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强永磁体:稀土铁系永磁材料

超强永磁体:稀土铁系永磁材料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周寿增,董清飞 著
图书标签:
  • 永磁体
  • 稀土永磁材料
  • 铁系永磁材料
  • 磁性材料
  • 材料科学
  • 物理学
  • 工程技术
  • 超强磁铁
  • 钕铁硼
  • 磁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冶金工业出版社
ISBN:9787502433918
版次:2
商品编码:10167616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04-0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638
字数:559000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永磁材料的发展及稀土永磁材料与现代高新技术的关系;永磁材料磁学基础理论及永磁材料磁参量的物理意义与本质;稀土铁系相图和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及其内禀磁特性;烧结永磁材料的制造原理与技术;烧结、粘结、热变形三大类R-Fe-B系永磁材料的成分、显微结构、工艺与性能的关系规律及各种R-Fe-B系永磁材料的成分、组织、工艺与磁性能;正在发展中的稀土铁系间隙化合物永磁材料和纳米晶复合交换耦合永磁材料的原理、成分、组织、工艺与性能;烧结粘结Nd-Fe-B系永磁材料在各个高新技术领域中应用的实例。书后专门给出了相关专业术语索引。
  本书适合从事永磁材料科研、生产与应用的科技人员以及相关技术领域,如仪表、电工、自动化、计算机与磁应用等技术领域的科技人员阅读,也可作为大专院校材料科学专业师生的教学参考书。

作者简介

  周寿增,教授,博士生导师。1935年9月出生,广西人,1960年毕业于北京钢铁学院。现任中国金属学会功能材料学会副理事长,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仪表材料学会理事、中国物理学会磁学与磁性材料分会委员、中国电子学会应用磁学会委员。先后担任国家科技攻关、863高技术新材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大研究项目课题组长,从事多种金属功能材料的研究。完成部委级鉴定科技成果18项,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部委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二等奖四项,三、四等奖各一项。获国家发明专利两项。在国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58篇,在国内学术刊物发表论文52篇。在稀土永磁材料结构(相)转变与磁 硬化机理,合金的Spinodal分解,Sm2Fe17化合物的氢致歧化与再化合效应,Tb-Dy-Fe 合金的控制晶体生长、声速以及磁性材料的磁热效应等方面提出过自己的见解。著书两本,其中《稀土永磁材料及其应用》一书1991年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并于1999年被韩国翻译出版发行。此外合编(著)书两本。多次出国,曾担任国际学术会议学术委员会委员或分会主席并应邀做学术报告;被冶金工业部评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永磁材料的功能特性与种类
1.2 永磁材料的发展和寿命评估
1.3 Nd-Fe-B系永磁材料与高新技术
1.4 中国Nd-Fe-B永磁材料的发展
1.5 稀土铁系永磁材料的种类与制造方法
参考文献
第2章 永磁材料磁学基础
2.1 磁学量的定义与单位制
2.2 原子磁性
2.3 自发磁化理论要点
2.4 铁磁体中的磁自由能与磁畴结构
2.5 技术磁化与磁化过程
2.6 永磁材料的技术磁参量
参考文献
第3章 稀土铁系相图及其化合物
3.1 引言
3.2 R-Fe二元系相图和化合物
3.3 Nd-Fe-B 三元系相图及化合物
3.4 R(Dy,Tb)-Fe-B 三元系相图
3.5 Nd-Fe-C 三元系相图
3.6 Nd-Fe-Al 三元系相图
3.7 Nd-Fe-B 三元系非平衡状态图
3.8 Pr-Fe-B 三元系相图
3.9 R-Fe-B-x 四元系相图
参考文献
第4章 稀土铁系化合物的晶体结构与内禀磁特性
4.1 概述
4.2 希土金属的晶体结构
4.3 R2Fe14B、R2Co14B和R2Fe14C化合物的晶体结构与结构参数
4.4 R1+Fe4B4化合物的晶体结构
4.5 R2Fe17 化合物的晶体结构
4.6 R2Fe14B 化合物的交换作用、居里温度与线膨胀、弹性反常行为
4.7 R2Fe14B 化合物的磁矩和磁极化强度
第5章 烧结Nd-Fe-B系永磁材料的制造原理与技术
……
第6章 烧结Nd-Fe-B系永磁材料
第7章 稀土铁系粘结永磁材料及其永磁粉末的制造原理与技术
第8章 稀土铁系热变形各向异性永磁材料
第9章 稀土铁系间隙化合物永磁材料
第10章 双相纳米晶复合永磁材料
第11章 烧结Nd-Fe-B系永磁材料新进展
第12章 稀土铁系结构永磁材料的新发展
第13章 永磁材料应用的若干问题
术语索引

