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斯塔夫·勒庞对心理学和政治学的熟稔,使他的作品拥有一些独特的视角,兼之法国式随兴而至的叙述风格,往往给读者带来一些特异的体会。《革命心理学》是一部试图刻画法国大革命期间各色人群心路历程的著作。其特殊的对政治、社会行为的心理分析方法,对我们进一步了解法国大革命及其相关的政治、社会活动,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帮助。这部著作,无论是作为文献还是作为学术作品,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古斯塔夫·勒庞(Gustave Le Bon),1841—1931,法国社会心理学家,著有《各民族进化的心理学规律》、《法国大革命和革命心理学》、《战争心理学》等,其中以《乌合之众》***。
民主革命失败的病理分析——代译序
一、轻与重
二、传统与现代
三、缺失宪政的民主
导论 历史的修正
**编 革命的心理因素
**卷 革命的一般特征
**章 科学革命和政治革命
一、革命的分类
二、科学革命
三、政治革命
四、政治革命的结果
第二章 宗教革命
一、宗教革命与政治革命
二、宗教改革的开始和它的**个信徒
三、宗教改革教义的理性价值
四、宗教改革的传播
五、不同宗教信仰间的冲突:宽容的不可能
六、宗教革命的结果
第三章 革命中的政府行为
一、革命时代中政府的虚弱抵抗
二、政府的抵制如何才能克服革命
三、政府进行的革命:以中国和土耳其为例
四、革命后存留的社会要素
第四章 人民在革命中扮演的角色
一、民族精神的刚性与柔性
二、人民是如何看待革命的
三、人民在大革命中的作用
四、大众及其组成要素
第二卷 革命中的主流心理形态
**章 革命中个体人格的变化
一、人格的转化
二、大革命时期突出的性格因素
第二章 神秘主义心理和雅各宾心理
一、大革命时期盛行的心理状态之分类
二、神秘主义心理
三、雅各宾心理
第三章 革命心理和犯罪心理
一、革命心理
二、犯罪心理
第四章 革命大众的心理
一、大众的一般特征
二、民族精神的稳定性如何限制大众心理的摇摆
三、革命运动中**的作用
第五章 革命议会的心理
一、革命议会的心理特征
二、革命俱乐部的心理
三、对议会中情绪不断激化之原因的一个尝试性解释
第二编 法国大革命
**卷 法国大革命的起源
**章 历史学家对法国大革命的看法
一、研究大革命的历史学家
二、大革命的宿命论
三、近来研究大革命的历史学家之犹疑
四、历史研究中的客观性
第二章 旧制度的心理基础
一、君主专制政体与旧制度的基础
二、旧制度的弊端
三、旧制度下的生活
四、大革命期间人们对君主制的情感演变
第三章 大革命时期的精神无政府状态与哲学家的影响
一、革命思想的起源与传播
二、世纪哲学家对大革命起源之假想的影响以及他们对民主政治的厌恶
三、大革命时期资产阶级的哲学思想
第四章 法国大革命的心理幻想
一、原始人、回归自然状态与大众心理的幻想
二、决裂与法律改造人性力量的幻想
三、大革命原则理论价值的幻想
第二卷 大革命时期理性、情感、神秘主义以及集体诸要素的影响
**章 制宪议会的心理
一、法国大革命时期发生作用的心理要素
二、旧制度的瓦解与三级会议的召开
三、制宪议会
第二章 立法议会的心理
一、立法议会期间的政治事件
二、立法议会的精神特征
第三章 国民公会的心理
一、国民公会的传奇
二、雅各宾宗教胜利之后果
三、国民公会的精神特征
第四章 国民公会时期的法国政府
一、国民公会时期俱乐部与巴黎公社的活动
二、国民公会时期的政府:大恐怖
三、国民公会的终结与督政府统治的开始
第五章 革命暴行的实例
一、革命暴行的心理动机
二、革命法庭
三、大恐怖时期的外省
第六章 大革命时期的军队
一、革命议会与军队
二、反对大革命的欧洲战争
三、决定革命军队胜利的心理因素与军事因素
第七章 大革命**的心理
一、大革命时代人的精神状况:暴力与虚弱的影响
二、委员会委员或特派员们的心理
三、丹东与罗伯斯庇尔
四、富基埃一丹维尔、马拉、比约一瓦伦等人
五、大革命后幸存的国民公会成员的命运
第三卷 古代传统与革命原则之间的冲突
**章 无政府状态的*后挣扎:督政府
一、督政府的心理
二、督政府的专制统治:大恐怖的复发
三、拿破仑的崛起
四、大革命持续的原因
第二章 秩序的恢复:执政共和
一、大革命的成果如何为执政官所认可
二、执政官时代法国秩序的重建
三、执政府事业成功的心理因素
第三章 *近一个世纪传统与革命原则相冲突的政治后果
一、法国革命运动不断的心理原因
二、百年法国革命回顾
第三编 革命原则的新近发展
**章 大革命以来民主信仰的发展
一、大革命后民主思想的逐步传播
二、大革命三个基本原则的不均衡发展
三、知识分子的民主与大众民主
四、天赋不平等与民主平等
第二章 民主演进的结果
一、非理性价值对社会进化的影响
二、雅各宾精神与民主信仰的心理
三、普选权及其代表
四、对改革的狂热
五、民主**中的社会差异与各国的民主思想
第三章 民主信仰的新形式
一、劳资冲突
二、工人阶级的发展和工团主义运动
三、当代的一些民主政府何以会逐渐演变成官僚政府
结论
后记
人名、地名译名对照表
附录 勒庞著作一览表
