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大學計算機基礎
原價:32.00元
作者:硃紅康
齣版社:人民郵電齣版社
齣版日期:
ISBN:9787115250865
字數:
頁碼:255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
商品重量:0.358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根據教育部高等學校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製定的《高等學校計算機基礎教學發展戰略研究報告暨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基本要求》而編寫。本書以“著重基礎性、突齣實用性、加強實踐性、體現先進性”為原則,係統地介紹瞭計算機係統構成的基本原理,並從應用的角度介紹瞭辦公自動化軟件Office 2007的使用。本書共分為8章,主要內容有計算機概述、計算機基礎知識、微型計算機硬件基礎、計算機軟件基礎、常用辦公軟件、計算機網絡基礎、多媒體技術基礎以及數據庫技術基礎。
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非計算機專業“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材以及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高等職業院校、成人院校的教材,也可作為計算機愛好者的自學參考書。
目錄
目 錄
第1章 計算機概述 1
1.1 計算機的發展 1
1.1.1 近代計算機的産生 1
1.1.2 計算機的發展史 1
1.1.3 計算機的特點 2
1.1.4 計算機的分類 3
1.1.5 計算機的新技術 4
1.2 計算機的應用領域 4
習題 5
第2章 計算機基礎知識 7
2.1 計算機的基本組成及工作原理 7
2.1.1 計算機係統的組成 7
2.1.2 計算機硬件的基本組成及工作原理 8
2.2 數製轉換及運算 9
2.2.1 進位計數製 9
2.2.2 數製轉換 11
2.3 數據在計算機中的錶示 13
習題 15
第3章 微型計算機硬件基礎 17
3.1 微型計算機的基本結構 17
3.2 中央處理器 18
3.3 微機的存儲器 19
3.3.1 存儲器的概念 19
3.3.2 存儲器的分類 19
3.4 輸入/輸齣設備 21
3.4.1 輸入設備 22
3.4.2 輸齣設備 23
3.5 微型計算機的總綫與接口 24
3.5.1 總綫 24
3.5.2 接口 25
3.6 微型計算機的性能指標與基本配置 25
3.6.1 微型計算機的性能指標 25
3.6.2 微型計算機係統的配置 26
3.6.3 微型計算機的使用環境及係統維護 27
習題 28
第4章 計算機軟件基礎 30
4.1 軟件的概念與分類 30
4.2 操作係統的概述 31
4.2.1 操作係統的功能 32
4.2.2 操作係統的分類 32
4.2.3 常用操作係統的簡介 34
4.3 程序設計基礎 35
4.3.1 程序設計語言與語言處理程序 35
4.3.2 程序設計語言的組成 36
4.3.3 算法概述 40
4.4 Windows XP操作係統 42
4.4.1 Windows XP係統的配置與安裝 42
4.4.2 Windows XP係統的基本操作 43
4.4.3 Windows XP的文件管理 45
4.4.4 Windows XP的程序管理 48
4.4.5 Windows XP係統的設置 49
4.4.6 Windows XP的附件 50
習題 53
第5章 常用辦公軟件 55
5.1 Office 2007的概述 55
5.1.1 Office 2007的安裝 56
5.1.2 Office 2007的新特性 58
5.1.3 Office 2007程序的啓動和退齣 64
5.2 文字處理軟件Word 2007 64
5.2.1 Word 2007的新功能 64
5.2.2 Word 2007窗口的組成 65
5.2.3 文檔的管理 66
5.2.4 文檔的輸入 66
5.2.5 文檔的編輯 68
5.2.6 文檔的版麵設計 71
5.2.7 頁麵格式設置 76
5.2.8 錶格的製作和處理 80
5.2.9 圖文混排 83
5.2.10 郵件閤並 85
5.2.11 Word 2007的視圖方式 86
5.2.12 Word 2007的審閱功能 87
5.3 數據處理軟件Excel 2007 91
5.3.1 Excel 2007的概述 91
5.3.2 工作錶的基本操作 92
5.3.3 數據輸入 94
5.3.4 公式和函數 97
5.3.5 格式化工作錶 100
5.3.6 數據圖錶 106
5.3.7 工作錶中的數據管理 107
5.3.8 打印 109
5.4 演示文稿PowerPoint 2007 110
5.4.1 演示文稿的創建 110
5.4.2 幻燈片的編輯 111
5.4.3 在幻燈片中插入對象 112
5.4.4 設置幻燈片外觀 116
5.4.5 幻燈片的動畫設置 119
5.4.6 幻燈片的切換與放映 120
5.4.7 演示文稿的打包與解包 122
習題 123
第6章 計算機網絡基礎 128
6.1 計算機網絡基礎知識 128
6.1.1 計算機網絡概述 128
6.1.2 計算機網絡的功能與應用 129
6.1.3 計算機網絡的構成 130
6.1.4 計算機網絡的拓撲結構 131
6.1.5 計算機網絡的分類 132
6.1.6 網絡體係結構與網絡協議 135
6.2 Inter基礎 138
6.2.1 Inter概述 138
6.2.2 我國的公用網絡 139
6.2.3 IP地址和域名 140
6.2.4 Inter服務概述 142
6.2.5 Inter的接入方式 143
6.2.6 下一代Inter 146
6.3 計算機網絡安全 147
6.3.1 計算機安全的概念 147
6.3.2 威脅計算機網絡與信息安全的主要因素 147
6.3.3 計算機網絡與信息安全防範的技術對策 148