前言/序言


好的,这是一份关于一本虚构图书的详细简介,该书名为《超强永磁体:稀土铁系永磁材料》,但此简介内容完全不涉及该书的实际主题,而是围绕其他完全不相关的领域展开。 --- 《光影流转中的古罗马遗迹:建筑、艺术与日常生活》 作者:阿德里安·瓦伦蒂诺 出版社:地平线文化工作室 定价:168.00 元 --- 书籍简介:穿越时空的凝视 《光影流转中的古罗马遗迹:建筑、艺术与日常生活》并非一部冰冷的考古报告,而是一场对古罗马文明辉煌遗产的深情回溯。本书以其独特的叙事视角和精美的视觉呈现,带领读者走出陈旧的博物馆墙壁,亲身漫步在时间凝固的石板路上,感受两千多年前那个伟大帝国的心跳与呼吸。 本书的核心在于探索古罗马遗迹的“多重维度”。作者阿德里安·瓦伦蒂诺,一位在意大利生活了三十余年的艺术史学家与旅行作家,摒弃了传统的编年史叙事方式,转而聚焦于遗迹背后的光影、材料、居住哲学与社会结构。 第一部分:材料的叙事——从火山灰到永恒的混凝土 罗马人对建筑材料的掌握达到了惊人的高度,这不仅是工程学的胜利,更是美学与实用性的完美结合。本书详细剖析了古罗马建筑中那些看似平凡却成就了不朽的材料。 我们将深入探讨“罗马混凝土”(Opus caementicium)的配方奥秘。它并非现代意义上的水泥,而是混合了火山灰(Pozzolana)的独特混合物,使其能够在水下固化,并展现出惊人的耐久性。作者通过实地考察庞贝、图拉真广场以及哈德良别墅的残垣断壁,细致描绘了这些材料如何应对地质变迁与气候侵蚀,并揭示了古罗马人如何利用不同质地的石材、砖块和粘土,营造出从宏伟的万神殿穹顶到精致的私人浴池的丰富空间层次。 特别章节“提图斯之拱的铭文与光影变幻”中,作者捕捉了正午与黄昏时分,阳光穿过拱门,在雕刻铭文上投下的移动阴影,以此探讨罗马人对时间流逝的感知,以及他们如何通过永久性的纪念碑来对抗遗忘。 第二部分:生活空间的美学——浴场、集市与私人庭院 罗马文明的核心在于其城市规划和对公共生活的重视。本书的第二部分将焦点从宏伟的纪念碑转向了遗迹中的“烟火气”。 “热气腾腾的社会熔炉:公共浴场的功能与仪式”一章,详细考察了卡拉卡拉浴场、戴克里先浴场的遗址布局。作者不仅描述了冷水池(Frigidarium)、温水池(Tepidarium)和热水池(Caldarium)的物理结构,更深入探讨了浴场作为政治沙龙、健身中心、知识交流场所的复杂社会功能。通过出土的雕塑残件和壁画碎片,我们得以窥见古罗马人在沐浴时进行的商业谈判、哲学辩论,甚至是情爱邂逅。 在“楼上与楼下:公寓楼(Insulae)中的等级秩序”一章中,本书挑战了流行的“罗马人只住别墅”的刻板印象。通过对奥斯蒂亚港(Ostia Antica)遗址的细致发掘分析,作者重构了普通罗马市民的居住环境——拥挤、潮湿但充满活力的多层公寓楼。如何分配采光、水源和防火措施,这些日常的工程难题,构成了古罗马社会结构最真实的镜像。 第三部分:艺术的低语——从壁画到马赛克中的日常神话 古罗马艺术并非只是希腊雕塑的模仿。本书第三部分着重探讨了服务于日常生活场景的视觉艺术,它们是理解古罗马人内心世界的钥匙。 “私人宴会的叙事:庞贝壁画中的饕餮与忧患”是本书的亮点之一。作者对比分析了不同时期、不同阶层家庭的壁画主题。从早期对田园牧歌的描绘,到维苏威火山爆发前夕对感官享乐的近乎狂热的展现,这些壁画揭示了古罗马精英阶层在和平时期逐渐产生的享乐主义倾向以及对不确定未来的隐秘焦虑。 此外,书中还收录了对精美马赛克地板的研究,特别是那些描绘“未被重视的日常”的作品,如渔夫、市场上的小贩、甚至是家中的宠物。这些细节,常常被宏大的历史叙事所忽略,却提供了最直接、最未经修饰的古罗马人的生活切片。 --- 致读者 《光影流转中的古罗马遗迹》是一本献给所有对“真实”历史抱有好奇心的旅行者、学生和爱好者们的邀请函。它旨在提醒我们,宏伟的帝国并非由抽象的法令构建,而是由脚下的泥土、墙壁的纹理、以及那些在夕阳下闪烁的艺术光芒所共同塑造。阅读本书,即是与历史进行一场私密的、多感官的对话。 全书配有超过三百幅精选高清摄影作品,以及十余幅由意大利国家文物局提供的最新考古测绘图。

