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译丛精选了学界公认的法哲学经典名著,这些著作在世界范围内滋养了无数的学人,不仅对法学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对政治学、哲学、社会学等学科也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内容简介
《道德和政治论文集》包括《论愤怒》、《论仁慈》、《论个人生活》和《论恩惠》四篇关于道德和政治的论文。它们精彩地展现了公元1世纪中期,一位处于罗马帝国权力中枢的斯多葛学派思想家的社会观与道德观。
斯多葛学派的思想是自然法的起源。对那些要了解、要学习斯多葛派哲学和生活态度的人来说,塞涅卡的思想至今仍然是一种不容错过的资源,《道德和政治论文集》也可以帮助读者认识受其影响颇深的加尔文、蒙田和利普西斯。
塞涅卡具有演讲天赋,语言华丽,加之译者的努力,《道德和政治论文集》的阅读将是一个享受的过程。编者从众多的文本中择选,并将拉丁文用英文译出,加以内容丰富、研究精深的导读,给学习者提供了方便和有价值的指引。
作者简介
卢基乌斯·安涅乌斯·塞涅卡古罗马政治家、哲学家、悲剧作家、雄辩家、新斯多葛主义的代表。曾经是年轻的尼禄皇帝的老师和政治顾问。
编译者简介:约翰·M.库珀哈佛大学哲学博士,执教于普林斯顿大学,安德鲁·W·莫伦基金会(Andrew W. Mellon)成员。
J.F.普罗科佩瑞典裔,生前毕业于剑桥大学,并执教于剑桥大学国王学院(Kings College Carnbridge)。
译者简介:袁瑜睁北京大学法学博士。翻译《论英格兰的法律与政制》、《法律与革命》(第二卷)(合译)等。
目录
编辑说明
关于文本
缩略语对照
全书导读
塞涅卡:生平、公职和著作
塞涅卡和斯多葛派哲学
写作风格
塞涅卡哲学著述的影响
论愤怒——写给诺瓦图斯
导读
写作对象和日期
结构和立意
斯多葛学派关于激情的理论
愤怒之矫治
学术背景
政治背景
第一卷
序言
愤怒有多可怕
问题
愤怒是个什么东西?
愤怒是自然的事情吗?
愤怒有用处吗?或者愤怒能够控制吗?
愤怒在战争或和平时的用处
愤怒与惩罚
愤怒与心智之强大
第二卷
问题
愤怒是自愿的吗
愤怒与残暴
对邪恶发作愤怒是美德吗?
愤怒可以对抗轻蔑吗?
你可以彻底摆脱愤怒吗?
愤怒和高贵品格
愤怒和演讲术
愤怒激发美德吗?
矫治之道
内容划分
如何避免愤怒附体
孩子的教育
给成年人的建议(一)预备
给成年人的建议(二)如何遏止愤怒之爆发
给成年人的建议(三)注意愤怒的丑陋和危险
第三卷
序言
为什么愤怒一定要治愈
矫治之道
内容划分
(一)如何避免愤怒的攻击
(二)如何控制自己的愤怒
处方
事例
进一步的建议和反思
(三)如何矫治别人的愤怒
结论
生命短暂,不要浪费在愤怒上
论仁慈——写给尼禄
导读
写作对象和日期
论题和结构
塞涅卡论君主权力
仁慈的品质
结束语
第一卷
序言
给君主的一面镜子
内容划分
仁慈之卓然优异
仁慈,君主的美德
奥古斯都的榜样
国王与僭主
“祖国之父”
发布命令的模式
惩罚的原则
残忍之可怕
第二卷
序言
仁慈的本质
定义及其相反的情况
仁慈、怜悯与宽恕
论个人生活——写给塞壬努斯
导读
题目、流传和写作对象
主题
提要
论个人生活
序言
一个斯多葛学派哲学家能选择他的个人生活吗?
