许多事情必须由君主自己去做。头脑不贫弱,四肢就会有力量。意大利就是需要这样的头脑,并通过他去创制新的法律和新的制度。
  对于必须以战争来解决问题的人们来说,战争是正义的;当除了拿起武器以外就毫无希望的时候,武器是神圣的。君主只要效法那些成功的人们,他就不会遇到巨大的困难,意大利不乏值得效仿的人。决意效法优秀人物,第一件事情就是组织自己的军队,选择武器并改变战术。这是任何一项事业的真正基础。而拯救意大利的君主将在倍受外国蹂躏的一切地方受到人民的热烈欢迎。意大利人将在他的旗帜下为祖国而战。
  托马斯·莫尔(Tboreas More,1478-1535年)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杰出的人文主义者,著名的空想社会主义者。莫尔出生在伦敦一个富人家庭,其父约翰。莫尔曾经担任英国皇家高等法院的法官。1492年,莫尔进入牛津大学攻读古典文学,由于他的卓越的才能,很快引起人们的注意并且和他的老师科利特、格罗辛等人文主义者成了忘年交。两年后莫尔又遵从父命离开牛津,转攻法律。可是,他并没有放弃对古代典籍的研究,并且在拉丁文和希腊文上都继续不断地精益求精。他仍然从事在牛津大学早已开始的文学生涯。在大学读书期间,莫尔已经对希腊拉丁古典文学的研究有很深的造诣,受到一些前辈学者的器重,同时受牛津大学浓郁的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成为一个人文主义者。以后他又和欧洲大陆上著名的人文主义者伊拉斯莫斯(Desiderious Erasmus,约1466-1536)成为莫逆之交,一起商量问题,切磋学问。像大多数人文主义者一样,莫尔还不能完全抛弃宗教的世界观。他认真地研究了奥古斯丁的作品,甚至一度进入卡特豪斯修道院。但是当他熟悉了修道院的生活方式以后,莫尔拒绝削发出家,又回到尘世。
  大学毕业后,莫尔在伦敦担任律师,崭露头角。在数年之中,由于他主持公道,替受屈的人撑腰而闻名伦敦。1504年,当他年满26岁的时候被选为国会议员。不久,因反对享利七世为公主婚礼和皇太子晋爵典礼向国会索取一笔巨款,得罪了国王,被迫离开政界,回到法律界,继续研究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他进一步深入钻研数学和天文学,并且研究音乐。在此期间,莫尔认识了苏格兰的约翰·科尔特家人,不久便和约斡。科尔特家的大小姐结婚。婚后,莫尔育有三女一男。其中大女儿的丈夫罗珀是第一个为莫尔作传记的人。莫尔在自己家中实现了他在《乌托邦》所发挥的妇女平权的理想。1511年,摩尔丧偶,另娶了一个上了年纪的寡妇,名
  叫米德尔顿。
  莫尔博学的名声,以及他实际活动的政绩使得亨利八世非常赏识莫尔的才干,1518年,任命他为王室枢密顾问官。1521年,莫尔担任财政副大臣,获爵士称号。1523年,又当选为下议院院长。1525年,受命担任加斯德公国的首相。1529年,被任命为大法官,成为英王下面的第一号要人,他是出身于资产阶级阶层中第一个担任大法官的人。1532年,莫尔因在宗教问题上违抗英王亨利八世,反对亨利八世利用宗教改革牟取私利的政策,辞去官职。1534年,拒绝宜誓承认亨利八世为英国教会首领而被捕,囚禁于伦敦塔。1535年7月,莫尔被处死刑,时年57岁。
  莫尔留下了许多诗篇,其中多为政治题材,他写的(理查三世的历史》则是一部充满反暴政思想的未完成的历史巨著。集中反映其社会政治思想的是莫尔在1516年写成的名著《乌托邦》。书的全名是《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的既有益又有趣的全书》。“乌托邦”(Utopia)这个词本身就是据古希腊语虚造出来的,六个字母中有四个元音,读起来很响,意为“乌有之乡”,不存在于客观世界。书中人名、地名以及其他专名,都是杜撰。《乌托邦》采用当时欧洲流行的对话体裁写成,描述了一个奇乡异国的盛世之景,实际上表达自己的社会理想。莫尔生活的时代是地理发现的大时代。新的航路,新的陆地,新的人民,一齐涌现出来,使欧洲人眼界顿开,打破了成见,解放了思想。在这样的气氛中,莫尔从一位航海家口里叙出一个乌托邦来,的确真假难分。1898年,我国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将它译成“乌托邦”,兼有音译和意译之妙。从此,它就逐渐在我国流传开来,成了“空想社会主义”的代名词。以下是对《乌托邦》的摘要介绍。
