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這部寫於十月革命前後的著作中,一直嚮往革命、呼喚革命的高爾基冷靜地分析瞭與革命大潮相伴的將馬剋思主義庸俗化的過程,尖銳地批評瞭暫時的革命者(真正的假革命)破壞法製、濫用暴力、摧殘文化的罪行,熱烈地呼籲發展生産、尊重文化、尊重科學和知識分子、弘揚人道主義、建立廣泛的革命統一戰綫。
內容簡介
《不閤時宜的思想》是高爾基懷著“永遠的革命者”的激情和人道主義者的良心寫下的一組政論文章,它及時、客觀地記錄瞭1917-1918年間在俄國大地上發生的社會動蕩,為我們深刻認識十月革命(現俄國稱之為“1917年十月政變”)及其後建立的蘇俄國傢的性質、未來發展與最終結局提供瞭豐富而有益的資料,它告訴人們:真正的革命是為瞭不斷提高人民的物質與精神生活的水平,是須臾離不開文化發展的。
作者簡介
餘一中,1945年生,1963年畢業於山東大學外文係,1981年畢業於南京大學研究生院,獲文學碩士學位,1990年起為南京大學俄語係教授,著有《俄羅斯文學的今天與昨天》、《俄國文學史》(與人閤著)等,曾獲俄羅斯文化部頒發的普希金奬章(1999年)和俄羅斯作傢協會頒發的馬剋西姆·高爾基奬章(2006年)。
董曉,1968年生,1999年於北京師範大學中文係獲得博士學位,同年進入南京大學中文係博士後流動站。2001年齣站並留校任教。現為南京大學文學院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專業副教授,主要從事俄羅斯文學與中俄文學關係研究。齣版專著((走近<金薔薇):巴烏斯托夫斯基創作論》《聖徒抑或惡魔:涅恰耶夫其人其事》等。
內頁插圖
精彩書評
坦率地說,我想講的是:“在這些普遍獸性化的日子裏變得更人道一些吧!”
但是,我知道,沒有一顆心能容得瞭這些話。既然這樣,那就讓我們在錶達自己的思想和感覺時做得有分寸一些,剋製一些;不應當忘掉,歸根結底人民會學習我們的凶狠和仇恨的……
——《不閤時宜的思想48》
人們每天都在製造大量的渣滓和汙物,而在這成堆的不可避免的不值錢東西的掩蓋之下,美好的東西變得看不見瞭。
應當這樣活著一一讓美好的東西永遠呈現在我們的眼前,那樣美好的東西就會喚起無愧於人的尊嚴的感情、思想和行為。
而如果把人放到豬圈裏,卻要求他成為天使,那就太愚蠢瞭。
——《附錄一 不閤時宜的思想》
目錄
譯序
不閤時宜的思想
附錄一 高爾基在《新生活報》上發錶的其他文章
附錄二 高爾基緻列寜的五封信
精彩書摘
其中一位工人寫信告訴我說:“我擔心,有朝一日群眾將會對布爾什維主義不滿,將會對最美好的未來永遠失望,將會永遠失去社會主義的信念,將會重新把目光全都轉嚮過去,轉嚮黑暗的君主製,到那時,各民族的解放事業就會死亡,就會再銷聲匿跡上數百年。這一天已經不遠瞭。”
“我想,會這樣的,因為布爾什維主義不可能實現濛昧群眾的一切願望,而且我也不知道,我們這些生活在這樣的群眾中的人們為瞭使地球上對社會主義和美好生活的信念不至於破滅,應當怎麼辦。”
“文明程度稍稍高一點的工人在愚昧的群眾中的處境變得非常糟糕,好像他成瞭自己人中的異己分子,”另一位工人這樣對我說。
這類抱怨愈來愈頻繁,這預示著在工人階級內部有大分裂的可能。可是另外一些工人在交談中和來信中卻這樣對我說:
“同誌,您應當高興纔對,無産階級勝利瞭呀!”
我沒有什麼值得高興的,無産階級沒有戰勝任何東西,沒有戰勝任何人。正如過去,當警察統治牢牢地卡住無産階級的脖子時,它沒有被戰勝一樣;如今,當無産階級卡住資産階級的脖子時,資産階級也還沒有被戰勝。思想是無法用肉體上的暴力手段戰勝的。
前言/序言
在我國,提起高爾基,幾代受過義務教育的公民都知道,他是俄國的大作傢,是《海燕》、《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母親》等經典文學作品的作者。《中國大百科全書·外國文學捲》更是把他稱作“偉大的無産階級作傢”,“無産階級文學和蘇聯文學的奠基人”。高爾基的名字是與“革命的海燕”、“列寜的摯友”等形象緊密相聯的。然而在1997年之前的80年間,又有多少中國人知道高爾基曾寫過《不閤時宜的思想》這樣一本書,異常激烈地反對過俄國1917年的十月革命①,尖銳地、指名道姓地批評過列寜在十月革命前後的政治主張呢?同樣,在1988年前的蘇聯,也幾乎沒有人讀過《不閤時宜的思想》一書,因為這本書在蘇聯從來沒有齣版過。
不閤時宜的思想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不閤時宜的思想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
評分
☆☆☆☆☆
非常好的書,非常值得購買。
評分
☆☆☆☆☆
不同於光芒萬丈的革命作傢形象,這是高爾基的另一麵,或者說,這纔是高爾基的真實一麵。篇篇短文直指政權、政黨和民眾的精神實質、弱點和痛處,筆調尖銳,思想深刻,痛心疾首。稱得上他的同誌的也許隻有魯迅,亂世的清醒者。 他的思考和洞見在日後的蘇聯和俄羅斯不斷應驗,不閤時宜的不是他的思想,而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革命現實。指望政權的人瞭解他的思想已不現實,或者根本不想瞭解,但他所言對於當今中國也大多適用.高爾基開始寫作《不閤時宜的思想》時,正值1917年俄國二月革命。他於1917年5月擔任瞭俄國社會民主工黨中國際主義派彆創辦的《新生活報》編輯。從《新生活報》發刊的第三天起一直持續到十月革命後的1918年7月16日《新生活報》停刊為止,他都以專欄的形式發錶不閤時宜的文章,後來文章結集為《不閤時宜的思想》並於1988年齣版。
評分
☆☆☆☆☆
多讀書讀好書多讀書讀好書
評分
☆☆☆☆☆
評分
☆☆☆☆☆
很好的版本,印刷也不錯,是本好書,值得收藏
評分
☆☆☆☆☆
�敚� “在革命的期間已經有一萬次“私刑”瞭。民主派就是這樣審判自己的罪犯的:在亞曆山大市場附近抓住瞭一個小偷,人們立刻把他痛打瞭一頓,然後進行錶決—該用什麼樣的死法來懲罰這個小偷:是淹死他還是槍斃他?後來人們決定淹死他。於是這個小偷被扔進瞭冰河裏。但是他卻不知怎麼竟掙紮著遊上瞭岸。於是人群中的一個人走到他跟前,把他槍斃瞭。”
評分
☆☆☆☆☆
對十月革命或其他的革命有新的審視,打爛個舊的容易,但是建立新的很難。
評分
☆☆☆☆☆
高爾基從一個作傢的敏銳視角來觀察俄國十月革命前後的曆史,值得一讀。
評分
☆☆☆☆☆
好厚一本,看到真實的高爾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