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处理化学品手册

水处理化学品手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刘明华 主编 著
图书标签:
  • 水处理
  • 化学品
  • 手册
  • 工业水处理
  • 给排水
  • 环保
  • 化学工程
  • 水质分析
  • 净水
  • 污水处理
  • 化学试剂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蓝墨水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62653
商品编码:10443232417
开本:16K精
出版时间:2016-07-01
页数:1
字数:1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介绍了水处理化学品的制备和应用。全书共12章,第1章是绪论,第2章至第12章共收集包括混凝剂、絮凝剂、吸附剂、阻垢分散剂、缓蚀剂、杀菌灭藻剂、清洗剂、预膜剂、离子交换剂、膜材料、污泥脱水剂等多类水处理化学品,约四百余种,收录新药剂五十余种。
本书可供市政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等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科研人员参考,也可供高等学校相关专业师生参阅。

图书目录

1绪论/ 1
1.1水处理化学品概述1
1.1.1水资源与水处理1
1.1.2水处理化学品的定义2
1.1.3水处理化学品的分类2
1.2水处理化学品的发展历程3
1.2.1国外发展概况3
1.2.2国内发展概况3
1.2.3国内外发展比较及相应的对策建议4
1.3水处理化学品的发展趋势6
1.3.1新型合成水处理化学品的开发6
1.3.2水处理化学品间的复配增效技术研究6
1.3.3多功能水处理化学品的研究6
1.3.4水处理化学品的环境友好化6
参考文献7
2混凝剂/ 8
2.1概述8
2.1.1混凝剂的分类8
2.1.2混凝剂在我国的发展现状8
2.1.3混凝机理8
2.1.4混凝剂的发展趋势10
2.2无机低分子混凝剂10
2.2.1硫酸铝10
2.2.2三氯化铝13
2.2.3三氯化铁16
2.2.4铝酸钠18
2.2.5硫酸亚铁20
2.2.6高铁酸钾22
2.3无机高分子混凝剂24
2.3.1聚合氯化铝(PAC)24
2.3.2改性聚合氯化铝(MPAC)29
2.3.3聚合三氯化铁(PFC)30
2.3.4聚合硫酸铁(PFS)31
2.3.5聚合氯化硫酸铁(PFCS)35
2.3.6聚磷硫酸铁(PPFS)36
2.3.7聚磷氯化铝(PPAC)37
2.3.8聚合氯化铝铁(PAFC)38
2.3.9聚硅硫酸铁(PFSS)40
2.3.10聚硅硫酸铝(PASS)41
2.3.11聚合硅酸铝铁(PSAF)41
2.3.12聚氯硅酸铝(PASiC)42
2.3.13聚合氯化硫酸铁铝(PAFCS)43
2.3.14聚硅酸铝铁(PAFSC)44
2.3.15聚合氯化硫酸铁(PFCS)44
参考文献45
3絮凝剂/ 50
3.1概述50
3.1.1絮凝剂的分类50
3.1.2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研究概况51
3.2非离子型合成有机高分子絮凝剂54
3.2.1聚合型絮凝剂54
3.2.2缩合型絮凝剂65
3.3阴离子型合成有机高分子絮凝剂66
3.3.1聚合型絮凝剂66
3.3.2高分子反应型絮凝剂74
