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斯塔夫·勒龐對心理學和政治學的熟稔,使他的作品擁有一些獨特的視角,兼之法國式隨興而至的敘述風格,往往給讀者帶來一些特異的體會。《革命心理學》是一部試圖刻畫法國大革命期間各色人群心路曆程的著作。其特殊的對政治、社會行為的心理分析方法,對我們進一步瞭解法國大革命及其相關的政治、社會活動,提供瞭非常重要的幫助。這部著作,無論是作為文獻還是作為學術作品,都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
古斯塔夫·勒龐(Gustave Le Bon),1841—1931,法國社會心理學傢,著有《各民族進化的心理學規律》、《法國大革命和革命心理學》、《戰爭心理學》等,其中以《烏閤之眾》***。
民主革命失敗的病理分析——代譯序
一、輕與重
二、傳統與現代
三、缺失憲政的民主
導論 曆史的修正
**編 革命的心理因素
**捲 革命的一般特徵
**章 科學革命和政治革命
一、革命的分類
二、科學革命
三、政治革命
四、政治革命的結果
第二章 宗教革命
一、宗教革命與政治革命
二、宗教改革的開始和它的**個信徒
三、宗教改革教義的理性價值
四、宗教改革的傳播
五、不同宗教信仰間的衝突:寬容的不可能
六、宗教革命的結果
第三章 革命中的政府行為
一、革命時代中政府的虛弱抵抗
二、政府的抵製如何纔能剋服革命
三、政府進行的革命:以中國和土耳其為例
四、革命後存留的社會要素
第四章 人民在革命中扮演的角色
一、民族精神的剛性與柔性
二、人民是如何看待革命的
三、人民在大革命中的作用
四、大眾及其組成要素
第二捲 革命中的主流心理形態
**章 革命中個體人格的變化
一、人格的轉化
二、大革命時期突齣的性格因素
第二章 神秘主義心理和雅各賓心理
一、大革命時期盛行的心理狀態之分類
二、神秘主義心理
三、雅各賓心理
第三章 革命心理和犯罪心理
一、革命心理
二、犯罪心理
第四章 革命大眾的心理
一、大眾的一般特徵
二、民族精神的穩定性如何限製大眾心理的搖擺
三、革命運動中**的作用
第五章 革命議會的心理
一、革命議會的心理特徵
二、革命俱樂部的心理
三、對議會中情緒不斷激化之原因的一個嘗試性解釋
第二編 法國大革命
**捲 法國大革命的起源
**章 曆史學傢對法國大革命的看法
一、研究大革命的曆史學傢
二、大革命的宿命論
三、近來研究大革命的曆史學傢之猶疑
四、曆史研究中的客觀性
第二章 舊製度的心理基礎
一、君主專製政體與舊製度的基礎
二、舊製度的弊端
三、舊製度下的生活
四、大革命期間人們對君主製的情感演變
第三章 大革命時期的精神無政府狀態與哲學傢的影響
一、革命思想的起源與傳播
二、世紀哲學傢對大革命起源之假想的影響以及他們對民主政治的厭惡
三、大革命時期資産階級的哲學思想
第四章 法國大革命的心理幻想
一、原始人、迴歸自然狀態與大眾心理的幻想
二、決裂與法律改造人性力量的幻想
三、大革命原則理論價值的幻想
第二捲 大革命時期理性、情感、神秘主義以及集體諸要素的影響
**章 製憲議會的心理
一、法國大革命時期發生作用的心理要素
二、舊製度的瓦解與三級會議的召開
三、製憲議會
第二章 立法議會的心理
一、立法議會期間的政治事件
二、立法議會的精神特徵
第三章 國民公會的心理
一、國民公會的傳奇
二、雅各賓宗教勝利之後果
三、國民公會的精神特徵
第四章 國民公會時期的法國政府
一、國民公會時期俱樂部與巴黎公社的活動
二、國民公會時期的政府:大恐怖
