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废气、废水、废渣:在工业生产中,可能产生各种各样的有害物质,它们以固态、液态或气态的形式存在于工业生产的废气、废水和废渣中,造成环境污染,直接或间接危害人类。如铅在熔融时产生的铅蒸气、矿石在粉碎时产生的硅粉尘等。
2.生产性毒物侵人人体的途径
生产性毒物侵入人体主要有呼吸道、皮肤和消化道三条途径。在生产条件下毒物主要通过呼吸道和皮肤进入人体。
(1)从呼吸道侵入:气体、蒸气、雾和粉尘状态的化学物质,可经呼吸道侵人人体,这是毒物侵人人体最常见而且是较危险的一种情况,因整个呼吸道黏膜都有吸收毒物的能力。毒物经呼吸道吸收不经肝脏解毒,故有三个特点,即侵入面广、发病快、毒性大。因此中毒剂量相对的可以较小。吸收量多少与呼吸深度、速度、劳动强度、气温、湿度等因素有关。
(2)从皮肤侵入:毒物经过皮肤进入人体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条是通过表皮屏障及毛囊进入。另一条是通过毛囊透过皮脂腺细胞和毛囊壁直接进入真皮乳头毛细血管而被血液吸收。
(3)从消化道侵入:毒物单纯由消化道进入而引起的职业中毒的情况,是较为少见的,虽然次要,但也有这样的案例。如常见的是在有毒车间内饮食、吸烟,粘留在口唇上和污染在手上的毒物,在饮食前不洗手、不漱口就会被带到体内,日积月累,可使体内毒物的数量达到引起中毒的浓度。也有因误食毒物而引起中毒的。
3。生产性毒物对人体的危害
生产性毒物进入人体后,可以损害几乎所有的人体组织和器官,导致多种疾病甚至造成急性中毒死亡,有些可产生遗传后果。按接触毒物时间的长短、剂量大小和发病缓急不同,中毒表现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种类型。对人体危害的具体症状是:
(1)神经系统。慢性中毒早期常见神经衰弱综合征和精神症状,一般为功能性改变,脱离接触后可逐渐恢复。铅、锰中毒可损伤运动神经、感觉神经引起周围神经炎。震颤常见于锰中毒或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遗症。重症中毒时可发生脑水肿。
(2)呼吸系统。一次吸人某些气体可引起窒息,长期吸入刺激性气体能引起慢性呼吸道炎症,可出现鼻炎、咽炎、气管炎等上呼吸道炎症。吸人大量刺激性气体可引起严重的呼吸道病变,如化学性肺水肿和肺炎。
(3)血液系统。许多毒物对血液系统能够造成损害。根据不同的毒物作用,常表现为贫血、出血、溶血、高铁血红蛋白以及白血病等。铅可引起低血色素贫血。苯及三硝基甲苯等毒物可抑制骨髓的造血功能,表现为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严重者发展为再生障碍性贫血。一氧化碳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使组织缺氧。
(4)消化系统。汞盐、砷等毒物经口进入时,可出现腹痛、恶心、呕吐与出血性肠胃炎。铅及铊中毒时可出现剧烈的持续性的腹绞痛,并有口腔溃疡、牙龈肿胀、牙齿松动等症状。长期吸入酸雾,可导致牙釉质破坏、脱落,称为酸蚀症。吸人大量氟气,牙齿上出现棕色斑点,牙质脆弱,称为氟斑牙。许多损害肝脏的毒物如四氯化碳、溴苯、三硝基甲苯等,可引起急性或慢性肝病。
(5)泌尿系统。汞、铀、砷化氢、乙二醇等可引起中毒性肾病。如急性肾功能衰竭、肾病综合征和肾小管综合征等。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二章第二十一条的规定和《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3号令)第三章的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增强预防事故、控制职业危害和应急处理的能力。未经安全生产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从业人员在上岗前接受厂级、车间级、班组岗位级三级安全培训教育,是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规定,也是几十年来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实践证明了的有效形式。厂级安全培训教育是三级安全培训教育中的“一级”安全培训教育,是具有法人地位或委托法人地位的生产经营单位对进入本单位的从业人员进行的第一级安全培训教育;车间级安全培训教育是生产经营单位三级安全培训教育中的“二级”安全培训教育,是在一级安全培训教育合格基础上进行的,或者是从业人员在本生产经营单位内调整工作岗位或离岗一年以上重新上岗时,重新接受的安全培训教育;班组岗位级安全培训教育是生产经营单位三级安全培训教育中的“三级”安全培训教育,是在二级安全培训教育合格基础上进行的最基层级的安全培训教育,或者是从业人员在本生产经营单位内调整工作岗位或离岗一年以上重新上岗时,重新接受的安全培训教育。通过三级安全培训教育,可以使从业人员了解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状况,熟悉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掌握从业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
鉴于安全生产知识内容丰富繁杂,编写人员针对三级安全培训教育的特点,在认真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广泛吸收现代安全科技成果,对安全生产知识内容进行梳理和归类,建立起符合三级安全培训教育需要的融合现代与传统的知识框架,并汇编成书。本书分三篇对厂级、车间级、班组岗位级安全培训教育内容进行全面阐述,对通用内容做出详细解释,对需要结合实际的内容,划出学习范围,提出学习建议。
