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觀止 中華經典藏書 精裝珍藏經典文學 國學古籍 中國古代閱讀文學書籍

古文觀止 中華經典藏書 精裝珍藏經典文學 國學古籍 中國古代閱讀文學書籍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清] 吳楚材,[清] 吳調侯 編,鍾震 譯
圖書標籤:
  • 古文觀止
  • 中華經典
  • 國學
  • 古籍
  • 文學
  • 中國古代文學
  • 珍藏版
  • 精裝
  • 經典閱讀
  • 傳統文化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盛世宏圖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吉林美術齣版社
ISBN:9787538693041
商品編碼:10298642590
品牌:中國婦女齣版社
包裝:精裝
叢書名: 中華經典藏書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5-03-01
用紙:膠版紙

具體描述


精心譯注足本定本無障礙閱讀精美插圖古為今用精裝珍藏。

★曆代讀書人的啓濛書,中國古代文學之精粹,不可不讀的國學精髓!

★精心篩選、擴充經典種類,多樣化的功能設置,清掃閱讀障礙。

《中華經典藏書係列》從立項到齣版,曆時三年,花費大量精力財力,傾力打造。所收書目是傳統國學中很經典的著作,以經典版本為核校底本,進行注釋和翻譯,認真研究,精雕細琢。

【足本定本精心譯注】

本書為精裝珍藏版,參照國內的原版古籍書,能做足本的絕不刪除,盡量做到全麵,準確,是一套不可多得的既能閱讀又適閤收藏的jué佳版本。

【精美插圖名師描繪】

為瞭讓讀者更加清楚明瞭的閱讀,每本書根據內文,繪製瞭大量精美的插圖,使書增色不少。

【無障礙閱讀通俗易懂】

原版古籍書生澀難懂,對原文做瞭準確的翻譯,並對每一個難讀的字詞和難懂的語句做瞭通俗的譯注和點評。

【以史為鑒古為今用】

本書的特點是不但對原書做瞭譯注,還以史為鑒,延伸閱讀,古今結閤,把很多觀點引用到現代的生活工作中,讓讀者豁然開朗,茅塞頓開。

【印刷精美高端大氣】

本書封麵采用進口高端冰白紙,並做瞭燙金工藝;內文為瞭讓讀者閱讀更舒服,保護讀者視力,采用太陽高端本白膠版紙;內文用環保大豆油墨印刷,無異味,又充滿書香。



       《古文觀止》是自清代以來很為流行的古代散文選本,由清人吳楚材、吳調侯於康熙年間編選。選取瞭從先秦到明代共222篇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比較高的文章,既有儒傢經典、曆史散文,也有傳記、書信、論辯,乃至遊記、寓言小說。全麵地反映瞭從周至明數韆年的文體變遷,所選之文多為膾炙人口的韆古名作,幾乎可以說是一部小型規模的中國傳統文化百科全書。



鄭伯剋段於鄢………………《左傳》001

周鄭交質……………………《左傳》004

石諫寵州籲………………《左傳》005

臧僖伯諫觀魚………………《左傳》006

鄭莊公戒飭守臣……………《左傳》007

臧哀伯諫納郜鼎……………《左傳》009

季梁諫追楚師………………《左傳》011

曹劌論戰……………………《左傳》012

齊桓公伐楚盟屈完…………《左傳》014

宮之奇諫假道………………《左傳》015

齊桓下拜受胙………………《左傳》017

陰飴甥對秦伯………………《左傳》018

子魚論戰……………………《左傳》019

寺人披見文公………………《左傳》020

介之推不言祿………………《左傳》022

展喜犒師……………………《左傳》023

燭之武退秦師………………《左傳》024

蹇叔哭師……………………《左傳》025

 

捲之二周文

鄭子傢告趙宣子……………《左傳》027

王孫滿對楚子………………《左傳》028

齊國佐不辱命………………《左傳》030

楚歸晉知罃…………………《左傳》031

呂相絕秦……………………《左傳》033

駒支不屈於晉………………《左傳》036

祁奚請免叔嚮………………《左傳》037

子産告範宣子輕幣…………《左傳》039

晏子不死君難………………《左傳》040

季劄觀周樂…………………《左傳》041

子産壞晉館垣………………《左傳》044

子産論尹何為邑……………《左傳》046

子産卻楚逆女以兵…………《左傳》048

子革對靈王…………………《左傳》049

子産論政寬猛………………《左傳》051

吳許越成……………………《左傳》053

 

捲之三周文

 

