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陈安先生编撰的著作《美国知识分子》,从美国建国初期到后“9·11”时代,从爱默生到布鲁克斯,集结了四十余位知识界的精英人物,洋洋大观,前所未有。尤为难得的是,其中不但有常见的作家、记者、学者,还有性学专家、生物学者,其他科学家和教育家,乃至企业家、电视节目主持人、人权运动领袖和环保主义者。显然,著者对于知识分子身份的认知,持有一种开放的态度;通过对美国知识分子的活动及相关领域的独特的揭示,大大扩展了我们的视野。
全书采取列传形式,每个入选者独立成篇。就内容论,分别为生平及著作介绍、思想观念的阐释,再就是言论摘引,在不同层面上,显示各个来自生命、生活和不同专业的特点,浮现出个性各异的清晰面貌,但也不难看出贯穿其间的共性来。
目录
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独立思想的先驱
霍勒斯·曼:公共教育之父
亨利·大卫·梭罗:简朴生活倡导者
雅各布·里斯:为另一半人呼号
林肯·斯蒂芬斯:揭示城市之耻的记者
戴维·格雷厄姆·菲利普斯:笔指官场
W.E B.杜波伊斯:黑人之魂
弗兰克·诺里斯:美国左拉
厄普顿·辛克莱:文学界的“扒粪者”
约翰·T.赖安三世:矿井安全世家
沃尔特·李普曼:名满天下的专栏作家
艾尔弗雷德·金西:打开性学之门
约翰·斯坦贝克:心系流浪农工
芭芭拉·麦克林托克:与玉米相伴一生
蕾切尔·卡森:愿春天不再沉默
1.F.斯通:特立独行的报人
爱德华·R.默罗:反击麦卡锡的勇者
约翰·肯尼思·加尔布雷斯:牛虻经济学家
詹姆斯·赖斯顿:名记者“苏格兰人”
刘易斯·托马斯:医学桂冠诗人
马丁·加德纳:反伪科学勇士
C.赖特·米尔斯:贴近社会的社会学家
简·雅各布斯:为护卫社区而战
杰西卡·米特福德:“扒粪王后”
凯瑟琳·格雷厄姆:煊赫女报人
小阿瑟·M.施莱辛格:史学权威
欧文·克里斯多尔:新保守派之父
诺曼·梅勒:美国“希腊勇士”
詹姆斯·鲍德温:来自哈莱姆的黑天使
戈尔·维达尔:指点江山发异言
诺姆·乔姆斯基:不仅是语言学家
威廉·萨菲尔:鸽群中的老鹰
苏珊·桑塔格:热忱的社会评论家
拉夫·纳德:从搭乘汽车到竞选总统
格洛莉娅·斯坦内姆:为妇女权益奋争
爱德华·萨义德:铭记知识分子责任
莫里斯·伯曼:从黄昏看到黑暗 辩
杰里米·里夫金:站在潮头话趋势
克里斯托弗·希钦斯:轻慢上帝的人
保罗·克鲁格曼:自由派良知
托马斯·弗里德曼:为绿色革命鼓呼
奥普拉·温弗利:荧屏荐书
埃里克·施洛塞尔:向”快餐国”挑战
戴维·布鲁克斯:信息时代评论家
跋:美国知识分子的庄严追求/陈安
精彩书摘
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独立思想的先驱
当美国人回顾其国家历史,他们首先想到的自然是首任总统华盛顿,然后往往是第3届总统、《独立宣言》主要起草者杰斐逊。这份1776年宣言宣布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与英国脱离关系,建立美利坚合众国。宣言还根据"天赋人权说"提出了"人人生而平等"这一重要理念。
然后,美国人会谈到后来的另一份"独立宣言",它宣告"我们依赖他人的日子,我们充当他国学识之徒弟的漫长时期行将结束","我们四周奔波于生活的千百万人民"将不再由"外国丰收庆宴上的残羹剩菜来喂养",美国的文学艺术将不再依赖英国的文化传统而独立于世,美国作家们将创造出完全是自己的、不同于欧洲的写作风格。"宣言"结尾有三句话掷地有声:"我们将用自己的脚走路;我们将用自己的手工作;我们将说出自己心头的话。"
这是美国思想文化领域内的一份"独立宣言",一份精神上的"独立宣言"。1837年在哈佛大学学生联谊会上,一个全名为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RalphWaldo Emerson)的学者发出了这些振聋发聩之声。他的这篇演讲后来以《美国学者》(The American Scholar,1837)为题发表,成了美国思想史上的开山之作。与教派决裂
