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天悟:围棋古典趣题荟萃

天工天悟:围棋古典趣题荟萃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刘乾胜 等 著
图书标签:
  • 围棋
  • 棋艺
  • 古典
  • 趣题
  • 益智
  • 策略
  • 中国文化
  • 天工天悟
  • 棋谱
  • 对弈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体育出版社
ISBN:9787500935889
版次:1
商品编码:10087227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09-07-01
页数:371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天工天悟-围棋古典趣题荟萃》是一本围棋古典趣题荟萃,共273题,主要内容有蝴蝶;小铁网;玄中义玄势;二子争功铅;四老出山;奇兵势;十士势;曲琴沽酒;二子人洞势;两扑势;难测势;倒拔蛇势等,另附围棋术语。

目录

第1题 蝴蝶
第2题 小铁网
第3题 玄中又玄势
第4题 二子争功势
第5题 四老出山
第6题 奇兵势
第7题 十士势
第8题 曲琴沽酒
第9题 二子入洞势
第10题 两扑势
第11题 难测势
第12题 倒拔蛇势
第13题 采凤翻身
第14题 入穴取虎
第15题 凤凰双翅
第16题 迷仙势
第17题 金蝉脱壳势
第18题 凤凰单翅
第19题 平沙落雁
第20题 五气朝元势
第21题 六丁神将
第22题 兴贤势
第23题 龙牙势
第24题 十面埋伏
第25题 楚汉争锋势
第26题 飞鱼势
第27题 隐微势
第28题 玄机变通
第29题 日重轮势
第30题 珍珑势
第31题 夺标势
第32题 双换骨势
第33题 大旋风势
第34题 烂柯势
第35题 临危见机
第36题 四皓下山
第37题 采樵势
第38题 龟势
第39题 对面千里
第40题 文昌势
第41题 存三抱一
第42题 象牙势
第43题 六伏势
第44题 金钩势
第45题 泸水擒纵
第46题 八仙过海
第47题 通玄势
第48题 龙归洞府
第49题 樊哙入项门势
第50题 孙膑诈死
第51题 龟尾势
第52题 神龙脱骨
第53题 养虎势
第54题 寸心千里
第55题 田文度关势
第56题 猛虎奔林
第57题 大铁网
第58题 老子还魂
第59题 鱼游釜中
第60题 六出祁山
第61题 一将立动
第62题 刘阮入桃源
第63题 高祖在荥阳势
第64题 金精炫晕
第65题 玉王钩势
第66题 锦机错综
第67题 神化自然势
第68题 五子之歌
第69题 清丘势
第70题 诈降势
第71题 小巧势
第72题 点绰势
第73题 小巧势
第74题 枯木重荣
第75题 五龙出水势
第76题 五虎人山
第77题 八仙长啸势
第78题 明珠出海
第79题 大箜篌势
第80题 六国归秦
第81题 六服归周
第82题 五通终降
第83题 六鹚退飞
第84题 猛虎驱羊
第85题 岐山走马
第86题 太乙真人
第87题 昭君陷虏
第88题 细妙势
第89题 七贤势
第90题 五胡宾从
第91题 隐山谷势
第92题 六道士逢厄
第93题 五龙摆尾
第94题 奇远势
第95题 察细势
第96题 六朝混一
第97题 蛇化龙势
第98题 五龙闲游势
……