三、國民公會的終結與督政府統治的開始
第五章 革命暴行的實例
一、革命暴行的心理動機
二、革命法庭
三、大恐怖時期的外省
第六章 大革命時期的軍隊
一、革命議會與軍隊
二、反對大革命的歐洲戰爭
三、決定革命軍隊勝利的心理因素與軍事因素
第七章 大革命**的心理
一、大革命時代人的精神狀況:暴力與虛弱的影響
二、委員會委員或特派員們的心理
三、丹東與羅伯斯庇爾
四、富基埃一丹維爾、馬拉、比約一瓦倫等人
五、大革命後幸存的國民公會成員的命運
第三捲 古代傳統與革命原則之間的衝突
**章 無政府狀態的*後掙紮:督政府
一、督政府的心理
二、督政府的專製統治:大恐怖的復發
三、拿破侖的崛起
四、大革命持續的原因
第二章 秩序的恢復:執政共和
一、大革命的成果如何為執政官所認可
二、執政官時代法國秩序的重建
三、執政府事業成功的心理因素
第三章 *近一個世紀傳統與革命原則相衝突的政治後果
一、法國革命運動不斷的心理原因
二、百年法國革命迴顧
第三編 革命原則的新近發展
**章 大革命以來民主信仰的發展
一、大革命後民主思想的逐步傳播
二、大革命三個基本原則的不均衡發展
三、知識分子的民主與大眾民主
四、天賦不平等與民主平等
第二章 民主演進的結果
一、非理性價值對社會進化的影響
二、雅各賓精神與民主信仰的心理
三、普選權及其代錶
四、對改革的狂熱
五、民主**中的社會差異與各國的民主思想
第三章 民主信仰的新形式
一、勞資衝突
二、工人階級的發展和工團主義運動
三、當代的一些民主政府何以會逐漸演變成官僚政府
結論
後記
人名、地名譯名對照錶
附錄 勒龐著作一覽錶
“民主譯叢”這個係列,我一直非常關注,它經常能帶來一些非常有深度和啓發性的讀物。而當它這次與“革命心理學”相結閤,我的好奇心更是被徹底點燃。我一直對“動機”這個概念在社會變革中的作用感到好奇。是什麼樣的內在動機,驅使人們去追求自由和公平?是壓抑已久的憤怒,是對不公的本能反抗,還是對更美好未來的憧憬?我希望這本書能從心理學的角度,去剖析革命的驅動力,不僅僅是經濟或政治因素,更要關注個體和群體的心理需求。比如,被剝奪感、羞恥感、歸屬感,以及對意義的追求,這些心理因素在革命進程中扮演著怎樣的角色?我期待這本書能為我提供一個理解“革命者心理”的視角,去探究他們如何形成堅定的信念,如何剋服恐懼,如何與他人建立信任,並在充滿危險的環境中保持行動力。如果它能結閤一些現代心理學研究,例如積極心理學或者認知行為療法的一些原理,來解釋革命成功或失敗背後的心理因素,那就更令人興奮瞭。
評分這套“民主譯叢”的書名總是能立刻抓住我的眼球,尤其當它加上“革命心理學”這樣的副標題時。我一直對人類行為的深層驅動力以及這些驅動力如何與宏大的社會變革交織在一起感到著迷。想象一下,翻開一本能夠解釋那些看似一觸即發的群體情緒,那些突然燃起的反抗火焰,背後究竟隱藏著怎樣復雜的心理機製的書,我內心就充滿瞭期待。我希望這本書能帶我走進那些曆史的關鍵時刻,去理解那些走上街頭、揮舞旗幟的普通人,他們的恐懼、他們的希望、他們的憤怒,是如何被某種看不見的力量匯聚,最終形成撼動舊秩序的洪流。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理論框架,幫助我理解個人心理如何與集體意識相互作用,而這種相互作用又如何催生齣革命的浪潮。更重要的是,我希望它能不僅僅是描述現象,更能深入剖析其背後的心理學原理,例如群體動力學、認知偏差、身份認同的形成與轉變,以及領袖人物的心理影響力等。如果它能將這些復雜的心理學概念,用一種相對易懂且引人入勝的方式呈現齣來,並結閤具體的曆史案例進行闡釋,那無疑會是一場智識上的盛宴,讓我對人類社會的演變,以及個體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有更深刻、更具洞察力的理解。
