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嘗試翻閱瞭中間關於“低壓配電係統”的部分,感覺作者在內容組織上確實下瞭不少功夫,試圖將復雜的電氣規範“翻譯”成AutoCAD可以執行的具體指令。不過,我更期待的是,書中對於國傢電氣設計規範(如GB係列標準)的引用和講解能更為直觀和深入。很多時候,我們繪製的圖紙,其規範性往往是項目能否通過審查的關鍵。如果這本書能在每一個關鍵的繪圖步驟旁,清晰地標注齣對應的規範條文編號,並解釋為何必須如此繪製,那麼它就不再僅僅是一本軟件操作手冊,而升級為一份實用的設計規範執行指南。此外,針對“典型實例”,我非常好奇它們涵蓋瞭哪些領域。是側重於工業自動化控製係統,還是更偏嚮於建築電氣中的照明和插座布局?不同的應用場景對CAD的側重點是不同的,如果案例的廣度足夠,能夠展示軟件在不同領域間的通用適應性,那這本書的覆蓋麵就更顯厚重瞭。
評分說實話,拿到這本書的時候,我最大的疑慮集中在“2008”這個年份上。雖然電氣設計的基本邏輯和原理是恒久不變的,但軟件操作界麵和一些新齣現的智能化功能,隨著時間的推移總會有迭代。我希望這本書在講解核心的繪圖邏輯和電氣原理圖繪製方法時,能夠足夠紮實和通用,這樣即便讀者轉嚮更新版本的軟件,那些底層思維和規範的理解也能無縫銜接。我尤其關注它對三維建模在電氣管綫綜閤應用方麵的論述深度,雖然是基礎和典型實例的定位,但如果能觸及到如何利用有限的2008版本工具進行初步的空間布局校驗,哪怕隻是概念性的介紹,也會讓這本書的價值“保值”許多。更重要的是,我渴望看到其中案例的“典型性”。一個好的教材,案例絕不能是空中樓閣,必須是能對應到現實工廠、商業建築或配電房中的真實場景。如果案例能附帶詳細的設計思路闡述——為什麼選擇這種布局,而非另一種——那纔是真正體現瞭“設計”而非僅僅是“繪圖”的精髓所在。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著實讓人眼前一亮,色彩搭配沉穩大氣,字體選擇也顯得專業且易於辨識。初次翻閱,我立刻被其清晰的章節結構所吸引。它似乎非常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閤,目錄中那些“基礎入門”與“高級應用”的並列安排,預示著無論是對CAD軟件初學者,還是希望深化自身技能的工程師而言,都能找到閤適的切入點。我特彆留意到其中關於圖層管理和標準規範的部分,這在實際的電氣設計工作中是至關重要的環節,如果這本書能夠提供詳盡的圖層命名約定和國傢或行業標準的應用指南,那無疑將大大提升其實用價值。我期待看到那些詳盡的步驟分解,尤其是那些看似微小卻決定成敗的操作細節,比如如何快速創建符閤行業規範的電氣符號庫,或者在復雜項目中如何高效地進行設備布置和綫路追蹤。如果內容能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工程師手把手指導,帶著我們從零開始搭建一個完整的項目文件,那就太棒瞭,而非僅僅停留在軟件功能的羅列上。整體感覺,這本書的定位似乎是瞄準那些希望通過係統學習,將AutoCAD 2008這款經典軟件的潛力完全挖掘齣來,並將其應用於嚴謹的電氣設計領域的專業人士。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和印刷質量給我留下瞭深刻的第一印象,紙張的厚度和色彩還原度都很不錯,這對於需要長期對照參考的工具書來說,是基本的尊重。內頁的圖示清晰度是決定性的,尤其是在講解電路原理圖和復雜的接綫邏輯時,綫條的粗細、符號的區分度直接影響讀者的理解速度和準確性。我個人非常看重教程中對“錯誤排查”環節的關注。在學習任何工程軟件時,總會遇到各種意想不到的係統報錯或繪圖邏輯衝突。一本優秀的教材,不應該隻展示“如何做對”,更要教會讀者“如何發現和修正錯誤”。如果書中能設置專門的“常見問題與解決方案”章節,比如關於對象捕捉失靈、標注樣式衝突等工程繪圖中的頑固問題,那將是極大的加分項。同時,對於軟件的自定義設置部分,例如自定義快捷鍵、工具欄的個性化配置,如果能提供一些“效率優先”的推薦配置,相信會受到那些追求工作效率的資深用戶的好評。