祭公諫徵犬戎………………《國語》055

召公諫厲王止謗……………《國語》057

襄王不許請隧………………《國語》058

單子知陳必亡………………《國語》060

展禽論祀爰居………………《國語》063

裏革斷罟匡君………………《國語》065

敬薑論勞逸…………………《國語》066

叔嚮賀貧……………………《國語》068

王孫圉論楚寶………………《國語》069

諸稽郢行成於吳……………《國語》071

申胥諫許越成………………《國語》072

春王正月…………………《公羊傳》073

宋人及楚人平……………《公羊傳》074

吳子使劄來聘……………《公羊傳》076

鄭伯剋段於鄢……………《榖梁傳》078

虞師晉師滅夏陽…………《榖梁傳》079

晉獻公殺世子申生…………《禮記》080

曾子易簀……………………《禮記》081

有子之言似夫子……………《禮記》082

公子重耳對秦客……………《禮記》083

杜蕢揚觶……………………《禮記》084

晉獻文子成室………………《禮記》085

 

捲之四秦文

 

蘇秦以連橫說秦…………《戰國策》087

司馬錯論伐蜀……………《戰國策》091

範雎說秦王………………《戰國策》093

鄒忌諷齊王納諫…………《戰國策》095

顔斶說齊王………………《戰國策》097

馮煖客孟嘗君……………《戰國策》098

趙威後問齊使……………《戰國策》102

莊辛論幸臣………………《戰國策》103

觸讋說趙太後……………《戰國策》105

魯仲連義不帝秦…………《戰國策》108

魯共公擇言………………《戰國策》112

唐雎說信陵君……………《戰國策》113

唐雎不辱使命……………《戰國策》114

樂毅報燕王書……………《戰國策》116

李斯諫逐客書………………李 斯119

蔔居…………………………《楚辭》122

宋玉對楚王問………………《楚辭》123

 

捲之五秦文

 

五帝本紀贊…………………《史記》125

項羽本紀贊…………………《史記》126

秦楚之際月錶………………《史記》127

高祖功臣侯年錶……………《史記》128

孔子世傢贊…………………《史記》130

外戚世傢序…………………《史記》130

伯夷列傳……………………《史記》131

管晏列傳……………………《史記》135

屈原列傳……………………《史記》138

酷吏列傳序…………………《史記》144

遊俠列傳序…………………《史記》145

滑稽列傳……………………《史記》147

貨殖列傳序…………………《史記》150

太史公自序…………………《史記》152

報任安書……………………司馬遷157

 

捲之六漢文

 

高帝求賢詔…………………西漢文165

文帝議佐百姓詔……………西漢文166

景帝令二韆石修職詔………西漢文166

武帝求茂材異等詔…………西漢文168

賈誼過秦論上………………西漢文168

賈誼治安策一………………西漢文172

晁錯論貴粟疏………………西漢文177

鄒陽獄中上梁王書…………西漢文180

司馬相如上書諫獵…………西漢文185

李陵答蘇武書………………西漢文187

路溫舒尚德緩刑書…………西漢文191

楊惲報孫會宗書……………西漢文195

光武帝臨淄勞耿弇…………東漢文197

馬援誡兄子嚴敦書…………東漢文198

諸葛亮前齣師錶……………後漢文199

諸葛亮後齣師錶……………後漢文201

 

捲之七六朝唐文

 

陳情錶………………………李 密205

蘭亭集序……………………王羲之207

歸去來辭……………………陶淵明209

桃花源記……………………陶淵明211

五柳先生傳…………………陶淵明213

北山移文……………………孔稚珪214

諫太宗十思疏………………魏 徵217




《古文觀止》是清代以來zuì流行的古代散文選本,編選者是清初吳楚材和吳調侯。所選文章上起先秦下至明末,以散文為主,兼收韻文、駢文,按照時代順序編排,共十二捲二百二十二篇。總的來說,其所選古文題材廣泛,反映瞭古代散文的發展脈絡和大緻輪廓,代錶瞭古代散文的zuì高成就。

“古文”,是相對於今文而言。唐代韓愈倡導“古文運動”,與六朝駢文相對應,主張恢復先秦兩漢時質樸自由、以散行單句為主的文風,提齣“文以載道”的思想,在文學史上影響極大。後來,古文成為文言文的代稱。本書編選雖以古文為名,並不排斥駢文,如《阿房宮賦》等精彩駢文也收錄其中。“觀止”一詞,齣自《左傳》。東周吳國公子季劄在魯國觀看《韶簫》演奏,贊美說:“觀止矣!若有他樂,吾不敢請已。”是說韶簫代錶瞭zuì高音樂水平,此後不再欣賞其他音樂瞭。作者稱“觀止”,指所選文章代錶文言文的zuì高水平,學習文言文到此也就“觀止”瞭。

吳楚材、吳調侯叔侄兩人是浙江紹興人,他們長期設館授徒,編選本書是為瞭給童子講授古文,經過逐年積纍,對古文的認識愈加深刻,選文也愈加精緻。康熙三十三年,兩人“輯平日之所課業者”,選定此書並由吳興祚審定。吳興祚是吳楚材伯父,字伯成,號留村,時任漢軍副都統。他“披閱數過”,認為此書“正濛養而裨後學”,於初學古文者大為有益,因此為本書作序,且“亟命付諸梨棗”,正式鎸版印刷。這就有瞭《古文觀止》的zuì早刻本。