用户评价

评分

从一个实用主义者的角度来看,这本书在处理当前产业热点问题时显得尤为敏锐。例如,在讨论稀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替代材料探索时,作者并未盲目鼓吹“无稀土”的口号,而是非常务实地分析了铁氧体、非晶态合金等体系在特定应用场景下的性能极限,并将其与稀土永磁体的优势进行客观对比。这种不偏不倚的态度,使得全书的论述显得更加客观可信。我尤其欣赏其中关于高性能粘结磁体的章节,这部分内容对于汽车轻量化和微型电机发展至关重要。书中对粘结剂的选择、填充密度控制以及各向异性粘结体的设计策略进行了详尽的阐述,这在很多传统的磁材著作中往往一带而过。总的来说,这本书不仅回顾了经典,更重要的是,它为未来几年的技术发展指明了几个关键的攻坚方向,让人读完后充满了对技术突破的期待感。

评分

坦白说,我对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是充满“挑战性”的,但这种挑战正是其价值所在。它的专业深度远超我预期的教材级别,更接近于前沿研究报告的集合体。尤其是关于磁滞回线的非对称性和矫顽力保持机制的分析部分,书中引入了大量复杂的物理模型和数学推导,对于非材料科学专业的读者来说,可能需要投入额外的时间去理解其背后的物理图像。然而,正是这种严谨性,使得这本书在提供理论支撑时显得非常有力。比如,书中对晶界扩散和“重结晶”过程的描述,让我对目前提高高内禀矫顽力($H_{cj}$)的瓶颈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作者在描述这些现象时,总是能将宏观的测量结果与微观的原子排列变化联系起来,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因果链条。这本书更像是为那些希望从“知道如何做”上升到“理解为何如此”的研究人员准备的。我希望能看到更多关于这些材料在极端温度或高频应用环境下的实际工况模拟和失效分析案例,这或许能让这本本已扎实的著作更具工程应用价值。

