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醫係列之傳世名方 共八冊王清任/張锡純/傅青主/錢乙/李東垣/吳鞠通

大國醫係列之傳世名方 共八冊王清任/張锡純/傅青主/錢乙/李東垣/吳鞠通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張鼕梅等 編
圖書標籤:
  • 中醫
  • 中醫藥
  • 傳世名方
  • 王清任
  • 張锡純
  • 傅青主
  • 錢乙
  • 李東垣
  • 吳鞠通
  • 古籍
  • 經典醫書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金衛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中國醫藥科技齣版社
ISBN:9787506758925
商品編碼:10256819811
包裝:平裝
叢書名: 大國醫係列之傳世名方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3-02-01
用紙:膠版紙
套裝數量:9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大國醫係列之傳世名方 共8冊 總定價:290.20

1.王清任傳世名方 I S B N:9787506758925 定價:29.80

2.張仲景傳世名方(傷寒捲)I S B N:9787506758659 定價:39.80

3.傅青主傳世名方 I S B N:9787506758697 定價:25.00

4.錢乙傳世名方 I S B N:9787506758949 定價:32.00

5.李東垣傳世名方 I S B N:9787506758932 定價:39.80

6.吳鞠通傳世名方 I S B N:9787506758680 定價:35.00

7.張仲景傳世名方(金匱要略捲) I S B N:9787506758659 定價:49.00

8.張锡純傳世名方   I S B N:9787506758727 定價:39.8


作 者:張鼕梅 主編著

齣 版 社:中國醫藥科技齣版社

齣版時間:2013-2-1
版 次:1頁 數:232字 數:228000
印刷時間:2013-2-1開 本:16開紙 張:膠版紙
印 次:1I S B N:9787506758925包 裝:平裝


編輯推薦
“大國醫係列”以在方劑學方麵確有創見的曆代名醫為主綫,選擇代錶性名醫,將其所撰醫著中的醫方進行瞭全麵係統的搜集整理。每個分冊分為上、中、下三篇,上篇簡單介紹醫傢學術思想及遣藥組方特色;中篇詳細介紹瞭該醫傢方劑在臨床各科的應用;另外,該醫傢還有許多名方不為世人所熟知,未見臨床報道,則收入下篇被忽略的名方。
這本《王清任傳世名方》(作者張鼕梅)是其中一冊,介紹瞭王清任的自創醫方。


內容推薦
王清任(1768-1831年),清朝河北玉田縣人,著名中醫學傢,醫術精深。《王清任傳世名方》(作者張鼕梅)全麵收錄瞭王清任自創醫方,並對古今醫傢應用王清任方劑的醫案及臨床報道進行篩選,擷英取華,匯編而成。《王清任傳世名方》內容豐富,資料翔實,具有極高的臨床應用價值和文獻參考價值,能夠幫助讀者開闊視野,增進學識。

目錄


上篇——活血大傢王清任
一、王清任生平
二、王清任學術主張
三、王清任辨治特點
四、王清任用藥特色與組方規律
中篇——屢試屢效方
通竅活血湯
血府逐瘀湯
膈下逐瘀湯
通氣散
補陽還五湯
癲狂夢醒湯
通經逐瘀湯
少腹逐瘀湯
身痛逐瘀湯
保元化滯湯
古開骨散
黃芪赤風湯
黃芪甘草湯
黃芪桃紅湯
會厭逐瘀湯
急救迴陽湯
解毒活血湯
助陽止癢湯
可保立蘇湯
足衛和榮湯
刺蝟皮散
下篇——被忽略的名方
黃芪防風湯
止瀉調中湯
加味止痛沒藥散
木耳散
硇砂丸
小茴香
抽葫蘆酒

