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教育2019國傢公務員考試用書專用教材公共基礎知識國考教材2018公共基礎知識

中公教育2019國傢公務員考試用書專用教材公共基礎知識國考教材2018公共基礎知識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國考
  • 公務員考試
  • 公共基礎知識
  • 中公教育
  • 教材
  • 2019年
  • 2018年
  • 考試用書
  • 國傢公務員考試
  • 備考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中公教育官方旗艦店
齣版社: 人民日報齣版社
ISBN:9787511503305
商品編碼:10154234738
品牌:中公教育

具體描述



《中公版·2019國傢公務員錄用考試zhuan業教材:公共基礎知識》具有如下特點:
一、內容豐富:涵蓋瞭公共基礎知識考試的各個學科。
二、知識精煉:公共基礎知識內容龐雜,不易復習,本書對考點進行濃縮提煉,節省復習備考的時間。本書圖文並茂、趣味性較強,為您枯燥的備考增添樂趣。
三、講解透徹,貼近生活:根據近幾年國考真題生活化的特點,我們對日常生活中與考試內容息息相關的知識點,進行瞭深入地分析,重要考點處設立考點精講,幫助考生理解知識內容。結閤近幾年的真題,重點突齣瞭法律、自然科技、文化曆史等方麵的內容,並且配有對知識點的延伸講解,以方便考生抓住復習重點。並在相關篇後添加“能力提升”,提高考生發散思維能力。
四、本書使用範圍廣泛。特彆要指齣的是,本書不僅涵蓋瞭國傢公務員考試的學科內容,還放置瞭其他考試中會涉及的“管理、公文、公民道德、農業農村”等相關知識。因此本書也可用於其他考試的備考,為考生復習助力。

 


 

《中公版·2019國傢公務員錄用考試zhuan業教材:公共基礎知識》是在分析研究曆年考試真題特點的基礎上精心編寫而成,適用於國傢公務員考試及各省公務員考試的復習備考。本書在編排上分為政治、經濟、法律、文化曆史、地理環境、自然科技、管理、公文、公民道德建設和農業農村十篇內容,詳細講解瞭公務員考試中的核心考點。本書還在每篇的篇章頁上設置講解考情和學習目標的視頻,考生通過掃描二維碼即可收看,幫助理解與復習。同時,在每篇的開始編輯瞭考情分析和知識結構圖,幫助考生深入瞭解該學科的內容,提高復習效率。

      

知識結構圖(2)

第一章馬剋思主義基本原理(3)

第一節馬剋思主義哲學(3)

第二節馬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7)

第二章毛澤東思想(12)

第一節毛澤東思想概述(12)

第二節毛澤東思想的主要內容(13)

第三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16)

第一節鄧小平理論(16)

第二節“三個代錶”重要思想(19)

第三節科學發展觀(20)

第四節xijinping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21)

第四章黨和國傢的政策文件(24)

第一節黨的shijiuda報告(摘要)(24)

第二節2017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摘要)(29)

第三節“十三五”規劃係列文件(32)

能力提升(34)

知識結構圖(36)

第一章市場經濟(37)

第一節市場經濟體製(37)

第二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38)

第二章微觀經濟(41)

第一節市場體係(41)

第二節市場機製(42)

第三節市場結構(43)

第三章宏觀經濟(46)

第一節宏觀調控(46)

第二節財政收支與財政政策(48)

第三節貨幣及貨幣政策(50)

第四節通貨膨脹與通貨緊縮(52)

第四章國際經濟(55)

第一節開放經濟(55)

第二節國際貿易(56)

第三節國際金融(57)

第四節世界經濟組織(58)

第五章我國經濟發展戰略(61)

第一節供給側結構性改革(61)

第二節我國自貿區建設(62)

第三節“一帶一路”建設(63)

能力提升(66)

知識結構圖(68)

第一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69)

第二章法理學(71)

第三章憲法(75)

第四章主要實體法(80)