前言/序言


天工天悟:围棋古典趣题荟萃 序言 围棋,这项古老而精妙的智力游戏,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智慧结晶。它不仅仅是一种对弈的艺术,更是一种哲学的体现,一种思维的训练,一种对宇宙运行规律的隐喻。从深邃的棋盘纹路中,我们窥见太极的阴阳相生;在黑白子的交错落子间,我们感悟变化莫测的世事。围棋的魅力,在于其无限的可能性,也在于其深奥的意境。 《天工天悟:围棋古典趣题荟萃》正是这样一部旨在带领读者深入探索围棋古韵,领略其独特趣味的著作。本书并非一本单纯的棋谱,也非一套教学理论的讲解,而是精选了历代流传下来的、富有代表性与启发性的围棋古典趣题,以一种轻松而引人入胜的方式,展现围棋的智慧光芒。我们相信,每一道趣题背后,都蕴含着古人的巧思与对围棋奥义的深刻理解。通过解读这些趣题,读者不仅能提升棋艺,更能从中汲取智慧,感悟人生。 本书内容概述 本书的编撰,力求在继承围棋文化精髓的同时,展现其鲜活的生命力。我们并非简单地罗列题目,而是对每一道趣题进行了细致的梳理与解读,力求使其面貌更加清晰,逻辑更加顺畅,寓意更加深远。 第一章:初探棋局之妙——基础概念与初步演练 本书的开篇,将从围棋最基础的元素入手,带领读者重新认识围棋的规则与基本概念。然而,我们不会陷入枯燥的理论讲解。取而代之的是,我们精选了一系列古人设计的、用于练习基本功的趣题。这些题目可能涉及简单的死活问题,如“两眼活棋”、“单官定胜负”等;也可能包含一些简单的布局陷阱,如“挂角后的应手”、“占角之后如何扩张”等。 这些题目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它们是围棋技艺的基石,是未来更复杂局面理解的起点。通过这些基础趣题的演练,读者将能够巩固对围棋基本概念的理解,并开始培养对棋局细微之处的敏感度。我们将重点解析这些题目背后的逻辑,例如,为什么特定的落子能形成两眼活棋,为什么某些看似有利的应手会导向败局。这种“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解析方式,将帮助读者构建起坚实的围棋基础。 第二章:攻防之道——形与势的博弈 围棋的精髓在于攻防的平衡,在于对棋子“形”的理解与对“势”的经营。本章将集中展现一系列关于攻防策略的古典趣题。这些题目往往不再是局限于棋盘的某个角落,而是将攻防的触角延伸至整个棋局。 例如,我们可能会介绍一些关于“如何制造缺陷,然后加以攻击”的趣题,通过巧妙的弃子,或者一次看似不经意的落子,来诱使对方出现破绽,从而形成攻击的有利态势。反之,也会有关于“如何化解对方的攻势,转危为安”的题目,展现古人在绝境中如何通过精妙的手筋,以最小的代价赢得最大的空间,甚至反败为胜。 这一章的趣题设计,往往极具故事性。一些题目甚至会以诗词、典故的形式出现,增加了阅读的趣味性。我们将深入剖析这些趣题的攻防逻辑,例如,如何判断一个形状是否“活”,如何理解“厚”与“薄”,以及如何通过棋子的连接与断开来影响整个棋局的“势”。通过对这些题目的学习,读者将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攻防的动态性,以及如何根据不同的局面做出最优的攻防选择。 第三章:死活的智慧——棋盘上的生存法则 “死活”是围棋中最核心、也最考验棋手功力的部分。本章将汇集众多经典的死活趣题,这些题目难度各异,但都极具代表性。它们涵盖了从最基础的“一眼死,两眼活”到更复杂的“曲四”、“盘角曲四”等各类眼形的变化,以及各种“做活”、“杀棋”的精妙手段。 我们不仅会提供题目的解法,更会深入解析解法的原理。例如,在讲解一道“杀棋”的题目时,我们会分析凶手如何通过“叫吃”、“征子”、“扑”等手筋,步步为营,最终将对方逼入绝境。在讲解一道“做活”的题目时,我们会分析防守方如何通过“倒扑”、“挤”、“破眼”等手段,制造出两个真眼,从而获得生存的空间。 这一章的趣题,是锻炼棋手计算能力与局部判断能力的绝佳素材。通过反复练习,读者将能够提高对棋子死活的敏感度,学会更精准地计算棋子的存亡,并掌握各种经典的死活技巧,从而在实战中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抓住对方的破绽。 