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力学含(附1CD光盘)

工程力学含(附1CD光盘)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范钦珊 编
图书标签:
  • 工程力学
  • 力学
  • 工程
  • 教材
  • 大学教材
  • 理工科
  • 物理学
  • 基础工程
  • 高等教育
  • CD光盘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208969
版次:1
商品编码:10297762
品牌:机工出版
包装:平装
丛书名: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出版时间:2007-04-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36
附件:CD光盘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工程力学含(附1CD光盘)》作为面向21世纪力学系列课程教学内容与体系改革的一部分,对原有工程力学课程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加以进一步分析和研究,在确保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删去了一些偏难、偏深的内容。本书适用于开设中、少学时工程力学课程的各专业,也可以作为专科、成人教育各专业的工程力学教材。
本书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静力学,共3章;第二部分:材料力学,共9章;第三部分:运动学与动力学,共7章。根据不同院校的实际情况,采用本教材大约需要60-90学时。
  与以往的同类教材相比,本书从力学素质教育的要求出发,注重基本概念的深入浅出,而不追求繁琐的理论推导与繁琐的数字运算。本书所涉及内容的难度有所下降,工程概念有所加强,引入了大量涉及广泛领域的工程实例及相关的例题和习题。
为了让学生更快地掌握基本的知识,在概念、原理的叙述方面作了一些改进。一方面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方面作了比较详尽的论述与讨论;另一方面通过较多的例题分析,加深学生对于基本内容的了解和掌握。
为了帮助读者复习和自学,特别研制、开发宁“工程力学学习指导与解题指南”教学软件光盘,随书发行。为便于老师讲授本书,作者专门为本书编制了教师用多媒体课堂教学软件以及全部习题的详细解答。

作者简介

范钦珊,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历任清华大学固体力学教研组副主任、材料力学教研组主任、系学术委员会委员、校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校教学委员会委员;现任教育部工科力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工科基础力学课程教学指导组组长;国家面向21世纪力学系列课程教学内容和体系改革项目总负责人。长期从事“非线性屈曲理论与应用”、“反应堆结构力学”、“结构疲劳寿命”、“电力系统导线振动与舞动”、“高压输电线路铁塔优化设计”等方面研究。同时从事“材料力学”、“工程力学”、“反应堆结构力学基础”、“板壳应力与设计”、“弹性稳定理论”等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的教学工作以及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的研制与开发工作。
出版教材专著与译著15部共约500余万字,在国内外发表各类学术论文60余篇。
1979年获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1989年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995年、1996年获电力部、核工业部科技进步奖,1993年获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奖,1993、1997年两次获国家教委优秀教材,2001年获全国高校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2年获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2003年获北京市和国家级教学名师奖。