从爱默生的出身和学历来看,他本来应该终身当一个牧师,用他极佳的口才四处布道,论证上帝的存在,宣扬基督教教义和教规。他1803年生于波士顿一个清教徒家庭,其家族好几代人都是"唯一神教"(或称"一位论派",认为上帝只有一位)牧师,他大学上的是哈佛神学院,一毕业就当牧师,布道了三四年。假如他沿着祖辈的路走下去,美国就会多一个出色的神学家,而少了一个杰出的哲学家、散文作家和诗人,更可惜的是,美国历来最有影响的思想家当中会少了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
前言/序言
我对陈安这本书非常熟悉,篇篇都细读过。这是《凤凰周刊》近年来比较有特色的一个专栏,从2009年开栏至今,受到过很多学入和读者的好评。如今看到陈安一年多的心血,集结为书出版,很是高兴。想来国内读者对陈安并不熟悉,肯定希望对这位神秘人物多些了解,我也就说上几句。
陈安是我的老朋友,在美国生活快30年了。说起这个专栏,缘起于我2008年间到美国的一次访问。其间,我们有过两次深聊,谈的仍是国内现状和知识分子责任之类的话题。这是我们年轻时就常谈的话题,不同的是过去观点分歧较多,这些年互相认同的部分更多了一些。也是在这两次聊天中,我鼓动他为《凤凰周刊》写这个专栏,梳理一下美国200多年来公共知识分子对美国社会发展的影响,以为国内作镜鉴。陈安开始认为自己并不合适,但在我看来,陈安却是最合适的人选。
说起来,这与陈安的特殊人生际遇有关。他生于1942年,曾就读于上海外国语大学俄语系,毕业后在中央电视台国际部任编辑。1980年他随生于美国的妻子移居纽约,先在《美洲华侨日报》任编译,后在哥伦比亚大学修得图书馆学硕士学位,在该校东亚图书馆工作20年,直至前年退休。他业余爱好写作,多年来为香港《大公报》撰写“纽约随笔”和“艺苑草”专栏,著有散文随笔集《寻找猫头鹰》、诗集《纽约匆匆》。他也喜爱音乐,常常引吭高歌,自己作词作曲,著有歌曲集《遥远的怀念》,灌有CD唱片《往事如歌》,为一百余首中国古诗词谱写的歌曲也即将出版。他的语言能力很强,早年学俄语,后来自学英语,20世纪90年代花费很大精力编著了《新英汉美国小百科》,近年来又翻译了两部美国长篇小说:《布鲁克林的荒唐事》和《反美阴谋》。
在我看来,陈安身上有着知识分子的独立、纯净气质。由于他出国早,多数时日都埋头书斋,内心一直保留着老知识分子所具有的那种理想主义情结。他的妻子贤惠能干,持家有方,也让他可以安心生活在他的象牙塔中,读书写作,弹琴歌唱,几乎没受到什么浊世的污染。他的工作条件也得天独厚,有机会涉猎西方文献,加上传统文化的功底,使他的知识储备也异于常入。
每次去美国,我都留出时间专门看望这位老友,做一番深聊。年岁的增长,丝毫没有影响陈安作为知识分子的赤子之心。在我看来,陈安是一个有“信”的人,这里的“信”不只是指信义那么简单,还有对知识系统的信仰。孔子对学问作过分别:“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这种“为己”之学在陈安身上,体现的最为充分。所谓“为己”之学,不是说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是指为了自己的人格。他是把学问看作“性命”的人,一方面要尽性,就是充分发展自己的本性良能,经过磨砺来恢复人天然的良善本性;一方面,他是知命的,知晓世界和时代所赋予的使命。陈安认为学问是指向自我的,所以他把完善自我、成就理想人格,看作学问的最终目的。与时下国内流行的“为人”之学不同,他并不在意社会或他人的认可。因为他对学问这份清醒的认知,使他的精神世界总保持着一份干净与纯粹,不仅甘于寂寞、敢于舍弃别人不敢舍弃的,人生境界也早已超越了个人的富贵尊荣。
美国知识分子:影响美国社会发展的思想家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国知识分子:影响美国社会发展的思想家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