編選者以犀利的視角,眼光獨到,細緻而周全,擷采zuì經典實用的古文,這使《古文觀止》成為zuì優秀的古文選本。其所選文章涉及史傳、策論、遊記、書信、筆記等,篇幅適當而又言辭優美,有不少是傳誦韆古的名篇。先秦文章多齣自《左傳》,漢代文章多齣自《史記》,唐宋文章多選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軾作品。散文或記人或記事,有議論有寓言。韻文十三篇,如陶淵明《歸去來辭》,往往韻散結閤,“極聲貌而窮文”,體現齣一種精緻之美。

由於本書所選著眼於考科舉時做策論,具有一定的理學色彩,尚有不當之處,但作為學習古代散文的入門書,仍有存在價值。它以時代為綱,將各類文體精華粹於一處,為讀者搭建瞭領略古文精粹的捷徑,使讀者對曆代散文認識清楚,印象深刻。所以,《古文觀止》影響巨大,一經齣版就廣受歡迎,成為古文教學的經典教材。其通俗性和quán威性至今難以動搖,可以說是shǒu選的古文讀本,一版再版至今長盛不衰。





本書通過數十位國學名學對古典名著的解讀、注音、注釋、翻譯等,並配上精美的插圖,讓廣大的一般讀者在閱讀過程中,減少一些學習古代經典的障礙。全書貼近現代社會的精妙解讀,挖掘古代國學經典的當代意義,是浮躁社會的醒世箴言,迷茫心靈的治愈良藥。真正讀懂偉大的國學思想,讓你受益終生!



《左傳》

初,鄭武公娶於申,曰武薑,生莊公及共叔段。莊公寤生,驚薑氏,故名曰寤生。遂惡之。愛共叔段,欲立之,亟請於武公,公弗許。

及莊公即位,為之請製。公曰:“製,岩邑也。虢叔死焉。他邑唯命。”請京,使居之,謂之京城大叔。祭仲曰:“都城過百雉,國之害也。先王之製:大都不過參國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製也,君將不堪。”公曰:“薑氏欲之,焉闢害?”對曰:“薑氏何厭之有!不如早為之所,無使滋蔓,蔓難圖也。蔓草猶不可除,況君之寵弟乎!”公曰:“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貳於己。公子呂曰:“國不堪貳,君將若之何?欲與大叔,臣請事之,若弗與,則請除之,無生民心。”公曰:“無庸,將自及。”大叔又收貳以為己邑,至於廩延。子封曰:“可矣,厚將得眾。”公曰:“不義不昵,厚將崩。”

大叔完聚,繕甲兵,具卒乘,將襲鄭,夫人將啓之。公聞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帥車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於鄢。公伐諸鄢。五月辛醜,大叔齣奔共。

書曰:“鄭伯剋段於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剋”。稱“鄭伯”,譏失教也,謂之鄭誌。不言“齣奔”,難之也。

遂置薑氏於城潁而誓之曰:“不及黃泉,無相見也!”既而悔之。潁考叔為潁榖封人,聞之,有獻於公。公賜之食,食捨肉,公問之,對曰:“小人有母,皆嘗小人之食矣,未嘗君之羹,請以遺之。”公曰:“爾有母遺,繄我獨無!”潁考叔曰:“敢問何謂也?”公語之故,且告之悔。對曰:“君何患焉!若闕地及泉,隧而相見,其誰曰不然?”公從之。公入而賦:“大隧之中,其樂也融融。”薑齣而賦:“大隧之外,其樂也泄泄!”遂為母子如初。

君子曰:“穎考叔,純孝也。愛其母,施及莊公。《詩》曰:‘孝子不匱,永锡爾類。’其是之謂乎!”

注釋

鄭伯剋段於鄢:指鄭莊公在鄢地討伐他的弟弟共叔段。本文選自《左傳》,即《春鞦左氏傳》,相傳是先秦時左丘明所作。《左傳》是我國的diyi部編年體史書,記述瞭春鞦時各國的軍事、政治活動。鄭武公:姓姬,名掘突,鄭桓公之子。鄭國在今河南新鄭一帶,屬伯爵之國。申:國名,薑姓,在今河南南陽縣,屬侯爵之國。武薑:鄭武公之妻。共叔段:鄭莊公之弟,名段。失敗後逃到共,故名。共,國名,在今河南輝縣。寤生:逆産。寤,通“啎”。製:地名,一名虎牢關。在今河南滎陽西北。岩邑:險要的城鎮。京:地名,在今河南滎陽東南。祭(zhài)仲:當時的鄭國大夫。祭,姓。都城:指一般城池。雉:古城牆長三丈、高一丈為一雉。參國:國都的三分之一。參,同叁,即三。闢害:避害。滋蔓:滋長蔓延。貳:兩屬。廩延:在今河南延津北。不義不昵:對君主不義,對兄長不親。完聚:修治城郭,聚集百姓。夫人:指武薑。鄭誌:鄭伯本意。城穎:在今河南臨潁西北。封人:管理邊疆的小吏。遺(wèi)之:送她。闕地:掘地。泄泄:舒暢快樂。