内页插图

目录


主要符号表
工程力学课程总论
0.1 工程力学是工程科学的基础
0.2 课程的主要内容与分析模型
0.3 工程力学的分析方法
第1篇 静力学
第1章 静力学基础
1.1 力和力矩
1.2 力偶及其性质
1.3 约束与约束力
1.4 平衡的概念
1.5 受力分析方法与过程
1.6 结论与讨论
习题
第2章 力系的简化
2.1 力系等效与简化的概念
2.2 力系简化的基础——力向一点平移
2.3 平面力系的简化
2.4 固定端约束的约束力
2.5 结论与讨论
习题
第3章 工程构件的静力学平衡问题
3.1 平面力系的平衡条件与平衡方程
3.2 简单的刚体系统平衡问题
3.3 考虑摩擦的平衡问题
3.4 结论与讨论
习题
第2篇 材料力学
第4章 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
4.1 关于材料的基本假定
4.2 弹性杆件的外力与内力
4.3 弹性体受力与变形特征
4.4 杆件横截面上的应力
4.5 正应变与切应变
4.6 线弹性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
4.7 杆件受力与变形的基本形式
4.8 结论与讨论
习题
第5章 杆件的内力图
第6章 拉压杆件的应力变形分析与强度设计
第7章 梁的强度问题
第8章 梁的位移分析与刚度设计
第9章 圆轴扭转时的应力变形分析与强度设计
第10章 复杂受力时构件的强度设计
第11章 压杆的稳定性分析与设计
第12章 交变应力作用下构件的疲劳强度简述
第3篇 运动学与动力学
第13章 点的运动学与刚体的基本运动
第14章 点的复合运动
第15章 刚体的平面运动
第16章 质点动力学
第17章 动量定理动量矩定理
第18章 动能定理
第19章 达朗贝尔原理及其应用
附录
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结构动力学基础与应用 作者: 李建国, 王志强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3年10月 开本: 16开 页码: 580页 定价: 88.00元 --- 内容概述 本书系统阐述了结构动力学的基础理论、分析方法及其在工程实践中的广泛应用。聚焦于各类土木、机械、航空航天等工程结构在时变载荷(如地震、风荷载、冲击、运行振动等)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规律。全书内容逻辑严谨,理论推导详实,并结合大量工程算例和实际案例,旨在培养读者运用动力学原理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核心章节与技术要点 第一部分:结构动力学基础理论 第一章 振动学基础回顾 本章首先回顾了单自由度(SDOF)系统的自由振动和受迫振动理论,包括刚度、阻尼、质量的物理意义及其数学描述。重点讲解了复数模态法在分析线性系统中的应用。引入了自由度(DOF)的概念,并详细阐述了临界阻尼比、固有频率和阻尼比对系统响应特性的决定性影响。 第二章 多自由度(MDOF)系统的自由振动分析 本章是动力学分析的核心。详细介绍了MDOF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的建立,包括使用牛顿第二定律法和能量法(拉格朗日方程)。重点讨论了特征值问题(即求解系统的固有频率和振型),并对质量矩阵、刚度矩阵和阻尼矩阵的物理含义进行了深入剖析。推导了瑞利(Rayleigh)近似法,用于估算高阶模态。 第三章 模态叠加法与结构阻尼 深入探讨了模态解耦的概念及其在MDOF系统求解中的重要性。详细讲解了模态叠加法(Modal Superposition Method)的原理、步骤和适用条件。对于结构阻尼,区分了经典阻尼(如比例阻尼、粘性阻尼)和非经典阻尼模型的适用性,并给出了阻尼比对能量耗散的影响分析。 第二部分:结构对外界激励的响应分析 第四章 周期性与瞬态激励下的响应 本章分析结构对具有特定频率特性的激励响应。对于周期性激励,重点阐述了谐响应分析,包括稳态响应的幅值和相位角计算,并引入了频率响应函数(FRF)的概念。对于瞬态激励(如冲击载荷),则采用积分法(如Duhamel积分)求解系统的瞬态响应。 第五章 地震工程中的动力响应 本章将理论应用于最关键的领域之一——抗震设计。系统讲解了地震动的特性(如反应谱理论),并教授如何将地震加速度记录转化为作用于结构的等效力。详细介绍了在时域和频域下进行地震响应分析的方法,包括反应谱分析法(Response Spectrum Analysis)和时间历史分析法(Time History Analysis)。 第六章 随机振动分析 当载荷具有不确定性时,随机振动分析成为必要工具。本章介绍了随机过程的基本理论,如平稳随机过程、功率谱密度函数(PSD)的意义及其在结构动力学中的应用。重点讲解了随机振动的稳态响应计算,特别是均方根(RMS)响应值的确定,这在风致振动和海洋平台运动分析中至关重要。 第三部分:高级主题与数值方法 第七章 非线性动力学导论 真实工程结构往往表现出材料非线性和几何非线性。本章导论性地介绍了非线性动力学的基本特征,如刚度退化、滞回特性等。讨论了增量平衡方程的迭代求解方法,如牛顿法和修正牛顿法在求解非线性瞬态问题中的应用。 第八章 有限元方法在动力学分析中的应用 结构动力学问题的复杂性使得数值求解成为主流。本章详细介绍了如何使用有限元方法(FEM)对结构进行离散化,推导质量矩阵、刚度矩阵和阻尼矩阵的单元形式,并介绍整体矩阵的集成过程。重点讨论了直接积分法(如中心差分法)和模态法在大型有限元模型求解中的效率和精度比较。 第九章 结构参数识别与振动控制 本章侧重于工程实践中的反馈环节。讲解了如何利用实测的振动数据(如加速度计数据)反演结构的基本参数(模态频率、阻尼比),即结构系统辨识技术。最后,对主动和被动减振控制策略进行了概述,包括粘滞阻尼器、调谐质量阻尼器(TMD)的原理和设计原则。 适用对象 本书内容深度适中,理论与工程实践结合紧密,适合以下读者: 1. 高等院校土木工程、机械工程、航空航天工程、车辆工程等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 2. 从事结构设计、振动控制、结构健康监测(SHM)及工程测试的工程技术人员。 3. 希望系统学习现代结构动力学理论的研究人员。 本书特色 理论严谨性: 所有关键公式均提供详细的推导过程,确保读者深刻理解物理基础。 工程导向性: 结合了大量的工程实例和背景知识,如桥梁抗风、设备抗震、飞机起降冲击等。 数值计算结合: 明确阐述了有限元软件中各种分析模块(如模态分析、瞬态分析)背后的数学原理,帮助读者更有效地使用软件。 自包含性: 即使是初次接触动力学分析的读者,也能从第一章开始,逐步构建完整的动力学分析框架。 --- (注:本书不包含光盘附件。读者可通过配套的在线资源库获取相关算例的输入文件和计算结果演示。)

