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藉我一生》是餘鞦雨對中國文化界的“告彆之作”,涉及他和他的傢族諸多不為人知的經曆,還描繪瞭記憶中文革時“大揭發”、“大批判”的整人模式……從前輩到自己,作者以平實、真實的記憶組成一部文學作品。 “我曆來不贊成處於創造過程中的藝術傢太激動,但寫這本書,常常淚流不止。”——餘鞦雨語
內容簡介
《藉我一生》是餘鞦雨對中國文化界的“告彆之作”,涉及他和他的傢族諸多不為人知的經曆,還描繪瞭記憶中文革時“大揭發”、“大批判”的整人模式……從前輩到自己,作者以平實、真實的記憶組成一部文學作品。“我曆來不贊成處於創造過程中的藝術傢太激動,但寫這本書,常常淚流不止。”
《藉我一生》是鞦雨先生的生命之旅, 是他衊視災難、不斷突破的精神曆程,是以散文筆調貫通成的一部傢族史詩。他獨創的文體交糅瞭體驗與論述、激情與冷靜、宏觀與細節等諸多對立性因素,呈現全方位的錶現力度。
作者簡介
餘鞦雨,一九四六年生,浙江餘姚人。在傢鄉讀完小學後到上海讀中學和大學,大學畢業後留校任教至今。在海內外齣版過史論專著多部,曾被授予“突齣貢獻專傢”、“上海市十大高教精英”等榮譽稱號。做過幾年學院院長,辭職後潛心寫作,在繁多的頭銜中比較重視上海市寫作學會一職,因為這個學會由全上海各大學的寫作教授們組成,專門研究“寫作”究竟是怎麼迴事。
內頁插圖
目錄
第一捲
第一章 長輩的山
第二章 鄉間的事
第三章 舊屋與旗袍
第四章 祭侄貼
第五章 獨身的叔叔和姨媽
第二捲
第一章 戴黑邊眼鏡的青年
第二章 叔叔走瞭
第三章 一物一物
第四章 鼕天的斯坦尼
第五章 絳紅的泥水
第六章 關閉的窗戶
第七章 吳石嶺
第八章 半山失蹤
第九章 隱秘的河灣
第三捲
第一章 駱駝殿堂
第二章 有人敲門
第三章 我能聽到
第四章 濕漉漉的落葉
第四捲
第一章 那麼走吧
第二章 從廢墟到廢墟
第三章 紅緞虎頭鞋
第四章 房主不在屋內
第五捲
第一章 墓地和法院
第二章 那一疊紙條
第三章 藉住何處
精彩書摘
我的父親餘學文先生,於今天中午去世。 在上海同濟醫院的二號搶救病房,我用手托著他的下巴。他已經停止呼吸,神色平靜卻張大瞭嘴。好像最後還有什麼話要說,卻突然被整個兒取消瞭說話的權利。 醫生說,托著,時間長一點,就會慢慢閉閤。 那麼,什麼也不用說瞭,爸爸。閉閤吧。 閉閤並不容易,一鬆手又張開瞭。爸爸是有脾氣的,但在我麵前從不固執,隻不過現在他已經看不見瞭,不知道托他下巴的是我的手。他無法通過觸覺感知我。觸覺。突然想起,我幾乎從來沒有與爸爸有肌膚上的接觸。 小時候我跟著媽媽和祖母在鄉下,他在上海工作,偶爾迴鄉一次,幾乎沒有抱過我。不是他不想抱,而是過於疼愛我的祖母和母親擔心他抱不好。 等我長大,與各種朋友見麵時會握手,但與爸爸相見卻不會。我叫他一聲,笑笑,他應一聲,也笑笑。 後來他行動不便瞭,走路時我會攙扶他,挽著他的胳膊,卻也不會碰到他的手。他這次走得乾脆,沒有留下讓我們給他洗澡、洗臉的機會。 那麼,隻有今天,當他的生命已經停止,我纔真正接觸到他,他的毛茬茬的還沒有冷卻的下巴。 爸爸的嘴漸漸閉閤瞭。到今天我纔那麼仔細地看清,他牙齒潔白,沒有一顆缺損。八十多歲能這樣,讓人驚訝,其實原因很簡單,他畢生不抽煙,不喝茶,由於長年的糖尿病又不吃甜食不喝酒。 那就更應該閉閤瞭,爸爸,閉住你一口的潔白和乾淨。 2 大傢都在默默流淚。 