第一節民法(80)

第二節刑法(92)

第三節行政法(100)

第四節商法(109)

第五節經濟法(110)

第六節社會法(112)

第五章主要程序法(116)

第一節民事訴訟法(116)

第二節刑事訴訟法(120)

第三節行政訴訟法(124)

能力提升(129)

知識結構圖(132)

第一章文化知識(133)

第一節中國文化(133)

第二節外國文化(145)

第三節中國文學(148)

第四節外國文學(167)

第二章曆史知識(174)

第一節中國曆史(174)

第二節世界曆史(189)

能力提升(195)

知識結構圖(198)

第一章中外地理概況(199)

第一節我國地理概況(199)

第二節世界地理概況(208)

第二章自然地理常識(211)

第一節宇宙中的地球(211)

第二節地球上的大氣(215)

第三章人文地理常識(219)

第一節城市與城市化(219)

第二節生産活動與地域聯係(222)

第四章環境常識(227)

第一節環境與環境問題(227)

第二節環境汙染與防治(228)

能力提升(232)

知識結構圖(234)

第一章科技常識(235)

第一節科技史(235)

第二節前沿科技(243)

第二章生活常識(247)

第三章計算機基礎知識(255)

第一節計算機工作原理及係統組成(255)

第二節Word2010(257)

第三節Excel2010(258)

第四節網絡與信息安全(259)

能力提升(261)

知識結構圖(264)

第一章公共管理基礎知識(265)

第一節公共政策(265)

第二節公共決策(266)

第三節公共服務管理(267)

第四節公共危機管理(268)

第二章行政管理基礎知識(271)

第一節政府職能(271)

第二節行政組織(273)

第三節行政領導(275)

第四節行政執行(275)

第五節行政監督(278)

能力提升(280)

知識結構圖(282)

第一章公文基礎知識(283)

第一節公文概述(283)

第二節公文格式(288)

第三節公文處理(293)

第二章法定公文寫作(297)

第三章常用事務文書寫作(302)

能力提升(305)

知識結構圖(308)

第一章道德(309)

第一節道德概述(309)

第二節公民道德(310)

第三節社會公德(311)

第四節傢庭美德(313)

第二章職業道德(314)

第一節職業道德概述(314)

第二節社會主義職業道德(314)

第三節公務員職業道德(316)

能力提升(320)

知識結構圖(322)

第一章農業農村基礎知識(323)

第一節農村土地的管理與使用(323)

第二節農村黨的基層組織建設(326)

第二章農業農村建設(329)

第一節實施鄉村振興戰略(329)

第二節農業現代化建設(331)

第三節新型城鎮化建設(332)

第三章農業農村政策文件(334)

第一節全國農村經濟發展“十三五”規劃(要點)(334)

第二節全國農業現代化規劃(2016—2020年)(要點)(335)

第三節農業農村其他政策文件(336)

中公教育·全國分部一覽錶(339)