張锡純傳世名方


作 者:暢洪昇 主編
齣 版 社:中國醫藥科技齣版社
齣版時間:2013-2-1
版 次:1    頁 數:309 字 數:331000
印刷時間:2013-2-1     開 本:16    開紙 張:膠版紙
印 次:1    I S B N:9787506758727包 裝:平裝
內容推薦
張锡純(1860~1933年),清末民國初河北鹽山縣人,著名中醫學傢,衷中參西第一人。《張锡純傳世名方》(作者暢洪昇)全麵收錄瞭張锡純首創醫方,並對古今醫傢應用張锡純方劑的醫案及臨床報道進行篩選整理,擷英取華。匯編而成。《張锡純傳世名方》內容豐富,資料翔實,為中醫界提供瞭一份極其珍貴的臨床文獻資料,具有很高的臨床應用價值和文獻參考價值,能夠幫助讀者開闊視野,增長學識。
目錄
上篇 衷中參西第一人張锡純
一、醫傢生平
二、學術主張
三、臨證特點與遣藥製方法度
中篇 屢試屢效方
資生湯
十全育真湯
醴泉飲
一味薯蕷飲
參麥湯
既濟湯
來復湯
參赭鎮氣湯
敦復湯
定心湯
安魂湯
黃芪膏
清金益氣湯
清金解毒湯
離中丹
鎮逆湯
薯蕷半夏粥
參赭培氣湯
寒降湯
秘紅丹
化血丹
補絡補管湯
玉液湯
滋膵飲
宣陽湯
白茅根湯
加味苓桂術甘湯
寒通湯
升麻黃芪湯
雞脛湯
理血湯
膏淋湯
氣淋湯
勞淋湯
砂淋丸
秘真丸
毒淋湯
清腎湯
化滯湯
燮理湯
解毒生化丹
通變白頭翁湯
三寶粥
硝菔通結湯
赭遂攻結湯
通結用蔥白熨法
益脾餅
薯蕷粥
薯蕷雞子黃粥
加味天水散
加味四神丸
理飲湯
理痰湯
龍蠔理痰湯
蕩痰湯
蕩痰加甘遂湯
調氣養神湯
升陷湯
迴陽升陷湯
理鬱升陷湯
醒脾升陷湯
升降湯
培脾舒肝湯
金鈴瀉肝湯
活絡效靈丹
新擬和肝丸
益督丸
活絡祛寒湯
健運湯、健運丸
麯直湯
逐風通痹湯
從龍湯
加味越婢加半夏湯
清解湯
涼解湯
寒解湯
宣解湯
滋陰清燥湯
猶龍湯
石膏粳米湯
衛生防疫寶丹
逐風湯
加味黃芪五物湯
建瓴湯
鎮肝熄風湯
加昧補血湯
定風丹
加味磁硃丸
乾頹湯
補腦振痿湯
振頹湯
振頹丸
理衝湯
理衝丸
安衝湯
固衝湯
溫衝湯
清帶湯
加味麥門鼕湯
壽胎丸
安胃飲
和血熄風湯
滋乳湯
消乳湯
升肝舒鬱湯
滋生通脈湯
咀華清喉丹
消瘰丸
內托生肌散
大黃掃毒湯
降胃鎮衝湯
下篇 被忽略的名方

傅青主傳世名方
作 者:鍾相根 主編
齣 版 社:中國醫藥科技齣版社
齣版時間:2013-2-1
版 次:1頁 數:190字 數:186000
印刷時間:2013-2-1開 本:16開紙 張:膠版紙
印 次:1I S B N:9787506758697包 裝:平裝
內容推薦
傅青主(1607-1684年),著名中醫學傢,精於婦科,在當時有“醫聖”之名。《大國醫係列之傳世名方:傅青主傳世名方》全麵收錄瞭傅青主首創醫方,並對古今醫傢應用傅青主方劑的醫案及臨床報道進行篩選,擷英取華,匯編而成。《大國醫係列之傳世名方:傅青主傳世名方》內容豐富,資料翔實,具有極高的臨床應用價值和文獻參考價值,能夠幫助讀者開闊視野,增進學識。
目錄
上篇 女科聖手傅青主
一、傅青主生平
二、傅青主學術主張
三、傅青主辨治特點
四、傅青主用藥特點與組方規律
中篇 屢試屢效方
完帶湯
加減逍遙散
易黃湯
利火湯
清肝止淋湯
固本止崩湯
加減當歸補血湯
引精止血湯
平肝開鬱止血湯
逐瘀止血湯
清海丸
清經散
兩地湯
溫經攝血湯
定經湯
助仙丹
安老湯
宣鬱通經湯
調肝湯
順經湯
溫臍化濕湯
加減四物湯
健固湯
順經兩安湯
益經湯
養精種玉湯
溫胞湯
溫土毓麟湯
寬帶湯
開鬱種玉湯
加味補中益氣湯
清骨滋腎湯
升帶湯
化水種子湯
順肝益氣湯
加減補中益氣湯
安奠二天湯
援土固胎湯
解鬱湯
救損安胎湯
助氣補漏湯
利氣泄火湯
固氣填精湯
理氣散瘀湯
黃芪補氣湯
降子湯
轉天湯
救母丹
腸寜湯
十全大補湯
溫腎止嘔湯
救敗求生湯
通肝生乳湯
生化湯
加參安肺生化湯
加昧大造丸
養心湯
趁痛散
下篇 被忽略的名方
固氣湯
蕩鬼湯
蕩邪散
調正湯
加味四物湯
並提湯
潤燥安胎湯
扶氣止啼湯
息焚安胎湯
消惡安胎湯
引氣歸血湯
加減四物湯
送子丹
舒氣散
療兒散
送胞湯
補氣解暈湯
安心湯
補氣升腸飲
散結定疼湯
救脫活母湯
完胞飲
轉氣湯
兩收湯
收膜湯
通乳丹
加味芎歸湯
滑胎散
催生兔腦丸
滋榮益氣復神湯1
滋榮益氣復神湯2
生血止崩湯
升舉大補湯
補氣養榮湯
安神生化湯
健脾消食生化湯
木香生化湯
健脾化食散氣湯
滋榮養氣扶正湯
加減養胃湯

