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平靜祥和的心是人類成就的真實錶徵。
內容簡介
我不太曉得如何介紹這位我所見地的有智慧的人纔好。隻要有他的地方,就有機鋒與活力、率真與實話、莊嚴與親密,以及幽默與嚴肅的戒律、動人的悲心與自然的解脫。
——傑剋·康菲爾德
對阿薑查來說,以艱睏的森林苦行裏,支持他不放棄的是對死亡的擁抱和坦然。阿薑查的偉大,不在於他是一代大禪師,而在於他讓我們知道他和我們每個人一樣都怕死,隻是他能夠讓死進入到真實的擁抱體驗裏,因此能夠有多一分的堅持。
——釋自鼐
對許多見過他的人來說,他似乎是這世上快樂的人——這說來可能有些諷刺:他一生中從未有過性經驗,沒有錢,不曾聽過音樂,每天經常得騰齣十八至二十個小時待人接物、睡在一張薄薄的草席上,有糖尿病與各種瘧疾癥狀,很高興巴蓬寺有“世上差的夥食”。
——阿瑪洛比丘
阿薑查不斷地重復強調:修行的道場就是我們的身心,在我們的六根裏,在我們接觸外境中去觀照。我們必須在眼、耳、鼻、舌、身接觸外境的當下,去仔細覺察,心如何被這些外境對象引發齣不同的反應,而這些反應又如何構成我們一連串的行為,以及一連串的喜惡分彆的製約反應。
阿薑查以非常淺顯活潑的比喻,讓我們知道如何在這個修行道場裏用功,如何在這個過程中找到內心的光明、清靜與喜悅。他的方法歸納起來,就是戒、定、慧三學。這三個步驟好像是一個連續、互相關聯的過程。把觀察我們自己的內心作為起始和核心,阿薑查指導我們如何放下和不執著。
作者簡介
阿薑查·波提央(Chah Phothiyan,1918—1992),近代泰國最著名的法師之一。9歲齣傢,20歲正式受戒為比丘。1946年通過最高級正規佛學課程考試後,開始托鉢行腳,尋師訪道。
1948年,他在森林中與20世紀最偉大的森林禪師阿薑曼相遇,獲得重要的啓發,改變瞭他的候行方法。1954年迴到傢鄉吳汶省巴蓬森林,追隨者日多,於是有瞭著名的巴蓬寺。2002年,在泰國境內與世界各地,巴蓬寺的分院共計超過兩百座。
他的修行方式有兩大特色:頭陀行與禪定體驗,兩者都是延續迦葉尊者重視苦行的精神而來。他的教導方式簡明深遠,吸引瞭不少西方人士前來受教。其中包括傑剋·康菲爾德(Jack Kornfield)、保羅·布裏特(Paul Breiter)、阿瑪洛比丘(Ajahn Amaro)等。
目錄
推薦序 這本書將改變你的命運
導論 滅苦之道
前言 關於這顆心
PART ONE 戒
第1章 與法同住世間
第2章 使心變好
第3章 感官接觸——智慧的泉源
第4章 瞭解戒律
第5章 維持標準
第6章 為何我們生於此
第7章 欲流
第8章 實相的兩麵
PART TWO 定
第1章 一份法的贈禮
第2章 內心的平衡
第3章 和諧的正道
第4章 心的訓練
第5章 閱讀自然之心
第6章 解脫之鑰
第7章 修定
第8章 法的戰爭
第9章 隻管做它
第10章 正確的修行——穩定的修行
第11章 正定——在活動中離染
第12章 死寂之夜
PART THREE 慧
附錄 本書各部分文章齣處
精彩書摘
第1章 與法同住世間
大部分的人仍不知禪修的本質,他們認為行禪、坐禪與聞法即是修行。那也沒有錯,不過這些都隻是修行的外在形式。
真正的修行,發生在心遇到感官對象時,感官接觸的地方纔是修行的所在。當他人說到我們不喜歡的事時,嗔恨便生起;若說的是喜歡的事,我們便感到快樂。這就是修行的所在,我們應如何利用它們來修行呢?這纔是重點。若隻是一味地追逐快樂、逃避痛苦,我們可能至死都見不到法。當歡樂與痛苦生起時,如何運用佛法而從中解脫呢?這纔是修行的要點。
哪裏有迷妄,哪裏便有平靜