2019國傢公務員考試公共基礎知識備考指南 前言 踏入公務員的行列,是許多有誌之士的人生選擇。國傢公務員考試作為選拔優秀人纔進入國傢機關的重要途徑,其競爭之激烈不言而喻。而公共基礎知識,作為考試的重頭戲,更是檢驗考生綜閤素質和理論素養的關鍵環節。本指南旨在為廣大考生提供一套係統、全麵、深入的備考方案,幫助大傢在浩瀚的知識海洋中精準定位,高效備考,最終在激烈的角逐中脫穎而齣,實現自己的公務員夢想。 第一部分:備考策略與方法論 一、 科學認識公共基礎知識 內涵與外延: 公共基礎知識並非零散的知識點堆砌,而是涵蓋瞭政治、經濟、法律、曆史、哲學、文化、科技、管理等多個領域的綜閤性知識體係。它考察的是考生對國傢和社會運行的基本規律、政策方針、法律法規以及社會發展趨勢的理解與掌握。 考試定位: 公共基礎知識的考察並非要求考生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傢,而是側重於對基本概念、核心原理、重要事件、重大理論的理解,並能將其與現實社會相結閤,分析和解決問題。 核心能力要求: 掌握基本理論,理解政策導嚮,熟悉法律法規,關注時事熱點,具備一定的分析、判斷和運用知識的能力。 二、 高效備考體係構建 1. 明確目標,製定計劃: 目標分解: 將備考目標細化到每周、每日,例如,本周需完成某個章節的學習,每日需完成一定數量的習題。 時間分配: 根據自身基礎和時間情況,閤理分配政治、經濟、法律等各模塊的學習時間。 循序漸進: 從基礎概念入手,逐步深入到理論分析和應用。 2. 係統學習,夯實基礎: 教材精讀: 認真研讀官方指定或權威機構齣版的教材,理解每個章節的核心內容、重要概念和相關理論。 框架構建: 在學習過程中,嘗試構建知識框架圖,將零散的知識點串聯起來,形成係統的知識網絡。 關鍵詞記憶: 提取每個知識點的核心關鍵詞,並通過聯想、歸納等方式加深記憶。 3. 精刷習題,鞏固提升: 由易到難: 從基礎選擇題開始,逐步過渡到綜閤分析題、論述題等。 錯題分析: 建立錯題本,認真分析每一道錯題的原因,是概念不清、理解偏差還是知識點遺漏,並針對性地進行鞏固。 題型歸納: 總結不同題型的解題思路和方法,提高解題效率。 模擬演練: 定期進行模擬考試,熟悉考試流程,掌握答題節奏,調整考試心態。 4. 關注時政,緊扣熱點: 新聞閱讀: 堅持每天閱讀主流新聞媒體(如人民日報、新華社、央視新聞等),瞭解國傢大政方針、重要會議精神、國內外重大事件。 政策解讀: 關注國傢重要政策的發布和解讀,理解其背景、目的、內容和意義。 熱點梳理: 將重要的時政熱點與公共基礎知識中的相關理論、法律進行關聯,形成自己的理解和分析。 5. 思維拓展,提升能力: 多角度思考: 鼓勵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麵去理解和分析問題,培養辯證思維。 聯係實際: 將所學知識與當前社會現象、國傢發展進行聯係,思考其現實意義。 邏輯梳理: 在迴答問題時,注意邏輯清晰,條理分明,觀點明確。 第二部分:公共基礎知識核心模塊解析與備考要點 一、 馬剋思主義基本原理 核心內容: 辯證唯物主義: 物質觀、意識觀、實踐觀、辯證法(唯物辯證法基本規律、範疇)、認識論。 曆史唯物主義: 生産力與生産關係、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社會形態的演進、人民群眾在曆史上的作用。 科學社會主義: 社會主義的産生和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特徵、共産主義的理想。 備考要點: 理解基本原理: 掌握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辯證法與形而上學、認識的辯證過程等核心概念。 把握實踐的意義: 理解實踐在認識形成、社會發展中的決定性作用。 分析社會現象: 能夠運用社會基本矛盾理論分析社會發展和變革。 關注發展新論斷: 結閤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理解馬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 二、 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錶”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核心內容: 毛澤東思想: 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社會主義改造理論、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初步探索。 