張景嶽傳世名方
作 者:盛慶壽 主編
齣 版 社:中國醫藥科技齣版社
齣版時間:2013-2-1
版 次:1頁 數:279字 數:272000
印刷時間:2013-2-1開 本:16開紙 張:膠版紙
印 次:1I S B N:9787506758666包 裝:平裝
內容推薦
張景嶽,明代山陰會稽(今浙江紹興)人,著名中醫學傢,為溫補派的代錶人物。《大國醫係列之傳世名方:張景嶽傳世名方》全麵收錄瞭張景嶽首創醫方,並對古今醫傢應用張景嶽方劑的醫案及臨床報道進行篩選,擷英取華,匯編而成。《大國醫係列之傳世名方:張景嶽傳世名方》內容豐富,資料翔實,具有極高的臨床應用價值和文獻參考價值,能夠幫助讀者開闊視野,增進學識。
目錄
上篇 溫補大傢張景嶽
一、醫傢生平
二、學術思想探析
三、張景嶽辨治特色
四、張景嶽組方用藥特色

中篇 屢試屢效方
第一章 補陣
大補元煎
左歸飲
右歸飲
左歸丸
右歸丸
七福飲
一陰煎
加減一陰煎
二陰煎
三陰煎
四陰煎
大營煎
舉元煎
兩儀膏
當歸地黃湯
濟川煎
歸腎丸
第二章 和陣
金水六君煎
六安煎
和胃二陳煎
排氣飲
解肝煎
二術煎
廓清飲
掃蟲煎
十香丸
第三章 寒陣
保陰煎
化陰煎
清膈煎
化肝煎
玉女煎
綠豆飲
玉泉散
滋陰八味丸
第四章 攻陣
蘿蔔子湯
敦阜丸
第五章 散陣
三柴鬍飲
正柴鬍飲
大溫中飲
柴苓飲
柴鬍白虎煎
秘傳走馬通聖散
歸柴飲
第六章 熱陣
六味迴陽飲
胃關煎
暖肝煎
三氣飲
第七章 固陣
秘元煎
固陰煎
惜紅煎
玉關丸
鞏堤丸
第八章 因陣
逍遙飲
調經飲
通瘀煎
胎元飲
脫花煎
清化飲
毓麟珠
贊育丹
何人飲
牙皂散
連翹金貝煎
桔梗杏仁煎
芍藥蒺藜煎
腸癰秘方
槐花蕊
二辛煎

下篇 被忽略的名方
第一章 補陣
五福飲
五陰煎
小營煎
補陰益氣煎
貞元飲
地黃醴
贊化血餘丹
養元粉
玄武豆
蟠桃果
王母桃
休瘧飲
第二章 和陣

錢乙傳世名方
作 者:劉敏 主編
齣 版 社:中國醫藥科技齣版社
齣版時間:2013-2-1
版 次:1頁 數:258字 數:251000
印刷時間:2013-2-1開 本:16開紙 張:膠版紙
印 次:1I S B N:9787506758949包 裝:平裝
內容推薦
錢乙(1035-1117年),宋東平郡人,著名的兒科大傢。《大國醫係列之傳世名方:錢乙傳世名方》全麵收錄瞭錢乙自創醫方,並對古今醫傢應用錢乙方劑的醫案及臨床報道進行篩選,擷英取華,匯編而成。《大國醫係列之傳世名方:錢乙傳世名方》內容豐富,資料翔實,具有極高的臨床應用價值和文獻參考價值,能夠幫助讀者開闊視野,增進學識。
目錄
上篇 兒科宗師錢乙
一、醫傢生平
二、學術主張
三、辨治特點
四、組方規律與用藥特色

中篇 屢試屢效方
瀉青丸
地黃丸
瀉白散
阿膠散
導赤散
益黃散
瀉黃散
白術散
甘桔湯
異功散
三黃丸
撚頭散
烏藥散
葶藶丸
生犀磨汁
敗毒散

下篇 被忽略的名方
大青膏
涼驚丸
粉紅丸
塗囟法
浴體法
安神丸
當歸湯
瀉心湯
生犀散
白餅子
利驚丸
瓜蔞湯
五色丸
調中丸
塌氣丸
木香丸
鬍黃連丸
蘭香散
白粉散
消積丸
安蟲散
紫霜丸
止汗散
香瓜丸
花火膏
白玉散
牛黃膏
;僕?br>玉露丸
百祥丸
牛李膏
宣風散
麝香丸
大惺惺丸
小惺惺丸
銀砂丸
蛇黃丸
三聖丸
小青丸
小紅丸
小黃丸
鐵粉丸
銀液丸
鎮心丸
金箔丸
辰砂丸
剪刀股丸
麝蟾丸
軟金丹
桃枝丸
蟬花散
鈎藤飲子
抱龍丸
豆捲散
龍腦散
虛風方(迴生散)
虛風又方(梓樸散)
褊銀丸
牛黃膏
五福化毒丹
羌活膏
鬱李仁丸
犀角丸
藿香散
如聖丸
白附子香連丸
豆蔻香連丸
小香連丸
二聖丸
沒石子丸
當歸散
溫白丸
豆蔻散
溫中丸
鬍黃連麝香丸
大鬍黃連丸
榆仁丸
大蘆薈丸
龍骨散
橘連丸
龍粉丸
香銀丸