譯文

當初,鄭武公娶瞭申候的女兒,稱為武薑,她生下瞭莊公和共叔段。莊公齣生時難産,驚嚇到瞭薑氏,取名寤生,武薑從此厭惡他。武薑偏愛共叔段,想立共叔段做世子,多次嚮武公請求,武公不肯。

等到莊公即位,薑氏幫共叔段請求分封到製邑。莊公說:“製邑是險要之地,過去虢叔死在那裏。若是其他城邑,唯命是從。”武薑便請求封給大叔京邑,莊公答應瞭,讓他住在那裏,稱為京城太叔。大夫祭仲說:“分封的城邑,城牆超過三百丈,會成為國傢的禍害。按照先王的製度,大的城邑不超過國都的三分之一,中等的不超過五分之一,小的不超過九分之一。現在,京邑不閤製度,不是先王之法,你將來不好控製。”莊公說:“薑氏想這樣,我有什麼辦法避免這種禍害呢?”祭仲迴答:“薑氏哪有滿足的時候!不如趁早設法解決,彆讓禍根滋長蔓延,不然就難辦瞭。滋長蔓延的野草都難以鏟除乾淨,何況你那嬌寵的弟弟呢!”莊公說:“多做不義之事,必然自趨滅亡,你暫且等待。”

不久,共叔段令鄭國西邊和北邊的城邑,暗中歸附自己。公子呂對莊公說:“國傢不能有兩個君主,你打算怎麼辦?如果打算把鄭國交給太叔,我請求去做他的臣子;如果不想給,就請除掉他,不要使國人有彆的想法。”莊公說:“不用管他,他自己會垮的。”共叔段又公開把西邊和北邊的城邑改為自己的封地,一直擴展到廩延。公子呂說:“可以行動瞭,等到土地擴大瞭,他將得到更多的擁護。”莊公說:“對君主不義,對兄長不親,土地雖然擴大,也終將崩潰。”

共叔段修整城郭,集閤人民,修繕盔甲兵器,準備瞭進軍的步兵和戰車,將要偷襲鄭國的都城。薑氏準備做內應,為共叔段打開城門。莊公知道瞭偷襲的時間,說:“可以動手瞭!”命令公子呂率領二百輛兵車討伐京邑。京邑的人反對共叔段。共叔段逃到鄢。莊公又親自追到鄢。五月辛醜日,共叔段離開鄭國,逃到共國。

《春鞦》記載:“鄭伯剋段於鄢。”是說共叔段不守做弟弟的本分,所以不說他是弟弟;兄弟兩人如同兩個君主爭鬥,所以說莊公打瞭勝仗,是“剋”。稱莊公為“鄭伯”,是諷刺他沒教好弟弟,趕走共叔段是鄭莊公本意。不寫共叔段是逃亡,而說被打敗,這是不便直說鄭莊公蓄意逼迫共叔段。

莊公把薑氏放逐在城潁,發誓說:“不到黃泉,彆想見麵!”不久就後悔瞭。潁考叔擔任潁榖管理邊界的官,聽到這件事,就親自獻貢品給鄭莊公。莊公賜他飯食,潁考叔吃飯的時候,把肉挑齣來放在一邊,莊公問他為什麼,潁考叔迴答:“小人有母親,吃過我做的所有食物,隻是沒吃過君王的肉羹,請允許我帶迴去給她嘗嘗。”莊公說:“你有母親可以孝敬,唉,唯獨我沒有!”潁考叔說:“請問這是什麼意思?”莊公把發誓的事告訴瞭他,並說後悔也來不及瞭。潁考叔迴答:“這有什麼好擔心的?隻要把土地挖深,挖到泉水,在隧道裏見麵,誰能說你違背誓言呢?”莊公按照他的話去做。莊公走進隧道去見武薑,賦詩說:“大洞之中,其樂融融。”薑氏走齣隧道時也賦詩說:“大洞之外,舒暢快樂。”於是薑氏和莊公恢復瞭母子關係,和原來一樣。

君子說:潁考叔是真正的孝子,他不僅孝順自己的母親,而且把孝心推廣到鄭伯身上。《詩經》說:“孝子的孝心無窮無盡,經常感化同類的人。”說的就是潁考叔這類孝子吧!

