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錐編 1-4(繁体) 钱钟书

管錐編 1-4(繁体) 钱钟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钱钟书 著
图书标签:
  • 钱钟书
  • 管锥编
  • 古典文献
  • 学术著作
  • 繁体书籍
  • 文化研究
  • 思想史
  • 文学史
  • 注释本
  • 清代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湖北新华书店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ISBN:9787108027467
商品编码:10108525785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08-06-01

具体描述

   图书基本信息
图书名称 管錐編 1-4(繁体) 作者 钱钟书
定价 198.00元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ISBN 9787108027467 出版日期 2008-06-01
字数 页码 全4册
版次 2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商品重量 2.865Kg

   内容简介
《管锥编》是钱钟书先生生前的一部笔记体的巨著。本书堪称“国学大典”,是一部钱钟书先生灌注大量心血而成的学术著作,是其主要学术代表作之一。
《管锥编》辑录《周易正义》27则、《毛诗正义》60则、《左传正义》67则、《史记会注考证》58则、《老子王弼注》19则、《列子张湛注》9则、《焦氏易林》31则、《楚辞洪兴祖补注》18则、《太平广记》215则、《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277则,共计781则,近130万字。书中旁征博引,引述四千位著作家的上万种著作中的数万条书证,对《周易》、《毛诗》、《左传》、《史记》、《太平广记》、《老子》、《列子》、《焦氏易林》、《楚辞》以及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等古代典籍进行了详尽而缜密的考证和诠释。其中以《太平广记》、《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二种耗力最巨,占全书近半篇幅。

   作者简介

   目录
周易正義二七則
毛詩正義六○則
左傳正義六七則
史記會註考證五八則
老子王弼註一九則
列子張湛註九則
焦氏易林三一則
楚辭洪興祖補註一八則
太平廣記二一三則
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二七七则SDX

   编辑推荐
《管锥编(共4册)》以笔记的形式记录了他研读《周易正义》、《毛诗正义》、《左传正义》等中国十部传统典籍的“读书心得”。这十部典籍分属经、史、子、集,渊博浩瀚。全书多谈文论艺,均以问题为中心,采用比较和文献征引的方法,举凡音韵、训诂、经义等等涉及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的方方面面概有涉及。本书作者钱钟书先生(一九一○—一九九八年)是当代中国著名的学者、作家。他的著述,如广为传播的《谈艺录》、《管锥编》、《围城》等,均已成为二十世纪重要的学术和文学经典。本书是他的代表作,共分四册,展现了它所具有的独特诠释方法及其价值,并着重阐明其诠释方法对中国传统经典诠释方法的继承、发展和贡献。