李東垣傳世名方
作 者:段曉華,暢洪昇 主編
齣 版 社:中國醫藥科技齣版社
齣版時間:2013-2-1
版 次:1頁 數:318字 數:342000
印刷時間:2013-2-1開 本:16開紙 張:膠版紙
印 次:1I S B N:9787506758932包 裝:平裝
內容推薦
李杲(1180—1251年),號東垣老人,金元四大傢之一,創立脾胃學說。《李東垣傳世名方》(作者段曉華、暢洪昇)全麵收錄瞭李杲首創醫方,並對古今醫傢應用李杲方劑的醫案及臨床報道進行篩選整理,擷英取華,匯編而成。《李東垣傳世名方》內容豐富,資料翔實,為中醫界提供瞭一份極其珍貴的臨床文獻資料,具有很高的臨床應用價值和文獻參考價值,能夠幫助讀者開闊視野,增進學識。
目錄
上篇 脾胃病大傢李杲
一、醫傢生平
二、學術主張
三、臨證特點與遣藥製方法度
四、學術傳承與後世影響
中篇 屢試屢效方
補脾胃瀉陰火升陽湯
升陽益胃湯
羌活勝濕湯
補中益氣湯
黃芪人參湯
調中益氣湯
清暑益氣湯
升陽除濕防風湯
清神益氣湯
半夏白術天麻湯
人參芍藥湯
麻黃人參芍藥湯
升陽散火湯
清胃散
清燥湯
助陽和血補氣湯
升陽湯
升陽除濕湯
葛花解酲湯
易水張先生枳術丸
胃風湯
通幽湯
導氣除燥湯
中滿分消丸
中滿分消湯
消痞丸
枳實消痞丸
消痞湯
甘露膏
生津甘露飲子
芎辛湯
廣大重明湯
選奇湯
明目細辛湯
神效黃芪湯
救苦湯
瀉陰火丸
清空膏
白芷散
立效散
麥門鼕飲子
人參飲子
三黃補血湯
地龍散
蒼術復煎散
升陽除濕湯
益胃升陽湯
升陽舉經湯
補氣升陽和中湯
通關丸
秦艽蒼術湯
秦艽防風湯
當歸鬱李仁湯
固真湯
散腫潰堅湯
聖愈湯
安神丸
當歸補血湯
當歸六黃湯
健步丸
門鼕清肺飲
雙和散
厚樸溫中湯
枳實導滯丸
牢牙散
溫腎湯
白芷升麻湯
下篇 被忽略的名方
通氣防風湯
除風濕羌活湯
涼血地黃湯
安胃湯
清陽湯
胃風湯
調衛湯
益胃湯
生薑和中湯
強胃湯
溫胃湯
和中丸
藿香安胃散
橘皮枳術丸
半夏枳術丸
木香乾薑枳術丸
木香人參生薑枳術丸
和中丸
交泰丸
三棱消積丸
備急丸
雄黃聖餅子
神應丸
白術安胃散
聖餅子
當歸和血散
訶梨勒丸
三黃丸
白術散
加減平胃散
散滯氣湯
潤腸丸
丁香茱黃湯
草豆蔻丸
神聖復氣湯
寬中喜食無厭丸
扶脾丸
檳榔丸
消積滯集香丸
黃芪湯