斯多葛学派和伊壁鸠鲁学派的态度
……
论恩惠——写给埃布提乌斯·里博拉里斯
导读
第一卷
第二卷
第三卷
第四卷
人物传略
索引
古罗马简史
译者的话
精彩书摘
而后来用拉丁文写作的作家们,尤其是基督教作家们,则看起来更为推崇塞涅卡,尤其是在他的故乡伊比利亚(Iberia),他在那里至今仍然被尊为首屈一指的西班牙作家。在16世纪的时候,葡萄牙布拉加(Braga)的枢机主教圣马丁(公元580年)写了一部关于主教美德的小著作,它的材料几乎都是从塞涅卡那里拿来,而它(通常就冠以塞涅卡的名字)也成了中世纪流行最广的著作之一;并且,圣马丁主教也在塞涅卡著作的基础上写了一篇《论愤怒》。塞涅卡的格言和隽语——它们的出处不甚明了——也以汇编的形式,在古代晚期和中世纪也曾广泛流行。
随着古典文化的复兴,从14世纪中期一直到17世纪中期,在所有古代哲学家中,塞涅卡成为最受人们推崇、并有着最广泛的读者的作家。彼特拉克(Petrach,1304-1374年)称他为最伟大的道德教师,并在借鉴塞涅卡式的斯多葛派哲学的基础上,建立起他自己的生活哲学。伊拉斯莫(Erasmus,1467-1536年)在1516年第一次出版了塞涅卡的著作全集,接下来又在1529年出版了全集的第二个版本(在文献学方面有许多改进)。年轻的加尔文(Calvin)曾给《论仁慈》写了一篇评论(1532年)。在16世纪后半叶和进入17世纪的时候,塞涅卡的声誉和影响达到了巅峰。蒙田(卒于1592年)尽管信守皮浪的(Pyrrhonian)绝对怀疑主义,但是他的《随笔集》频频引用并发挥塞涅卡的见解(主要取自他的《书札》(Letters)。
前言/序言
穿越历史的智慧洪流:一部关于人类思想演进的精要文献 本书并非一本孤立的著作,而是精心汇编的一系列思想碎片,它们如同星辰,点亮了人类在理解自身社会组织方式和伦理准则过程中所经历的漫长而曲折的探索之路。这些论文,跨越了不同的时代、文化背景和学术流派,共同勾勒出人类对“何以为善”、“何以为正”以及“何以为好”这些根本性问题的持续追问与不懈辩驳。阅读它们,就如同走进一座思想的博物馆,在那里,古老的智慧与现代的困惑交织,永恒的哲学命题在新的语境下焕发新生。 首先,让我们审视本书所收录的早期思想家们所留下的宝贵遗产。在文明的黎明时期,人类社会初具雏形,秩序的建立与道德的雏形便成为生存的基石。我们将在其中窥见那些最早的哲人如何从对自然的观察、对神灵的敬畏,以及对部落生存经验的总结中,提炼出初步的道德法则。例如,某些篇章可能会追溯到古希腊城邦的兴起,彼时,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巨擘,他们的思想犹如一座座巍峨的山峰,奠定了西方政治哲学和伦理学的基石。柏拉图对理想国和正义的探讨,他将国家视为一个有机体,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以及统治者的德行,这些都将以其严谨的逻辑和深刻的洞察呈现在读者面前。而亚里士多德则将目光更多地投向现实世界,他关于城邦的政治学,对不同政体的分类,以及对德性伦理的阐释,比如“中道”的智慧,为理解人类行为的动机和追求幸福的生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框架。这些早期的论述,虽然语言古朴,但其核心思想至今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们为我们理解西方思想的源头提供了不可或缺的视角。 随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人类社会经历了剧烈的变革,思想家们也随之调整他们的视角。在中世纪,宗教的力量深刻影响了人们的道德观念和政治思想。本书中可能会收录一些探讨上帝之城与地上之城关系的论述,这些作品在试图调和神圣法则与世俗权力时,展现了独特的思想张力。例如,奥古斯丁的宏大叙事,他如何将人类历史置于神圣的计划之下,以及对原罪、恩典等概念的深入挖掘,为理解中世纪的基督教思想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切入点。同时,对于政治统治的合法性、教皇与君权的界限等问题的讨论,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独特的政治格局和思想困境。