當人們遇到不如意事時,通常會封閉自己。例如受到批評時,可能會迴答:“彆煩我!為什麼責備我?”這是封閉自我者的反應,而那正是修行之處。當他人批評時,我們應該聆聽。他們所說是真的嗎?我們應該敞開心胸去思考他們所說的話,也許其中是有意義的,或我們自身確實有值得批評之處。他們可能是對的,但我們當時的反應卻是惱怒。當他人指齣我們的過錯時,我們應心懷感激,並努力改進自己,這纔是智者的作風。
哪裏有迷妄,哪裏便會有平靜生起:當以智慧洞察迷妄時,留存的就是平靜。有些人非常自大,無法接受批評,且還會反唇相譏,這尤其常見於大人應付小孩時。事實上,小孩有時可能會提齣聰明的見解,但若你正好是他們的母親,將無法讓步;若你是老師,學生有時會說些你不懂的事,但你會因身為老師而聽不進去。這不是正思維。
有智慧的人不盲目相信
捨利弗尊者——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非常有智慧。有次佛陀正在說法時,突然轉而問他:“閤利弗,你相信這點嗎?”捨利弗迴答:“不!我還未相信。”佛陀贊嘆他的迴答:
很好,捨利弗!你是具有智慧者,是不盲目相信的智者。智者以開放之心聆聽,然後衡量其真實性,再決定是否相信。
在此,佛陀樹立瞭教師的典範。捨利弗所說是真實的,他隻是說齣自己真實的感受。對某些人而言,若說不相信,就會被視為質疑教師的權威,因此不敢說而隻會附和與同意。但佛陀並不以為忤,他說你無須為不是錯誤或邪惡的事感到羞恥,對不相信的事錶示不相信,這並沒有錯。佛陀在此的作為,為身為人師者提供瞭很好的示範。有時你也可能從小孩的身上學到東西,不要盲目執著於權威的身份。
以開放的態度對待一切事物
無論行、住、坐、臥,你都可能從身邊的事物中學習。以一種自然的方式學習,采取開放的態度對待一切事物——色、聲、香、味、觸、法,智者會思維這一切。在真實的修行中,我們將做到不使內心再為任何掛念而苦惱。
當喜歡和厭惡的感覺生起時,若我們仍無法覺知,心裏就會有焦慮。若知道它們的實相而省察:“哦!喜歡的感覺是空的,它隻是種生滅無常的感覺;厭惡的感覺也同樣生滅不已。為何要執著它們呢?”若認為歡樂與痛苦都屬於我們,就免不瞭煩惱。問題就如此輾轉相生而永無止境,大多數人的世界就是如此。
但現在老師們在教導法時很少談到心,也不談實相,若我們說實相,他們甚至會生氣地說,他不知道適閤的時間與地點,也不知如何婉轉地錶達。但人們應該聆聽實相,真正的老師不會隻談記憶,而應該說實相。社會上的人通常都根據記憶在說話,也常以自吹自擂的方式說話。真正的比丘不會如此,他說實相——事物的本來麵目。
瞭解如何修法,齣傢與否並不重要
若你瞭解法,就應照著修行,不一定要齣傢,雖然那是修行的理想形式。真的想修行就必須齣離迷妄的世間,放棄傢庭與財産,進入森林,這是理想的修行方式。但若還有傢庭與責任,我們應如何修行?有人說在傢人不可能修習佛法。但是請想想,齣傢人和在傢人哪一個團體比較大?當然是在傢人要大得多。現在,若隻有齣傢人修行而在傢人不修,那意味著將會有更多的迷妄。這種理解是錯誤的,是否成為比丘或比丘尼並非重點!若不修行,成為比丘並無任何意義。若真瞭解如何修法,那麼無論處於什麼地位或從事何種行業,不論老師、醫師、公務員或其他身份,都能善用每一分鍾去修行。認為在傢人無法修行,這是完全迷失正道的。為何人們能找到做其他事的動機?若覺得有所欠缺,他們就會努力去得到它。隻要有充分的欲望,就可以做任何事。有人說:“我沒有時間修行。”我說:“那你怎麼有時間呼吸?”修行,不是你必須大費周章或疲於奔命的事,隻要留意心中生起的感受。當眼見色、耳聞聲、鼻嗅香時,它們都來到這同一個心——覺知者。現在,當心認知這些事物時,發生什麼事?若我們喜歡就會愉悅,若不喜歡就會不悅,一切的反應就是如此。
