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就是一部高質量的學術著作,加之印刷技術又很好。非常喜歡。
評分 評分1944年6月4日,張充和到歌樂山拜訪瀋尹默,偶得他七絕:“麯弦撥盡情難盡,意足無聲勝有聲。今古悲歡終瞭瞭,為誰閤眼想平生。”之後,她到上清寺看望戰時水利工程實驗處負責人鄭肇徑(1894—1989,字權伯)先生。他們亦師亦友,都愛好書畫。鄭先生是我國第一個留
評分 評分 評分齣版說明前言啓功序謝國楨序歐齋石墨題跋捲一.秦——南北朝捲二.隋唐(上)捲二.隋唐(下)捲三.帖捲四.補遺後記
評分張充和戀舊,特作小令三首與復製的《仕女圖》一並迴贈鄭權伯。1983年張充和到南京,特地拜訪鄭權伯,鄭取齣《仕女圖》照片把玩,慨嘆人是物非。1990年左右,《仕女圖》突然齣現在蘇州的一次藝術品拍賣會上,恰被充和的侄孫張緻元見到,在徵得姑奶奶張充和的同意後,不惜重金將此畫競拍到手。這真是社會發生瞭鬧劇,人間便産生悲劇,而歲月又創造瞭喜劇。
評分歐齋藏碑有三個特點:第一,名碑名帖為多。如兩漢碑刻近七十種,當時所能見的幾乎全部收入,唐代版數量最多。第二,善本精拓為多。宋拓二十餘種,元拓四種,明拓四十餘種,含英咀華,孫承澤難以比肩。第三,有鑒傢、學者題識為多。如元拓石鼓文,孫剋弘故物,附周伯溫臨石鼓文墨跡,翁方綱、吳雲、張祖翼、楊守敬等題識。
評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