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外交史

中国近现代外交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熊志勇,苏浩 著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世界知识出版社
ISBN:9787501226986
版次:1
商品编码:10087705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05-1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52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中国近现代外交史》新教材的篇幅大大缩小,38万余字归纳这100多年的中国近现代外交历史。它突出重要事件,减少不必要的细节,以便于学生的阅读和掌握。更重要的是,它在继承前人学术成就的同时吸收了近十几年来的研究成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思想方法也有了根本性的转变,再加上一批新史料的涌现,使学术界对这段历史有了更深刻更实事求是的认识。也由于改革开放,中国人与世界各国人民的交往越来越多,使我们对这段历史有了更全面更细致的了解。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简明扼要,层次清楚,有史实有分析,用材料来支撑论点。这本书不仅可以用于课堂,也可以供其他外事干部和对中国外交感兴趣的读者阅读。全书分为18章完全是从教学安排的角度考虑的。为了便于学习和进一步了解有关历史的详细情况,每章的后面都附有思考题和参考书目,全书后面还附有其他通史类和国别关系类的参考书目。
  这本新教材的篇幅大大缩小,38万余字归纳这100多年的中国近现代外交历史。它突出重要事件,减少不必要的细节,以便于学生的阅读和掌握。更重要的是,它在继承前人学术成就的同时吸收了近十几年来的研究成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思想方法也有了根本性的转变,再加上一批新史料的涌现,使学术界对这段历史有了更深刻更实事求是的认识。也由于改革开放,中国人与世界各国人民的交往越来越多,使我们对这段历史有了更全面更细致的了解。

目录

第一章 西力东渐与清朝前期的中外关系
第一节 殖民主义势力东侵
第二节 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
第三节 英国马戛尔尼使团访问中国
第二章 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的外交活动
第一节 鸦片战争
第二节 《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的订立
第三节 鸦片战争给中外关系带来的影响
第三章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的外交活动
第一节 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二节 太平天国起义与列强的干预
第三节 沙俄对中国的扩张
第四章 建立新的外交体制
第一节 洋务运动
第二节 列强扩大在华影响
第三节 教会扩张与教案的处理
第五章 边疆危机的处理
第一节 琉球事件与日本侵台
第二节 马嘉理事件
第三节 伊梨问题
第四节 日本侵略朝鲜引起的危机
第六章 中法战争与列强在中国南部的扩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七章 中日甲午战争期间的外交活动
第一节 中日在朝鲜半岛的矛盾不断加深
第二节 日本挑起战争
第三节 中俄结盟
第八章 义和团与八国联军入侵
第一节 帝国主义列强企图瓜分中国
第二节 义和团运动
第三节 沙俄侵占中国东北
第九章 王朝外交的终结
第一节 清政府调整对外政策
第二节 中俄《交收东三省条约》的签订
第三节 日俄战争与清政府的“中立”
第四节 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
第五节 英国再次入侵西藏
第六节 列强争夺铁路修建权
第十章 辛亥革命时期和民国初年的外交活动
第十一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中国
第十二章 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
第十三章 南北政府的对外政策
第十四章 南京国民政府的修约外交
第十五章 南京国民政府应对日本扩大侵华的外交活动
第十六章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的国民政府外交
第十七章 参加反法西斯阵营与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第十八章 内战与南京国民政府外交的结束
参考书目
作者说明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没太多要说的 反正是本好书

评分

囤书是病啊囤书是病啊

评分

5.外国传教士:利玛窦1559年在南昌刊刻《天学学义》《万国舆图》第一次利用儒家思想来论证基督教教义试图说明天主教与中国原有的儒家思想是一致的。南怀仁《教要序论》《圣体答疑》白晋《古今敬天鉴》

评分

作者认为,冷战后,世界格局的决定因素表现为七大或八大文明,即中华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西方文明、东正教文明、拉美文明,还有可能存在的非洲文明。冷战后的世界,冲突的基本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而是文化方面的差异,主宰全球的将是“文明的冲突”。

评分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是美国著名学者萨缪尔•亨廷顿的代表作,因“文明冲突论”享誉全球。

评分

发货还比较快,书也挺新的。要了解中国近现代外交,这本书值得一看。

评分

In books you can find not only gold but also glowing beauty

评分

中国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中国人对其文明的独特性和成就亦有非常清楚的意识。中国学者因此十分自然地从文明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并且把世界看作是一个具有各种不同文明的、而且有时是相互竞争的文明的世界。因此,据我所知,中国学者对我1993年的文章《文明的冲突?》所作的评论总的来说精深而富有洞见,虽然他们有时也误解了我论证中的政策含义,并对之持相当批评的态度。为此,我的完整著作现在尤其应与中国读者见面,这样他们便可以了解我对世界政治所作的分析的更全面、更精确和更详尽的版本,而不仅仅是从一篇30页的文章中可能了解的东西。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