用户评价

评分

说实话,一开始选择这本《工程力学》纯粹是因为它是“标配”,很多老师推荐,想着跟着大部队走不会错。拿到书后,我花了点时间粗略地翻了翻,感觉整体风格偏向于学院派,内容比较扎实,理论推导也比较严谨。对于一些初学者来说,可能会觉得有点“硬”,比如一些公式的推导过程,如果你对数学不那么敏感,可能需要花点心思去消化。但是,如果你真的静下心来,把每一个推导过程都捋一遍,你会发现里面的逻辑非常严密,而且你会对工程力学这门学科产生更深层次的理解。书中的一些图示,虽然不是那种花里胡哨的动态模拟,但对于理解力的传递、受力分析等关键概念非常有帮助,能够帮助你建立起清晰的物理模型。我特别喜欢它对每一个概念的定义和阐述,非常精确,避免了口语化的模糊不清,这对于我们将来在工作中严谨地解决问题非常有益。虽然我还没开始深入学习,但从它的排版和内容组织来看,它显然不是一本“速成”或者“入门”级别的教材,而是一本能够陪你走得更远、打下更牢固基础的书。我期待在后续的学习中,能够真正体会到它所带来的价值。

评分

我一直对工程力学这个学科充满好奇,总觉得它是连接理论与实践的桥梁。这本《工程力学(附1CD光盘)》以其厚重的体量和精美的封面吸引了我。阅读过程中,我感受到了编者深厚的学术功底和对教学方法的深刻理解。书中对经典力学理论的阐述,可以说是面面俱到,涵盖了从牛顿运动定律到能量守恒等核心概念,而且在每一个概念的讲解之后,都会提供一些高质量的例题,这些例题的设计非常巧妙,能够让你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理论的精髓。我尤其喜欢它在处理一些疑难点时的处理方式,往往会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解释,或者引用历史上的发展过程,这不仅增加了阅读的趣味性,更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书中的文字表达非常精炼,没有一句废话,但字里行间又充满了引导性,让你在思考中学习。光盘的价值也非常高,我看到了一些交互式的模拟实验,这对于理解一些抽象的力学现象非常有帮助,可以让你亲手去“感受”力学的运作。总的来说,这是一本能够让你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的优秀教材,我强烈推荐给所有对工程力学感兴趣的朋友。

评分

作为一个初次接触工程力学的学生,我对于学习这门课程感到有些畏惧。然而,《工程力学(附1CD光盘)》这本教材的出现,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我的担忧。从整体风格上来看,它不像某些教材那样枯燥乏味,而是试图用一种更生动、更易于理解的方式来呈现复杂的概念。例如,在讲解力的合成与分解时,书中运用了大量的矢量图示,并且配以生活中的例子,让我瞬间就明白了这些抽象的物理概念。我特别欣赏它在讲解过程中,会不断地提醒我们注意一些常见的误区,比如力的方向、作用点等,这些细致的提示对于新手来说至关重要,可以帮助我们避免走弯路。而且,书中提供的习题,难度梯度设计得非常合理,从最基础的概念辨析到稍微复杂一点的计算题,能够循序渐进地引导我掌握知识。我还注意到,书中对于一些重要公式的推导,虽然不至于过于复杂,但也会给出行之有效的推理过程,让我明白这些公式是如何得来的,而不是死记硬背。光盘中的一些多媒体教学资源,我初步体验了一下,觉得非常有用,特别是那些三维的力学模型,能够让我更直观地看到力的作用效果。

