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页岩气地震勘探技术》基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联合基金资助项目(U1663207)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课题(2014CB239104)联合资助。本书编著者在多年地震勘探技术研究和页岩气领域应用实践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国内外页岩气地球物理技术的应用实例、发展现状和趋势,系统全面地总结提炼页岩气勘探开发中应用的有关地震技术,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关键技术、发展前沿和应用效果等不同角度介绍页岩气地震勘探技术。
《中国能源新战略——页岩气出版工程》策划于国家《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及《页岩气发展规划(2011—2015年)》公布之时,跨越“十二五”到“十三五”,契合新发布的《页岩气发展规划(2016—2020年)》。这套丛书的出版希望能从国家层面为我国能源政策提供决策参考,为我国页岩气的大规模、高质量开发利用提供助推燃料,为中国能源生产与消费革命提供政策舆论支持。
丛书的出版得到了国内页岩气领域专家的支持,丛书编委包括:中国科学院赵鹏大院士、戴金星院士、金之钧院士,中国工程院康玉柱院士、胡文瑞院士推荐作序;张金川教授任丛书主编;张大伟、董宁、董本京任丛书副主编。丛书获国家出版基金年检“优秀”,得到上海市新闻出版专项、上海高校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出版工程资助。
《页岩气地震勘探技术》一书为《中国能源新战略——页岩气出版工程》第07分册。
内容简介
《页岩气地震勘探技术》从地震采集、处理成像、岩石物理、地震解释与综合预测等方面全面阐述页岩气勘探开发中应用的地震技术,包括页岩气地震数据观测采集、保幅高分辨率处理与偏移成像、全方位各向异性成像与反演一体化、页岩气储层岩石物理建模与分析、页岩层埋深与厚度预测、脆性地震预测、裂缝地震表征、地应力地震预测以及TOC地震预测等技术。
《中国能源新战略——页岩气出版工程》包括页岩气地质理论与勘探评价、页岩气地球物理勘探方法与技术、页岩气开发工程与技术、页岩气技术经济与环境政策等4卷20分册。丛书对页岩气产业链相关理论、方法及技术等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阐述与讨论。
作者简介
董宁教授,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地球物理副总工程师。主持完成过多项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奖6项,曾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
内页插图
目录
第1章 绪论 001
1.1 页岩气成藏特点与勘探开发概况 003
1.1.1 页岩气成藏特点 003
1.1.2 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概况 005
1.2 页岩气地震勘探技术需求 006
1.2.1 地震勘探技术概述 006
1.2.2 页岩气地震勘探技术面临的挑战 007
1.3 页岩气地震勘探技术进展 011
1.3.1 岩石物理技术 011
1.3.2 地震资料采集技术 012
1.3.3 地震资料处理技术 014
1.3.4 储层地震识别与综合评价技术 014
1.3.5 其他地震勘探技术 023
1.4 页岩气地震勘探技术展望 030
1.4.1 地震岩石物理技术 030
1.4.2 地震资料采集及特殊处理技术 032
1.4.3 各向异性成像与反演一体化技术 033
1.4.4 页岩气“甜点”地震预测技术 033
1.4.5 微地震压裂监测与裂缝综合评估技术 034
参考文献 035
第2章 页岩气地震勘探资料采集技术 041
2.1 页岩气地震勘探采集概述 044
2.1.1 页岩气勘探特点 044
2.1.2 页岩气勘探目标 044
2.1.3 页岩气勘探原则 045
2.1.4 页岩气勘探地震资料采集难点 045
2.2 页岩气地震勘探采集宽(全)方位观测系统设计 047
2.2.1 地震采集要素 047
2.2.2 观测系统定义 053
2.2.3 宽方位观测系统设计 054
2.3 页岩气地震勘探采集参数论证 059
2.3.1 采集参数 059
2.3.2 参数论证方法 060
2.4 提高地震资料品质的激发与接收方法 066
2.4.1 地震地质条件 066
