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学原理和方法(第4版)》是在原《天气学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经总结十余年教学实践经验和广泛征求读者意见并吸收了近年来最新研究成果和考虑到业务发展方向,对原书进行了充实和提高而完成的。《天气学原理和方法(第4版)》根据天气学和动力学原理相结合的原则,以中国天气过程和天气系统为主要对象,将天气动力学基本原理、天气分析和预报方法、中国天气过程三方面的内容有机地进行结合。内容全面,物理概念清晰,深入浅出,循序渐进。本书经中国气象局高等学校气象类教材编审领导小组审查,确认为大学本科通用教材。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气象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气象、海洋、水文、航空等部门教学、科研和业务人员的参考书。
朱乾根,原南京气象学院院长、党委书记,中国气象学会常务理事,中美季风合作研究中方科学顾问。1934年5月生于溱潼,中共党员,1955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气象系。主要从事教学管理、教学和科学研究,曾任南京气象学院院长、党委书记。1993-1998年江苏省人大代表,中国气象学会理事、常务理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评审组成员,中国气象局气候评议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顾问委员会委员,中美季风合作研究中方科学顾问。僵季风科学研究协作技术组副组长,中国大百科全书特约编辑等。
第四版前言
第三版前言
修订版前言
第一章 大气运动的基本特征
§1.1 影响大气运动的作用力
§1.2 控制大气运动的基本定律
§1.3 大尺度运动系统的控制方程
§1.4 “夕”坐标系中的基本方程组
§1.5 风场和气压场的关系
第二章 气团与锋
§2.1 气团
§2.2 锋的概念与锋面的坡度
§2.3 锋面附近气象要素场的特征
§2.4 锋面分析
§2.5 锋生与锋消
第三章 气旋与反气旋
§3.1 气旋、反气旋的特征和分类
§3.2 涡度与涡度方程
§3.3 位势倾向方程与山方程
§3.4 温带气旋与反气旋
§3.5 东亚气旋与反气旋
第四章 大气环流
§4.1 大气平均流场特征与季节转换
§4.2 控制大气环流的基本因子与大气环流的基本模型
§4.3 极地环流概况
§4.4 热带环流概况
§4.5 西风带大型扰动
§4.6 急流
§4.7 东亚环流基本特征
第五章 天气形势及天气要素的预报
§5.1 天气系统及天气形势的天气学预报方法
§5.2 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的天气学预报方法
§5.3 数值预报产品的释用
第六章 寒潮天气过程
§6.1 概述
§6.2 寒潮天气系统
§6.3 寒潮天气过程
§6.4 寒潮天气过程的成因分析
§6.5 寒潮的预报
第七章 大型降水天气过程
§7.1 降水的形成与诊断
§7.2 大范围降水的环流特征
§7.3 降水的天气尺度系统
§7.4 暴雨中尺度系统
§7.5 不同高度急流对暴雨生成的作用
第八章 对流性天气过程
§8.1 雷暴的结构及雷暴天气的成因
§8.2 中小尺度天气系统
§8.3 对流性天气预报的物理基础
§8.4 对流性天气的预报方法
第九章 低纬度和高原环流系统
§9.1 低纬度大气运动的基本特征
§9.2 低纬度环流的基本特征
5 9.3 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9.4 南亚高压
§9.5 赤道辐合带
§9.6 热带波动和热带涡旋
§9.7 云团
§9.8 台风
§9.9 高原影响和高原环流系统
第十章 东亚季风环流
§10.1 东亚季风环流系统
§10.2 东亚季风的形成
§10.3 东亚季风与低频振荡
第十一章 天气诊断分析
§11.1 客观分析方法
§11.2 水平流场分析
§11.3 垂直运动的诊断
§11.4 水汽通量、水汽通量散度及降水量的计算
附表 常用数据
参考文献