   文摘

   序言

《管錐編》乃錢鍾書先生畢生學術精力之大成,是一部旁徵博引、學識淵博、見解獨到、令人嘆為觀止的學術巨著。然其卷帙浩繁,內容涉及中西古今之學,涵蓋文學、哲學、歷史、語言、藝術等諸多領域,欲以寥寥數語概括其全貌,實非易事。 此書並非一部傳統意義上的單一主題論著,更非提供某種現成的思想體系或簡便的知識捷徑。恰恰相反,它是一場綿延數十載的“思想漫遊”,一場作者與經典、與歷史、與自身智慧的深刻對話。錢鍾書先生以其超卓的才華和廣博的學養,在浩如煙海的文獻中尋幽探勝,鉤沉索隱,對中國古代學術,尤其是文學、史學、哲學中的種種問題,提出了一系列發人深省的見解。 《管錐編》的“管”與“錐”二字,取自《韓非子·孤憤》:“夫權者,君之所恃以乘其臣者也;管者, stdin 夫臣之所用以固其私者也。君失其所恃,則權去;臣得其所用,則管固。管者, stdin 固也;錐者, stdin 鋒也。故善學者, stdin 固也, stdin 錐, stdin 則 stdin 錐也。” 錢鍾書先生借此隱喻,暗示其學術探求,既有“固”的功夫,即對文本、史料的嚴謹考據和深入理解;又有“錐”的銳利,即能以獨到的視角和深刻的洞察力,刺破陳腐的觀念,直抵問題的本質。 全書共分為四卷,每一卷又由若干篇論述組成。其內容之豐富,包羅萬象,令人目不暇接。舉凡《詩經》的異義,屈原的生平,《莊子》的寓言,司馬遷的史筆,陶淵明的田園,李白的豪情,杜甫的憂思,韓愈的文風,柳宗嚴的議論,蘇東坡的詞采,到佛經的翻譯,宋明理學的淵源,乃至於西方文學理論的影響,種種議題,無不被錢鍾書先生一一拈來,加以審視,並以其獨特的方式加以闡發。 例如,在談及《詩經》時,錢鍾書先生並非僅僅羅列其章節,更深入探討其字詞的訓詁,句法的結構,以及在不同時代、不同學者的解讀中產生的歧異。他能從細微處發現問題,從宏大處把握脈絡,將看似獨立的學術課題,巧妙地聯繫起來。他的論述,時常會在看似漫無邊際的引述和鋪陳中,突然收束,擲地有聲,使人恍然大悟。 在探討文學理論時,錢鍾書先生的淵博學識更是展現無遺。他不僅精熟中國古典文學的理論,對於西方文論,諸如亞里士多德、柏拉圖、歌德、泰納、波普等人的思想,亦有深入的研究。他能夠將中西方不同的文學觀念進行對比、融合,從而提出更為豐富和深刻的見解。他的論述,常常是“左右逢源”,既有東方的典雅,又有西方的邏輯,二者在字裡行間交融,形成獨特的學術魅力。 《管錐編》的語言風格,亦是一絕。錢鍾書先生素以“夾敘夾議”、“博學而有戲謔”的文風著稱。其文字,猶如一把鋒利的解剖刀,又似一瓶陳年的美酒,既能精準地剖析問題,又能引人入勝,令人回味無窮。他的語言,常常跳躍著智慧的火花,充滿機鋒,妙語連珠。即便是討論嚴肅的學術問題,也絕不枯燥乏味。他善於運用譬喻,巧妙地將複雜的學術概念,化為生動形象的描繪,使讀者在輕鬆愉悅中,領略學術的精妙。 然而,《管錐編》並非易於駕馭之書。它需要讀者具備一定的古文功底,以及對中國傳統文化和學術史的基礎知識。書中大量的引文,涉及古籍,有時甚至出現非常生僻的詞語和典故。這無疑增加了閱讀的難度,但也正是這種難度,篩選出真正熱愛學術、願意投入時間和精力去鑽研的讀者。對於能夠克服這些困難的讀者而言,《管錐編》將會是一座寶庫,一座通往深邃學術世界的無窮寶藏。 這部巨著,猶如一座龐大而精密的學術迷宮,每一個轉角都可能藏匿著意想不到的發現。錢鍾書先生以其獨特的視角,穿梭於字裡行間,將那些散落在時間長河中的智慧碎片,重新組合,賦予新的生命。他對文本的精準把握,對典故的融會貫通,對學術流變的清晰梳理,都達到了令人驚嘆的境界。 《管錐編》的價值,不僅在於其所匯集的學術資源之豐富,更在於其所展現的學術方法和思維方式。錢鍾書先生的學術研究,是“以史為鑒,可知興替”,更是“以文為鑒,可知人心”。他通過對古代文本的細緻解讀,不僅挖掘了其中蘊含的知識,更探究了作者的意圖,時代的背景,以及思想的演變。這種“字字看來皆辛苦”的治學態度,以及“一絲不苟,力求精確”的學術精神,至今仍是治學者的楷模。 本書並非提供一種現成的答案,而是引導讀者進入一個思考的空間。它所呈現的,是錢鍾書先生獨立思考的成果,是他在與浩瀚書海搏鬥後所得出的智慧結晶。閱讀《管錐編》,如同與一位博學睿智的長者對坐,聽他娓娓道來,引人入勝,卻又時常引你獨立思考,自己去尋找答案。 總之,《管錐編》是一部集學術性、思想性、藝術性於一身的傳世之作。它是一部中國古代文學、思想、文化史上的璀璨明珠,也是錢鍾書先生個人學術生涯中最具代表性的里程碑。它不僅為學術研究提供了豐富的資料和深刻的啟示,更為讀者打開了一扇通往中國傳統文化深層次理解的大門。這部書,值得每一個對中國學術和文化懷有濃厚興趣的讀者,去細細品味,反覆鑽研。

