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你走進博物館:四川大學博物館

帶你走進博物館:四川大學博物館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四川大學博物館 編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文物齣版社
ISBN:9787501026821
版次:1
商品編碼:10164426
包裝:平裝
開本:24開
齣版時間:2009-03-01
頁數:107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四川大學博物館是中國西南地區建立最早的博物館,也是中國曆史最悠久的博物館之一,至今已有九十多年的曆史。1914年,華西協閤大學古物博物館(今四川大學博物館前身)開始籌建,由美國學者戴謙和(D.S.Dye)教授齣任館長。到20世紀40年代,華大博物館就已經發展為一座規模較大,海內知名的博物館,享有“西南最完善之博物館”的美譽。此後經過幾代學者的不懈努力,今天的四川大學博物館作為全國高等院校中最重要的綜閤性博物館之一,在文物收藏保護、陳列展覽、學術研究、對外交流閤作等方麵都取得瞭令人矚目的成就。

目錄

一、古來華西第一館——百年館史鈎沉
二、綴珍——采擷曆史遺留的晶瑩片段
1.既雕既琢,復歸於樸——青銅器
(1)謎團——巴蜀青銅器
(2)鏡裏春鞦——青銅鏡
2.墓葬裏的圖像天府——漢代畫像石·畫像磚·俑
(1)桑間濮上
(2)貴族生活
(3)神仙世界
(4)泥塑土偶,宛然如生
3.梵像西來——佛教石刻
(1)遺珠——兩件南朝背屏式造像
(2)盛唐氣象——邛峽龍興寺石刻造像群
4.清水琉璃——陶瓷器
(1)西蜀三彩
(2)瓷韻流芳
5.疏影橫斜——元、明、清書畫精品
(1)山水中的文人情懷
(2)花鳥中的真情真性
(3)揚州八怪的書畫
(4)清代閨秀的妙筆
(5)民國風俗畫捲
6.針綫鋪綴的浮世色調——晚清、民國服飾
(1)衣上的官銜——補子
(2)掛在壽堂的軟緞文綉——壽幛
(3)清代女子的衣與鞋
7.秘界——來自康藏的藝術
(1)威懾與悲憫——藏密佛教造像與法器
(2)佛畫燦爛——唐卡
8.四川的少數民族——銅鼓·皮甲·經捲
(1)南方少數民族的獨特樂器——銅鼓
(2)彝族皮甲
(3)納西族的經捲與捲軸畫
9.好一場繁華舊事——花轎·儀仗·抬箱
10.掌顧之間——民間雕刻工藝品
11.細說人間悲歡興亡——清末成都燈影
三、走齣象牙塔的大學博物館——陳列·宣傳·誌願者
結語

前言/序言


用戶評價

評分

現代意義的博物館在17世紀後期齣現。在18世紀,英國有一位內科醫生漢斯·斯隆,是個興趣廣泛的收藏傢。為瞭讓自己的收藏品能夠永遠“維持其整體性、不可分散”,他決定把自己將近八萬件的藏品捐獻給英國王室。王室由此決定成立一座國傢博物館。1753年,大英博物館建立,它成為全世界第一個對公眾開放的大型博物館。

評分

公元前4世紀,馬其頓的亞曆山大大帝在建立地跨歐亞非大帝國的軍事行動中

評分

博物館在適應社會發展的漫長曆程中,形成多職能的文化復閤體。隨著社會的發展,博物館的職能仍在不斷

評分

詞,而這一來源於拉丁文的詞又是齣於希臘文meusion一詞,它的意思是一個專門為供奉希臘神話中掌司詩歌、舞蹈、音樂、美術、科學等活動的九個女神meusin的場所

評分

一開始沒想到一個大學的博物館有如此豐富的藏品,但其實早在100年前,四川大學的前身華西協和大學就開始瞭文物收藏的曆程,這傢高等學府還是最早從事三星堆考古的科技人員。可以說,四川大學博物館藏品的豐富程度不亞於任何一個地級市的博物館。本書介紹瞭博物館所有藏品的門類,從青銅器、玉器、陶瓷、畫像石到書畫、工藝品,甚至還有皮影,文物的精彩程度齣人意料,值得一讀。

評分

還有一種說法:“博物”作為一個詞,最早在《山海經》就齣現瞭,它的意思是能辨識多種事物;《尚書》稱博識多聞的人為“博物君子”;《漢書·楚元王傳贊》中也有“博物洽聞,通達古今”之意。到瞭19世紀的後半葉,中國模仿日本,把“博物”一詞開始作為一門學科的名稱,“博物”的內容包括動物、植物、礦物、生理等知識。

評分

好書 很喜歡 封麵也很新

評分

現代意義的博物館在17世紀後期齣現。在18世紀,英國有一位內科醫生漢斯·斯隆,是個興趣廣泛的收藏傢。為瞭讓自己的收藏品能夠永遠“維持其整體性、不可分散”,他決定把自己將近八萬件的藏品捐獻給英國王室。王室由此決定成立一座國傢博物館。1753年,大英博物館建立,它成為全世界第一個對公眾開放的大型博物館。

評分

在古代希臘,另外有一種與現代博物館性質比較接近的專為保藏寶物的機構,它是一種專門保存版畫、珠寶、王室的旗幟和權杖以及其它珍貴飾物的收藏機構。這種寶物庫在歐洲其它的國傢也有發現。一直到瞭文藝復興時期,隨著收藏內容的擴大,原來一些寶物庫逐漸使用瞭當時流行的拉丁文museum。在德國慕尼黑,兩種不同名稱的博物館同時存在瞭很長的時間。隨著時代的轉移和社會教育發展的需要,改瞭名稱並擴大瞭規模的博物館逐漸取代瞭原來的寶物庫,終於成為今天流行的為廣大群眾開放的博物館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