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Photoshop图层与通道艺术(第2版)
原价:69.00元
作者:雷波
出版社:中国电力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2-01
ISBN:9787508363813
字数:574000
页码:368
版次: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822kg
编辑推荐
本书是畅销书《Photoshop图层与通道艺术》的升级版,专为初、中级读者进阶而编写,史无前例的深入剖析,图文并茂的详细讲解,精彩的实例分析,完全揭示Photoshop图层与通道奥秘,全面提高设计水准,学完本书可助您快速成为Photoshop专家。
用中性色填充的新图层与普通新图层的区别是什么?改变图层组的混合模式对于图层组中的图层有什么影响?如何全方位编辑3D模型的灯光以及贴图?“应用图像”的真正优势是什么,如何更好地使用?如何理解“计算”命令,如何使用此命令制作选区?如何深入像素级混合图像?“挖空”选项对于图层组与剪贴蒙版图层的影响有什么不同?智能对象与智能滤镜是何关系,如何利用智能滤镜反复编辑滤镜参数?如何区分图层混合模式?各类混合模式有何作用?如何全方位编辑3D模式的灯光以及贴图?
内容提要
本书是《Photoshop图层与通道艺术》一书的第二版。第一版于2005年上市后,受到广大读者好评,第一版多次重印销售至全国各个地区,许多大中专院校纷纷将第一版作为教材定购。
本书不仅延续了上一版以主要篇幅深入讲解与剖析Photoshop最为重要的'图层'与'通道'功能的特色,更针对Photoshop Cs3版本的升级变化,添加了有关图层、通道非常重要的知识与技能点,从而使本书所讲述的图层、通道方面的技术更加新颖独特、纯粹精深。
考虑到Photoshop是一种艺术化的软件,本书中所有示例均经过编著者精心设计,在保证示例详尽、全面且完美展示软件功能的情况下,还具有颇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本书特别适合希望深入掌握Photosh叩软件、渴望提高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的Phofnshop用户,以及各类平面设计培训班的Photosh叩讲师,同时本书也是各大、中专院校及培训班的最佳教材。
目录
前言
Chapter 1 图层基础
1.1 理解图层
1.1.1 图层概述
1.1.2 理解图层中的内容
1.2 图层基础操作
1.2.1 创建图层
1.2.2 选择图层
1.2.3 删除图层
1.2.4 “显示/隐藏”操作
1.2.5 调整图层顺序
1.2.6 链接图层
1.3 灵活运用图层组
1.3.1 创建图层组
1.3.2 创建嵌套图层组
1.4 对齐与分布图层
1.4.1 对齐图层
1.4.2 分布图像
1.5 合并图层基础操作
1.5.1 合并任意多个图层
1.5.2 合并图层
1.5.3 合并可见图层
1.5.4 合并剪贴蒙版
1.5.5 拼合图像
1.6 盖印图层
1.6.1 盖印可见图层
1.6.2 盖印链接图层
1.6.3 盖印图层组
1.7 图层复合
1.7.1 图层复合的作用
1.7.2 使用图层复合
1.7.3 导出图层复合
1.8 实现跨图层操作
1.8.1 跨图层选择
1.8.2 跨图层仿制图像
Chapter 2 全面了解图层细节
2.1 认识并了解图层的分类
2.1.1 调整图层
2.1.2 填充图层
2.1.3 文字图层
2.1.4 形状图层
2.2 辨识图层与图像
2.2.1 通过图层缩览图辨识图层
2.2.2 通过名称进行辨识图层
2.2.3 通过颜色进行辨识图层
2.2.4 通过显示图层边缘辨识图像
2.3 中性色填充新图层应用技巧
2.3.1 理解中性色
2.3.2 中性色使用技巧
2.4 在相同或不同图像中复制图层
2.4.1 在同一图像中复制图层
2.4.2 在不同图像中复制图层
2.5 图层组运用高级技巧
2.5.1 图层组高级技巧之图层组混合模式
2.5.2 图层组高级技巧之图层组蒙版
2.5.3 图层组高级技巧之运用调整图层组
2.6 全面掌握并理解合并图层
2.6.1 合并后新图层的命名
2.6.2 合并后新图层的混合模式
2.6.3 合并有图层蒙版的图层
2.6.4 合并有图层样式的图层
Chapter 3 全面掌握4大图层
3.1 调整图层
3.1.1 理解调整图层
3.1.2 创建调整图层
3.1.3 更改调整图层参数
3.1.4 删除调整图层
3.2 灵活运用调整图层
3.2.1 活用调整图层创建选区
3.2.2 调整图层配合图层样式
3.2.3 改变调整图层的混合模式
3.2.4 改变调整图层的调整强度
3.2.5 改变调整图层类型
3.2.6 改变调整图层参数值
3.3 调整图层高级使用技巧
3.3.1 利用图层蒙版限制调整区域
3.3.2 重叠型调整图层
3.3.3 像素级使用调整图层
3.4 填充图层
3.4.1 理解填充图层
3.4.2 创建实色填充图层
3.4.3 创建渐变填充图层
3.4.4 创建图案填充图层
3.5 形状及形状图层
3.5.1 形状与形状图层的关系
3.5.2 形状工具与形状图层
3.5.3 栅格化形状图层
3.6 文字及文字图层
3.6.1 理解文字图层
3.6.2 转换文字图层
3.7 文字图层艺术化设计高级应用
3.7.1 制作曲线型排列的文字
3.7.2 制作不规则形状的文字块
Chapter 4 深入掌握4类蒙版
4.1 快速蒙版
4.1.1 关于快速蒙版
4.1.2 创建并编辑快速蒙版
……
Chapter 5 图层混合模式详解
Chapter 6 像素级混合图层高级技巧
Chapter 7 掌握图层样式
Chapter 8 理解图层高级混合选项