2.4.2 激发条件与方式 070
……
前言/序言
过去的十多年以来,由于钻井和压裂改造技术的进步,泥页岩不仅被认为是传统意义的烃源岩和盖层,也是油气资源的重要储集层,特别是页岩气的开发,俨然可以看作一场新的化石能源革命。地球物理技术在页岩油气勘探开发的各种新技术集成与融合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从页岩油气开发核心区选区评价到钻完井设计,从测井识别页岩油气层到随钻测井,从地面三维地震“甜点”评价到微地震压裂裂缝监测,地球物理技术已经融入页岩油气勘探开发的各个阶段,成为页岩油气储层评价和增产改造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特别是地震勘探技术,在页岩气勘探开发中,能够发挥以下功能。① 了解页岩分布的形态:构造、断裂、埋深、厚度和岩性变化的空间分布等;② 地质“甜点”的预测:TOC、物性、保存条件、含气量、顶底板岩性物性与流体分布等;③ 可压性评价:脆性(矿物成分、岩石力学)、地应力、裂缝尺度和发育程度;④ 压裂监测:微地震压裂监测。由于页岩油气储层的微观复杂性(TOC、三孔隙、极低孔渗、脆性)、非均匀性和强地震各向异性,给宏观尺度地震表征微观储层属性(主要是脆性、裂缝、应力和TOC)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性(难度),页岩气地震技术的很多方法技术还在发展和探索中。
为满足广大读者了解和学习页岩气地震勘探技术的需要,本书编著者在多年地震勘探技术研究和页岩气领域应用实践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国内外页岩气地球物理技术的应用实例、发展现状和趋势,系统全面地总结了提炼页岩气勘探开发中应用的有关地震技术,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关键技术、发展前沿和应用效果等不同角度,编写了一本适用于广大页岩气勘探开发领域的投资者、管理者和技术工作者阅读的技术普及性读物。
本书研究内容基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联合基金资助项目(U1663207)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课题(2014CB239104)联合资助。
全书共分5章:第1章绪论分析了页岩气勘探开发对地震勘探的技术需求,页岩气地震勘探技术的进展和发展趋势,使读者有一个概括性的了解,其中VSP、井间地震、时移地震和微地震监测等技术将在本丛书其他专著中阐述;第2章页岩气地震勘探资料采集技术是地震勘探技术的基础,从页岩气地震勘探面临的主要问题谈起,阐述观测系统设计、参数论证、提高地震资料品质的激发和接收方法,最后给出实例;第3章页岩气地震勘探资料处理技术是地震勘探技术的关键,阐述了时间域保幅高分辨率预处理技术、叠前偏移成像技术、全方位各向异性成像与反演一体化技术,最后给出应用实例;第4章页岩气储层地震岩石物理技术是页岩气储层地震识别与综合解释的基础,阐述页岩气储层岩石物理性质和力学性质,给出岩石物理建模方法和敏感弹性参数、岩石力学参数、岩石物理分析方法;第5章页岩气储层地震识别与综合预测技术是页岩气地震技术的核心,从勘探与开发不同角度,系统阐述了地震方法技术与应用,包括常规解释与叠后反演页岩气储层厚度与埋深预测技术、地震叠前弹性参数反演脆性预测技术、地震叠前叠后多尺度裂缝预测技术、地震叠前弹性参数反演地应力预测技术、页岩气储层TOC地震预测技术等。
本书编写力求做到:针对页岩气特点,基础、全面又体现出技术特色与发展前沿,既能体现技术性,又具有实用性。
本书由董宁、刘喜武主持编写,各章节的主要执笔人如下:第1章,董宁、刘喜武、刘宇巍;第2章,刘喜武、刘宇巍;第3章,刘喜武、刘志远;第4章,刘喜武;第5章,董宁、刘喜武、霍志周、刘宇巍、周刚、刘志远。全书由董宁、刘喜武统稿定稿。
本书编写过程中,得到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化江汉油田、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感谢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的编辑同志的耐心和卓有成效的工作,使本书得以出版。
由于编著者水平有限,错误和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页岩气地震勘探技术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页岩气地震勘探技术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