連媽媽也隻是捂著嘴在病床邊吞聲哭泣,肩膀抽搐著。她知道這是醫院,隔壁還有病人在搶救,這兒的哭聲會影響那些病人。對於親人的離去,餘傢並不陌生。 本來祖父祖母生瞭十個孩子,祖父是上海一傢著名民族企業的高級職員,薪俸優厚,養得起。但那年月的防病治病水平實在太低,先病死瞭三個,後來祖父自己也去世瞭,留下七個孩子給祖母。一個沒有工作的婦女在完全斷絕經濟來源的情況下要養活七個孩子是不可想象的,幾乎所有的人都勸祖母送掉幾個。祖母斷然拒絕,說瞭一句正巧與一部當代電影的片名一樣的話“一個也不能少。” 祖母懂得,那麼多孩子,在培養上隻能抓重點,大伯伯死後她看中瞭最小的兒子,我的叔叔餘誌士,作為重點培養對象。於是,她安排所有的孩子輟學做童工,大傢閤力讓叔叔繼續讀書,至少讀到高中畢業。 然而,還是喪事不斷。她想攥住每一個孩子,卻不得不一個個放手,攥住和放手間的母親的心,無法度量。直到晚年,她呼叫我們眾孫子的名字時常常失口,叫瞭—個她的死去瞭的孩子的小名,看我們發傻,她立即更改,更改齣來的又是另一個死去瞭的孩子的小名,一換好幾個,一群她沒能攥住的骨肉,我們無緣謀麵的長輩。 最後她纔叫對我們的名字,叫得很輕,說聲“你看我”,便兩眼發直,很久很久。 請讀片斷 曆史,雖有莊嚴的麵容,卻很難抵拒假裝學問的臆想、冒稱嚴謹的偷換、貌似公平的掩飾、形同證據的僞造。它因人們的輕信而成為輿論,因時間的易逝而難以辯駁,因文痞的無恥而延續謬誤,因學者的怯懦而知錯不糾。結果,它所失落的,往往倒是社會進程中的一些最關鍵的隱秘。 尤其是曆史轉摺時期的隱秘,更其復雜。這是一個最容易被人們忘記的時期,因為不管用轉摺前還是轉摺後的坐標都無法讀解它,而無法讀解就無法記錄。 曆史的轉摺處大多並不美麗,就像河道的彎口上常常匯聚著太多的垃圾和泡沫。美麗的轉摺一定是修飾的結果,而修飾往往是曆史的改寫。 我生有幸,經曆瞭好幾個曆史轉摺。印象最深的,是一九七六年鼕天至一九七八年鼕天這兩年。 車部長同意我的意見,動員我擔任寫作組係統文藝組的清查召集人。 不高的個子,花白的頭發,渾身的精力,車部長一見麵便稱贊我那篇談魯迅佚文的論文。我說,原文會更好一點,被人改瞭。他說,在那種形勢下還寫學術論文,是一種勇敢。 談話剛開始就被電話一次次打斷,後來他乾脆把我從會客室拉進辦公室,在他接電話的空隙中交談。一聽就知道,電話多數是新任上海市委書記蘇振華本人打來的,這天他倆在反復通報著一些正在從北京調入的高層乾部的情況。 從交談中得知,他對我在“文革”十年中的經曆瞭如指掌,並備加贊許。是誰告訴他的呢?我好奇地詢問,他神秘地說:“我有多頭情報。” 我首先猜測是海軍方麵。由於老朋友張攻非的關係,我在災難中結識瞭一些海軍高級官員,就連後來擔任過全國海軍參謀長的安立群將軍,那年月也總是把吉普車停在我們秘密聚會的老大沽路上的一條陋巷口,與我們一次次討論著在風聲鶴唳的寒鼕間的行為選擇。而車部長,正是來自海軍。當然,“情報”也可能來自我所在學院裏的一些高乾子弟,也可能齣自車部長他們接管上海幾個月來的調查。 他這天找我,是問我對上海宣傳文化係統清查運動的意見。 我說:“能不能隻搞清查,而不搞運動?” 他奇怪地看瞭我一會兒,終於點瞭點頭,說:“我大緻懂你的意思,但運動看來是免不瞭的瞭。” 我說:“那就要請您緊緊掌舵,不要放過真凶首惡、重大事件,但必須警惕有人鬍亂指控、顛倒輕重。我已看到大量讓人擔心的跡象。我們國傢有一批永恒的運動積極分子。” 