评分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和叙事节奏非常“老派”且严谨,这赋予了它一种独特的权威感。它不是那种旨在用生动故事吸引读者的科普读物,而更像是一份需要带着敬畏之心去研读的内部技术文献。书中对不同代际永磁体材料的演变路径进行了宏观梳理,例如,从早期的AlNiCo到高矫顽力的NdFeB的飞跃,其背后的科学原理和工程突破都被描绘得层层递进。我个人认为,对于初入这一领域的学生而言,可能需要先阅读一些入门材料来建立基本框架,再来攻读此书,才能最大化吸收其精华。在讨论材料的成本效益分析时,作者也相当审慎,没有给出绝对的“最优解”,而是提供了一系列多维度的评价指标,引导读者根据具体应用需求进行权衡。这本书的深度在于它能够将材料科学、物理化学和工程制造这三者融会贯通,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完整的高性能永磁材料的生命周期。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和图表质量令人印象深刻,这在专业技术书籍中常常被忽视,但在《超强永磁体》中却得到了很好的体现。那些展示磁畴结构照片和透射电镜(TEM)分析图谱的章节,清晰度极高,细节丰富,几乎可以作为教科书级别的标准图示。我个人特别关注的是书中关于“磁体退磁”现象的讨论,作者不仅分析了热力学不稳定性导致的面内磁化,还详细探讨了结构缺陷(如裂纹、气孔)在外部应力作用下如何加速磁性能衰减的过程。书中通过多组对比实验数据,直观展示了不同添加元素(如Dy、Tb)在提高高温性能方面的剂量效应和空间分布效应。这种基于实验数据支撑的理论阐述,极大地增强了说服力。对于从事磁性器件设计的工程师而言,这本书提供了宝贵的输入参数和可靠的性能边界条件,帮助我们在设计初始阶段就避免陷入性能误判的泥潭。这是一部真正注重实证和细节的力作。

评分

这本《超强永磁体:稀土铁系永磁材料》的探讨视角极为精深,它不仅仅是简单罗列材料的性能数据,更像是深入到微观结构层面进行了一次细致入微的解剖。读完之后,我最大的感受是,作者对于当前永磁材料领域面临的挑战——特别是如何平衡磁性能与成本、以及如何应对全球供应链波动——有着非常深刻的洞察。书中对SmCo(钐钴)体系的详细论述,对比了不同制备工艺对最终磁体性能曲线的影响,尤其是热处理过程对磁畴结构演化的控制,讲得非常透彻。我特别欣赏作者在讨论高性能钕铁硼(NdFeB)材料时,并未止步于传统的“烧结+热处理”,而是引入了诸如快速凝固、黏结、甚至涉及某些纳米结构设计的概念。这使得即便是对永磁材料有一定基础的读者,也能从中汲取到提升工艺水平的新思路。全书的逻辑脉络清晰,从基础的磁学理论出发,逐步过渡到复杂的合金设计与制备工程,可以说是对现代高性能永磁材料领域的一次全面而高质量的“扫描”。它不是那种读完就能立刻应用到生产线上的手册,更像是一本需要反复研读、才能真正消化其中精髓的学术专著。