第四章:布局的艺术——开局的千变万化 围棋的胜负,往往在开局就已经埋下了伏笔。本章将聚焦于围棋的布局艺术,通过一系列经典的布局趣题,展现古人在开局阶段的智慧与策略。这些题目可能围绕着如何占据“要点”,如何形成“势力”,以及如何处理“角”、“边”、“中腹”的关系展开。 我们可能会介绍一些关于“星位”、“小目”、“三三”等常见布局的变化,并展示古人在这些布局下如何演变出各种精妙的定式与战术。一些题目可能涉及“碰”、“尖”、“挂”、“拆”等开局的常用手段,以及这些手段在不同情况下的最优应对。 通过学习本章的布局趣题,读者将能够摆脱对“死记硬背”定式的依赖,而是理解布局的深层原理。我们将引导读者思考,为什么某个布局是好的,它能够带来什么样的优势,以及对手应该如何应对。这种启发式的解析,将帮助读者建立起自己对布局的理解,并在实战中能够更加灵活地运用各种布局策略,为中盘的胜利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五章:官子的玄机——收官的精打细算 很多人认为围棋的胜负决定在中盘,但事实上,官子阶段的得失往往能够直接影响最终的胜负。本章将深入探讨官子的艺术,通过一系列精选的官子趣题,展现古人在收官阶段的精打细算与细微之处的把握。 这些题目可能涉及“单官”、“双官”、“屁股官”等各类官子的计算,以及如何通过巧思,在对方认为理所当然的官子上找到突破口,或者通过弃子制造机会,获得额外的利益。一些题目甚至会展现出,即使在局面接近的情况下,通过精妙的官子手法,依然能够以微弱的优势获胜。 我们将重点解析官子计算的技巧,例如如何准确判断官子的价值,如何计算“损官”、“得官”,以及如何通过“倒扑”、“先手”等手段来最大化自己的收益。通过对这些趣题的学习,读者将能够提高对官子价值的判断能力,避免在收官阶段出现不必要的失误,并能够在复杂的官子争夺中占据上风。 第六章:围棋的哲学——智慧与人生的映射 围棋不仅仅是一项技艺,更是一种人生的修行。本书的最后一章,将带领读者从更宏观的视角,去理解围棋中的哲学意涵。我们可能会引用一些古代文人对围棋的品评,或者选取一些本身就富有哲理性的围棋故事与趣题。 这些趣题可能不再是单纯的棋艺演练,而是通过棋局的演变,来折射出“得失”、“进退”、“取舍”等人生哲理。例如,一道关于“弃子”的题目,或许能让我们联想到人生中的“有所为,有所不为”;而一道关于“包围”的题目,则可能让我们思考“界限”与“自由”的辩证关系。 本章旨在通过围棋这个载体,引发读者对人生、对智慧的更深层次思考。我们将尝试将围棋的规则、棋子的运动、局面的变化与人生的起伏、智慧的闪光点联系起来,让读者在享受围棋乐趣的同时,也能获得心灵的启迪。 结语 《天工天悟:围棋古典趣题荟萃》的编撰,是一次对围棋古典文化的寻根之旅,也是一次对围棋智慧的深度挖掘。我们希望通过这些精选的趣题,能够让更多的人,尤其是对围棋感兴趣的读者,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领略围棋的无穷魅力。 围棋的道路,是永无止境的探索。愿本书能够成为您踏上围棋智慧之旅的一份有益的向导,帮助您在棋盘上“天工”渐进,在感悟中“天悟”通达。愿您在黑白世界里,收获的不仅仅是棋艺的提升,更是智慧的升华与人生的豁然开朗。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主要关注的是书里那些关于“缓急”和“厚薄”的讨论。现代围棋,很多时候更强调效率和速度,但这本书重新挖掘了古代棋手对“势”的理解,那种对全局的宏大布局观,确实有值得现代棋手借鉴的地方。书中有几处对某个死活题的解析,初看似乎是标准的“弃子争先”或“做活”的套路,但作者深入分析了在特定背景下,局部的一颗棋子所能带来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远超眼位或实地的价值。这让我开始重新思考,在一些均势的局面下,是不是过于追求眼前的利益而忽视了棋型的“气势”?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就是在不断校准自己对围棋价值判断尺度的过程。它不是直接告诉你“怎么赢”,而是教你“如何思考”一个围棋问题,这种思维层面的提升,远比记住几百个定式要珍贵得多。