車部長同意我的意見,動員我擔任寫作組係統文藝組的清查召集人,由他負責嚮我所在的學院打招呼。 我說我不想擔任任何職務。 他說,這算什麼職務呀,很快就完成瞭。今後擔任什麼,我們從長計議。 我怕再推下去他會笑我把小差事當作瞭大職務,就不再吱聲。 最後握彆時他問:“你的名字是筆名嗎?” “不,真名。我從來不用筆名寫作。” “誰取的?那麼有詩意?” “不識字的祖母。” 他們給市政府分管工業的領導人寫信,說說車間主任的事,怎麼就成瞭“小報告”? 半個月後,我接到通知:暫停文藝組清查召集人的職務一段時間,先把一封信的事情說清楚。 一個姓王的材料組成員悄悄告訴我:“車部長說瞭,你在‘文革’十年間錶現良好,這封信如果真有什麼問題,說清楚就可以瞭,不要揪住不放。” 但是,要說清楚這封神秘的信,實在不容易。 一開始他們就告訴我瞭:我的這封信,是寫給一個叫房佐庭的人的,因此有人說,有“打小報告”的嫌疑。 房佐庭是當時一個老乾部馬天水的秘書,這我聽說過,但我根本不認識他,連名字的這幾個字是不是這樣寫也不清楚,怎麼會給他寫信呢? 材料組的人見我想瞭好些天也沒有想起來,終於決定提醒:“那封信,是為瞭瀋立民的事。” “瀋立民?”我一下想起來瞭,而且全部想起來瞭。 這個名字,把我帶到瞭“文革”中在農場勞動的艱辛歲月。 我前麵說過,那年我帶領夥伴們用身體填堵決口,最後被拉上堤岸時全身已經凍僵。幸好,那天宿捨裏留著一個身體極弱又患眼疾的病號,他就是瀋立民。 瀋立民見狀,立即把我們一個個按在床上,端著水來挨個兒擦身,擦完身,他又用雙手狠命地搓我們的四肢,搓完這個搓那個,忙來顛去,直到我們一個個睡著。 從農場迴到上海後,他眼疾加重,幾乎成瞭瞎子,被分配到一傢工廠工作。有一天他摸著牆壁找到我傢,把我嚇瞭一跳,連忙攙扶住他,問他有什麼事要我幫忙。他說:“你有沒有辦法通過任何一傢報社,轉一封我們車間工人的集體簽名信,給上海分管工業的老乾部馬天水?” 我問信中說什麼事,他說主要是不滿意他們的車間主任。 我說報社信函太多,容易遺失,還不如從郵局直接寄。我聽說過這位老乾部的一個秘書名字,就寄給他,試試看。他說好,就把那封集體簽名信摸瞭齣來。我一摸,覺得信寫得太長瞭,建議由他簡述幾句信的內容,由我記錄並加上自己的簽名,放在全信之前,算是對他的幫助。 這事不到五分鍾就做好瞭,我就扶著他,找附近的一個郵局寄走,然後送他上車。 材料組的人聽我說完,點瞭點頭,錶示事情的經過與他們已經去找過的瀋立民的敘述完全一緻,但又補充說:“問題是馬天水真的收到瞭這封信,還作過批示。現在他齣瞭問題,這事也就成瞭事兒瞭。” “但無論如何,這是車間工人的集體簽名信啊!”我說,“他們給市政府分管工業的領導人寫信,說說車間主任的事,怎麼就成瞭‘小報告’?他們前幾年怎麼知道馬天水後來會犯錯誤?” 材料組的人說:“事情清楚瞭就好。” 我想,事情總算過去瞭。這件事,最清楚不過地說明瞭“瞎子摸象”這個成語的含義,到時候還要與車部長辯論一番。 我猜,車部長知道真相後一定會哈哈大笑,然後問我:“你說,那位失明的殘疾人是摸著牆找到你傢的?” 我點頭。 於是他調侃自己:“那就對瞭,他是瞎子摸牆,我是瞎子摸象!” 誰知,一切都不如我的預想。在這樣的政治運動中,一個人隻要有一個小小的疑點被審查,立即就會引來大量的揭發信。這就是政治運動中的所謂“黑子爆炸”效應。 一個月後,我被通知:還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說清楚。 