未来的启迪:探索未知的动力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它不仅仅是一份现有知识的总结,更是一扇通往未来研究的窗口。在许多章节的结尾,作者都会提及一些尚未解决的难题,或者正在进行的研究方向。这让我意识到,天气学并非一门已经定型的学科,而是一个充满活力、不断发展的领域。我被书中对于数值天气预报的介绍深深吸引。了解了计算机模型如何模拟大气运动,以及其中存在的挑战,让我对现代天气预报的精确性有了更深的敬意。同时,我也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技术突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例如,书中提及的关于气候变化的影响,以及如何更好地预测极端天气事件,都让我看到了这个学科的巨大潜力和社会价值。我开始思考,我是否也能为这个领域贡献一份力量。即使我无法成为一名专业的气象学家,但通过阅读这本书,我至少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支持相关的科学研究。它为我点燃了探索未知的热情,也让我明白,科学进步往往源于对未知的好奇和不懈的追求。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天气学的广阔前景,也激发了我对科学研究的向往。
评分学习的开端: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翻开这本书,仿佛推开了一扇通往未知领域的大门。它不是那种让你一口气读完的惊险小说,也不是那种引人入胜的史诗传记,而是一本需要静下心来,细细品味、反复琢磨的学术著作。起初,我带着一种略显忐忑的心情,因为“天气学”这个词本身就带着一丝神秘和专业。然而,随着阅读的深入,我逐渐被书中严谨的逻辑、清晰的讲解所吸引。作者并没有一开始就抛出复杂的公式和深奥的理论,而是循序渐进地引导读者认识大气运动的基本规律。我惊讶地发现,那些曾经在新闻里听到的“高压”、“低压”、“锋面”等术语,原来都有其内在的科学原理支撑。书中的图表和示意图更是功不可没,它们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让我能够更直观地理解大气系统的运行机制。我发现,原来天气现象并非偶然,而是遵循着一系列可循的规则。这让我对每天发生的天气变化有了全新的认识,也对我们赖以生存的大气环境产生了更深的敬畏。即使在某些章节遇到一些稍显晦涩的数学推导时,我也并没有感到沮丧,因为我深知这是理解其背后原理的必经之路,而作者已经尽力将其简化和解释。这本书,无疑是我在学习天气学道路上的一个坚实起点,它为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激发了我继续探索的浓厚兴趣。
评分实践的启发:理论与现实的对话 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传递了多少理论知识,更在于它如何引导我们去观察和理解身边的世界。我是一名业余的天气爱好者,平时喜欢通过各种渠道关注天气预报,但总是感觉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读了这本书之后,我开始尝试将书中的理论应用到实际观察中。例如,书中关于云的形成和分类的章节,让我能够更准确地识别不同类型的云,并根据云的形态预测天气变化。当看到卷云在高空飘荡时,我不再仅仅是欣赏它的美丽,而是会联想到它可能预示着未来天气系统的变化。书中的章节,也让我理解了为什么某些地区总是多雨,而另一些地区则常年干旱。它解释了地理位置、地形、洋流等因素如何共同作用,塑造了区域性的气候特征。我开始带着一种“侦探”的心态去观察天气,试图找出隐藏在现象背后的规律。有时,我会将书中的理论与实时的天气数据进行对比,验证自己的理解是否准确。这个过程充满了乐趣和挑战,也让我对天气学产生了更深的感情。这本书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它不仅传授知识,更教会我如何去学习、去思考、去实践。它让我明白,科学的魅力在于其能够解释和预测自然现象,而天气学正是这样一门充满智慧的学科。