3.4阳离子型合成有机高分子絮凝剂76
3.4.1聚合型絮凝剂76
3.4.2高分子反应型絮凝剂89
3.4.3缩合型絮凝剂94
3.5两性型合成有机高分子絮凝剂103
3.5.1聚合型絮凝剂104
3.5.2高分子反应型絮凝剂113
3.5.3缩合型絮凝剂117
3.6非离子型天然有机高分子改性絮凝剂118
3.6.1淀粉-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118
3.6.2β-环糊精改性产品124
3.6.3改性瓜尔胶产品126
3.6.4F691-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128
3.7阴离子型天然有机高分子改性絮凝剂128
3.7.1改性淀粉类絮凝剂128
3.7.2黄原胶及其改性产品139
3.7.3改性纤维素类絮凝剂141
3.7.4海藻酸钠145
3.7.5改性木质素类絮凝剂146
3.7.6植物丹宁及其接枝共聚物150
3.7.7F691改性产品151
3.8阳离子型天然有机高分子改性絮凝剂152
3.8.1改性淀粉类絮凝剂152
3.8.2改性木质素类絮凝剂169
3.8.3改性纤维素类絮凝剂173
3.8.4壳聚糖及其季铵化产品177
3.8.5F691改性产品186
3.9两性型天然有机高分子改性絮凝剂193
3.9.1改性淀粉类絮凝剂194
3.9.2改性木质素类絮凝剂205
3.9.3改性壳聚糖类絮凝剂209
3.9.4改性纤维素类絮凝剂211
3.9.5F691改性絮凝剂216
参考文献218
4吸附剂/ 225
4.1概述225
4.1.1吸附剂的基本特征225
4.1.2吸附的类型226
4.2吸附剂的制备和应用226
4.2.1粉煤灰(CFA)226
4.2.2黏土235
4.2.3硅藻土239
4.2.4膨润土243
4.2.5纳米二氧化硅255
4.2.6沸石260
4.2.7轻质氧化镁269
4.2.8活性氧化铝(γ-Al2O3)274
4.2.9硅胶280
4.2.10活性炭(AC)284
4.2.11活性炭纤维(ACF)299
4.2.12改性淀粉类吸附剂304
4.2.13改性壳聚糖类吸附剂311
4.2.14改性纤维素类吸附剂322
4.2.15改性木质素类吸附剂330
4.2.16大孔吸附树脂337
4.2.17甲壳素类树脂342
参考文献343
5阻垢分散剂/ 350
5.1概述350
5.2天然改性阻垢分散剂的制备及应用351
5.2.1木质素磺酸盐351
5.2.2丹宁354
5.2.3淀粉磷酸酯356
5.2.4羧酸磷酸化淀粉358
5.2.5羧甲基纤维素钠359
5.2.6海藻酸钠360
5.2.7腐殖酸362
5.2.8壳聚糖363
5.3多元膦酸型阻垢分散剂的制备及应用364
5.3.1乙二胺四亚甲基膦酸(EDTMP)364
5.3.2氨基三亚甲基膦酸(ATMP)366
5.3.31-羟基乙烷-1,1-二膦酸(HEDP)368
5.3.4二乙烯三胺五亚甲基膦酸(DTPMP)370
5.3.5聚醚多氨基亚甲基膦酸盐-N-氧化物371
5.3.6甘油磷酸三酯372
5.3.7辛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372
5.3.82-膦酸丁烷-1,2,4-三羧酸(PBTC)373
5.3.9二甲基磷酸氨基甲磺酸(DPAMS)374
5.3.10N,N,N-三亚甲基三膦酸-乙二胺-N-羟丙基磺酸(EDTMPPS)375
5.4聚合物型阻垢分散剂的制备及应用376
5.4.1聚丙烯酸(PAA)377
5.4.2聚丙烯酰胺(PAM)378
5.4.3聚丙烯酸钠(PAAS)380
5.4.4聚甲基丙烯酸(PMA)381