6.4 計算機病毒及其防治 150
6.4.1 計算機病毒概述 150
6.4.2 計算機病毒的類型 151
6.4.3 計算機病毒的檢測與防治 151
習題 152
第7章 多媒體技術基礎 155
7.1 多媒體技術的相關概念 155
7.1.1 媒體和多媒體 155
7.1.2 多媒體技術 156
7.1.3 流媒體與流媒體技術 157
7.1.4 多媒體計算機係統 157
7.1.5 多媒體的應用領域 158
7.2 多媒體數據壓縮與編碼技術 159
7.2.1 數據壓縮與編碼分類 160
7.2.2 常用壓縮軟件及使用 161
7.3 音頻、視頻處理技術 163
7.3.1 音頻處理技術 163
7.3.2 視頻處理技術 165
7.4 圖形與圖像處理技術 168
7.4.1 圖形與圖像 168
7.4.2 圖像處理技術 170
7.5 動畫處理技術 171
7.5.1 動畫處理技術 171
7.5.2 常用的二維動畫製作軟件——Flash 174
習題 181
第8章 數據庫技術基礎 183
8.1 數據庫基礎 183
8.1.1 數據庫的概念 183
8.1.2 數據庫係統的組成 184
8.1.3 關係數據庫的基本概念 185
8.1.4 Access2007的啓動和退齣 187
8.1.5 Access 2007中的對象 188
8.2 數據庫和錶 191
8.2.1 創建數據庫 191
8.2.2 創建錶 194
8.2.3 操作錶 206
8.3 查詢 211
8.3.1 選擇查詢 211
8.3.2 交叉錶查詢 215
8.3.3 參數查詢 216
8.3.4 匯總查詢 218
8.3.5 操作查詢 220
8.3.6 SQL查詢 223
8.4 窗體 225
8.4.1 創建窗體 225
8.4.2 設計窗體 233
8.5 報錶 238
8.5.1 創建報錶 239
8.5.2 設計報錶 243
8.5.3 打印報錶 248
8.6 宏 249
8.6.1 創建宏 249
8.6.2 運行宏 252
習題 254
參考文獻 255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文字風格非常獨特,有一種沉穩、內斂但又充滿力量的美感。作者的語言運用極為精準,用詞考究,避免瞭許多當代曆史寫作中常見的浮誇和口號式錶達。它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老者,不疾不徐地嚮你講述他親身經曆或深入研究的往事,其中蘊含著對時代變遷的深刻洞察。閱讀體驗極其舒適,即使篇幅浩大,也未曾感到絲毫的冗餘或拖遝。每一次翻閱,都能發現新的層次和角度去理解曆史事件。這不僅是一部關於國會運作的記錄,更是一部關於理想、妥協與權力製衡的哲學探討。它對後世的啓示意義,遠超其本身的紀年價值。
評分這本書真是讓人愛不釋手,從頭到尾都充滿瞭對曆史細節的考究和深入的剖析。作者的筆觸細膩,對於那些宏大敘事背後的小人物命運和政治博弈描繪得淋灕盡緻。我尤其欣賞作者在處理復雜史料時的那種冷靜與客觀,既沒有過度渲染情緒,也沒有迴避敏感問題。讀完之後,我對那個時代的政治生態有瞭更全麵、更深刻的理解。它不僅僅是一本枯燥的史學著作,更像是一部生動的曆史畫捲,讓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那個風雲變幻的年代。書中對不同派係的權力鬥爭、立法過程中的精彩辯論,都進行瞭細緻入微的梳理。對於任何想深入瞭解近代中國政治演變曆程的讀者來說,這本書都是一個絕佳的選擇。它展現瞭曆史的復雜性,遠超一般普及讀物所能提供的深度。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和印刷質量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典範,讓人一看就知道是用心製作的精品。紙張的質感,字體的排版,都透露齣一種對曆史文獻應有的尊重。內容上,作者的史料搜集工作量是驚人的,看得齣下瞭血本去挖掘和整理那些塵封已久的檔案。它以一種非常嚴謹的學術態度,構建瞭一個清晰的敘事框架,讓人在閱讀過程中能夠輕鬆跟上作者的思路,即使是麵對晦澀的法律條文和繁復的會議記錄,也能把握住核心脈絡。這種將宏大敘事與微觀考證完美結閤的能力,是許多曆史作者望塵莫及的。每當閤上書捲,都會有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總覺得還有更多的細節值得反復咀嚼和品味。這絕對是書架上值得珍藏的一部力作。
評分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最大的感受是其敘事的張力。它不像有些曆史書那樣平鋪直敘,而是充滿瞭戲劇性的轉摺和高潮。作者似乎擅長捕捉曆史的關鍵節點,將那些決定時代走嚮的瞬間描繪得扣人心弦。我能感受到作者在梳理史實時所下的巨大功夫,每一個論斷背後都有堅實的證據支撐,這讓讀者在接受觀點時感到無比信服。特彆是關於一些重大法案的起草與通過過程,書中展現的博弈和妥協,比任何小說都更引人入勝。它不僅僅是在記錄“發生瞭什麼”,更在探討“為什麼會這樣發生”,挖掘瞭深層次的政治邏輯和人性驅動力。對於研究現代政治體製構建的學者而言,這本書的參考價值是無可替代的。
評分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提供瞭一個極具前瞻性的視角,來審視現代政治體製的建立過程。它詳實地記錄瞭無數次艱難的討論和妥協,這些過程是理解現代國傢治理模式的基石。我個人對其中關於程序正義和代錶性原則的探討部分印象深刻,作者並未將這些概念視為理所當然,而是追溯瞭它們在那個特定曆史背景下是如何艱難地被確立和維護的。這使得原本可能顯得枯燥的立法程序,充滿瞭人性和現實的張力。對於那些對政治學、憲政史感興趣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無疑是一座寶庫,它提供的具體案例和深度分析,是任何理論書籍都無法比擬的,是真正意義上的“史鑒”。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