评分思考的深化:对复杂系统的洞察 随着阅读的深入,我逐渐意识到天气系统远比我想象的要复杂得多。这本书并没有回避这种复杂性,而是通过精妙的组织和深入的分析,帮助我一步步拆解和理解。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于大气动力学部分的处理,它不仅仅罗列了各种方程,更注重解释这些方程的物理意义,以及它们如何描述大气运动的过程。我开始理解,为什么一个小小的扰动,在特定的条件下,可以发展成一场席卷数千公里的台风。这种对“蝴蝶效应”的科学阐释,让我对混沌理论在天气预报中的作用有了初步的认识。同时,书中对于天气系统演变的描述,也让我看到了时间维度上的变化。从短时的对流到长期的季风,不同的时间尺度下,大气运动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这让我对气候变化和长期天气预测的难度有了更深刻的体会。我发现,自己以前对天气的理解,往往停留在表象,而这本书则引领我深入到其内在的、相互关联的运作机制之中。它教会我,要理解一个复杂系统,需要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去审视,并且要认识到系统中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反馈机制。这种分析和思考方式,不仅适用于天气学,也能够应用到其他许多领域。
评分专业视角:严谨与通俗的融合 作为一名曾经接触过相关领域知识的学习者,我深知一本优秀的教科书需要达到一种微妙的平衡:既要保证科学的严谨性,又要让非专业读者能够理解。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相当出色。我赞赏作者在处理复杂概念时所采用的清晰逻辑和循序渐进的讲解方式。例如,在引入质量守恒、能量守恒等基本物理原理时,作者都能够将其与大气运动联系起来,而不是孤立地呈现。我尤其欣赏书中对天气系统的分类和描述,其准确性和条理性令人印象深刻。从大尺度的环流系统到小尺度的对流风暴,书中都能够提供详实的解释,并辅以恰当的图示。对于一些关键的数学公式,作者也并非简单地给出,而是会花时间解释其推导过程和物理意义,这对于真正理解这些公式背后的原理至关重要。尽管如此,这本书并没有因为追求严谨而变得枯燥乏味,相反,通过生动的案例和贴近实际的例子,它成功地将抽象的理论变得鲜活起来。我能够感受到作者在编写过程中,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最有效地将知识传递给读者。这种专业而又兼顾易读性的特点,使得这本书不仅适合专业学生,也能够吸引对天气学感兴趣的广大读者。
评分为了尽早把他打发了,晶晶眼珠子转了转,很快有了主意,“孟先生,您看我这儿是前台,还有很多客人等着做check-in,这样吧,您找我们大堂的崔经理,让她帮您联络,可以吗?”
评分图片与书的实际封面不符喔!
评分天气学原理和方法(第4版)在书店看上了这本书一直想买可惜太贵又不打折,回家决定上京东看看,果然有折扣。毫不犹豫的买下了,京东速度果然非常快的,从配货到送货也很具体,快递非常好,很快收到书了。书的包装非常好,没有拆开过,非常新,可以说无论自己阅读家人阅读,收藏还是送人都特别有面子的说,特别精美各种十分美好虽然看着书本看着相对简单,但也不遑多让,塑封都很完整封面和封底的设计、绘图都十分好画让我觉得十分细腻具有收藏价值。书的封套非常精致推荐大家购买。打开书本,书装帧精美,纸张很干净,文字排版看起来非常舒服非常的惊喜,让人看得欲罢不能,每每捧起这本书的时候似乎能够感觉到作者毫无保留的把作品呈现在我面前。作业深入浅出的写作手法能让本人犹如身临其境一般,好似一杯美式咖啡,看似快餐,其实值得回味无论男女老少,第一印象最重要。从你留给别人的第一印象中,就可以让别人看出你是什么样的人。所以多读书可以让人感觉你知书答礼,颇有风度。多读书,可以让你多增加一些课外知识。培根先生说过知识就是力量。不错,多读书,增长了课外知识,可以让你感到浑身充满了一股力量。这种力量可以激励着你不断地前进,不断地成长。从书中,你往往可以发现自己身上的不足之处,使你不断地改正错误,摆正自己前进的方向。所以,书也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多读书,可以让你变聪明,变得有智慧去战胜对手。书让你变得更聪明,你就可以勇敢地面对困难。让你用自己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这样,你又向你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迈出了一步。多读书,也能使你的心情便得快乐。读书也是一种休闲,一种娱乐的方式。读书可以调节身体的血管流动,使你身心健康。所以在书的海洋里遨游也是一种无限快乐的事情。用读书来为自己放松心情也是一种十分明智的。读书能陶冶人的情操,给人知识和智慧。