评分

内容简介

评分

很好 下次在来 书不错 还送光碟 就是快递不给力 太慢了 但还行 好期待的书 可来了上周周六,闲来无事,上午上了一个上午网,想起好久没买书了,似乎我买书有点上瘾,一段时间不逛书店就周身不爽,难道男人逛书店就象女人逛商场似的上瘾?于是下楼吃了碗面,这段时间非常冷,还下这雨,到书店主要目的是买一大堆书,上次专程去买却被告知缺货,这次应该可以买到了吧。可是到一楼的查询处问,小姐却说昨天刚到的一批又卖完了!晕!为什么不多进点货,于是上京东挑选书。好了,废话不说。在我还没有看这本书的时候,我丝毫不怀疑它是一本好书,很符合80后读者的口味。很难想象一本图书会被我看得像郭德纲的相声书一样,在地铁上都如饥似渴地手不释卷。人都说《红楼梦》是一部罕见的奇书,是人生的镜子,那么对于这部书,在某种意义上也令我感到了丝丝“找出心中所想”的意味,因为我不仅从中看出大论的味道,更是以一种看搞笑图书的心情在愉悦自己,事实上这本书确实不失幽默,在大论了一把之后确实愉悦了广大读者,在此之前,我从来没想过会像一本幽默小说一样去看这本书,因为多年来这类书的泛滥使我对其十分不屑。京东商城图书频道提供丰富的图书产品,种类包括小说、文学、传记、艺术、少儿、经济、管理、生活等图书的网上销售,为您提供最佳的购书体验。网购上京东,省钱又放心!在网上购物,动辄就要十多元的运费,往往是令许多网购消费者和商家踌躇于网购及销售的成本。就在买方卖方都在考虑成本的同时,京东做了一个表率性的举动。只要达到某个会员级别,不分品类实行全场免运费。这是一个太摔的举动了,支持京东。给大家介绍本好书《小时代3.0:刺金时代》内容简介《小时代3.0:刺金时代》是郭敬明的第五部长篇小说,于2007年11月开始在《最小说》上独家连载,获得读者们空前热烈的追捧,各大媒体的相关讨论和争议也层出不穷,一场火爆的《小时代3.0:刺金时代》风潮由此掀起。郭敬明在《小时代3.0:刺金时代》的创作中,又一次展现了对多种文字风格的完美驾驭能力。他以全新的叙事风格和敏感而细微的笔触,将当代青少年、大学生、都市白领的生活和情感故事集中、加工、娓娓道来,从小角度展现了作者对整个社会的观察和思考。这部长篇系列正式开始前,郭敬明曾许诺将要连续创作五年,而在五年终结之际,《小时代3.0:刺金时代》系列将如约迎来它辉煌的谢幕。林萧、简溪、顾源、顾里、南湘、唐宛如……五年间,他们已然成为陪伴读者们度过青春时期的伙伴,他们仿佛活生生地站在读者身边,呼吸着,微笑着,与每一个人共同欢乐,共同哭泣。故事有终结的一天,然而人物却能跃出故事,在读者心中长长久久地鲜活下去,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小时代3.0:刺金时代》是每一个读者的小时代,它永远也不会完结。

评分

周寿增,教授,博士生导师。1935年9月出生,广西人,1960年毕业于北京钢铁学院。现任中国金属学会功能材料学会副理事长,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仪表材料学会理事、中国物理学会磁学与磁性材料分会委员、中国电子学会应用磁学会委员。先后担任国家科技攻关、863高技术新材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大研究项目课题组长,从事多种金属功能材料的研究。完成部委级鉴定科技成果18项,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部委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二等奖四项,三、四等奖各一项。获国家发明专利两项。在国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58篇,在国内学术刊物发表论文52篇。在稀土永磁材料结构(相)转变与磁 硬化机理,合金的Spinodal分解,Sm2Fe17化合物的氢致歧化与再化合效应,Tb-Dy-Fe 合金的控制晶体生长、声速以及磁性材料的磁热效应等方面提出过自己的见解。著书两本,其中《稀土永磁材料及其应用》一书1991年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并于1999年被韩国翻译出版发行。此外合编(著)书两本。多次出国,曾担任国际学术会议学术委员会委员或分会主席并应邀做学术报告;被冶金工业部评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评分

不错,送人的,说是还好用的,是正版

评分

书相当不错 学磁学的最好买一本

评分

毕业设计··多学点基础知识好写论文

评分

速度快,服务优,顶货到付款这项服务!

评分

正版,包装很好,送货上门,服务很好,很方便,很好的书,我还会来的。

评分

书拿到了,还不错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