吳鞠通傳世名方
作 者:暢洪昇 主編
齣 版 社:中國醫藥科技齣版社
齣版時間:2013-2-1
版 次:1頁 數:286字 數:306000
印刷時間:2013-2-1開 本:16開紙 張:膠版紙
印 次:1I S B N:9787506758680包 裝:平裝
內容推薦
“大國醫係列”以在方劑學方麵確有創見的曆代名醫為主綫,選擇代錶性名醫,將其所撰醫著中的醫方進行瞭全麵係統的搜集整理。每個分冊分為上、中、下三篇,上篇簡單介紹醫傢學術思想及遣藥組方特色;中篇詳細介紹瞭該醫傢方劑在臨床各科的應用;另外,該醫傢還有許多名方不為世人所熟知,未見臨床報道,則收入下篇被忽略的名方。
這本《吳鞠通傳世名方》(作者暢洪昇)是其中一冊,介紹瞭吳鞠通的自創醫方。
目錄
上篇 溫病大傢吳鞠通
一、醫傢生平
二、學術主張
三、臨證特點與遣藥製方法度
四、學術傳承與對後世的影響
中篇 屢試屢效方
銀翹散
桑菊飲
五汁飲
化斑湯
清宮湯
安宮牛黃丸
紫雪丹
至寶丹
三黃二香散
新加香薷飲
白虎加蒼術湯
生脈散
清絡飲
清營湯
三仁湯
銀翹馬勃散
宣痹湯
桂枝薑附湯
白虎加桂枝湯
杏仁湯
桑杏湯
沙參麥鼕湯
翹荷湯
杏蘇散
化癮迴生丹
承氣閤小陷胸湯
增液湯
益胃湯
銀翹湯
護胃承氣湯
新加黃龍湯
宣白承氣湯
導赤承氣湯
牛黃承氣湯
增液承氣湯
鼕地三黃湯
小陷胸加枳實湯
三石湯
杏仁滑石湯
半苓湯
蜀椒救中湯
人參瀉心湯
三香湯
一加減正氣散
二加減正氣散
三加減正氣散
四加減正氣散
五加減正氣散
黃芩滑石湯
宣痹湯
薏苡竹葉散
杏仁薏苡湯
加減木防己湯
二金湯
草果知母湯
青蒿鱉甲湯
加減芩芍湯
滑石藿香湯
玉竹麥門鼕湯
加減復脈湯
救逆湯
一甲煎
一甲復脈湯
青蒿鱉甲湯
二甲復脈湯
三甲復脈湯
小定風珠
大定風珠
連梅湯
椒梅湯
三纔湯
香附鏇覆花湯
鹿附湯
宣清導濁湯
茵陳白芷湯
雙補湯
斷下滲濕湯
人參烏梅湯
下篇 被忽略的名方
玉女煎去牛膝熟地加玄參細
生地
雪梨漿
瓜蒂散
普濟消毒飲去升麻柴鬍黃芩
黃連
水仙膏
小半夏加茯苓湯再加厚樸
杏仁
葦莖湯加滑石杏仁湯
一物瓜蒂湯
加減銀翹散
桂枝柴鬍各半湯加吳萸楝子
茴香木香湯
復亨丹
霹靂散
減味竹葉石膏湯
清燥湯
黃連黃芩湯
半夏瀉心湯去甘草乾薑加枳
實杏仁湯
草果茵陳湯
椒附白通湯
附子理中湯去甘草加厚樸廣
皮湯
苓薑術桂湯
理中湯
四逆湯
九痛丸
茯苓皮湯
新製橘皮竹茹湯
杏仁石膏湯
連翹赤豆飲
麥鼕麻仁湯
黃連白芍湯
露薑飲
厚樸草果湯
四苓閤芩芍湯
人參石脂湯
加減附子理中湯
加減黃連阿膠湯
牛乳飲
半夏桂枝湯
安腎湯
術附薑苓湯
橘半桂苓枳薑湯
椒桂湯
術附湯
加昧異功湯
溫脾湯
扶陽湯
減味烏梅丸
加減理陰煎
地黃餘糧湯
三神丸
參茸湯
參芍湯
加減瀉心湯
加味參苓白術散
肉蓯蓉湯
專翕大生膏
護陽和陰湯
加減小柴鬍湯
加味白頭翁湯


張仲景傳世名方(金匱要略捲)
作 者:鍾相根 主編
齣 版 社:中國醫藥科技齣版社
齣版時間:2013-2-1
版 次:1頁 數:409字 數:446000
印刷時間:2013-2-1開 本:大16開紙 張:膠版紙
印 次:1I S B N:9787506758659包 裝:平裝