所以,我们应该多读书,为我们以后的人生道路打下好的、扎实的基础!读书养性,读书可以陶冶自己的性情,使自己温文尔雅,具有书卷气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书可以提高写作能力,写文章就才思敏捷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读书可以提高理解能力,只要熟读深思,你就可以知道其中的道理了读书可以使自己的知识得到积累,君子学以聚之。总之,爱好读书是好事。让我们都来读书吧。其实读书有很多好处,就等有心人去慢慢发现.最大的好处是可以让你有属于自己的本领靠自己生存。最后在好评一下京东客服服务态度好,送货相当快,包装仔细!这个也值得赞美下希望京东这样保持下去,越做越好
评分§1.5 风场和气压场的关系
评分读在职研究生,买来学习的
评分“你找姚伊楠?”崔颖说话时的口气总有点儿冲,虽然同样带着笑容,但她天生属于比较强悍的那一类女性。
评分他闭上双眼,开始沉思……
评分朱乾根,等写的的书都写得很好,还是朋友推荐我看的,后来就非非常喜欢,他的书了。除了他的书,天气学原理和方法(第4版)是在原天气学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经总结十余年教学实践经验和广泛征求读者意见并吸收了近年来最新研究成果和考虑到业务发展方向,对原书进行了充实和提高而完成的。天气学原理和方法(第4版)根据天气学和动力学原理相结合的原则,以中国天气过程和天气系统为主要对象,将天气动力学基本原理、天气分析和预报方法、中国天气过程三方面的内容有机地进行结合。内容全面,物理概念清晰,深入浅出,循序渐进。本书经中国气象局高等学校气象类教材编审领导小组审查,确认为大学本科通用教材。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气象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气象、海洋、水文、航空等部门教学、科研和业务人员的参考书。非常好的一本书,京东配送也不错!读书是一种提升自我的艺术。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读书是一种学习的过程。一本书有一个故事,一个故事叙述一段人生,一段人生折射一个世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的正是这个道理。读诗使人高雅,读史使人明智。读每一本书都会有不同的收获。悬梁刺股、萤窗映雪,自古以来,勤奋读书,提升自我是每一个人的毕生追求。读书是一种最优雅的素质,能塑造人的精神,升华人的思想。读书是一种充实人生的艺术。没有书的人生就像空心的竹子一样,空洞无物。书本是人生最大的财富。犹太人让孩子们亲吻涂有蜂蜜的书本,是为了让他们记住书本是甜的,要让甜蜜充满人生就要读书。读书是一本人生最难得的存折,一点一滴地积累,你会发现自己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读书是一种感悟人生的艺术。读杜甫的诗使人感悟人生的辛酸,读李白的诗使人领悟官场的腐败,读鲁迅的文章使人认清社会的黑暗,读巴金的文章使人感到未来的希望。每一本书都是一个朋友,教会我们如何去看待人生。读书是人生的一门最不缺少的功课,阅读书籍,感悟人生,助我们走好人生的每一步。书是灯,读书照亮了前面的路书是桥,读书接通了彼此的岸书是帆,读书推动了人生的船。读书是一门人生的艺术,因为读书,人生才更精彩!读书,是好事读大量的书,更值得称赞。读书是一种享受生活的艺术。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当你枯燥烦闷,读书能使你心情愉悦当你迷茫惆怅时,读书能平静你的心,让你看清前路当你心情愉快时,读书能让你发现身边更多美好的事物,让你更加享受生活。读书是一种最美丽的享受。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一位叫亚克敦的英国人,他的书斋里杂乱的堆满了各科各类的图书,而且每本书上都有着手迹。读到这里是不是有一种敬佩之意油然而升。因为有了书,就象鸟儿有了翅膀吗!然而,我们很容易
评分在太空艇中,任何两个人的距离都很难超过四公尺。宝绮思随即来到她的舱房门口,带着微笑说:“是你在叫我吗,崔维兹?还是微风吹过摇曳的草地发出的声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