我最近一直在思考,是什么样的心理特质,让一些个体能够承担起在动荡时期领导变革的重任?《革命心理学/民主译丛》这个书名,让我联想到了那些在历史洪流中挺身而出的人物,他们是如何克服恐惧,如何激励他人,又如何在巨大的压力下做出决策的。我好奇这本书是否会探讨领袖魅力背后是否存在着某种可分析的心理模式,比如超乎常人的自信、精准的风险评估能力,或者对民众心理需求的敏锐洞察。当然,我也希望能看到对那些追随者心理的分析,是什么让他们愿意放弃安逸,投身于充满不确定性的事业?是理想的感召,是共同的诉求,还是被某种情感所裹挟?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视角,让我去理解个体在群体中的心理变化,比如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或者在激烈的冲突中,个体心理会发生怎样的扭曲或升华。如果它能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荣格的集体无意识,或者其他心理学流派的理论,巧妙地应用于对革命现象的解读,那就更令人激动了。我期待它能揭示,在轰轰烈烈的革命背后,隐藏着怎样深刻而普遍的人类心理规律,让我能够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审视历史。
评分这套“民主译丛”的书名总是能立刻抓住我的眼球,尤其当它加上“革命心理学”这样的副标题时。我一直对人类行为的深层驱动力以及这些驱动力如何与宏大的社会变革交织在一起感到着迷。想象一下,翻开一本能够解释那些看似一触即发的群体情绪,那些突然燃起的反抗火焰,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复杂的心理机制的书,我内心就充满了期待。我希望这本书能带我走进那些历史的关键时刻,去理解那些走上街头、挥舞旗帜的普通人,他们的恐惧、他们的希望、他们的愤怒,是如何被某种看不见的力量汇聚,最终形成撼动旧秩序的洪流。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理论框架,帮助我理解个人心理如何与集体意识相互作用,而这种相互作用又如何催生出革命的浪潮。更重要的是,我希望它能不仅仅是描述现象,更能深入剖析其背后的心理学原理,例如群体动力学、认知偏差、身份认同的形成与转变,以及领袖人物的心理影响力等。如果它能将这些复杂的心理学概念,用一种相对易懂且引人入胜的方式呈现出来,并结合具体的历史案例进行阐释,那无疑会是一场智识上的盛宴,让我对人类社会的演变,以及个体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有更深刻、更具洞察力的理解。
评分“民主译丛”这个系列,我一直非常关注,它经常能带来一些非常有深度和启发性的读物。而当它这次与“革命心理学”相结合,我的好奇心更是被彻底点燃。我一直对“动机”这个概念在社会变革中的作用感到好奇。是什么样的内在动机,驱使人们去追求自由和公平?是压抑已久的愤怒,是对不公的本能反抗,还是对更美好未来的憧憬?我希望这本书能从心理学的角度,去剖析革命的驱动力,不仅仅是经济或政治因素,更要关注个体和群体的心理需求。比如,被剥夺感、羞耻感、归属感,以及对意义的追求,这些心理因素在革命进程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我期待这本书能为我提供一个理解“革命者心理”的视角,去探究他们如何形成坚定的信念,如何克服恐惧,如何与他人建立信任,并在充满危险的环境中保持行动力。如果它能结合一些现代心理学研究,例如积极心理学或者认知行为疗法的一些原理,来解释革命成功或失败背后的心理因素,那就更令人兴奋了。
评分这个“民主译丛”的名字,总能引发我对社会结构和权力运作的深思。而“革命心理学”这个副标题,则瞬间将我的思绪拉回到那些历史的关键节点。我一直在思考,是什么样的心理状态,让一群原本安分守己的人,能够突然间挑战现有秩序,甚至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我希望能在这本书里找到关于“集体行动的逻辑”的心理学解释,比如,个体在群体中如何克服“搭便车”心理,如何形成共同的身份认同,并愿意为之付出。我还对“社会认同理论”在革命中的应用很感兴趣,当人们的群体认同被激起时,是否会产生更强的凝聚力和行动力?这本书是否会探讨,在革命时期,信息的过滤和传播,如何影响个体的认知和决策,是否存在“信息茧房”效应,使得人们更容易被特定叙事所说服?我希望它能超越单纯的历史事件描述,深入到革命参与者的内心世界,去探究他们的动机、他们的信念、他们的恐惧,以及这些心理因素是如何与社会结构相互作用,最终导向革命的发生。
评分关于“民主译丛”,我一直对这个系列抱有很高的期望,因为它通常会引进一些在西方学界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著作,涵盖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多个领域。而当它冠以“革命心理学”的名号时,我便迫切地想知道,这本书会如何连接个体心理与宏观的政治转型。我一直在思考,社会变革往往伴随着情绪的爆发,有欣喜若狂的狂热,也有深入骨髓的恐惧和仇恨。我好奇这本书是否会深入分析这些情绪是如何在群体中传播和放大的,是否存在一些心理机制,使得特定情绪在特定社会条件下更容易被触发和蔓延。比如,集体焦虑是否会催生出对强权的需求,而长期的压抑又如何转化为爆发式的反抗?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理论工具,帮助我理解信息传播在革命中的作用,以及宣传和煽动是如何利用人们的心理弱点来达到目的的。如果它能提供一些关于如何识别和抵制心理操纵的见解,那就更有现实意义了。我期待这本书能为我提供一个理解民主转型过程中,个体心理动能的分析框架,让我能更深入地理解民主何以建立,又何以维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