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浪潮,为欧洲带来了思想的解放和多元化的开端。在这一时期,人文主义的兴起,对古典思想的重新发掘,以及对个体价值的重新认识,深刻地改变了人们对政治和道德的理解。本书中或许会包含马基雅维利那极具争议性的《君主论》中的部分节选,他将政治现实与道德理想剥离开来,强调君主为了维护国家稳定和自身权力,可以采取一些在传统道德看来“不义”的手段。这种“现实主义”的政治哲学,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并深刻影响了后世的政治思想。此外,宗教改革家们对个人良心自由、政教分离的呼吁,也为后来的政治制度改革埋下了伏笔。 进入近代,随着科学革命的深入和启蒙运动的蓬勃发展,人类对理性、自由和权利的追求达到了新的高度。本书将不可避免地收录一系列对现代政治和社会思想产生深远影响的作品。洛克的自然权利学说,他关于生命、自由和财产的论述,以及他关于政府合法性来源于人民同意的观点,为后来的民主革命提供了理论武器。卢梭则以其激进的平等主义和对社会契约的重新解读,批判了私有制对社会不公的根源,并提出了“公意”的概念,主张人民的普遍意志是政治权力的最终来源。他的思想,对法国大革命产生了巨大的鼓舞作用。而边沁和密尔的功利主义思想,则将关注点放在了“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上,他们试图为道德和政治行为提供一个客观的评判标准,即其行为所能产生的效用。这些思想家们,通过对个人权利、社会契约、人民主权、自由平等、法律制度等概念的深入探讨,共同构建了现代西方政治思想的宏伟大厦。 本书的价值还在于,它不仅呈现了西方思想的演进,还可能收录了一些来自其他文化传统或对西方思想进行反思的作品。例如,一些关于东方哲学中关于“道”、“仁”、“礼”等概念的论述,它们从不同的角度诠释了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个体与社会的融洽,以及如何构建一个更具秩序和德性的社会。这些跨文化的视角,能够为我们提供更广阔的视野,理解人类文明在追求共同的理想时所展现出的多样性和共通性。 此外,本书可能还包含一些批判性的声音。在历史的长河中,并非所有思想都是一帆风顺的,总有那么一些思想家,他们敢于质疑主流观念,挑战既有的权力结构。这些批判性的声音,可能对既有的政治制度、道德规范,甚至是形而上的哲学体系提出挑战。他们的质疑,恰恰是推动思想进步的重要动力,它们迫使我们重新审视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观念,去发现其中可能存在的不足和偏见。 总而言之,本书所汇集的这些“道德和政治论文”,并非仅仅是对历史文献的简单堆砌,它们是人类智慧在不同时代、不同境遇下对生存、秩序、公正、善等终极问题的深度回应。通过阅读这些文章,我们可以: 追溯思想的根源: 深入了解西方政治哲学和伦理学思想的形成与演变,理解那些塑造了我们当代世界的关键理念是如何诞生的。 理解核心概念的流变: 观察“正义”、“自由”、“权利”、“平等”、“美德”、“幸福”等核心概念在历史进程中的不同解读和发展,理解它们在不同语境下的含义。 认识思想的张力与冲突: 体验不同思想流派之间的辩论与碰撞,理解思想的多元化以及理性探索的艰难性。 反思当代社会与政治: 从历史的智慧中汲取养分,对照当今社会面临的挑战,寻找解决问题的启示,并对自身的道德与政治立场进行审视与反思。 培养批判性思维: 通过接触不同观点和论证方式,提高分析、判断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形成更为成熟和审慎的思想体系。 这是一部需要细细品读的书籍,它不仅仅提供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思考。每一篇论文,都可能成为一次深刻的精神对话,让我们得以与历史上那些伟大的灵魂进行跨越时空的交流,共同探索人类文明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它是一扇窗,让我们得以窥见人类思想星空中最璀璨的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