因此在這世上,你應該嚮何處尋找快樂?你期望這輩子人人都隻對你說愉悅的事嗎?那可能嗎?若不可能,你能到哪裏去?這個世界就是如此,我們必須要能世間解——瞭知這世間的實相,我們應該清楚瞭解世間。佛陀生在這世上,經曆過傢庭生活,但因看見它的限製而從中齣離。現在,身為在傢人的你應該怎麼做?若想要修行,就必須努力遵循解脫之道。若堅持修行,你就會瞭解這世間的限製而能放下。
不瞭解戒律,修行不會有結果
喝酒的人有時會說:“我就是戒不掉。”為何戒不掉呢?因為他們還不瞭解喝酒的弊害。若你不瞭解其弊害,就意味也不知戒酒的利益,修行將毫無結果,隻是以遊戲的態度在修行。但若你清楚地看見它的利弊,就無須等待彆人告訴你它的一切。
想想發現筌中有魚的漁夫的故事,他曉得裏麵有東西,能聽到它拍擊的聲音。他以為那是一尾魚,便把手伸進筌裏,卻發現那是另一種動物。他看不到它,心中便揣測它可能是鰻魚或蛇。若丟掉可能會後悔,因它可能是鰻魚;若是蛇的話,去捉就可能被咬。他陷入疑惑中,但欲望如此強烈,因此便伸手去捉,期望它是鰻魚。然而,當他取齣的那一刻,看見皮上的花紋,立刻就拋開它。他不必等人呼叫“那是蛇,快放手”,看見蛇的那一幕比彆人的警告更加管用。為什麼?因為他看見危險——蛇會咬人!還需要彆人告訴他要放手嗎?同樣的,若能修行直到看清楚事物的實相,我們就不會再與有害的事物糾纏不清。
隻談不老和不死,培養不齣正確的修行觀
人們通常不如此修行,不反省老、病與死,而隻談不老與不死,因此培養不齣正確的修行觀。他們前去聞法,但並未真地聆聽。有時我應邀在重要集會開示,但那經常對我造成乾擾。當我看聚集的人群時,我瞭解他們並未在聞法。有人滿身酒味,有人在抽煙或聊天,看起來絲毫不像是信仰佛法的人。在這種地方講話,成效可說微乎其微。那些放逸者心想:“他到底要講到什麼時候?這不能做,那不能做……”他們完全心不在焉。 有時他們甚至為瞭客套而邀請我講話:“法師,請給我們一段簡短的開示。”他們不希望我談太多——那可能會惹惱他們!我一聽到這麼說,就知道他們並不想聽聞佛法,那會惹惱他們。若我隻說幾句話,他們是不會瞭解的。若你隻吃很少的食物,那會飽嗎?
有時我正在講話,剛準備進入主題,就會聽到一些醉漢在大喊:“好瞭!讓路!給法師讓路,他現在要走瞭!”試圖將我趕走!遇見這種人,能提供我很多省思的食糧,讓我更加洞悉人性。就如瓶子已裝滿水,人卻還要求更多,瓶子已無空間再容納,倒再多水也隻會無效地溢齣來。這種人不值得浪費時間與精力去教導,因為他們的心已經滿瞭。當人提不起精神來接受時,我也提不起精神去給予;若他們的瓶子還有空間裝更多的水,則施者與受者都會獲得利益。
現在的開示慢慢變成這樣,情況一直在惡化中。人們並不追求實相,他們研讀隻是為瞭尋找能謀生、養傢糊口與照顧自己的知識,是為瞭生計而研讀,並非為瞭法。現在的學生擁有更多知識,生活條件也比以往更好,每件事都更方便,但同時也擁有更多的迷妄與苦惱。為何會如此?因為他們隻追求那種謀生的知識。
甚至比丘們也是如此。有時我聽到他們說:“我不是為瞭修法而齣傢,我是為瞭研究而成為比丘!”這是徹底自斷修行之道,那是條死路。這些比丘隻是根據記憶在教導,他們可以教一件事,心卻在另一個完全不同的地方,這種教導是不真實的。
世間的情況就是如此。若你想單純地生活,想修法與平靜地生活,他們會說你怪異、反社會或阻礙社會進步,甚至會脅迫你。最後,你可能會開始相信他們而重新迴到世俗的生活方式,一步步陷入世間,直到求齣無門。有些人說:“我現在齣不去,我已陷得太深!”這就是社會的趨勢,它不認同法的價值。
瞭悟法即瞭悟自心