我要深深的感謝馮崗先生,他以違反清查紀律的方式,“啓發”齣瞭我“議論”毛澤東主席的兩句話 我見不到車部長瞭。齣現在我眼前的是另一位老人:馮崗先生。 馮崗先生是一位資深的文化官員,上海老一代新聞界朋友都知道他。他代錶領導部門找我談話。 我以前沒見過他,卻早就知道他,因為他是我的同係不同班的同學馮慧的爸爸。聽說在“文革”中也受過很多苦,後來也進入瞭寫作組係統。清查運動開始以後,寫作組係統中像馮崗先生這樣的老乾部都全部成瞭清查領導成員。他們手下有一批“骨乾”和“積極分子”,實權在那些人手裏。 馮崗先生自己是文人,又經常被審查,再加上秉性善良,因此見我的第一眼就充滿瞭同情。 握完手之後,他又把另一隻手閤過來,捧著我的手好一會兒,這是他不齣聲地錶達同情和關愛的辦法。他在請我落座前又親自將那把本來已經擺得好好的椅子搬移瞭一下,扶著我的肩膀讓我坐下,然後又給我泡瞭一杯茶。最後,坐定,他纔長時間地盯著我,輕聲問一句:“弄清楚瞭沒有,怎麼被審查瞭?” “總不會還是那封信吧!”我說。 “你啊!”他說瞭聲,搖搖頭,不再說話。 看得齣,他在猶豫,要不要今天就“啓發”我。 也看得齣,他終於下瞭決心。 他把自己的椅子往前頓瞭頓,問:“你,有沒有——防擴散的言論?” 經過“文革”的人都知道,所謂“防擴散言論”是指議論毛澤東主席的言論。這種言論一旦有人揭發就嚴封密裹,連一般專案人員也不可偷看,哪個負責人看到瞭更是嚴禁復述,如果復述,他也犯瞭罪,因此叫“防擴散”。這種案件的麻煩就在於不可復述,很多人被關押審查瞭十年,人們也全然不知道他到底說瞭什麼話。 我的腦中轟然一聲,自知陷入瞭一個黑洞。 我在這方麵自然說過一些話,但哪幾句被揭發瞭呢?如果交代得多瞭,不是增加瞭黑洞的深度?在此我要深深地感謝馮崗先生,他以違反清查紀律的方式,“啓發”齣瞭我“議論”毛澤東主席的兩句話。 馮崗先生還建議,把産生這兩句話的思想過程寫一下,有個“緩衝”。我照他的意思,寫瞭一份思想匯報。 從此,從車部長開始,上海宣傳文化係統一次次清查工作動員報告中,都有瞭一項“有人攻擊偉大領袖毛主席”的提法。開始我還以為是在說彆人,有一次報告正說到這裏,遇到瞭馮崗先生閃電般投來的目光,我一怔,心想這就是說我瞭。馮崗先生瞥瞭我一眼,是好心地觀察我是否經受得住。 成瞭全市典型,事情就很不妙,據報道,前不久有的省還在處決“反對毛主席”的人。我有點擔憂瞭,便嚮清查組提齣,那份思想匯報記憶有誤,需要補充修改。修改時,我把“毛主席對‘文革’錯誤應負很大的責任”改成瞭“應負相當的責任”,以為“相當”有彈性,定案會輕一點。但正是這個改動,又使我成瞭清查運動中“態度不好”的典型。 “其實我是隨口說,哪裏記得是說瞭‘很大’還是‘相當’。那個揭發的人,就能保證?”我對馮崗先生抱怨。 “那你一開始就交代‘相當’,不就好瞭嗎?”馮崗先生說。 “一開始的交代是你啓發齣來的啊!”我說。 “這你可韆萬不能說齣去,”馮崗先生緊張瞭,“哪兒也不要說,隔牆有耳。” 我說:“你是我的長輩,你說,毛主席對‘文革’錯誤難道不應該負很大責任?” “這些隻能心裏想想,不能說齣口。”馮崗先生說。 “那麼,你估計,他們會給我定個什麼罪?”我問。 “這要看中央今後有沒有新提法。憑我的經驗,不太樂觀,你要有足夠的思想準備。你的另一句話倒是可以辯解的,辯掉一點好一點。”他說得非常知心。 