鄧小平理論: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三個代錶”重要思想: 堅持發展的先進性、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嚮、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科學發展觀: 以人為本、全麵協調可持續發展。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備考要點: 理解時代背景: 把握每個重要思想産生的曆史背景和時代特徵。 掌握核心內容: 熟練掌握各思想的核心要義、基本觀點和科學體係。 關注理論創新: 理解中國共産黨人如何不斷推進馬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形成一係列創新理論。 聯係現實: 能夠運用這些理論分析中國當前的經濟社會發展成就和挑戰。 三、 法律法規 核心內容: 憲法: 國傢根本大法,國傢性質、根本製度、根本任務,公民基本權利和義務。 行政法: 行政機關的組織、職權、行為,行政復議、行政訴訟。 民法典(或民法相關內容): 民事主體、民事法律行為、閤同、物權、侵權責任等。 刑法: 犯罪構成、刑罰種類,國傢安全、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權利、財産權利等常見犯罪。 其他重要法律: 如《國傢賠償法》、《環境保護法》、《勞動法》、《治安管理處罰法》等。 備考要點: 掌握基本原則: 瞭解法律的基本原則,如依法治國、法律麵前人人平等、罪刑法定等。 理解法律體係: 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係的基本框架。 關注具體規定: 熟記重要的法律條文、法律概念和法律後果。 案例分析: 結閤典型案例,理解法律法規在實踐中的應用。 時政關聯: 關注與法律相關的時政熱點,如掃黑除惡、營商環境優化等。 四、 經濟知識 核心內容: 宏觀經濟學: 國民收入核算、總供給與總需求、通貨膨脹與失業、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經濟增長與發展。 微觀經濟學: 市場機製、供給與需求、彈性、成本與收益、市場結構(完全競爭、壟斷、寡頭)。 中國經濟體製: 市場經濟體製的建立與完善、國有經濟、非公有製經濟、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對外開放。 金融知識: 貨幣、銀行、利率、匯率、金融市場、貨幣政策工具。 備考要點: 理解基本概念: 掌握GDP、CPI、失業率、通貨膨脹等核心經濟指標。 掌握供求原理: 理解市場價格的決定和供求關係的變動。 理解宏觀調控: 熟知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工具及其影響。 關注中國經濟熱點: 如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高質量發展、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等。 理論聯係實際: 能夠運用經濟學原理分析當前中國經濟形勢和政策。 五、 曆史知識 核心內容: 中國古代史: 重要朝代、重大改革、重要思想傢、重大事件。 中國近現代史: 鴉片戰爭以來的重要事件、革命鬥爭、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 中華人民共和國史: 建國以來的重大事件、建設成就、改革開放。 世界近代現代史: 主要資本主義國傢的發展、兩次世界大戰、冷戰、蘇聯解體、世界格局演變。 備考要點: 梳理曆史脈絡: 建立清晰的曆史時間綫,把握曆史事件的因果關係。 理解曆史規律: 總結不同曆史時期的特點和規律。 關注重要人物和事件: 熟悉對中國和世界曆史進程産生深遠影響的人物和事件。 聯係現實: 理解曆史經驗對當前國傢發展和國際關係的影響。 六、 哲學常識 核心內容: 辯證唯物論: (已在馬剋思主義部分提及,此處強調哲學視角)物質、意識、實踐、認識、矛盾、運動、發展、聯係。 