5.4.5聚天冬氨酸(PASP)382
5.4.6聚环氧琥珀酸(PESA)384
5.4.7水解聚马来酸酐386
5.4.8聚亚甲基丁二酸(聚衣康酸)388
5.4.9聚苯乙烯磺酸钠389
5.4.10聚-2-丙烯酰基-2-甲基丙磺酸钠(PAMPS)390
5.4.11次磷酸基聚丙烯酸391
5.4.12丙烯酸-丙烯酸甲酯共聚物392
5.4.13丙烯酸-马来酸酐共聚物393
5.4.14丙烯酸-丙烯酰胺共聚物395
5.4.15丙烯酸-丙烯醇共聚物396
5.4.16丙烯酸-衣康酸共聚物397
5.4.17丙烯酸-丙烯酸羟丙酯共聚物398
5.4.18马来酸酐-丙烯酰胺共聚物399
5.4.19马来酸酐-丙烯酰吗啉共聚物400
5.4.20丙烯酸-丙烯酰基吗啉共聚物401
5.4.21丙烯酸-异丙烯膦酸共聚物(AA/IPPA)401
5.4.22丙烯酰胺-丙烯酰基吗啉共聚物403
5.4.23丙烯酸-丙烯酸羟丙酯-次磷酸钠共聚物403
5.4.24丙烯酸/聚乙二醇单甲醚丙烯酸酯二元共聚物404
5.4.25丙烯酸-马来酸-膦基三元共聚物404
5.4.26丙烯酸-2-丙烯酰基-2-甲基丙磺酸-次磷酸钠共聚物405
5.4.272-丙烯酰基-2-甲基丙磺酸钠-丙烯酰基吗啉共聚物406
5.4.28苯乙烯磺酸-苯乙烯膦酸共聚物406
5.4.29苯乙烯磺酸钠-丙烯酰基吗啉共聚物408
5.4.30N-丙烯酰基对氨基苯磺酸钠-丙烯酰基吗啉共聚物408
5.4.31丙烯醇-丙烯酰基吗啉共聚物408
5.4.32丙烯酸羟丙酯-丙烯酰基吗啉共聚物409
5.4.332-丙烯酰基-2-甲基丙基膦酸-丙烯酰基吗啉共聚物409
5.4.342-丙烯酰基-2-甲基丙基膦酸-丙烯酸共聚物410
5.4.352-丙烯酰基-2-甲基丙基膦酸-丙烯酰胺共聚物411
5.4.362-丙烯酰基-2-甲基丙基膦酸-丙烯酸-β-羟丙酯共聚物411
5.4.372-丙烯酰基-2-甲基丙基膦酸-2-丙烯酰基-2-甲基丙磺酸共聚物412
5.4.382-丙烯酰基-2-甲基丙基膦酸-苯乙烯磺酸钠共聚物412
5.4.392-丙烯酰基-2-甲基丙基膦酸-甲基丙烯酸共聚物413
5.4.40烯丙氧基聚醚羧酸盐共聚物413
5.4.41衣康酸-丙烯酰胺共聚物414
5.4.42衣康酸-2-丙烯酰基-2-甲基丙基膦酸共聚物414
5.4.43衣康酸-2-丙烯酰基-2-甲基丙磺酸钠共聚物415
5.4.44衣康酸-丙烯酸羟丙酯共聚物415
5.4.45衣康酸-丙烯基磺酸钠共聚物416
5.4.46衣康酸-丙烯三羧酸-丙烯酸-聚环氧琥珀酸共聚物417
5.4.47衣康酸-马来酸-丙烯磺酸钠三元共聚物418
5.4.48聚乙二醇-衣康酸-AMPS/MA三元共聚物418
5.4.49S-羧乙基硫代琥珀酸418
5.4.50烯丙氧基聚醚羧酸盐共聚物419
5.4.51聚醚型无磷共聚物阻垢剂419
参考文献420
6缓蚀剂/ 423
6.1缓蚀剂的分类及作用机理423
6.1.1缓蚀剂分类423
6.1.2缓蚀剂的特征及缓蚀机理425
6.1.3工业缓蚀剂的协同应用技术427
6.2有机缓蚀剂427
6.2.1六亚甲基四胺427
6.2.2硫脲430
6.2.3N,N-二邻甲苯基硫脲434
6.2.4吡啶434
6.2.5烷基吡啶436
6.2.6苯胺437
6.2.7苯胺、乌洛托品缩聚物440
6.2.8苯并三氮唑(BTA)442
6.2.9N,N-双(苯并三氮唑亚甲基)月桂胺445
6.2.102-巯基苯并噻唑(MBT)445
6.2.11丙炔醇(PA)448
6.2.12二聚炔醇(DMH)450
6.2.13葡萄糖酸钠(GS)450
6.2.14对苯二酚(HQ)455
6.2.15苯甲酸458
6.2.162-羟基膦基乙酸(HPAA)461