《西方政治学名著提要》是一本内容精炼、视野宏大的著作,它并非对某一特定政治思想流派或历史时期的详尽论述,而是一系列精选的西方政治学经典文献的深度导读与要义解读。本书旨在为读者提供一条清晰的路径,穿越西方政治思想史的浩瀚星河,理解那些奠定现代政治秩序基石的伟大思想家的核心观点、论证逻辑及其深远影响。 本书的核心价值在于其“提要”二字所蕴含的意义。它并非旨在成为一本包罗万象的政治学百科全书,而是如同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读者快速而准确地抓住每一部原著的精髓。每一章节的编排都力求逻辑严谨,从古希腊的政治哲学源头,逐步梳理至近现代的政治理论演进,横跨数千年的思想积淀。 在内容设计上,本书聚焦于那些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家及其代表作品。例如,关于柏拉图的《理想国》,本书的提要不会仅仅罗列其关于正义、理想城邦的设想,而是会深入探讨其“哲学王”统治的论证基础,以及由此引发的关于知识、权力与德性的永恒追问。对于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本书则会着重梳理其对城邦、公民、政体分类的经典阐释,以及其经验主义的研究方法,揭示其政治思想的现实主义关怀。 进入中世纪,本书会精要地介绍奥古斯丁的《上帝之城》中关于尘世与天国、教会与国家关系的思想,以及阿奎那《政治论》中对亚里士多德政治思想的基督教化解读,尤其是其关于自然法和神圣法的论述。这些内容将帮助读者理解在宗教深刻影响下的西方政治秩序的早期形态。 随后,本书将目光转向近代早期,这里是西方政治思想发生剧烈变革的关键时期。对于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本书会剥离其“机会主义”的刻板印象,深入分析其现实主义的政治分析方法,以及对国家统一和权力巩固的独特见解,揭示其在现代政治科学中的开创性地位。霍布斯的《利维坦》一书,本书会着重阐释其“自然状态”的设想,以及通过社会契约建立绝对主权的逻辑,解读其对国家权威的强力辩护。洛克的《政府论》则会成为本书的重点,本书将详细解析其关于自然权利、财产权、有限政府以及人民革命权的理论,展现其对自由主义政治传统的奠基性贡献。 进入启蒙时代,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将是不可回避的焦点。本书会深入探讨其“公意”的形成机制,以及人民主权至上的激进思想,对比其与洛克思想的异同,分析其对后世革命思潮的影响。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则会引领读者理解其“三权分立”的伟大构想,以及对不同国家、不同政体下法律与制度关系的深刻洞察,揭示其对现代宪政体制的巨大贡献。 本书的视野并不仅限于西方思想的早期与中期。对于康德的政治哲学,本书会提炼其关于法治、共和以及永久和平的理念,展现其对理性与普遍道德在政治生活中的应用。黑格尔的政治哲学,本书会侧重于解读其关于国家作为“现实的理性”的论述,以及在历史辩证法框架下对自由与秩序的理解。 进入19世纪,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和历史唯物主义将是本书不可或缺的部分。本书会精要阐释其关于阶级斗争、剩余价值以及共产主义革命的理论,并分析其对20世纪世界政治格局产生的颠覆性影响。 进入20世纪,本书的梳理将触及更广泛的思想领域。例如,韦伯关于理性化、官僚制以及政治的召唤的分析,有助于理解现代国家运作的深层逻辑。哈耶克对自由市场的辩护以及对计划经济的批判,展现了新自由主义思潮的独特魅力。卡尔·波普尔对开放社会与历史决定论的批判,则提供了理解民主政治与科学方法的重要视角。 本书的编排并非简单地按照时间顺序堆砌,而是注重思想的内在联系与传承。在解读每一部名著时,本书都会尝试回答几个关键问题:作者的核心论点是什么?其论证的逻辑和方法是什么?这部著作对后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其思想在今天仍具有哪些现实意义? 因此,《西方政治学名著提要》的读者群体是广泛的。无论是初涉政治学领域的学生,希望系统了解西方政治思想的脉络;还是对某个特定政治议题感兴趣的读者,希望追溯其思想根源;又或是希望提升自身理论素养的读者,都将在这本书中找到所需的启发。本书的语言风格力求清晰、准确、客观,避免使用晦涩的学术术语,力求让复杂的政治思想变得易于理解。同时,本书也保留了对原著精妙之处的适当呈现,让读者在掌握要义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思想家们言辞的魅力。 总而言之,《西方政治学名著提要》并非一本浅尝辄止的读物,而是一次深度的思想之旅。它以提炼、概括、分析和评价为核心,为读者构建起一座通往西方政治思想殿堂的桥梁,使读者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更深刻地理解政治的本质、权力的运作以及人类社会持续不断的制度探索。