 

周鄭交質

《左傳》

鄭武公、莊公為平王卿士。王貳於虢,鄭伯怨王。王曰:“無之。”故周、鄭交質,王子狐為質於鄭,鄭公子忽為質於周。王崩,周人將畀虢公政。四月,鄭祭足帥師取溫之麥。鞦,又取成周之禾。周、鄭交惡。

君子曰:“信不由中,質無益也。明恕而行,要之以禮,雖無有質,誰能間之?苟有明信,澗、溪、沼、沚之毛,蘋、蘩、蕰、藻之菜,筐、筥、錡、釜之器,潢汙、行潦之水,可薦於鬼神,可羞於王公,而況君子結二國之信,行之以禮,又焉用質?《風》有《采蘩》、《采蘋》,《雅》有《行葦》、《泂酌》,昭忠信也。”

注釋

卿士:指輔政大臣。貳於虢:二心於虢,指平王想讓西虢的虢公執政。虢,指西虢公。交質:交換人質,以作抵押。王子狐:周王平之子。公子忽:鄭莊公太子,即位為昭公。畀:交給。祭足:即祭仲,鄭國大夫。溫:周附屬國,在今河南溫縣南。成周:周地,在今河南洛陽東。由中:由衷,發自內心。要之以禮:用禮製來約束雙方。沼沚之毛:池塘裏的水草。蘋蘩:浮萍白蒿。蘊藻:藻類植物。筐筥:竹製容器。錡釜:鍋類器具。潢汙行潦:指窪地溝渠裏的水。薦於鬼神:祭祀鬼神。羞於王公:進奉王公。

譯文

鄭武公、鄭莊公父子擔任周平王卿士。周平王分權給虢公,鄭莊公因此怨恨周平王。周平王說:“沒有這迴事。”於是周王、鄭國為瞭證明互信,交換人質:王子狐到鄭國做人質,公子忽到周王室做人質。平王逝世後,周王室的貴族準備讓虢公執政。四月,鄭國大夫祭足率領軍隊收割溫邑的麥子。鞦季,又收割成周的稻榖。由此,周和鄭互相仇恨。

君子說:“諾言沒有誠意,有人質也沒用。開誠布公、互相諒解,用禮教來約束,即使沒有人質,誰能離間他們?假如內心有誠信,山澗溪流中的浮萍、水藻一類,裝在竹籃、鐵鍋等器具,用窪地溝渠的水洗乾淨,可以供奉鬼神,進獻王公,何況君子締結兩國盟約,按照製度執行,哪裏需要人質呢?國風有《采蘩》《采蘋》,大雅有《行葦》《泂酌》,都用來昭示忠信。”

石諫寵州籲

《左傳》

衛莊公娶於齊東宮得臣之妹,曰莊薑,美而無子,衛人所為賦《碩人》也。又娶於陳,曰厲媯,生孝伯,蚤死。其娣戴媯生桓公,莊薑以為己子。公子州籲,嬖人之子也,有寵而好兵,公弗禁,莊薑惡之。

石碏諫曰:“臣聞愛子,教之以義方,弗納於邪。驕奢淫佚,所自邪也,四者之來,寵祿過也。將立州籲,乃定之矣,若猶未也,階之為禍。夫寵而不驕,驕而能降,降而不憾,憾而能眕者,鮮矣。且夫賤妨貴,少陵長,遠間親,新間舊,小加大,淫破義,所謂六逆也;君義,臣行,父慈,子孝,兄愛,弟敬,所謂六順也;去順效逆,所以速禍也。君人者,將禍是務去,而速之,無乃不可乎?”弗聽。其子厚與州籲遊,禁之,不可。桓公立,乃老。

注釋

衛莊公:衛國國君。碩人:《詩經·衛風》篇名,衛國人看到莊薑美麗而受冷落,作詩以示同情。蚤死:夭摺。其娣:她的妹妹。古代諸侯娶妻,妹妹可隨姐姐同嫁。嬖(bì)人:地位較低的寵妾。石碏(què):當時的衛國大夫。階之為禍:使之近禍。眕(zhěn):自重,剋製。將禍是務去:將務去禍,賓語前置。

譯文

衛莊公從齊國娶瞭太子得臣的妹妹,叫莊薑,容貌美麗卻沒生兒子。衛國人做《碩人》詩描寫她的美貌。後來,莊公又從陳國娶瞭夫人,叫厲媯,生瞭兒子孝伯,夭摺瞭。她的隨嫁妹妹戴媯,生瞭桓公,莊薑把他當作自己的兒子。公子州籲,莊公愛妾生的兒子,得到衛莊公的寵愛,喜歡舞刀弄槍,莊公並不禁止,莊薑卻厭惡他。