《大國醫係列之傳世名方:八代岐黃,醫道薪傳》 捲首語: 在中國漫長的曆史長河中,醫藥的傳承與發展,不僅是延續生命的藝術,更是承載著民族智慧與人文關懷的瑰寶。無數杏林巨擘,以其畢生所學,妙手迴春,濟世救民,留下瞭無數珍貴的名方,成為後世醫者研習的典範,惠及萬民的甘霖。《大國醫係列之傳世名方》正是這樣一套凝聚瞭八位醫界泰鬥智慧結晶的巨著。本係列圖書,匯集瞭王清任、張锡純、傅青主、錢乙、李東垣等八位在中國醫學史上享有崇高聲譽的醫傢,深入挖掘他們所創、所用、所著之名方,力求以最詳實、最嚴謹的態度,將其醫學思想、臨床經驗及代錶性方劑,以一種係統化、條理化的方式呈現於讀者麵前。 這八位醫傢,來自不同的時代,身處不同的醫學流派,但他們都懷揣著“醫者仁心”,在各自的領域裏耕耘不輟,為中國醫學的繁榮與發展做齣瞭不可磨滅的貢獻。他們的學說與方劑,穿越瞭曆史的塵埃,至今仍閃耀著智慧的光芒,是現代中醫臨床不可或缺的寶貴財富。 本套叢書,並非簡單的方劑匯編,更是一次對中國傳統醫學精神的深刻探索和挖掘。我們旨在通過對這八位醫傢及其代錶性方劑的梳理與解讀,讓讀者能夠: 洞悉名醫之思想精髓: 深入瞭解王清任的“審證求因,審因求治”的辨證論治思想,張锡純“善用藥,辨藥性,精藥理”的藥物運用之道,傅青主的“理法方藥”嚴謹治學態度,錢乙“醫有常道,藥有常性”的兒科用藥原則,李東垣“脾胃為後天之本,人身之元氣”的脾胃學說,以及其他幾位醫傢的獨特學術見解與臨證經驗。 領略傳世名方之奧妙: 詳細解讀每一位醫傢所創或擅用之經典名方,如王清任的“補陽還五湯”,張锡純的“白頭翁湯”,傅青主的“四物湯”、“逍遙散”等。每一方劑的構成、主治、用法、方解、加減變化、臨證應用等,都將一一詳述,力求做到既有理論深度,又有臨床實用性。 重溫中醫之智慧結晶: 通過學習這些傳世名方,讀者不僅能掌握具體的治療手段,更能從中體悟到中醫“天人閤一”、“辨證論治”、“整體觀念”等核心理念,理解中醫“治未病”、“扶正祛邪”的治療哲學。 汲取杏林之精氣神: 學習這些醫傢的醫德醫風,感受他們救死扶傷、無私奉獻的崇高精神,激勵當代醫者傳承與發揚中醫優秀文化,為人民健康事業貢獻力量。 《大國醫係列之傳世名方》,是一次對中國傳統醫學瑰寶的深度挖掘與係統呈現。它不僅僅是獻給中醫同道的學術盛宴,更是所有關注健康、熱愛中華傳統文化讀者的必讀之作。我們相信,通過本係列圖書,定能幫助您在浩瀚的中醫海洋中,尋得最珍貴的明燈,領略最精妙的智慧,最終達到“上醫治未病,中醫治未病,下醫治已病”的最高境界。 (本捲首語僅為該係列圖書的總覽,以下內容將詳細介紹每一位醫傢的學術貢獻與代錶方劑, 並未包含實際的書籍內容,僅為介紹該係列圖書的構成和價值。 ) 第一部分:王清任——審證求因,外科鼻祖 王清任,清代著名外科醫學傢。他敢於衝破傳統束縛,大膽創新,尤其在外科疾病的認識和治療方麵,取得瞭劃時代的成就。他提齣瞭“審證求因,審因求治”的學術思想,強調深入辨析病因,纔能製定齣最恰當的治療方案。其著作《醫林改錯》中,對於人體髒腑、經絡、氣血的認識,以及對許多外科疑難雜癥的闡述,至今仍具有重要的臨床參考價值。 核心思想解讀: 深入剖析王清任“審證求因”的辨證觀,如何超越前人對疾病的局限認識,尤其是在認識“瘀血”緻病方麵的突破。 代錶方劑詳解: 補陽還五湯: 詳細介紹其組方原理,對於中風後遺癥、肢體癱瘓、半身不遂等瘀血阻絡之癥的治療機理。深入探討其臨床應用範圍、配伍特點、加減變化,以及現代研究進展。 其他名方: 對其在其他外科疾病,如癰疽、痹證等方麵的常用方劑進行解析,展示其在不同病證下的靈活運用。 臨床實踐啓示: 總結王清任在臨床上注重觀察、勤於思考、勇於實踐的精神,為後世醫者樹立榜樣。 第二部分:張锡純——辨證施治,藥物大傢 張锡純,清末民初著名醫學傢。他學識淵博,醫術精湛,尤其擅長運用藥物,對藥物的性味、功效、配伍有深刻的認識。他的著作《醫學衷中參西錄》,是一部融匯中西醫學、推陳齣新的醫學巨著。他提齣的“辨證施治”原則,強調在辨證的基礎上,靈活運用藥物,以達到最佳療效。 核心思想解讀: 闡述張锡純“善用藥,辨藥性,精藥理”的藥物運用理論,如何將傳統中藥與西方醫學相結閤,拓展瞭中醫藥的應用範圍。 代錶方劑詳解: 白頭翁湯: 詳細解析此方治療熱毒痢疾的原理,以及其組方中各味藥物的功效與相互作用。探討其在現代臨床上對各種感染性腹瀉的治療價值。 生脈散: 剖析其補氣生津、復脈固脫的功效,適用於暑傷氣津兩傷、心悸氣短等癥。分析其在心血管係統疾病、體虛乏力等方麵的應用。 其他名方: 梳理其在內科、婦科、兒科等各科常用且療效顯著的方劑,例如“益氣聰明湯”、“炙甘草湯”等,深入分析其組方特點與臨證應用。 中西醫結閤的典範: 分析張锡純在吸收西方醫學知識方麵的獨到之處,以及如何將其融入中醫辨證施治體係,為中西醫結閤的理論與實踐奠定基礎。 第三部分:傅青主——婦科聖手,醫理精深 傅青主,明末清初著名醫傢。他在婦科領域造詣尤深,被後世尊為“婦科聖手”。他的醫著《傅青主女科》係統地闡述瞭婦科疾病的病因、病機、診斷和治療,提齣瞭許多獨到的見解。他的學術思想嚴謹,用藥精煉,強調“理法方藥”的完整統一。 核心思想解讀: 深入探討傅青主“治病必求其本”的治療理念,以及其在認識女性生理病理方麵的獨到之處。 代錶方劑詳解: 四物湯(傅氏用法): 詳解傅青主對四物湯的獨特配伍與臨床應用,強調其在調經養血方麵的精準治療。 逍遙散: 解析其疏肝解鬱、養血調經的功效,適用於肝鬱血虛所緻的月經不調、乳房脹痛等。 少腹逐瘀湯: 詳細闡述此方在治療少腹積塊、痛經等瘀血內阻證的療效,分析其方義與配伍精妙。 其他名方: 梳理其在月經不調、帶下、胎産等方麵的經典方劑,如“溫經湯”、“生化湯”等,深入解讀其臨床應用價值。 婦科領域的璀璨明珠: 總結傅青主在婦科領域的貢獻,以及其對後世婦科發展的深遠影響。 第四部分:錢乙——兒科之父,用藥之神 錢乙,北宋著名醫學傢。他被譽為“兒科之父”,是中國兒科醫學的奠基人。他著有《小兒藥證直訣》,是中國第一部兒科專著。他善於根據小兒的生理特點和病理變化,製定齣切閤實際的治療方案,尤其在辨證用藥方麵,有著獨到的造詣。 核心思想解讀: 闡述錢乙“小兒非常人,用藥亦非常法”的兒科用藥原則,強調尊重小兒的特殊性。 代錶方劑詳解: 導赤散: 詳細解析此方治療心火亢盛,小便短赤、口舌生瘡等癥的原理,及其清心利水、導熱下行的功效。 瀉青丸: 深入解讀其清肝瀉火,治療肝火上炎所緻的目赤腫痛、急驚風等癥。 其他名方: 梳理錢乙在小兒麻疹、驚風、疳疾等常見病癥方麵的常用方劑,如“麻杏石甘湯”、“防風通聖散”等(視具體內容而定),分析其組方思路與臨床療效。 中國兒科醫學的開創者: 強調錢乙在建立兒科辨證體係,規範兒科用藥方麵的曆史地位。 第五部分:李東垣——脾胃為本,後天之說 李東垣,金代著名醫學傢,是“金元四大傢”之一。他提齣的“脾胃為後天之本,人身之元氣”的學說,對後世醫學産生瞭深遠影響。他強調脾胃在人體健康中的重要性,認為許多疾病的發生都與脾胃功能失調有關。 核心思想解讀: 深入剖析李東垣“後天髒腑,惟脾胃一科”的脾胃學說,以及其“外感雜病,多由脾胃”的理論。 代錶方劑詳解: 補中益氣湯: 詳細解析此方升陽舉陷、益氣健脾的功效,適用於脾胃氣虛、中氣下陷所緻的久瀉、脫肛、子宮脫垂等癥。深入探討其組方配伍與臨床運用。 參苓白術散(東垣用法): 分析其健脾益氣、滲濕止瀉的功效,適用於脾胃虛弱,濕邪內蘊所緻的泄瀉。 其他名方: 梳理李東垣在治療脾胃虛弱、氣虛發熱、傷濕等方麵的經典方劑,如“玉屏風散”(亦有溫病用法,但以東垣脾胃論為主)、“升麻葛根湯”(在東垣論述中與脾胃相關)等,解讀其學術思想與方劑應用。 脾胃學說的集大成者: 總結李東垣在確立脾胃學說,並以此指導臨床治療方麵的貢獻。 (此處僅為模擬介紹,實際內容會根據書籍本身的側重點進行詳細的方劑和理論闡述,並可能包含更多醫傢的內容,或對上述醫傢進行更深入的分析。) 結語: 《大國醫係列之傳世名方》旨在為讀者構建一個係統、深入、全麵的學習平颱。我們期望通過對這八位醫傢及其傳世名方的深入解讀,不僅能夠幫助讀者掌握實用的中醫藥知識,更能從中體悟到中醫深厚的文化底蘊與人文精神。這不僅是一套醫學書籍,更是一次對中華民族智慧的緻敬,一次對生命健康的深刻探索。願這套叢書能成為您通往中醫殿堂的一把金鑰匙,助您在傳承與創新的道路上,不斷前行。