評分這個“民主譯叢”的名字,總能引發我對社會結構和權力運作的深思。而“革命心理學”這個副標題,則瞬間將我的思緒拉迴到那些曆史的關鍵節點。我一直在思考,是什麼樣的心理狀態,讓一群原本安分守己的人,能夠突然間挑戰現有秩序,甚至不惜付齣生命的代價?我希望能在這本書裏找到關於“集體行動的邏輯”的心理學解釋,比如,個體在群體中如何剋服“搭便車”心理,如何形成共同的身份認同,並願意為之付齣。我還對“社會認同理論”在革命中的應用很感興趣,當人們的群體認同被激起時,是否會産生更強的凝聚力和行動力?這本書是否會探討,在革命時期,信息的過濾和傳播,如何影響個體的認知和決策,是否存在“信息繭房”效應,使得人們更容易被特定敘事所說服?我希望它能超越單純的曆史事件描述,深入到革命參與者的內心世界,去探究他們的動機、他們的信念、他們的恐懼,以及這些心理因素是如何與社會結構相互作用,最終導嚮革命的發生。
評分關於“民主譯叢”,我一直對這個係列抱有很高的期望,因為它通常會引進一些在西方學界具有重要影響力的著作,涵蓋政治學、社會學、曆史學等多個領域。而當它冠以“革命心理學”的名號時,我便迫切地想知道,這本書會如何連接個體心理與宏觀的政治轉型。我一直在思考,社會變革往往伴隨著情緒的爆發,有欣喜若狂的狂熱,也有深入骨髓的恐懼和仇恨。我好奇這本書是否會深入分析這些情緒是如何在群體中傳播和放大的,是否存在一些心理機製,使得特定情緒在特定社會條件下更容易被觸發和蔓延。比如,集體焦慮是否會催生齣對強權的需求,而長期的壓抑又如何轉化為爆發式的反抗?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些理論工具,幫助我理解信息傳播在革命中的作用,以及宣傳和煽動是如何利用人們的心理弱點來達到目的的。如果它能提供一些關於如何識彆和抵製心理操縱的見解,那就更有現實意義瞭。我期待這本書能為我提供一個理解民主轉型過程中,個體心理動能的分析框架,讓我能更深入地理解民主何以建立,又何以維係。
評分我最近一直在思考,是什麼樣的心理特質,讓一些個體能夠承擔起在動蕩時期領導變革的重任?《革命心理學/民主譯叢》這個書名,讓我聯想到瞭那些在曆史洪流中挺身而齣的人物,他們是如何剋服恐懼,如何激勵他人,又如何在巨大的壓力下做齣決策的。我好奇這本書是否會探討領袖魅力背後是否存在著某種可分析的心理模式,比如超乎常人的自信、精準的風險評估能力,或者對民眾心理需求的敏銳洞察。當然,我也希望能看到對那些追隨者心理的分析,是什麼讓他們願意放棄安逸,投身於充滿不確定性的事業?是理想的感召,是共同的訴求,還是被某種情感所裹挾?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視角,讓我去理解個體在群體中的心理變化,比如從旁觀者變成參與者,或者在激烈的衝突中,個體心理會發生怎樣的扭麯或升華。如果它能將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榮格的集體無意識,或者其他心理學流派的理論,巧妙地應用於對革命現象的解讀,那就更令人激動瞭。我期待它能揭示,在轟轟烈烈的革命背後,隱藏著怎樣深刻而普遍的人類心理規律,讓我能夠從一個全新的角度去審視曆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