评分

这本书最让我惊喜的地方,在于它对“趣题”的收录和讲解,完全没有陷入那种纯粹的猎奇心态。很多被认为是“花招”或者“小技”的题目,作者都赋予了深刻的棋理支撑。比如一个著名的“双活陷阱”,在被揭示出其破解之道后,你会发现这个陷阱本身,恰恰是某种至高“活棋”技巧的体现。作者的笔触非常克制,从不夸张,而是用一种近乎于冷静的学术态度,去剖析这些看似“奇巧”的布局和手筋,最终落脚点还是那几个亘古不变的围棋基本原则。这使得全书的基调保持了一种高级的知识分享感,读起来非常踏实可靠。对于那些想从“棋手”向“棋道研究者”转变的读者,这本书无疑是提供了一个极佳的视角和工具箱。它让你明白,真正的“妙手”,往往是朴素真理的另一种体现形式。

评分

这本《天工天悟:围棋古典趣题荟萃》简直是围棋爱好者的宝藏,尤其是那些对古谱和那些充满智慧的棋局变化有着深厚兴趣的棋友们。我花了整整一个周末沉浸其中,感觉就像是跟着一位经验老到的棋坛前辈一起,在历史的长河中漫步。书里对那些经典的“手筋”和布局的精妙之处,讲解得深入浅出,没有那种干巴巴的术语堆砌,而是充满了人情味和棋理的阐述。比如,里面解析的一个“鬼手”定式,我以前总是在实战中感到困惑,但作者结合了当时的时代背景和棋手的思考模式,让我豁然开朗,明白了它为何能成为经典。阅读的过程不是枯燥的解题,更像是在参与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体会古人那种精妙的构思和对围棋艺术的极致追求。对于那些想提升实战判断力,又不满足于现代AI推荐的“标准答案”的棋手来说,这本书提供的思维框架和历史参照价值是无可替代的。它不仅仅是一本棋谱集,更像是一本关于围棋美学和智慧的入门指南,让人在学习棋艺的同时,也感悟到一种东方哲学的韵味。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和排版也极大地提升了阅读体验,这点必须提一下。纸张的质感非常好,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有一种老派典籍的厚重感,这对于一本研究古典围棋的书籍来说,无疑是加分项。更重要的是,棋谱的绘制清晰度极高,无论是复杂的手合变化,还是细微的目差计算,棋盘上的符号都清晰可辨,避免了阅读时的视觉疲劳和误判。我以前看一些旧的影印版古谱,经常因为字迹模糊而不得不反复对照,但在这本书里,这个问题完全不存在。每道题目的引言都写得很有韵味,仿佛能把你带回到那个时代,想象着对局者当时的处境和心境。这使得学习过程变得非常享受,不再是机械的记忆,而是一种沉浸式的文化体验。对于那些对围棋文化本身感兴趣的读者,这本书在视觉和触觉上的用心,绝对会让你爱不释手,放在书架上也是一件赏心悦目的藏品。

评分

说实话,当我打开这本书的封面时,我并没有抱太高的期待,总觉得这类“古典趣题荟萃”的书籍,内容难免有些陈旧和脱离现代棋风。然而,事实狠狠地打了我的脸。这本书的编排方式非常独特,它不是简单地罗列题目,而是巧妙地将不同时期的棋题串联起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历史脉络。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在处理一些有争议的古谱变化时,采用了多方论证的方法,既尊重了历史的记载,又结合了现代的计算工具进行审视,这种严谨的态度非常值得称赞。特别是关于“劫争”处理的几个章节,对我触动很大。那些看似简单的局部战斗,背后蕴含的心理博弈和对全局的掌控,简直是艺术品级别的。读完后,我立刻去复盘了几局我最近输掉的对局,发现很多失误的根源,竟然在于我对某些古老“定式”中隐藏的效率权衡理解不够。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强迫你跳出当下流行的快节奏围棋思维,去重新审视那些被时间考验过的经典智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