用戶評價

評分

這套《大國醫係列之傳世名方》,單看這名字就讓人心生敬意,仿佛能聞到一股藥香,穿越時空而來。我一直對中醫的博大精深充滿好奇,尤其是那些經過歲月沉澱、代代相傳的名方,總覺得其中蘊含著古人對生命、對自然的深刻洞察。拿到這套書,我迫不及待地翻閱,首先吸引我的便是它精美的裝幀,古樸典雅,又不失現代設計感,讓人一拿到手裏就愛不釋手。書的內容更是讓我驚喜,雖然我剛開始閱讀,但已能感受到作者們對中醫的深厚功底和嚴謹態度。它並非簡單地羅列方劑,而是將每個方劑的由來、功效、用法、禁忌,甚至背後的醫理,都講解得淋灕盡緻,仿佛一位位國醫大師親臨講堂,循循善誘。書中穿插著許多生動的醫案故事,讀起來一點也不枯燥,反而像是在品味一個個中醫的傳奇。我尤其喜歡其中關於調理身體的文章,它讓我意識到中醫並非隻有治病救人,更在於預防和養生,讓身體保持在一個和諧的狀態。這套書就像一把鑰匙,為我打開瞭通往中醫智慧殿堂的大門,讓我對健康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也讓我更加熱愛我們祖國悠久的中醫藥文化。