用户评价

评分

坦白说,一开始我抱着一种略带怀疑的态度去翻阅这本书的。毕竟,“名著提要”很容易流于表面,变成蜻蜓点水式的介绍。然而,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发现这本书的功力远超我的预期。它在精炼的同时,却并没有牺牲思想的深度。作者在对原著进行梳理时,显然是深入理解了文本的核心要义,并且能够用简洁而准确的语言将其呈现出来。我特别欣赏它对于一些复杂理论的解释,能够做到深入浅出,让非专业读者也能有所领悟。比如,关于康德的“普遍立法”原则,或者黑格尔的“辩证法”在政治哲学中的应用,这些都是相当抽象的概念,但通过这本书的解读,我感觉自己终于抓住了一些关键的脉络。它不仅仅是告诉我们“某某人说了什么”,更是试图解释“为什么这么说”,以及“这句话有什么影响”。这种深度的挖掘,让我觉得这不仅仅是一本“速成”的书,而是一本能够引发深度思考的书。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非常精美,纸张的质感也很舒适,拿在手里就有一种沉甸甸的知识感。我个人对西方政治学的历史脉络一直很感兴趣,但苦于原著浩如烟海,实在难以逐一攻读。偶然间看到了这本书的封面,便被深深吸引。它承诺提供西方政治学经典著作的提要,这对于我这样时间有限但求知欲旺盛的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帮助我快速建立起对西方政治思想核心概念的整体认知,了解从古希腊到现代的各个重要流派和代表人物,比如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霍布斯、洛克、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以及近代以来功利主义、自由主义、马克思主义等思潮的发展。我希望它不仅仅是简单的梗概,而是能够提炼出每部著作最精华的思想,并简要梳理其历史影响和现实意义。如果能配以清晰的图表,将不同学派的联系和区别可视化,那将是锦上添花了。这本书的出现,让我看到了在短时间内,高效地触及西方政治思想宝库的希望。

评分

读这本书的体验,就像是在一个巨大的图书馆里,有一位博学的老者,耐心地为你一一指点迷津。书中的内容,我感觉它并非简单地罗列书目,而是试图去构建一个思想的地图。它让我意识到,西方政治学并非杂乱无章,而是有着清晰的演进逻辑和深刻的内在联系。那些曾经只存在于书名中的伟大思想家,通过这本书的阐释,仿佛变得鲜活起来。比如,我一直对“民主”这个概念的演变感到好奇,这本书可能会帮我梳理清楚它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思想家那里所呈现的不同形态和侧重。从城邦民主的直接参与,到代议制民主的权利保障,再到更广泛的社会民主的福利国家理念,这一脉络的梳理,无疑会极大地加深我对于政治现实的理解。我特别期待它能解释一些关键概念,例如“自然状态”、“天赋人权”、“权力制衡”、“政教分离”等,这些概念是理解西方政治文化和制度的基石。如果这本书能够点亮这些迷雾,那么它的价值就不可估量了。

评分

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直观感受,便是它极大地拓展了我对政治学的认知边界。在阅读过程中,我仿佛置身于一场思想的盛宴,与古今中外的伟大头脑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它让我意识到,西方政治学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碰撞、融合、演进的过程,并没有一成不变的真理。那些曾经被奉为圭臬的理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也可能面临挑战和质疑。这本书让我对“权力”、“国家”、“公民”、“自由”、“正义”等核心政治概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认识到这些概念的内涵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演变的。我尤其期待它能够介绍一些比较“冷门”但同样具有重要价值的政治学流派,或者一些被主流忽视但具有独特视角的思想家。这将会让我的认知更加全面和立体,避免陷入“管中窥豹”的局限。

评分

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西方政治思想殿堂的窗户,让我得以一窥其宏伟壮丽的景象。我尤其赞赏它在组织结构上的巧妙之处。它并非简单地按照时间顺序或者作者姓名来排列,而是可能将具有相似思想脉络或者相互影响的著作放在一起进行介绍,形成一种更具启发性的阅读体验。例如,将霍布斯、洛克、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放在一起比较,就能清晰地看到他们之间观点的异同,以及对后世思想产生的不同影响。这样的组织方式,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内在逻辑和发展动力。此外,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关于“如何阅读”这些名著的指引。例如,在阅读某些著作时,需要注意哪些关键问题,或者应该避免哪些常见的误区。如果能有这样的提示,将极大地提升阅读的效率和效果,使我们能够更有效地汲取其中的智慧。

评分

20世纪中国史学发展分析

评分

好书啊推荐!物流迅速!值得一看!等了很久,一到货很快就发过来了,包装很好,纸质也很好!

评分

《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1G942年)

评分

作为初步入门的敲门砖也可供宏观了解的工具书。

评分

好书啊推荐!物流迅速!值得一看!等了很久,一到货很快就发过来了,包装很好,纸质也很好!

评分

(1J00%好评)

评分

深入浅出又机锋暗藏,实在是难得!

评分

很不错的一套书,值得收藏

评分

江西人民出版社的西方人文社会科学名著提要一趟20本左右,相当经典,到目前为止,我已经买了其中的10本,西方经济学名著提要,西方经济学名著提要(宏观经济学分卷),西方经济学名著提要(微观经济学分卷)……总共十本,总之蛮值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