唯物史觀: (已在馬剋思主義部分提及,此處強調哲學視角)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生産力與生産關係、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人民群眾是曆史的創造者。 備考要點: 掌握基本原理: 重點理解哲學基本問題,物質與意識的辯證關係,運動與發展的普遍性,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 理解認識論: 認識的發生、發展過程,實踐的認識作用。 運用哲學思維: 能夠用哲學觀點分析社會現象,理解事物發展規律。 七、 文化常識 核心內容: 中國古代文化: 思想文化(儒傢、道傢、法傢等)、文學藝術(詩詞、書法、繪畫)、科技發明。 中國近現代文化: 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以來的文化思潮。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核心思想、價值觀念。 世界文化: 宗教、藝術、科技等方麵的代錶性成就。 備考要點: 瞭解中華文化精髓: 熟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和價值。 把握文化發展脈絡: 理解不同時期文化發展的特點。 關注文化傳承與創新: 理解如何在新時代傳承和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八、 科技常識 核心內容: 基礎科學: 物理、化學、生物等基礎知識。 現代科技前沿: 航天科技、信息技術(人工智能、大數據、5G)、新能源、生物技術、基因工程等。 科技發展與社會: 科技對社會發展的影響,科技倫理問題。 備考要點: 瞭解科技基本原理: 掌握一些基礎科學原理,理解科技發展的邏輯。 關注科技熱點: 瞭解當前世界和中國在科技領域取得的重大突破和發展趨勢。 理解科技與社會的關係: 思考科技進步帶來的機遇與挑戰。 九、 管理學常識 核心內容: 管理職能: 計劃、組織、領導、控製。 管理理論: 經典管理理論(泰勒、韋伯、法約爾)與現代管理理論。 組織行為學: 激勵、溝通、團隊建設、領導風格。 公共管理: 公務員的職責、職業道德、行政倫理、依法行政。 備考要點: 掌握管理基本原理: 理解各項管理職能的作用和意義。 瞭解管理發展曆程: 把握不同管理思想的演變。 關注公共服務理念: 理解作為公務員應具備的管理知識和職業素養。 第三部分:臨考指導與心態調整 考前衝刺: 迴顧錯題,梳理知識框架,進行最後的大範圍復習。 模擬訓練: 嚴格按照考試時間和要求進行模擬考試,培養考試節奏和抗壓能力。 心態調整: 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相信自己的努力,避免過度焦慮。 健康管理: 保證充足的睡眠和閤理的飲食,以最佳狀態迎接考試。 考場策略: 仔細審題,閤理分配時間,先易後難,保持冷靜。 結語 公務員考試的徵途,是一場知識的較量,更是一次意誌的磨礪。本指南旨在為您提供一個清晰的備考方嚮和科學的方法論。請牢記,成功並非偶然,而是源於持之以恒的努力和科學有效的策略。希望各位考生能夠認真研讀、積極實踐,在知識的海洋中劈波斬浪,最終抵達成功的彼岸!祝您金榜題名!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的排版設計簡直是一場災難,裝幀也鬆鬆垮垮的,拿到手裏就感覺像是廉價印刷品。我原本對中公的牌子抱有很高的期望,畢竟是老牌的公考輔導機構,結果這本《公共基礎知識》的實體書體驗感極差。油墨味重得熏人,翻開書頁時,那種化學品的刺鼻感讓人根本無法集中精力去閱讀那些枯燥的政策條文。更彆提紙張的質量瞭,稍微用力一點翻頁,邊緣就開始起毛邊,感覺這本書根本經不起幾次反復翻閱和勾畫。我習慣在重點部分做標記和筆記,但這裏的紙張似乎吸收墨水過多,鋼筆寫上去邊緣容易洇開,影響瞭後續閱讀的清晰度。而且,書脊部分的設計也極其不閤理,打開平攤時,兩側的文字總是被壓在書頁的彎摺處,每次找關鍵信息都得費勁地按住書頁,學習效率因此大打摺扣。這本書的物理形態,真的讓人在開始學習之前就先打瞭一針“退針劑”,完全沒有那種讓人想要“啃下來”的欲望。對於我們這種需要長時間麵對書本的考生來說,一個好的閱讀載體是多麼重要啊,這本教材在這方麵完全失分。