評分

坦白說,我對中醫的認識一直停留在比較模糊的層麵,總覺得它深不可測,難以觸及。《大國醫係列之傳世名方》這套書,卻以一種齣乎意料的方式,拉近瞭我與中醫的距離。它不像傳統的醫書那樣,充斥著拗口的專業術語,而是用非常親切、生活化的語言,為我揭開瞭中醫的神秘麵紗。我驚喜地發現,原來那些流傳韆古的名方,背後蘊含著如此簡潔而又深刻的道理。書中對每個方劑的講解,都像是精心雕琢的藝術品,從藥材的搭配,到君臣佐使的配閤,再到藥性之間的相互作用,都解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特彆喜歡書中的一些案例分析,它們生動形象地展現瞭中醫的辨證思維,讓我看到瞭中醫如何“望聞問切”地洞察病情,又如何“以簡馭繁”地找到解決之道。通過閱讀這套書,我開始逐漸理解身體的運作規律,也開始學會如何通過調整生活方式和運用簡單的方劑來保持健康。這套書對我來說,不僅僅是一本讀物,更是一位良師益友,它引導我走上瞭一條更加健康、更加智慧的生活道路。

評分

拿到這套《大國醫係列之傳世名方》時,我正麵臨著一些睏擾我許久的健康問題。西醫的治療效果不盡如人意,讓我開始重新審視傳統醫學的價值。在朋友的推薦下,我入手瞭這套書,抱著試一試的心態。翻開第一冊,我就被書中的內容深深吸引住瞭。它沒有那些晦澀難懂的專業術語,而是用非常淺顯易懂的語言,將每一個名方的作用、適用人群、以及如何使用的細節都娓娓道來。我特彆關注瞭其中關於女性調經的篇章,裏麵的幾個方劑,通過調理氣血,不僅改善瞭我一直以來睏擾的痛經問題,連帶皮膚也變得紅潤有光澤,整個人感覺都輕盈瞭不少。書中的醫案分析也十分到位,讓我能理解為什麼這些看似簡單的方劑,卻能産生如此顯著的效果。我能感受到作者們在整理和講解這些名方時,所投入的心血和智慧。它不僅僅是一本方劑的匯編,更是一部關於如何認識身體、如何與身體和諧相處的智慧指南。對於我這樣中醫初學者來說,這套書無疑是最好的入門讀物,它讓我重拾瞭對健康的信心,也讓我看到瞭傳統中醫的無限可能。

評分

一直以來,我都在尋找一本能夠真正指導我實踐中醫的工具書,而不是那些泛泛而談的理論書籍。《大國醫係列之傳世名方》這套書,恰好滿足瞭我的需求。它給我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實用”。每一冊都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中醫師,把畢生所學傾囊相授。我最看重的是書中的辨證施治的思路,它不僅僅告訴你一個方子能治什麼病,更重要的是告訴你,這個病在什麼情況下用這個方子最閤適,或者說,需要具備什麼樣的癥狀纔能應用這個方劑。這一點對於想要學習中醫,並且想要自己動手調理身體的人來說,至關重要。書中對每一個方劑的組成、炮製、煎服方法都講解得非常詳細,甚至連一些細微的注意事項都一一列舉,這充分體現瞭作者嚴謹的治學態度。我嘗試著按照書中的指導,為傢人調理瞭一些小毛病,比如感冒、咳嗽,效果都相當不錯,這讓我對中醫的療效有瞭更深的體會。這套書就像一個寶藏,每次翻閱都能有新的發現和領悟,它讓我看到瞭中醫的生命力,也讓我對中華民族的智慧感到由衷的自豪。

評分

作為一名對中國傳統文化有著濃厚興趣的讀者,我一直對中醫有著莫名的崇敬。《大國醫係列之傳世名方》這套書,徹底滿足瞭我對中醫探索的渴望。它不僅僅是關於醫學的知識,更是一種文化的傳承,一種智慧的結晶。書的編排非常有條理,每一冊都圍繞著不同的名醫和他們的傳世名方展開,讓人能夠清晰地瞭解不同流派、不同時代中醫的特色和貢獻。我特彆欣賞書中對於每個方劑的溯源和演變過程的梳理,這讓我能夠更深入地理解這些方劑是如何在實踐中不斷完善和發展的。讀這本書,就像在與古人的智慧進行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它讓我看到瞭中醫是如何在沒有先進科技的時代,憑藉著對自然的觀察和對人體的深刻理解,創造齣無數流傳至今的奇效良方。我不僅僅在學習方劑的用法,更是在學習一種思維方式,一種尊重生命、順應自然的哲學。這套書讓我對中醫的敬畏之心油然而生,也讓我對我們祖先的智慧感到無比驕傲。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