6.2.17S-羧乙基硫代琥珀酸462
6.2.18多元醇磷酸酯(PAPE)463
6.2.19N-月桂酰基肌氨酸(LS)464
6.2.202-炔丙基巯基苯并咪唑466
6.2.21咪唑啉季铵盐缓蚀剂466
6.2.22咪唑啉酮类缓蚀剂469
6.2.23复合芳基双环咪唑啉季铵盐469
6.2.24羧酸类缓蚀剂470
6.2.252-苯甲酰基-3-羟基-1-丙烯(BAA)470
6.2.26多氨基多醚基亚甲基膦酸(PAPEMP)472
6.2.272-癸硫基乙基胺盐酸盐(DTEA)472
6.2.28YSH-05高温酸化缓蚀剂472
6.2.29PTX-4缓蚀剂473
6.2.30环己胺474
6.2.311-羟甲基苯并三氮唑476
6.2.32氨基三亚甲基膦酸(ATMP)476
6.2.33羟基乙叉二膦酸(HEDP)477
6.2.34乙二胺四甲叉膦酸五钠(EDTMP·Na5)478
6.3无机缓蚀剂478
6.3.1亚硝酸钠478
6.3.2硝酸钠481
6.3.3硅酸钠484
6.3.4三聚磷酸钠(STPP)488
6.3.5六偏磷酸钠489
6.3.6钼酸钠491
6.3.7钨酸钠497
6.3.8硫化钠500
6.3.9七水硫酸锌501
6.3.10氯化锌503
6.3.11水合肼508
6.3.12磷酸二氢钠508
参考文献509
7杀菌灭藻剂/ 514
7.1概述514
7.1.1微生物概况及危害514
7.1.2杀菌灭藻剂的分类516
7.1.3杀菌机理516
7.1.4杀菌灭藻剂的发展趋势517
7.2氧化型杀菌灭藻剂的制备及应用517
7.2.1液态氯517
7.2.2臭氧518
7.2.3次氯酸钠521
7.2.4次氯酸钙 523
7.2.5二氧化氯525
7.2.6二氯异氰尿酸钠529
7.2.7三氯异氰尿酸532
7.2.8氯胺-T534
7.2.9过氧化氢535
7.2.10过氧乙酸538
7.2.11溴氯海因(BCDMH)540
7.2.12二溴海因(DBDMH)541
7.2.132,2-溴氰乙酰胺(DBNPA)543
7.2.14高铁酸钾545
7.2.15四氯甘脲(TCGU)547
7.2.16过硫酸氢钾548
7.3非氧化型杀菌灭藻剂552
7.3.1氯酚类552
7.3.2有机硫化合物555
7.3.3有机锡化合物562
7.3.4烯醛类563
7.3.5季铵盐类杀菌剂571
7.3.6季�粞紊本�灭藻剂581
7.3.7其他杀菌灭藻剂591
参考文献595
8清洗剂、预膜剂/ 599
8.1概述599
8.2无机化学清洗剂600
8.2.1无机酸清洗剂600
8.2.2无机碱清洗剂612
8.3有机化学清洗剂616
8.3.1有机酸清洗剂616
8.3.2螯合物清洗剂634
8.3.3聚合物清洗剂637
8.3.4表面活性剂638
8.4预膜剂649
8.4.1表面活性剂-聚磷酸盐预膜剂649
8.4.2六偏磷酸钠-锌盐预膜剂650
参考文献651
9离子交换剂/ 655
9.1概述655
9.2无机离子交换剂655
9.2.1泡沸石655
9.2.2磷酸锆660
9.2.3海绿石661
9.3有机离子交换剂662
9.3.1磺化煤662
9.3.2阳离子交换树脂663
9.3.3阴离子交换树脂672
9.3.4螯合树脂689
9.3.5氧化还原树脂704
9.3.6两性树脂709
参考文献712
10膜材料/ 715
10.1概述715
10.2膜的分类715
10.2.1功能膜的分类715
10.2.2膜分离过程的类型717
10.3膜材料及膜的制备与结构717
10.3.1膜材料717
10.3.2膜的制备720
10.3.3膜的结构727
10.3.4膜的结晶态727
10.4膜组件的结构设计727
10.4.1膜材料与膜组件727