法的價值無法從書本中找到,那些都隻是法的外錶,它們並非個人對於法的體悟。“若你瞭悟法,就瞭悟自己的心。”你在那裏看見實相,當實相清楚地顯露時,愚癡之流即被斬斷。
佛陀的教導是種不變的實相,他在兩韆五百年前就揭露瞭這實相,它一直都未改變。這教導不該被增刪,佛陀說:“凡是如來所製定者,不應該被捨棄;不是如來所製定者,不應該被增加。”他將教法封鎖起來。為何佛陀要將它們封鎖起來呢?因為這些教法是漏盡者(即完成者)所說。無論這世界如何改變,教法都不會受影響而隨之改變。若某件事是錯誤的,談論它就能減少其錯誤嗎?若某件事是正確的,它會因彆人說它錯而改變嗎?世代會交替,但這些教導不會改變,因為它是實相。
現在我們要問,是誰創造實相?實相本身創造實相!佛陀創造瞭它嗎?不,他沒有。佛陀隻是發現實相——事物的本來麵目,然後率先說齣,無論佛陀齣世與否,實相始終是真實的。在這層意義下,佛陀隻是擁有法,並非真的創造齣它,法一直都在這裏,不過以前無人尋找並發現。佛陀是尋找並發現不死,然後再以法為名教導它的人,他並未創造它。
實相從未離開,法也沒消失
在曆史上,實相曾顯耀,法的修行也曾盛行。時光荏苒,世代更迭,修行逐漸沒落,直到教法完全消失。一段時間後,教法再次被發現與盛行,其追隨者與日俱增,進入輝煌時期,然後,再次屈服於世間的黑暗而衰退,幾至蕩然無存,迷妄再次獲勝,接著又是重建實相的時間。事實上,實相從未離開,諸佛去世後,法並未隨之消失。
世間如此周而復始。它有點像芒果樹,會經曆成熟、開花與結果的階段。它們腐爛後,種子掉落地上,長成一棵新的芒果樹,循環又重新開始。世間就是如此,不會偏離軌則,它隻是周而復始,舊調重彈。
我們現在的生命也是如此,今天隻是在重復過去做過的事。人們想得太多瞭,他們有那麼多感興趣的事,卻一事無成。其中有數學、物理學、心理學等科學,你可以隨意鑽研,但唯有在覺悟實相後,事情纔會結束。
想象牛拖著牛車,當牛前進時,車輪便會留下車轍。車輪也許並不太大,但沿路會留下長長的車轍。當牛車靜止時觀察它,你看不到什麼,一旦牛開始移動,就會看到身後留下的車轍。隻要牛往前拉,輪子就會持續轉動。但有天牛纍瞭,掙脫牛軛走開,獨剩牛車,車輪不再轉動。最後,牛車腐朽瞭,零件重新迴到地、水、火、風四界。
在世間尋求安穩時,你的車輪不停轉動,車轍也會在身後無限延伸。隻要遵從世間,你就無法停下來休息。若就此打住,車子就會停止,車輪也不再轉動。造作惡業就是如此,隻要重蹈覆轍,就不可能停止;但若你停止,它就會停止。這就是我們修行的方式。
第2章 使心變好
現在,人們四處求功德,似乎總是會於往返的路程間在巴蓬寺短暫逗留。有些人行色匆匆,我甚至連和他們見麵說話的機會都沒有。多數人都是來求功德,我很少看到他們前來尋求斷惡之道。他們急於得到功德,卻不知該將它擺在哪裏,猶如想為髒布染色,卻不先清洗它一樣。
雖然比丘們如此直言不諱,但對多數人而言,卻不知如何將這類教導付諸實踐。之所以睏難,是因他們不懂,若能瞭解就會比較容易。想象有樣東西在洞底,伸手夠不到底的人可能會說洞太深,成百上韆的人伸手進去可能都會如此說,卻沒有人會說是自己的手太短瞭!
這些求功德者遲早都必須開始尋找斷惡之道,但很少有人對它有興趣。佛陀的教導如此簡潔,多數人都忽略瞭它,就如他們經過巴蓬寺一樣。對多數人而言,法隻不過是個中途休息站而已。
不肯斷惡,永遠求不到功德
這是諸佛的教導,隻有三行字。第一行是“諸惡莫作”——斷一切齣於身、口、意,無論大小之惡,這是諸佛的教戒、佛教的核心,但人們老是忽略它,他們不想要這個。
若要染布,必須先清洗它,但多數人不這麼做,無視布料的情況,直接把它浸入染料中。若是塊髒布,取齣後反而會比先前更糟。想想看!染塊骯髒的破布,效果會好嗎?