用户评价

评分

这部巨著,与其说是读书,不如说是在与一位跨越时空的大学者进行一场跨文化的深度对话。繁体字的排版本身就营造了一种庄重感,让人不敢有丝毫的敷衍。我最欣赏的是作者在论述过程中展现出的那种强大的自洽性,他几乎不需要外部的论据来支撑自己的观点,因为他的论证体系本身就是一个密不透风的圆。每当被一个观点深深吸引,我都会好奇地去追溯其源头,结果往往发现,作者早已经为我们铺设好了清晰的脉络,引导我们走向最终的结论。这种行文的节奏和逻辑的严密性,是许多当代学术著作所缺乏的。它让我明白,真正的学问,不是堆砌辞藻,而是对事物本质的穿透性把握,并能用最凝练的语言将其表达出来,即便需要反复咀嚼,那份回甘的醇厚,绝对值得所有热爱深度阅读者去细细品味。

评分

说实话,阅读这套书对我而言,更像是一场耐力的考验,但同时也是一场精神上的饕餮盛宴。它绝不是那种可以随手翻阅、轻松消遣的读物,它需要你静下心来,用对待经典著作的虔诚态度去对待。书中的文字密度极高,信息量爆炸,有时候需要反复阅读同一段落,才能捕捉到作者隐藏在字里行间的那一丝微妙的弦外之音。这种阅读体验,让我重新认识了“精读”的真正含义。它迫使我跳出自己狭隘的认知圈,去接触那些被时间淘洗过后的智慧结晶。尤其是其中对一些古典文学现象的剖析,角度之刁钻,见解之深刻,常常让人拍案叫绝,感叹作者的学力之厚,已臻化境。这套书的价值,不在于它能提供多少“标准答案”,而在于它展示了一种思考问题、组织知识的典范方法论。

评分

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其无与伦比的“博大”与“精微”的完美结合。你翻开一页,可能还在讨论某个古代词汇的词源考证,下一页却可能已然触及到哲学层面的思辨。这种跨越不同学科边界的游走自如,体现了作者深厚的融会贯通能力。对于我个人而言,它极大地拓宽了我的知识视野,特别是它对传统文化中那些被忽略的细节的关注,让我看到了以往阅读时所遗漏的趣味和深度。阅读过程中,我常常需要停下来,思考作者是如何将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事物联系起来的。那是一种智力上的游戏,但绝非玩闹,而是建立在扎实学问基础上的高雅艺术。读完后,感觉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都变得更加细致和多维了,仿佛给自己的思维加装了一层更清晰的滤镜。

评分

这部书光是书名就带着一种古朴的韵味,《管锥编》这四个字,像是从故纸堆里轻轻拂去尘埃,透出一种沉甸甸的学问气息。初翻开来,映入眼帘的便是那密密麻麻的繁体字,着实需要一番适应,但一旦沉浸进去,那种感觉就像是走进了一个满是珍奇古董的巨大书房,每一页都藏着作者深厚的学养和独到的见解。我最欣赏的是作者那种旁征博引的能力,他信手拈来,将中西方典籍、典故熔于一炉,引经据典却绝不显得卖弄,反而是水到渠成地将复杂的思想阐释得清晰透彻。阅读的过程,与其说是学习,不如说是一种心灵上的对话,仿佛能感受到一位智者在耳边娓娓道来,那种对文字、对人生、对学问的敬畏与热爱,是如今很多快餐式阅读难以给予的深度体验。每读完一个章节,总有种意犹未尽、茅塞顿开的愉悦感,让人忍不住想放下书本,细细回味一番。

评分

读罢此书,我最大的感触是,这简直就是一部行走在文字迷宫中的思维导览图。它的结构看似松散,实则处处是精妙的逻辑关节,每篇文章都是一个独立的知识节点,却又彼此关联,构建起一个宏大而严谨的知识体系。那些穿插其中的典故和引文,初看或许有些晦涩,需要查阅背景知识,但正是这种“啃硬骨头”的过程,才使得理解后的豁然开朗显得格外珍贵。它不像那些畅销书那样急于取悦读者,反而带着一种学者特有的孤傲和自信,它要求读者付出相应的努力,才能窥见其思想的精髓。这种“反功利化”的阅读体验,对于我们这些习惯了被动接受信息的现代人来说,无疑是一种精神上的洗礼。作者的笔锋犀利而不失温情,对于世事洞察入微,那种洞穿世情的清醒,在嬉笑怒骂间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不得不拍案叫绝。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