评分

我是一位已经工作了几年的工程师,最近因为项目需要,想重新回顾和巩固一下工程力学的知识。选择这本《工程力学》是因为它的封面设计比较沉稳大气,而且看到“含(附1CD光盘)”这样的字样,觉得应该会有一些实践性的内容辅助学习。翻开书,果然没有让我失望。它在理论深度上做得很好,特别是关于材料力学的部分,对各种应力、应变、强度、刚度等概念的讲解非常细致,公式的推导也很有条理。最让我惊喜的是,书中穿插了一些实际工程的案例分析,虽然篇幅不算特别长,但能够让我看到书本上的理论是如何应用到实际工程中的,这对于我们这些需要理论联系实际的工程师来说,是非常宝贵的。光盘的内容,我简单看了下,似乎是一些仿真软件的演示或者相关的计算工具,这对于我来说,可能比单纯的视频讲解更有吸引力,可以直接上手操作,验证理论。这本书的编排方式也比较人性化,每个章节后面都附带了习题,而且习题的难度有区分,从基础巩固到综合运用,能够满足不同程度的学习需求。总的来说,这是一本既有深度又有广度的工程力学教材,非常适合我这样的在职工程师。

评分

这本《工程力学》刚拿到手,就觉得分量十足,纸张的厚度、印刷的清晰度都让人感到用心。我是一名正在备考研究生学业的同学,之前在网上看了很多关于这本教材的评价,说它内容详实、讲解透彻,所以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它。翻开目录,就能感受到编者在知识体系上的严谨布局,从基础的静力学到动态学,再到材料力学,层层递进,逻辑清晰。书中大量的插图和例题是亮点,很多复杂的概念通过图示变得直观易懂,而且例题的选取很有代表性,涵盖了各种常见的问题类型,并且每一步的解题过程都写得非常详细,甚至连一些容易出错的点都给出了提示,这对于我这种自学能力不是特别强的学生来说,简直是福音。尤其是那些文字叙述部分,虽然篇幅不少,但用词精准,没有多余的废话,每一句话都直击要点,能够帮助我快速理解核心概念。我个人比较喜欢它在物理意义上的解释,不仅仅是数学公式的堆砌,而是会引导你去思考这些公式背后的物理原理,这样不仅能记住,更能理解,也更容易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光盘的内容我还没有来得及仔细研究,不过看到里面有丰富的课件和视频讲解,感觉应该会非常有帮助,希望能对我的复习提供更全面的支持。

评分

今天可不行。所有打了饭菜的人,都用草帽或胳膊肘护着碗,趔趔趄趄穿过烂泥塘般的院坝,跑回自己的宿舍去了。不大一会工夫,饭场上就稀稀落落的没有几个人了。大部分班级的值日生也都先后走了。

评分

书很不错 光盘还行 ~~~~

评分

从排队的这一片黑压压的人群看来,他们大部分都来自农村,脸上和身上或多或少都留有体力劳动的痕迹。除过个把人的衣装和他们的农民家长一样土气外,这些已被自己的父辈看做是“先生”的人,穿戴都还算体面。贫困山区的农民尽管眼下大都少吃缺穿,但孩子既然到大地方去念书,家长们就是咬着牙关省吃节用,也要给他们做几件见人衣裳。当然,这队伍里看来也有个把光景好的农家子弟,那穿戴已经和城里干部们的子弟没什么差别,而且

评分

质量差,还缺页,怎么看纸质也不像正版的,

评分

很喜欢很喜欢很喜欢很喜欢

评分

《工程力学含(附1CD光盘)》作为面向21世纪力学系列课程教学内容与体系改革的一部分

评分

非常好,朋友很喜欢非常好,朋友很喜欢

评分

难难难难难难难难难难难难难难难难难难难难难难难难难难难难难难难难难难难难难难难难难难难难难难难难难难难难难难难难难难难难难难难难难难难难难难难难

评分

分为《静力学》《材料力学》《运动学和动力学》,一个比一个难啊,需要慢慢琢磨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