他所說的“另一句話”,也是由一個人揭發,又由他幫我“啓發”齣來的,就是我曾在一個場閤上說:“毛主席去世的時候我沒有流淚,更多的是思考。”這也被上綱為“反對毛主席”。 “怎麼辯解?”我問。 “你可以辯解,說我在思考中國沒有瞭毛主席,該怎麼辦。”他說。 我感激地點點頭。不是感激他的主意,而是感激他的好意。 每次談話,我總是要在他麵前大罵那個揭發者,邊罵邊觀察他的錶情,藉以來判斷揭發者是不是我心中猜測的人。他隻是不斷重復:“遇人不淑啊!遇人不淑啊!” 直到二十幾年後,這個名字還在報紙上頻頻招惹我 終於有一天,馮崗先生把我找去,不關門,一邊故意大聲地說:“你也太驕傲瞭,連這樣的報告也不聽!”一邊用手推給我一張紙條: ×××同誌: 昨天下午的毛選五捲輔導報告和學習動員大會,餘鞦雨中途離場,到結束還沒有返迴,整個過程都沒有請假。他的這種態度,與他平時的一係列言論直接有關,我建議進行嚴肅的教育。 紙條下端,是一個署名。我一看,果然是他。直到二十幾年後這個名字還在報紙上頻頻招惹我,我一直不理,隻因為不想從我的筆端寫齣那三個字。 當時,馮崗先生像是不經意地點瞭點那個署名,又用手指彈瞭三下。署名下麵的日期,是幾個月前的,那正是我被宣布“還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說清楚”的時候。 馮崗先生說:“驕傲很害人。軍人作報告,知識分子中途離場,能不發火?你是兩項揭發並發,纔齣瞭問題。” 這下我憤怒瞭。那天下午的事我還記得,聽報告時我右邊坐著華東師範大學的一位陳先生,不知怎麼他突然吐血,我和一位叫奚啓新的年輕人一起把他扶瞭齣來,本來要送醫院,陳先生說這是老毛病,傢裏有止血藥,我們兩人就相扶相持把他送迴瞭傢。那時還沒有齣租汽車,換瞭兩路公共汽車纔到他傢,趕不迴來聽報告瞭。讓我氣憤的是,那個寫紙條的人就在邊上,完全知道我們為什麼中途離場。 由此,我也大緻推測到瞭他突然被重用的原因。 本來在“文革”中,憑他與編寫大學教材毫不相乾的奇怪身份,憑他與上海幾個工人造反司令的接觸,我一直懷疑他在教材編寫組中擔負著某種耳目的角色。後來批鄧前夕我稱病迴鄉,在去十六鋪碼頭的公共汽車上也見到過他的身影,便立即遮臉,隻怕他看到後揭發我沒有病容,是故意逃避。真想不到時至今日,白雲蒼狗,鬥轉星移,揭發的還是他。 我對馮崗先生說:“你終究會明白,他是什麼樣的人。” 馮崗先生平靜地答道:“你幾歲?我幾歲?” 清查組在我的問題上,不知該如何收場,隻是談話的口氣變得越來越溫和。 曆史,終於走上瞭正路。中共中央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瞭,“兩個凡是”結束瞭,“文革”終於被徹底否定瞭。 清查組在我的問題上不知該如何收場,隻是談話的口氣變得越來越溫和。“攻擊毛主席”改成瞭“議論毛主席”,不久又改成瞭“有錯誤言論”,過幾天又改成“說過幾句不妥當的話”,後來乾脆不提瞭,隻說大傢都有問題,讓我“反思一下自己的其他問題”。…… ……
前言/序言
餘鞦雨:我把罵聲當掌聲!
他是率真還是輕狂?他是在反思還是在辯護?他是在剖白還是在躲藏?他是“堂吉訶德式”的鬥士還是“文化群毆”下的叛逆?我們試圖接近真實———
1.“文革”與自省
記者:有人對《藉我一生》中“文革”部分錶示質疑,認為作者在對那段曆史的把握上超過人們的預期值,但對自己的反省上避重就輕。很想請你重申自傳的寫作態度。對於這樣的“真實性”你怎麼評價?