《古文觀止》:韆年雅言,智慧之光,文脈傳承之寶典 浩瀚中華,五韆年文明源遠流長,而文字,正是承載這段璀璨曆史、傳承民族精神的生命載體。《古文觀止》,這部匯集瞭先秦至明末各時期經典散文的巨著,猶如一部穿越時空的錦綉長捲,以其精煉的語言、深刻的思想、卓越的藝術成就,成為中華文化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它不僅是一部供人閱讀和鑒賞的文學選本,更是一扇打開中華傳統文化大門的鑰匙,一次與古聖先賢思想對話的契機,一部滌蕩心靈、啓迪智慧的寶典。 一、編纂之功,匠心獨運: 《古文觀止》由明末清初的吳楚材、吳調學兩兄弟曆時數年編纂而成,他們的編纂過程,本身就是一場對中華古代散文的一次係統梳理和精粹提煉。他們並非隨意擷取,而是懷揣著“觀古今文章之善,而自得其法”的宏願,在浩如煙海的古籍中,精心挑選、反復權衡,最終匯集三百餘篇被認為“觀之足以止矣”的佳作。 編纂者的選文標準,可謂是嚴苛而獨到。他們注重文章的思想深度、藝術價值、語言的典雅與生動,以及其在文學史上的代錶性。從《左傳》、《國語》的史筆敘事,到諸子百傢的辯論說理,再到唐宋八大傢雄渾的議論和古文運動的倡導,以及明代大傢汪曾祺、歸有光等人的抒情寫意,幾乎涵蓋瞭中國古代散文發展的各個重要階段和主要流派。這種廣博的視野和精深的鑒賞力,使得《古文觀止》不僅是一部選集,更是一部濃縮瞭中國古代散文發展史的精要文本。 二、內容之富,博大精深: 《古文觀止》的魅力,首先體現在其內容的博大精深,涵蓋瞭人生哲理、治國之道、傢國情懷、情感抒發、山水情趣等方方麵麵,幾乎無所不包,無所不精。 先秦風骨,智慧初啓: 捲首之作,往往是先秦時期的經典。諸如《左傳》中跌宕起伏的曆史事件,展現瞭春鞦戰國時期政治博弈的復雜與智慧;《國語》中對各國興衰的深刻剖析,蘊含著治國安邦的經驗教訓;《論語》、《孟子》等諸子經典,則以言簡意賅的哲理,闡釋著仁、義、禮、智、信等核心價值,為後世的道德倫理提供瞭 foundational principles。這些篇章,以其樸實無華的語言,孕育著中華民族最早的智慧之光。 兩漢雄風,史筆如刀: 漢代散文,大氣磅礴,史筆敘事尤其齣色。《史記》的筆力雄健,刻畫人物栩栩如生,記述事件詳略得當,可謂“史傢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漢書》的敘事亦嚴謹而不失文采。這些篇章,展現瞭漢代恢弘的曆史氣象和嚴謹的史學態度。 魏晉風流,情韻悠揚: 魏晉時期,文壇呈現齣一種“名士風流”的氣質,散文也隨之變得更加注重個人情感的抒發和山水情趣的描摹。《古文觀止》中收錄瞭一些魏晉時期的文章,它們或許不像先秦那樣充滿哲思,卻自有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如竹林七賢的灑脫不羈,以及對自然美的細膩感知。 唐宋之巔,氣象萬韆: 唐宋八大傢,是中國散文史上最為耀眼的群星。韓愈以“文起八代之衰,道濟天下之溺”的雄心,開創瞭古文運動的新局麵,其文章或慷慨激昂,或溫婉細膩,或寓理於事,或寄情於景,皆是極品。《古文觀止》中收錄瞭大量他們的作品,如韓愈的《師說》、《馬說》,柳宗元的《捕蛇者說》、《永州八記》,歐陽修的《醉翁亭記》、《朋黨論》,蘇洵的《六國論》,蘇軾的《赤壁賦》、《前後赤壁賦》,蘇轍的《黃州快哉亭記》,曾鞏的《墨池記》等等。這些篇章,不僅在思想上深刻,在藝術上更是爐火純青,或縱橫捭闔,或汪洋恣肆,或清新雋永,充分展現瞭唐宋時期文壇的輝煌成就。 明代雅韻,溫潤如玉: 明代散文,在繼承唐宋傳統的基礎上,更添一份溫潤與雅緻。《古文觀止》也精選瞭明代一些優秀作傢的作品,如歸有光的《項脊軒誌》,文筆細膩,情感真摯,將個人的思緒與傢國興衰、人生無常巧妙地融為一體。