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走出腐败高发期:大国兴亡的三个样本
原价:58.00元
作者:高波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1-01
ISBN:9787501198047
字数:350000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722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17世纪的明王朝在传统农业文明的巅峰期跌落到“历史周期律”的谷底;18世纪的英国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滚滚蒸汽中与腐败高发期不期而遇;19世纪的美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电机轰鸣中与高发的腐败形影不离……
如果说腐败是导致明王朝被农民起义和后金政权“破产清算”的罪魁祸首的话,那么,为什么英国和美国却在腐败高发期中实现了改革重组和大国崛起?
本书以17世纪的明朝、18世纪的英国和19世纪的美国三个腐败高发期为样本,通过大量的案例,生动而深刻地剖析了腐败高发期的特征、类型,提出了治理腐败的路径,是反腐败研究的新成果。
要目
为什么毛泽东说看了《明史》“生气”?
顶层腐败:空心化的权力核心
官员蜕变:不负责的“执政团队”
“党祸”为患反映的是核心缺位
集权专制者进行顶层治理的四大危机何在?
“提名权”何以成为腐败“含金量”高的权种之一
从“白金汉现象”看英式“爵位批发商”是如何运作的?
何谓官员竞争中的“不负责任原理”?
“集体不负责甚至比集体腐败更可怕
娼妓的“黄金时代”
美国两党有着怎样的共同“腐败文化”?
好政策为什么“被变坏”?
为什么反腐败可以不复杂?
目录
作者介绍
高波,1973年10月生于湖北江汉,法学博士,中央纪委驻中国社会科学院纪检组纪检监察三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副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研究中心理事。著有《治政论——制度化时期执政党建设核心问题研究》(与皮钧合著,新华出版社2004年9月出版),《政府传播论——社会核心信息体系与改革开放新路径》(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10月版)等。
文摘
序言
我喜欢那种能够引发深度思考的书籍,而“大国兴亡的三个样本”这个副标题,已经成功地将我的注意力牢牢吸引住。在我看来,选择“三个样本”必然是有其精妙之处的。这三个样本是来自哪个地域?是东方文明,还是西方文明,亦或是都有涉及?是截然不同的历史时期,还是具有某种相似性的发展轨迹?我会猜测,这三个样本的选取,可能是为了在不同维度上展现腐败如何一步步侵蚀国家的根基。或许会有一个案例,是关于制度的僵化如何滋生腐败,导致改革的停滞;另一个案例,可能是关于经济的畸形发展,财富过度集中如何催生权力寻租,最终导致社会分裂;还有的案例,或许会聚焦于道德的沦丧,当诚信和廉耻荡然无存,整个社会如同脱缰的野马,一发不可收拾。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提供详实的历史材料和严谨的论证,带领读者拨开历史的迷雾,看清腐败的本质,以及它对文明传承的深远影响。我希望这本书能给我带来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让我能够更清晰地理解国家发展中的那些“暗流涌动”,并从中汲取宝贵的历史智慧。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充满了力量感,沉甸甸的质感,搭配上“走出腐败高发期”这样直击人心的标题,立刻就勾起了我对于历史事件和国家命运的好奇心。我一直觉得,一个国家的兴衰,尤其是那些曾经辉煌却最终走向没落的文明,背后总有着深刻的原因,而腐败,无疑是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诱因。我特别想知道,作者是如何从“腐败高发期”这样一个视角切入,去分析历史上那些大国的兴亡历程的。是讲述具体的历史事件,还是通过更宏观的社会经济学理论来阐释?是会聚焦于某个朝代的衰落,还是会将不同时期的案例进行对比分析?我期待着书中能够提供一些独到的见解,不仅仅是罗列事实,更能引发我们对当下社会的反思。毕竟,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但有些教训,似乎总是在重演。我想象着,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或许会跟随作者的笔触,穿越时空的阻隔,去亲历那些王朝的动荡,去感受那些变革的阵痛,去理解权力腐蚀人心的可怕力量,以及它对整个国家机器产生的致命影响。这本书,在我看来,不仅仅是一本历史读物,更可能是一本关于国家治理和人性弱点的深度剖析。
评分我一直对那些关于文明兴衰的宏大叙事非常感兴趣,而《走出腐败高发期:大国兴亡的三个样本》这个书名,直接点燃了我探索的欲望。我猜想,这本书并非仅仅是一本单纯的历史教科书,而更像是一场穿越时空的思想实验,通过分析不同大国的兴衰轨迹,来揭示腐败这个“病灶”是如何一步步将曾经强大的国家拖入泥潭的。我特别好奇,作者选择的这“三个样本”会是怎样的组合?它们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内在的逻辑联系,或者代表着不同类型的腐败模式?是侧重于制度性腐败的顽固性,还是权力寻租的蔓延性,亦或是道德滑坡的普遍性?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详实的历史案例,但更重要的是,能够有深刻的分析,让我们理解腐败是如何从细枝末节,逐渐渗透到国家肌理,最终导致其崩溃的。这本书,在我看来,是一次对历史深层驱动力的探寻,也是一次对人性弱点和集体行为的审视。我希望它能让我对“大国”这个概念有更深刻的认识,并思考如何在现代社会中,构建起更有效的防火墙,抵御腐败的侵蚀,走向长久的繁荣。
评分这本书的标题《走出腐败高发期:大国兴亡的三个样本》听起来就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和现实的警示意义。我常常在想,那些曾经叱咤风云的帝国,最终为何会走向衰落?历史学家们给出了各种各样的解释,而“腐败”无疑是其中一个屡屡被提及的致命因素。我猜想,这本书会选取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样本,深入剖析腐败是如何在这些国家发展的关键时期,成为阻碍其前进的巨大力量。我想象着,书中可能会描绘出一幅幅触目惊心的画面:曾经清明的政治如何被贪婪吞噬,曾经公平的社会如何被特权扭曲,曾经强大的经济如何被垄断扼杀。我期待作者能够以严谨的态度,结合丰富的史料,为我们展现腐败从萌芽到蔓延,再到最终摧毁一个国家的完整过程。同时,“走出”这个词,也给了我一丝希望。它暗示着,历史并非是单向度的衰败,而是存在着自我纠错和转型的可能。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对历史悲剧的记录,更能引发我们对当下社会的深刻反思,思考如何才能有效地“走出”腐败的高发期,走向更健康、更可持续的国家发展道路。
评分读这本书,我首先想到的就是那些曾经如日中天,如今却只存在于史书中的辉煌帝国。是什么让他们从巅峰跌落,最终走向了衰亡?“走出腐败高发期”这个主题,无疑触及到了问题的核心。我猜测,这本书会深入探讨腐败是如何在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层面蔓延,并且最终侵蚀其生命力的。我期待作者能够以一种非常具象的方式来呈现这些过程,比如通过讲述一些生动的故事,或者分析一些关键的历史事件,让我们能够感受到腐败带来的具体危害。是官员的贪污受贿,还是制度性的寻租?是资源的垄断,还是公平的丧失?亦或是意识形态的腐朽,让整个社会失去了前进的方向?我希望书中能够给出一些令人信服的答案。同时,“走出”二字,也给我带来了一丝希望。它暗示着,腐败并非是不可战胜的,国家也有可能在经历过“高发期”之后,找到转型的道路,实现新生。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不仅仅是对历史的批判,更能包含一些对未来的启示,让我们看到,如何才能避免重蹈覆辙,走向更健康、更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