10.4.2板框式膜组件与流程728
10.4.3卷式膜组件与流程730
10.4.4中空纤维膜组件与流程731
10.4.5管式膜组件的基本结构733
10.5典型的膜分离技术及应用领域733
10.5.1微孔过滤技术733
10.5.2超滤技术 736
10.5.3纳滤技术737
10.5.4反渗透技术738
10.5.5离子交换膜与电渗析742
10.5.6气体分离膜743
10.5.7其他类型膜748
参考文献749
11污泥脱水剂/ 751
11.1概述751
11.2天然高分子改性污泥脱水剂751
11.2.1淀粉改性类污泥脱水剂751
11.2.2壳聚糖改性污泥脱水剂756
11.2.3其他天然高分子改性污泥脱水剂760
11.3合成型有机高分子污泥脱水剂764
11.3.1合成型有机阳离子污泥脱水剂764
11.3.2合成型两性污泥脱水剂771
参考文献774
12其他水处理化学品/ 776
12.1水体除氧剂776
12.1.1概述776
12.1.2水合肼776
12.1.3吗啉780
12.1.4丙酮肟782
12.1.5丁酮肟783
12.1.6乙醛肟785
12.1.7环己胺786
12.1.8N,N,N,N-四甲基对苯二胺788
12.1.9氢醌789
12.1.10碳酰肼791
12.1.11异抗坏血酸792
12.1.12二乙基羟胺794
12.1.13N-异丙基羟胺795
12.1.14氨气或液氨797
12.1.15无水亚硫酸钠798
12.1.16亚硫酸氢钠799
12.1.17焦亚硫酸钠800
12.1.18亚硫酸氢铵801
12.2消泡剂801
12.2.1概述801
12.2.2矿物油、脂肪酸(酯)、酰胺类、低级醇类等有机物802
12.2.3聚醚类805
12.2.4有机硅类807
12.2.5聚醚改型聚硅氧烷消泡剂811
12.3污泥剥离剂813
12.3.1松香胺813
12.3.2松香胺聚氧乙烯醚814
12.3.3N-十二烷基丙氨酸816
参考文献817
《现代精细化工:催化剂与反应工程的最新进展》 书籍简介 本书深度聚焦于现代精细化工领域的核心——催化剂的设计、制备、表征及其在复杂化学反应中的应用,同时全面覆盖了反应器工程的优化与放大的前沿技术。全书结构严谨,内容兼具理论深度与工程实践指导意义,旨在为从事精细化学品合成、石油化工、高分子材料科学以及化学工程研究与开发的专业人士提供一本权威且实用的参考手册。 第一部分:先进催化剂的设计与合成 本部分详细阐述了当代催化科学的基石。首先,系统梳理了多相催化剂的最新发展,包括单原子催化剂(SACs)的结构调控、高熵合金催化剂在极端条件下的稳定性研究。重点剖析了如何通过精确调控活性位点的电子结构和几何构型,实现对目标反应选择性的极致控制。讨论了负载型催化剂的载体效应,深入探讨了介孔材料(如MCM系列和KIT系列)在提高活性位点分散度和抗烧结能力方面的最新策略。 其次,均相催化剂部分聚焦于不对称催化和C-H键活化领域。详细介绍了新型手性配体的设计原则,特别是螺环配体、PINAP衍生物在工业级不对称氢化、胺化反应中的应用案例。对过渡金属(如Pd, Rh, Ir, Ru)在定向C-H键官能团化中的机理模型进行了深入探讨,展示了如何利用导向基团实现对复杂有机分子的区域和立体选择性修饰。 此外,书中辟出一章专门讨论光催化与电催化。对于光催化,重点介绍了钙钛矿材料、碳量子点及新型复合氧化物在模拟光照下进行水分解制氢、二氧化碳还原等环境友好型反应中的性能优化。电催化方面,着重分析了电极材料的表面形貌对氧还原反应(ORR)和析氢反应(HER)动力学的影响,并提供了中试规模电化学反应器的设计考量。 第二部分:反应动力学与过程模拟 本部分将理论化学与工程放大紧密结合。