Chapter 9 智能化批量修改图层
Chapter 10 智能化功能
Chapter 11 3D图层与视频图层
Chapter 12 理解通道
Chapter 13 Alpha通道典型应用
Chapter 14 通道计算与应用图像
Chapter 15 综合案例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厚重的书册,拿到手里就感觉分量十足,封面上的信息简明扼要,一看就知道是那种需要严肃对待的官方文件。我原本是抱着一种学习和查阅的心态来的,想看看最新的行业标准到底有哪些细微的调整和深化。翻开扉页,那些严谨的术语和密集的条文立刻占据了视野,空气中仿佛都弥漫着一丝“规范”的味道。我最感兴趣的是关于采光和通风的那几个章节,毕竟在学校环境中,这些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学习效率。标准里对不同朝向、不同面积的教室提出了具体的技术指标,数据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让人不得不佩服制定者的细致入微。然而,在实际阅读过程中,我发现自己需要反复对照图示和附录,才能完全理解某些复杂结构的要求。这与其说是阅读,不如说是一种对技术细节的“解码”过程,需要极高的专注度,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门槛确实不低。这本书无疑是建筑和教育规划领域不可或缺的“圣经”,但它的阅读体验,更接近于在精密的仪器说明书上做标记,而非沉浸于故事情节的起伏跌宕。
评分这本国标给我最深刻的印象是其极强的“前瞻性与历史的重量感”的结合。一方面,它承载了国家对教育基础设施的最高期望,试图定义一个现代、健康、高效的学习环境;另一方面,你也能感受到条文背后,是对过去建设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深刻反思。例如,对于新材料、新技术的引入,规范总会非常审慎地设定过渡期和试验性的要求,这体现了对安全冗余性的偏执追求。我发现自己一边阅读,一边脑海中会自然地将书中的要求与自己早年参与的某个项目进行对比,看看当时我们是如何“擦边球”或者“超额完成”的。这种回顾性的自我审查,是阅读此类权威文本时特有的体验。它强迫你将思考的维度拉得很长,不仅要关注眼前的施工,更要考虑二十年后的维护和适用性。它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整个行业在追求卓越过程中所必须付出的严谨代价。
评分当我终于耐下性子,将注意力从那些冰冷的数字和图表上稍微抽离出来时,我开始思考这本书背后的哲学意图。它不仅仅是一堆教条,更像是一种对“理想学习环境”的集体愿景的具象化表达。想象一下,每一条关于疏散通道宽度、消防设施布置的规定,背后都是无数次关于安全事故的惨痛教训的总结与规避。这种深层的责任感,是贯穿始终的主线。我注意到它对无障碍设施的描述越来越详尽,这体现了社会对包容性和公平性的日益重视,让每一个特殊需求的学生群体都能在设计中被温柔地考虑到。但说实话,理解这些规范背后的“人性化考量”需要跳出文字本身,结合实际的校园案例去体会。单独看文字描述,有时会显得有些干涩和抽象,像是精密的蓝图草稿,缺少了最终建成后那种生动的、充满活力的气息。我希望未来能在修订版中看到更多优秀案例的分析,用实践的光芒来照亮理论的骨架。
评分这本书的编排结构本身就是一个挑战。它按照建筑、结构、设备、消防等系统进行了清晰的划分,逻辑上无可挑剔,但对于一个初次接触的设计师,这就像是面对一座由无数独立模块堆砌起来的庞大迷宫。你必须清楚地知道自己要找的是“给排水系统”里的“饮用水点位设置”,还是“结构荷载”里关于“室外活动场地”的承重要求。查找的效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对整个规范体系的熟悉程度。我花了不少时间试图建立一个自己的“心智地图”,将各个章节的关联串联起来,比如,某个结构要求如何影响了后续的装修材料防火等级的选择。这种相互制约和依赖,使得阅读过程充满了连续的“如果-那么”的逻辑推演。它不是一本可以随意翻阅,期望获得灵感的书籍,它要求你带着明确的目标和精确的检索能力进入,否则很容易迷失在无数的章节交叉引用之中。
评分从工具书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价值毋庸置疑,但阅读的“愉悦度”确实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带来的更多是“踏实”和“安全感”,而不是阅读快感。每次核对完一个关键的指标,比如教室的最小净高或者设备用房的防火分区要求,内心都会涌起一种“标准已达标”的宽慰。但这种满足感,类似于一位工程师成功排除了一个潜在的系统错误,是技术层面的成就,与文学作品带给人的情感共鸣相去甚远。如果将它与一本关于建筑美学或空间叙事的书籍做对比,那么后者可能会激发你对“如何创造更美的空间”的无限遐想,而这本规范,则时刻提醒着你“你必须确保这个空间是安全的、合格的”。它更像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清单”,而非充满想象力的“创意指南”。
评分不赖的
评分实话说买这批规范我是比较了很多家网上书店才决定在京东下单的,因为我认为京东上买的书不会有盗版,物流速度快,售后服务好
评分不错。。。。。。。。。。。。
评分国标规范,设计必备。
评分还好吧……………………
评分还好吧……………………
评分公司买的,用的挺好,价格也实惠
评分不错。。。。。。。。。。。。
评分不赖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