你瞭解嗎,這就是佛教的教導,但多數的人都忽略它。他們隻想做好事,而不想斷除惡行。猶如隻會說洞太深,而不檢討自己手太短一樣。我們必須反求諸己,根據這教導,你必須退一步反省自己。
有時他們藉由搭車求功德,甚至可能在車上爭吵或喝醉。問要去何處,他們會迴答說要去求功德。他們想要功德,卻不肯斷惡,因此永遠求不到功德。
人們就像這樣,你必須看好自己。佛陀教導我們,在任何情況下都要保持正念、正知。惡行從身、口、意生起,一切善、惡、福、禍都存在於行為、言語與思想裏。這是你必須觀察的地方,就在這裏,看看自身的作為是否正確,而無須搭車到遠處求功德。
人們並不真的在乎這些,就如傢庭主婦闆著臉洗盤子一樣,她隻是急於洗盤子,而未覺察自己的心並不清淨!她看得太遠瞭,不是嗎?人們如此在意洗盤子,卻放任心變髒。這不好,他們正在遺忘自己。
及時看見自己,就可停止作惡
因為不瞭解自己,人們可能犯下各種惡行。當他們計劃作惡時,會先環顧四周,觀察是否有人注意。“媽媽會看到我嗎?”“先生會看到我嗎?”“孩子們會看到我嗎?”“太太會看到我嗎?”若無人注意,就會放手去做。他們是在侮辱自己,自以為沒有人注意,趁彆人看到之前趕快做完這件事。但他們自己算什麼呢?難道不是某個人嗎?
你瞭解嗎,他們如此輕視自己,所以永遠無法發現真實的價值,找不到法。若你看著自己,就會看見自己。當作惡時,若能及時看見自己,你就可能停止。若希望做些有意義的事,就看著自己的心。若知道如何看自己,就會知道對錯、禍福與善惡瞭。
這些事若我不說,你不會知道自己的心中有貪與癡。若你一直嚮外看,就不會知道任何事,這是不知自省的麻煩。嚮內看,就會看見善惡,看到善法,就可以記住它,並照著修行。
前言/序言
我不知道如何介紹這位我所見過的最有智慧的人。隻要有他在的地方,就有機鋒與活力、率真與實話、莊嚴與親密,以及幽默與嚴肅的戒律、動人的悲心與自然的解脫。阿薑阿瑪洛(Ajahn Amaro)對本書精彩的導讀,將他描寫得很傳神。
阿薑查的多數教導,是藉由舉例、譬喻與活潑的對話所作的即時開示。他的教導直接而誠懇,沒有任何保留。“觀察人世間的苦因,它就像這樣。”他會如此說,而將我們的心導嚮實相。因為他是個擁有十八般武藝的巧師,他與每位訪客都坦誠相見,對眼前的處境皆保持幽默與直觀,因此,很難完全用語言捕捉他教學的活力。所幸他的遺産還包括近兩百座寺院、許多活生生的優秀傳法弟子、數百捲泰語錄音帶以及數百萬個被其智慧感動的人。
在這些篇章中,你將發現阿薑查的另外一麵,有條不紊與略微嚴肅的一麵,它們主要是針對比丘、比丘尼與訪客團體所作的比較有係統的長篇開示。在這些教導中,他邀請我們所有人省察教法的本質,思維它們,並將之謹記在心。在這本書中,他不厭其煩地提醒我們,無論我們是誰,生命的狀態都是不確定的,“如果死亡在你裏麵,那麼你可以逃到哪裏去呢?無論是否害怕,你都一樣會死:死亡是無法逃避的。”以這個事實為基礎,他舉齣超越生死輪迴的解脫之道。“這是重點:你應該持續思維,直到放下為止。那裏一無所有,超越善惡、來去與生滅。訓練這顆心,安住於無為法中。”他宣稱,“解脫是可能的。”
那些遵循這位親愛導師教導的人,都一定願意探索他們自己的心,把結鬆開,放下執著、恐懼與我見。“如果你真的瞭解,則無論你過的是哪種生活,你時時刻刻都可以修行。為何不試試看呢?”阿薑查建議,“它將改變你的生命!”
願阿薑查所傳達的慈悲佛陀的祝福,能充實你的心靈,並利益十方一切眾生。
獻上我誠摯的敬意。
傑剋·康菲爾德
2002年於加州靈岩禪修中心
在綫試讀
《關於這顆心》第1部分 序言
我不知道如何介紹這位我所見過的最有智慧的人。隻要有他在的地方,就有機鋒與活力、率真與實話、莊嚴與親密,以及幽默與嚴肅的戒律、動人的悲心與自然的解脫。阿薑阿瑪洛(AjahnAmaro)對本書精彩的導讀,將他描寫得很傳神。
關於這顆心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關於這顆心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