对反应动力学建模进行了详尽的阐述,超越了传统的Eley-Rideal或Langmuir-Hinshelwood模型,引入了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预测的微观动力学参数,并探讨了如何将这些参数集成到宏观反应器模型中。 在反应工程模拟方面,本书提供了使用先进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解决复杂反应器问题的实用指南。内容涵盖了多相反应器(如浆态床、固定床、流化床)中流体流动、传热和传质的耦合模拟。特别强调了如何处理催化剂颗粒内部的扩散限制效应(Weisz-Prater准则的现代应用),以及如何通过模型预测来避免热点形成,确保反应过程的安全性和效率。 第三部分:反应器优化与过程强化 本部分致力于提升现有化工生产过程的效率与可持续性。详细介绍了过程强化(Process Intensification, PI)技术在精细化工合成中的应用。内容包括: 1. 微反应器技术:分析了微通道反应器在处理高放热反应、高毒性或高压反应时的固有安全优势。书中提供了热/质传递系数的计算方法,并展示了微反应器如何实现对反应停留时间的精确控制,从而提高目标产物的收率。 2. 反应-分离耦合系统:深入探讨了反应精馏(Reactive Distillation, RD)和膜反应器的设计原理和操作窗口。以酯化反应和烯烃氧化反应为例,解析了如何通过同步移除产物来打破热力学平衡限制,实现超高转化率。 3. 新型反应介质:探讨了离子液体和超临界流体作为绿色溶剂在催化反应中的应用潜力。分析了这些介质对催化剂稳定性和反应选择性的独特影响,以及它们在工业回收和再利用方面的挑战与机遇。 第四部分:工业案例与未来展望 最后一部分通过具体的工业化案例,展示了上述理论和技术的实际价值。收录了数个从实验室到工业规模的成功转化案例,涵盖了:高性能聚合物单体的绿色合成、药物中间体的立体选择性制备、以及低碳烷烃脱氢制烯烃的新型催化体系。 本书的结论部分展望了精细化工催化剂和反应工程的未来发展方向,包括人工智能(AI)辅助的催化剂筛选、原位/操作中表征技术(如operando XAFS/DRIFTS)在机理解析中的深度应用,以及可持续化学背景下对生物质转化技术的要求。 本书适合于具有化学工程、应用化学、材料科学或相关专业背景的本科高年级学生、研究生、博士后研究人员,以及化工、制药、新材料等行业的研发工程师和技术管理人员参考使用。全书共计XX章,约XX万字,配有大量图表和工程实例解析。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名环保设备的设计工程师,在为客户设计水处理系统时,对所使用的化学品有着非常直接的需求。我需要了解各种化学品的物理化学性质,比如溶解度、稳定性、腐蚀性、以及与管道、泵等设备材质的兼容性。这些信息直接关系到我设计的系统能否稳定可靠地运行,以及设备的选型和材质的选择。我希望《水处理化学品手册》能够提供详细的化学品规格参数、储存和运输要求,甚至可能包括一些安全数据表(SDS)中的关键信息。此外,对于一些可能存在的副反应或二次污染,我也希望有所了解,以便在设计中提前规避。例如,某些化学品在反应过程中是否会产生有害的中间产物?或者在使用过程中是否会增加系统的总溶解固体(TDS)?这些都是在系统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如果这本书能够提供关于化学品选择与工艺匹配的指导,或者介绍一些常见的化学品应用误区,那就更符合我的工作需求了。

评分