汪曾祺的散文,更是以其平淡、雋永、充滿生活氣息而著稱,展現瞭明代散文的另一番風味。 三、語言之美,精煉傳神: 《古文觀止》之所以能流傳韆古,除瞭思想內容的深刻,還在於其語言的極緻之美。古代散文,尤其講究“字字珠璣,句句錦綉”。編纂者精心挑選的篇章,無不具備: 精煉的錶達: 古代文人崇尚“不著一字,盡得風流”的境界,力求用最少的文字錶達最豐富的內容。讀者在閱讀《古文觀止》時,會驚嘆於其遣詞造句的精準和經濟,每一個字都恰到好處,沒有絲毫冗餘。 生動的描摹: 無論是描繪山川景物,還是刻畫人物形象,抑或是敘述事件過程,古代散文都善於運用形象化的語言,使其躍然紙上,讓讀者身臨其境,感同身受。例如,《醉翁亭記》中對山水景色的描繪,“朝暉夕陰,氣象萬韆”,“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寥寥數語,便勾勒齣一幅生動活潑的自然畫捲。 典雅的韻律: 古代散文,尤其是駢文和一些律賦,其語言具有獨特的韻律美。《古文觀止》中的篇章,即便不是駢文,也常常在意境、節奏上追求一種和諧之美,讀來朗朗上口,令人迴味無窮。 深厚的文化底蘊: 古代散文往往蘊含著豐富的曆史典故、哲學思想和文化常識。閱讀《古文觀止》,不僅是語言上的享受,更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一次深入浸潤。 四、傳承之重,啓迪後世: 《古文觀止》自問世以來,便成為曆代文人墨客、學子書生的案頭必讀之書。它不僅僅是一部文學欣賞的範本,更是一部學習古文、培養文筆、提升思想境界的絕佳教材。 文筆的典範: 對於學習寫作的人來說,《古文觀止》提供瞭最直接、最有效的範例。通過模仿、藉鑒其中的佳句、篇章,可以逐漸掌握遣詞造句的技巧,學習謀篇布局的章法,提升語言錶達的能力。無數文人通過研讀《古文觀止》,錘煉瞭自己的筆頭功夫,為中國文學的發展貢獻瞭力量。 思想的啓迪: 捲中文章的思想深度,足以引發讀者對人生、社會、曆史的深刻思考。無論是對個人品德的修養,對社會責任的擔當,還是對國傢民族命運的關切,都能在這些古籍中找到共鳴和啓示。閱讀《古文觀止》,就是與古聖先賢進行思想的交流,汲取他們的人生智慧。 文化基因的傳承: 《古文觀止》中所承載的,是中國民族獨特的文化精神和價值觀念。它幫助我們理解中華文明的根脈,認識我們從何而來,又將嚮何而去。它是一部承載著中華民族集體記憶和文化基因的寶貴遺産。 五、精裝珍藏,永世流芳: 《古文觀止》的精裝珍藏版本,不僅僅是一本書,更是一件承載著厚重曆史和文化價值的藝術品。精美的裝幀,考究的用紙,清晰的字體,都旨在為讀者提供一次極緻的閱讀體驗,使其在翻閱之間,仿佛能感受到曆史的溫度,觸摸到先賢的筆觸。 它不僅僅是一部供人閱讀的書籍,更是一份珍貴的收藏,是傢族傳承、世代相傳的文化瑰寶。在信息爆炸的時代,《古文觀止》如同一股清流,引導我們迴歸經典,品味文字的韻味,感悟思想的深度,重拾對傳統文化的熱愛與敬畏。 結語: 《古文觀止》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是古代散文的集大成者,是一部永不褪色的經典。它以其精煉的語言、深刻的思想、卓越的藝術成就,跨越韆年,依然閃耀著智慧的光芒,滋養著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翻開《古文觀止》,就是開啓一段與古人對話的旅程,就是一次滌蕩心靈、啓迪智慧的修行。它不僅是閱讀的享受,更是精神的洗禮,是連接過去與未來的文化橋梁,是中華文脈傳承的寶貴基石。這部精裝珍藏的經典,值得我們細細品讀,用心珍藏,讓韆年雅言,生生不息,永世流芳。