評分從內容編排的節奏來看,作者似乎采取瞭一種“螺鏇上升”的學習路徑,從最基礎的直綫、圓弧開始,逐步過渡到多重參照標注和塊屬性的運用。這種循序漸進的安排,對於自學者來說無疑是友好的。然而,對於電氣工程設計而言,邏輯性往往淩駕於單純的繪圖技巧之上。我希望能看到更多關於“數據關聯”的討論。例如,如何利用塊屬性(Block Attributes)來自動統計設備數量或電纜長度,從而實現圖紙信息的實時更新和報錶自動生成。如果這本書能將2008版本中可用的數據提取功能講透徹,並展示它如何簡化電氣工程中的物料清單(BOM)編製工作,那就真正體現瞭工程軟件的強大之處——用技術手段解放設計人員的重復勞動。一個好的工程設計實例,最終的交付物往往是圖紙和與之配套的準確的設備清單,如果本書能在這方麵提供詳盡的實戰經驗,我會毫不猶豫地推薦給所有相關專業的學生和初級工程師。
評分1984年的一天是一個非常令我激動的日子。我參加瞭“全省讀書活動演講賽”。那次我結識瞭許許多多的新朋友,聽到瞭他們振振有詞的演講。我有些慚愧。他們一個個成績優秀,而我?我發誓努力嚮他們學習。
評分本書共分3篇14章:第1篇是基礎知識(包括1~7章),其中第1章介紹AutoCAD 2008中文版的基礎知識,第2章介紹繪圖輔助工具及基本繪圖命令,第3章介紹二維對象編輯,第4章介紹文字和錶格的創建與注寫,第5章介紹圖形尺寸標注,第6章介紹塊及外部參照,第7章介紹圖形輸齣與打印;第2篇是設計實例(包括8~13章),第8章介紹電氣工程製圖的技術要求,第9章介紹常用電氣元件的繪製,第10章介紹機械電氣控製設計實例,第11章介紹建築電氣設計實例,第12章介紹電力工程設計實例,第13章介紹過程控製係統設計實例;第3篇是進階提高,即第14章介紹電氣工程專用繪圖軟件AutocAD Electrieal,通過本章學習讀者可以應用ACE來設計大型復雜的電氣工程圖。
評分2008電氣工程設計(基礎和典型實例)這本書的印刷質量是非常不錯的,很喜歡,而且價格相對來說很實惠,可謂物美價廉,無論是裝訂方式,還是發貨包裝個人感覺都是很不錯的.1.識圖與繪圖相結閤,使讀者在掌握使用繪製電氣圖形的同時,能夠識彆各類電氣圖形2.提供典型電氣工程的設計思路,充分體現的設計技巧3.涵蓋電氣設計的各個專業學科,讀者可有針對性地學習相關章節,做到有的放矢4.書中全部電氣圖形符號均采用最新國標,所有實例均經過瞭實踐檢驗5.實例講解,深入淺齣,讀者隻需按書中實例操作,即可在最短時間掌握-在電氣領域的應用6.精選瞭大量實踐題目,為讀者提供瞭應用水平的實踐平颱7.對進行瞭新增功能說明,使讀者的製圖水平和效率進一步提高。買之前還特意看瞭一下編輯推薦,本來還有點猶豫,看到這麼多名人都喜歡楊箏編寫的2008電氣工程設計(基礎和典型實例)也就打消瞭我的猶豫.簡單的看瞭下在電氣工程設計領域,齣現瞭很多優秀的電氣設計軟件,2008是其中一個通用軟件,它能夠完成電氣工程繪圖的絕大多數任務,如電氣工程中使用的各種電氣係統圖、框圖、邏輯圖、接綫圖、電氣平麵圖、設備布置圖、元器件錶格等的繪製,受到廣大電氣工程人員的歡迎,是適閤進行電氣設計的工具軟件。本書通過多個實例,詳細介紹瞭利用2008繪製電氣工程圖的方法。同時本書介紹瞭與軟件環境的無縫集成的電氣設計專業軟件,能使設計和修改電氣控製係統比以往更快,從而提高設計效率、減少錯誤、自動執行關鍵控製係統設計任務並促進協作。本書共分3篇14章第1篇是基礎知識(包括1~7章),其中第1章介紹2008中文版的基礎知識,第2章介紹繪圖輔助工具及基本繪圖命令,第3章介紹二維對象編輯,第4章介紹文字和錶格的創建與注寫,第5章介紹圖形尺寸標注,第6章介紹塊及外部參照,第7章介紹圖形輸齣與打印第2篇是設計實例(包括8~13章),第8章介紹電氣工程製圖的技術要求,第9章介紹常用電氣元件的繪製,第10章介紹機械電氣控製設計實例,第11章介紹建築電氣設計實例,第12章介紹電力工程設計實例,第13章介紹過程控製係統設計實例第3篇是進階提高,即第14章介紹電氣工程專用繪圖軟件,通過本章學習讀者可以應用來設計大型復雜的電氣工程圖。,我發覺我已經喜歡上它瞭,尤其是書中的一段自1982年問世以來,已經經曆瞭十餘次升級,其每一次升級,在功能上都得到瞭逐步增強,且日趨完善。也正因為具有強大的輔助繪圖功能,因此,它已成為工程設計領域中應用最為廣泛的計算機輔助繪圖與設計軟件之一。2008是根據當今技術的快速發展和用戶的需求而開發的跨世紀設計工具,它體現瞭世界技術的發展趨勢。
評分還不錯的書。
評分t u4.書中全部電氣jG圖形符L號均采用最T新國zX標,所Fb有實f例均經過瞭實踐檢驗;
評分支持支持支持,感謝京東給換貨
評分一直沒時間看,下次找個時間再看
評分就是一般吧,習慣好評瞭
評分書是旗幟,人生是旗手,即能把人生領入岐途,使你飲恨終生,亦能使人生輝煌,無限幸運。我就是在書的指引下,一步步成熟。處於高三的我,正迎接人生的挑戰,今後我將更加廣覽群書,讓自己的一生始終沿著一條正確的路行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