作为一个对环境科学充满热情的研究生,我一直在为我的毕业论文寻找可靠的参考资料,而《水处理化学品手册》似乎是一个不错的起点。我主要的研究方向是工业废水处理,特别是针对一些高浓度、难降解有机物的处理。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关于各类化学品在处理这类复杂废水时的作用机制的详细阐述,例如,有哪些氧化剂、还原剂或者吸附材料能够有效地去除这些污染物?它们的催化机理是什么?是否存在一些协同效应,能够通过组合使用不同的化学品来提高处理效率?我尤其感兴趣的是,这本书是否会涉及一些前沿的水处理化学技术,比如高级氧化技术(AOPs)中的化学品应用,或者纳米材料在水处理中的化学作用?对于我这样的研究者来说,深入了解化学品的微观作用机理,以及它们在不同工艺路线中的应用潜力,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书中还能包含一些相关的研究进展和未来发展趋势的展望,那将对我论文的构思和写作提供巨大的帮助。

评分

我是一名在污水处理厂工作多年的技术人员,近年来,随着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以及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我对现有知识体系的更新感到了一定的压力。我了解到《水处理化学品手册》是一本比较权威的参考资料,所以一直对其保持着高度的关注。我希望这本书能涵盖当前市面上主流的水处理化学品,不仅仅是那些基础的混凝剂、絮凝剂、消毒剂,更希望能够深入到一些特种化学品,比如膜处理用药剂、反渗透阻垢剂、生物处理用强化剂等。我特别想了解这些新型化学品是如何工作的,它们在性能上相比传统药剂有哪些优势?在应用过程中,又会遇到哪些新的挑战和解决方案?此外,考虑到实际生产中的经济效益,我非常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关于化学品选择的经济性评估方法,以及如何优化投加量以达到最佳处理效果和成本控制的建议。如果还能对不同厂家的同类产品进行一个大致的性能对比或者选择指南,那就更完美了。总而言之,我期待它能够帮助我巩固和扩展我的专业知识,并在实际工作中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评分

收到,这是一份以读者口吻撰写的、关于《水处理化学品手册》但内容不包含该书具体信息的图书评价,共五段,每段风格和侧重点不同,长度约300字,并用

评分

分隔: 作为一名刚入行水处理行业的新手,我对《水处理化学品手册》的期待值可以说是拉满了。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系统性地梳理和介绍水处理过程中那些关键的化学品,以及它们各自的原理、应用场景、使用注意事项等内容的工具书。毕竟,水处理是一个非常专业且精细的领域,很多时候一个小小的化学品选择失误,或者使用方法不当,都可能导致整个处理效果大打折扣,甚至引发安全隐患。我特别希望这本书能帮助我建立起对各种水处理药剂的初步认知框架,例如,针对不同的水质指标,如硬度、浊度、pH值、有机物含量等,到底应该选择哪些类型的化学品?它们的化学反应机理是什么?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哪些安全防护措施?我甚至在想,这本书会不会提供一些经典的案例分析,让我能够更直观地理解这些化学品的实际应用效果?毕竟,理论知识的学习固然重要,但如果能结合实际案例,那将是事半功倍的学习方式。我非常期待它能成为我工作中的一本“百科全书”,让我能够自信地面对各种水处理挑战,逐步成长为一名专业的水处理工程师。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