希望各生产经营单位能够借助本书,履行好《安全生产法》和《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规定的对从业人员进行厂级、车间级、班组岗位级三级安全培训教育义务,真正夯实安全生产管理基础。同时也希望广大从业人员,能从本书中得到启发,受到教育,了解安全生产知识,掌握安全生产技能,提高预防事故和应急处理能力,真正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为安全生产的健康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本书由青岛东方盛安全技术有限公司(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青岛办事处、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青岛代表处)等单位组织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专家、教授、工程技术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编写。编写过程中得到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综合法规司、山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的大力支持,查阅了大量的书籍和文献,参考了很多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教育经验,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由于编者水平所限,书中不当之处,望读者予以指正。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非常朴实,封面上“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三级安全教育培训教材”的字样醒目而直接,没有花哨的图形,传递出一种严肃认真的信息。翻开内页,纸张的质感偏向于普通的印刷纸,但字迹清晰,排版规整,这一点对于长时间阅读来说很重要,可以减少视觉疲劳。内容方面,我最先注意到的是目录结构,条理非常清晰,每一章的标题都概括了该部分的核心内容。例如,“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概述”这一章,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与从业人员相关的基本法律条文,并对其进行了通俗易懂的解释,这对于初次接触安全生产知识的员工来说非常有帮助,能够快速建立起基本的法律意识。而且,书中在讲解一些概念时,会辅以案例分析,这些案例都来源于实际生产场景,具有很强的警示作用,让抽象的法规变得具体可感。比如,在讲到“个体防护用品的正确佩戴”时,书中详细列举了不同工种需要佩戴的防护用品,并配有图示,一步步展示了佩戴的正确方法和注意事项,还特别强调了佩戴不当可能导致的后果。这种细致的讲解方式,让我在学习过程中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安全规程的重要性,从而在实际工作中加以遵守。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感到满意的一点是,它非常注重互动性和参与性。在每一章节的结尾,都附带了相关的练习题和思考题。这些题目形式多样,有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还有一些开放性的问题,需要结合书中的内容进行思考和解答。这不仅仅是对我学习情况的一个检验,更是一个巩固和加深理解的过程。我喜欢这种主动学习的方式,通过解答题目,我可以及时发现自己在哪些方面理解得不够透彻,然后可以回过头去重新学习和消化。例如,在学习了“安全标志与警示语”的内容后,书中提供了一系列不同场景下的安全标志识别题,让我能够快速辨别出各种标志的含义,并在实际工作中准确理解。此外,书中还鼓励大家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并提出了“日常安全检查”和“风险隐患报告”等实践活动建议。这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教材,更像是一个引导我不断提升安全意识和技能的伙伴。我会在工作中尝试提出自己发现的潜在风险,并积极参与到公司的安全管理中去,这让我感到自己的工作更有意义和价值。