用戶評價

評分

老實說,一開始我對著“古文觀止”這個名字有些敬畏,總覺得那是文人墨客纔能觸碰的殿堂,普通人看瞭定會如墜五裏霧中。可這套中華經典藏書,不知怎的,讓我鼓起瞭勇氣。它給人的感覺很親切,一點也不像我想象中那種高高在上、拒人韆裏的古籍。書的排版很舒服,字號大小適中,注釋也恰到好處,不會過多打擾閱讀的流暢性,又能及時解答我的疑惑。我並不是專業的古文研究者,隻是一個對中國傳統文化有著濃厚興趣的普通讀者。這套書就像一位耐心溫柔的老師,循序漸進地引導我走進古文的世界。我驚喜地發現,許多篇章雖然字句古樸,但所錶達的情感和道理,在今天依然 resonate。讀《論語》時,我感受到瞭孔子對學生的殷切期望和人生哲理;讀《史記》時,我仿佛看到瞭曆史的波瀾壯闊和英雄人物的悲歡離閤。這本書讓我體會到瞭,學習古文並非難事,關鍵在於找到正確的門徑,而這套《古文觀止》正是這樣一副開啓古籍大門的鑰匙。

評分

拿到這套《古文觀止》中華經典藏書時,我就被它沉甸甸的重量和精緻的裝幀所打動。這絕對不是一本隨意翻閱的書,它更像是一件值得細細品味的藝術品。我一直對中國古代的文學作品情有獨鍾,總覺得其中蘊含著一種獨特的東方韻味和哲學智慧。然而,要真正理解這些古籍,卻需要一個好的引路人。這套書無疑扮演瞭這樣一個角色。它的排版設計非常人性化,即使是古籍中常見的繁體字,在清晰的印刷和恰當的字號下,也顯得格外容易辨認。每篇文章的注釋都非常詳盡,而且不顯突兀,既能幫助我理解字詞的含義,又不至於打斷閱讀的思路。我曾嘗試過閱讀一些篇幅較長的古文,但往往因為對古漢語的陌生而望而卻步。但這套《古文觀止》卻讓我找迴瞭閱讀的樂趣,我仿佛能聽到古人穿越時空的呼喚,感受到他們跌宕起伏的情感。

評分

作為一名對國學有著濃厚興趣的愛好者,我一直都在尋找一本能夠真正引領我走進古代文學殿堂的經典著作。這套《古文觀止》中華經典藏書,無疑是我近期最大的驚喜。我特彆喜歡它的精裝珍藏版本,無論是紙張的質感,還是裝幀的設計,都透著一種古樸典雅的美。它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個可以陪伴我長久探索的精神伴侶。我在閱讀過程中,常常被書中那些優美的文字、深刻的道理所摺服。無論是論說文的嚴謹,還是散文的婉約,亦或是詩歌的抒情,都讓我深深著迷。這本書給我帶來的,不僅僅是知識的增長,更是一種對傳統文化更深層次的理解和熱愛。我常常在安靜的夜晚,捧著這本書,細細品味那些穿越時空的智慧,感覺自己仿佛與古聖先賢進行著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這本書讓我更加堅定地相信,中國古代的文學寶藏,是值得我們每個人去珍視和傳承的。

評分

我一直覺得,真正的好書,不應僅僅停留在紙麵,更應在讀者的心中激起漣漪。這套《古文觀止》做到瞭,而且做得相當齣色。我最欣賞它的地方在於,它並沒有把古文“神化”,而是以一種平和、開放的態度呈現給讀者。精裝珍藏的品質,讓我在翻閱時感受到一種儀式感,仿佛在對待一件珍貴的藝術品。每一次的閱讀,都是一次精神的洗禮。我特彆喜歡書中對一些生僻字詞的解釋,以及對文章背景的簡要介紹,這些都極大地幫助我理解瞭古文的語境和深意。我曾試圖閱讀過其他版本的古文集,但往往因為注釋過於晦澀,或者排版不佳而放棄。而這套書,卻讓我愛不釋手。我甚至開始嘗試著模仿其中的一些句式,用古文來記錄自己的生活和感悟。這套書不僅僅是知識的載體,更是我精神成長的夥伴,它讓我更加熱愛自己的文化,也更加堅定瞭對傳統文化的追求。

評分

讀《古文觀止》就像在時間的洪流中悠閑漫步,那些穿越韆年的文字,或雋永,或激昂,或婉約,都像一顆顆璀璨的珍珠,散落在曆史的河床。初翻開這套精裝本,就被它厚重的質感和典雅的封麵所吸引。拿在手中,沉甸甸的,仿佛握住瞭知識的重量。內頁的紙張溫潤如玉,印刷清晰,即使是繁體字,也辨識起來毫無壓力。我一直對古文情有獨鍾,卻苦於找不到一本係統且深入人心的入門讀物。市麵上古籍版本眾多,良莠不齊,總擔心買到盜版劣質的。這套《古文觀止》中華經典藏書,真的是解決瞭我的大問題。它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個穿越時空的知識寶庫,一個與先賢對話的平颱。每一個篇章,每一段譯文,都充滿瞭古人的智慧和情感。我常常在深夜,伴著一盞孤燈,細細品味那些早已被歲月打磨得光滑的詞句,感受文字背後所蘊含的深邃思想和細膩情懷。它的精裝珍藏版,不僅是閱讀的享受,更是一種精神的慰藉,讓我覺得,擁有瞭它,就仿佛擁有瞭一份寶貴的文化傳承。

評分

好書,隨著電子版的普及,買書的少瞭,但我已習慣瞭紙質書。很愉快的購物。

評分

挺好的

評分

啓濛書

評分

還好吧,就是沒仔細讀,不知道怎麼樣

評分

質量好速度快是大傢學習的好幫手。

評分

真的不錯

評分

內容很好

評分

內容很好

評分

不錯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