餘鞦雨:不管是說“失實”,還是說“避重就輕”,都是因為他們對那種“實”有一種預設的期待,但這種期待是由餘傑、古遠清等人的誹謗造成的。不少人厭惡他們的態度,卻也不知不覺地受到瞭他們誹謗內容的影響。
不能責怪上當的人,因為餘傑、古遠清等人在造謠的時候裝扮齣一種證據確鑿、信誓旦旦的口氣,很難讓人完全不相信。但是,大傢把他們往正常的路上想瞭。誰能料到他們的指控完全不可理喻呢?例如古遠清,一年前,2003年8月18日他在上海市中級人民法院就5篇文章的內容與事實不符,嚮我正式道歉,還簽下瞭道歉文本,我也就免瞭他應繳的賠款。誰知他一離開法院,就在電視和各地報紙上講的比以前還凶。但一般讀者容易對不斷重復的謊言“將信將疑。”
這些天他聽說我的《藉我一生》即將齣版,連書還沒有看到就到處宣布我“造假”,自己則心急火燎地僞造瞭匪夷所思的“事實”,而且裝扮齣他掌握瞭大量證據。真可謂滿紙瘋話,風行九州。我終於嚮媒體發言瞭,有一個直接動機就是想救救這幾個人。要不然,不齣一個月,古遠清沒準會宣布我做過希特勒的參謀,或參與炸沉瞭泰坦尼剋號。
我寫這本書,決不想與誹謗者辯論,也不想對媒體和讀者錶白。我隻寫自己的內心感受和人生路途。如果有人在所謂的“真實性”上說三道四,我隻想說一句:你們已經在全國報刊上編造我的經曆那麼多年,為什麼就怕我本人說幾句呢?難道中國公民自身經曆的真實性,永遠在批判者那裏嗎?
記者:“文革”縱容瞭人性惡,社會失去秩序,善意和公正被噤聲,大部分人屈從於人性的弱點——對於特殊曆史環境下人性弱點的大規模呈現,後人無法苛求;但時過境遷,有些人的道德良心會不斷反省,比如巴金自1978年至1986年150多篇隨筆結集的《隨想錄》,它提醒人們應該有勇氣剖析自己而不是選擇粉飾。我想問的是,在那段特殊曆史環境下,人性的弱點在你身上多少呈現?時過境遷你對自己的反省結果如何?
餘鞦雨:災難會誘發人性的弱點,但也能�攘度爍竦墓饣浴G胂胂耄�我在十幾年前“仕途亨通”的時候為什麼毅然辭職?為什麼近十年來麵對如此狂風暴雨的誣陷,仍然冒著生命危險考察中華文明和世界文明?全是因為從那十年的災難中獲得瞭人格力量。
我在“文革”中的弱點,《藉我一生》的第五捲第二章“那一疊紙條”裏有剖析,結果也必然與人們的期待相反。我寫到,爸爸去世後我發現瞭他當年在關押地,寫給造反派的很多藉條。為瞭我們全傢的生存,他在嚮暴力哀求。由此我痛苦自省,我畢竟沒有被關押。如果能與造反派關係好一點,爸爸也許就不必那麼苦瞭;如果我在1968年不拒絕大批判,也許能留在上海照顧可憐的全傢瞭;如果那時跟著寫一些附和文章,也許爸爸和全傢能早一點過正常生活。
我的這種反思,是餘傑、古遠清他們完全無法理解的。他們要求我做的“反省”、“懺悔”,萬萬不可答應,就像我們雖然有很多缺點,卻萬萬不可在造反派的批鬥會上低頭交代一樣。巴金先生的解剖是麵對君子世界而作的。君子過於自責瞭,那些人就以為自己是審判官瞭。
近十年的中國文化氛圍,已經與巴金寫《隨想錄》時更加不同。因此,善良的人們更不可天真。決不能把精神世界的審問權,交給那些人。如果交瞭,將會把朗朗天地重新變成地獄判殿。
2.文人與做人
記者:除去法律,媒體某種程度上代錶社會公正。你說過“平白無故把一個不認識也不瞭解的人在
藉我一生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藉我一生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