评分整体而言,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朴实无华,但内容却十分丰富扎实,它以一种循序渐进的方式,将复杂的安全生产知识变得易于理解和掌握。特别是在“安全管理体系与责任制”这一部分,它清晰地阐述了安全生产责任如何层层落实到每个从业人员,以及企业如何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来保障生产安全。书中没有使用太多专业术语,即使是初次接触安全生产工作的员工,也能轻松理解。让我觉得非常贴心的是,书中在讲解一些抽象概念时,会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来帮助理解。例如,在解释“安全文化”时,书中将其比作企业的“空气”,无处不在,却又至关重要。这种通俗易懂的讲解方式,让学习过程不再枯燥乏味,反而充满趣味。而且,书中反复强调“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理念,让我深刻认识到,安全生产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需要持续不断地投入和努力。它鼓励我们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时刻保持警惕,将安全意识融入到日常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从而从根本上杜绝事故的发生。这本书为我们一线从业人员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学习平台,让我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也提升了自身的安全素养。
评分我对这本书在“事故案例分析与应急处置”部分的解读尤为重视。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事故发生的过程,而是深入剖析了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包括管理上的疏忽、操作上的失误、设备上的隐患等等。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学习,我能够更清楚地看到安全意识淡薄和违章操作带来的严重后果,这无疑是一种强烈的警示。书中对每一类事故都进行了分类,例如机械伤害事故、化学品中毒事故、火灾爆炸事故等,并针对每一种事故类型,详细阐述了其发生的原因、预防措施以及一旦发生后应如何进行初步的应急处置。让我受益匪浅的是,书中在讲解“应急处置”时,强调了“生命至上”的原则,并详细说明了在不同类型的事故发生时,从业人员应该如何进行自救互救,如何正确拨打报警电话,以及如何配合专业救援人员的工作。例如,在讲解“火灾应急处置”时,书中不仅介绍了灭火器的使用方法,还详细说明了如何判断火势大小,选择合适的灭火工具,以及在无法扑灭的情况下如何组织人员疏散,包括疏散的路线选择、避险方式等等。这种细致入微的指导,大大提升了我应对突发事故的信心和能力。
评分这本书给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它的实用性。作为一本面向一线从业人员的教材,它并没有过于理论化,而是紧密结合实际生产操作。在“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估”这一章节,我学到了很多在工作中可以直接应用的方法。书中列举了许多常见的危险源,比如机械伤害、触电、火灾、中毒等等,并详细讲解了如何通过观察、询问、记录等方式来识别这些危险源。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套简单易行的风险评估工具,让我能够判断这些危险源发生的可能性以及一旦发生可能造成的后果,从而确定哪些风险是需要优先处理的。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在讲解“安全操作规程”时,不是简单地罗列条条框框,而是通过情景模拟的方式,一步步引导我们思考在不同作业环境下可能遇到的风险点以及对应的安全措施。例如,在讲解“高处作业安全”时,书中模拟了一个在屋顶进行维修的场景,详细描述了登高前的检查、安全带的使用、脚手架的搭设要求,以及在作业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甚至包括了恶劣天气下的应对措施。这种贴近实际的讲解方式,让我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实际工作中,更容易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有效地规避潜在的危险。
评分让我们一起走进皮亚杰、蒙特梭利、卢道夫·史代纳和爱利克·埃里克森的思想世界,了解孩子生命成长的特征
评分完整的人
评分做自己的主人
评分记忆就像薰衣草,曾经在这里发生的故事如同昨日烟云,淡远而温和,淡到极处,又刻在心底……
评分精神环境是儿童精神成长的条件。在“爱和自由”中让儿童的精神成长,让儿童走出精神,创造自我。
评分我们是由婴儿时就开始自己创造的一个独一无二的、独特的自己,尽管我们需要借助于环境,但创造的根本来由在于我们自己。真正的“教育”应当是协助孩子,由孩子自己来完成创造自己的“教育”过程。
评分薰衣草(6张)没有玫瑰那样浓烈的情绪,也不像百合那样淡然,却怎样都抹不去——是风过后还留在心中的香,清朗夜中淡淡的月光,从小提琴中流淌出来的音乐,柜底翻出来的旧时衣裳;是少年时那三月天的桃花,连阳光的颜色都开始剥落,而在情窦之外的那个男孩子的笑依然灿烂;更是未完成的梦,醒来只有化也化不开的惆怅……或者,与其说薰衣草是开在田野中大片大片的紫,飘在空中的香,不如说是记忆里的东西。
评分薰衣草(6张)没有玫瑰那样浓烈的情绪,也不像百合那样淡然,却怎样都抹不去——是风过后还留在心中的香,清朗夜中淡淡的月光,从小提琴中流淌出来的音乐,柜底翻出来的旧时衣裳;是少年时那三月天的桃花,连阳光的颜色都开始剥落,而在情窦之外的那个男孩子的笑依然灿烂;更是未完成的梦,醒来只有化也化不开的惆怅……或者,与其说薰衣草是开在田野中大片大片的紫,飘在空中的香,不如说是记忆里的东西。
评分儿童是自己认知的主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