評分

這本教材的知識更新速度和時效性,是我最不能接受的一點。雖然標注的是2019年考試用書,但內容中引用的法律法規、政策數據,明顯帶有滯後性。在公務員考試中,尤其是公共基礎知識部分,對近一年到兩年的國傢重大改革舉措、新齣颱的法律條文、重要會議精神的考察是重頭戲。我翻閱瞭關於時事政治和依法行政的部分,發現很多關鍵的政策節點信息停在瞭更早的時期,例如對於一些新近頒布的部門規章的引用,明顯不如其他主流教輔資料覆蓋全麵和及時。備考公考,就是在和時間賽跑,而一本時效性不足的教材,隻會讓你在考場上遇到那些“新”的考點時,感到無所適從,仿佛學的是去年的知識體係。如果齣版社無法保證在教材齣版周期內最大限度地納入最新的、具有決定性意義的考點,那麼其“專用教材”的定位就站不住腳瞭。

評分

教材的例題和習題部分的設置,簡直是敷衍瞭事,完全沒有體現齣“國考專用”應有的針對性和難度梯度。選擇題的乾擾項設置得非常生硬,一眼就能看齣哪個是陷阱,缺乏那種能真正考驗思維靈活度和知識點交叉運用能力的“高質量”題目。真正好的公基習題,應該是那種能夠將政治、法律、曆史、科技等多個領域知識點糅閤在一起進行考察的,但這本書裏的絕大多數題目都是孤立的知識點檢測,背會瞭定義就能得分,這對於提升應試能力幫助有限。更令人氣憤的是,對於一些稍微復雜一點的題目,它提供的解析簡直是敷衍至極,很多時候隻是簡單地重復瞭題乾或者給齣瞭一個答案選項,完全沒有深入剖析齣題人的思路、錯誤選項的邏輯陷阱在哪裏,更遑論提供多角度的解題思路瞭。這讓我在做錯題後,根本無法有效地進行歸納和反思,學到的僅僅是“這個題選C”,而不是“我為什麼選瞭D,D錯在哪裏”。

評分

我對比瞭手頭幾本市麵上口碑不錯的競品教材,這本《2019國傢公務員考試用書專用教材公共基礎知識》在知識體係的邏輯組織上顯得有些混亂和跳躍。它似乎試圖涵蓋所有知識點,但卻缺乏一個清晰的主綫脈絡來串聯各個模塊,導緻我在學習過程中經常迷失方嚮。比如,經濟學原理的部分,理論之間的銜接不夠順暢,前一頁還在講供給麯綫的變動,下一頁突然就跳到瞭宏觀調控的目標,中間缺少瞭關鍵的過渡和解釋,搞得我需要不斷地迴頭查閱其他資料來建立自己的知識框架,這完全違背瞭購買專業教材以求高效學習的初衷。此外,對一些核心概念的闡述深度也拿捏得不好,對於初次接觸公基的考生來說,可能顯得過於精簡和晦澀;而對於已經有一定基礎的人來說,又顯得不夠深入和細緻,沒有提供足夠的前沿分析或案例支撐。總而言之,它更像是一份“知識點堆砌清單”,而不是一本“引導性學習指南”,使得學習過程變成瞭碎片化的信息收集,而非係統性的知識構建。

評分

從宏觀的編輯校對質量來看,這本教材的粗心程度令人發指。我隨便翻閱瞭幾個章節,就發現瞭好幾處明顯的知識性錯誤和印刷錯誤。比如,在曆史部分,對某個重要事件的年份標注明顯有誤;而在法律常識部分,對某個法律術語的定義引用似乎是過時的版本,與現行法律條文存在齣入。這種低級的錯誤,在一個以嚴謹著稱的考試輔導機構齣版的官方教材中齣現,是完全不可被原諒的。這些錯誤不僅會誤導我們這些正在努力學習的考生,浪費我們寶貴的糾錯時間,更重要的是,它極大地削弱瞭考生對教材的信任感。一旦發現教材中存在硬傷,後續學習時,你總會忍不住去反復查證每一個知識點是否準確,這種疑慮和不確定性,是備考過程中最大的“心魔”。購買教材是為瞭獲取權威、準確的知識輸入,而不是需要我們二次核驗的草稿。

評分

物流快,服務較好

評分

包裝不好,書都有點破瞭,好在是正版,希望能考好

評分

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評分

還好吧。哈哈啊啊啊吧啊啊啊吧啊啊啊啊啊啊

評分

正版,雖然買來一個月瞭也沒怎麼看過。

評分

還沒打開,應該不錯

評分

包裝不好,書都有點破瞭,好在是正版,希望能考好

評分

物流太慢,書還是好的。

評分

物流太慢,書還是好的。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