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文物鉴赏100讲》何谓“文物”?这至今还是个没有标准定义的概念。笔者以为:文物,是未朽的历史遗存,是可触摸到的文化载体。不知当否?中华文明几千年?或说“上下五千年”,或说“上下一万年”,也无确论。依据《二十四史》,从炎黄古史传说推之,只能说上下五千年。可是,根据出土文物,早在一万年前,人类就开创了农耕文明。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是同步的,也已有大量文物为证。古人已写下的文化史,往往根据文物的新发现不得不重新改写;古人没写下的文化史,那就只有以文物里珍藏的信息来补写。文物是哑口的见证,却比之传说、史册更真实,更加原汁原味。大概这就是文物的伟大价值吧!!
作者简介
郭伯南,1933生。笔名史石、知春斋主。河北省任丘市人。河北北京师院文学系毕业。主攻中国文化史。《人民中国》杂志社编审。
主要编著有:《新编中国史话》、《彩图版·中华文明史》、《上下一万年·图说中国通史》、《中华文明概览》、《东方智慧宝库(易经)》、《度量衡起源新说》、《文物漫话》、《文物纵横谈》、《国宝里珍藏的故事》、《文物鉴赏100讲》、《茶余饭后谈文化》、《中华文明的足迹》等。
外文版有:《物语·中国&历史(日)、《中国书法艺术入门》(英、法、德)、《中国文化史入门》(日)、《中国文化》(日)、《秦始皇帝&兵马俑》(日)等。
目录
第01讲 燧人氏的千古文化功勋——史前·猿人洞里的灰烬层
第02讲 伏羲氏的神奇猎具——史前·飞石索
第03讲 “猴儿酒”的故事——史前·“醉猿”化石
第04讲 南方人何时始吃大米的?——史前·玉蟾岩稻谷
第05讲 北方人何时始吃白面的?——史前·石磨盘与石磨棒
第06讲 中华文字的历史足迹——史前·贾湖龟甲刻符
第O7讲 世界管乐器的老寿星——史前·舞阳骨笛
第08讲 乡野的童年音乐会——史前·陶埙
第09讲 座右铭起源新说——史前·尖底瓶
第10讲 人造“上帝”的故事——史前·濮阳蚌塑龙虎
第11讲 六千年前的神秘古陶?——史前·玄武提梁壶
第12讲 黄酒女神仪狄——史前·酒具陶盎
第13讲 谷物酿酒几多年?——史前·大汶口酒器
第14讲 谷水河艺术的写意笔法——史前·谷叶纹陶瓮
第15讲 哇!这么漂亮的饭碗——史前·彩陶曲腹钵
第16讲 五千年前的“送子观音”——史前·女娲头像瓶
第17讲 从慈禧的胭脂说起——史前·女神泥塑像
第18讲 一张古画的神秘启示——史前·仰流红陶鬻
第19讲 戈壁滩上的“鸳鸯池”——史前·鸳鸯形彩陶罐
第20讲 原鸡的故乡在哪里?——史前·元谋鸡形壶
第21讲 从孔老夫子考古谈起——史前·莺歌岭石镞
第22讲 镶嵌艺术的起源与杰作——夏·虎纹护身符牌
第23讲 出身贫寒的乐坛之王——夏·东下冯石磬
第24讲 荆楚文化的先声——商·崇阳铜鼓
第25讲 “卖饼妇”与“桃花夫人”——商·息国鹗卣
第26讲 黄河流域上古多大象——商·嵌松石象牙杯
第27讲 “酒德颂”与“殷鉴不远”——商·小臣艅犀尊
第28讲 中国第一位女将军——商·妇好白玉簋
第29讲 “戒指”的血统与谱系——商·妇好玉蝶
第30讲 “牛耕田”始于何时?——商·玉雕卧牛
第31讲 马拉车始于何时?——商·玉雕双马
第32讲 俏色玉雕三千年——商·玉石龟鳖
第33讲 挖耳有史几多年——商·玉雕挖耳勺
第34讲 玄王子孙的图腾——商·玉雕燕雏
第35讲 神秘丹砂用处多——商·玉石杵臼
第36讲 龙飞凤舞话源头——商·玉雕蟠龙
第37讲 殷人人种的探索——商·玉雕人像
第38讲 古玉灵性观漫话——商·箍形玉饰
第39讲 古代戈兵中的神品——商·玉援铜内戈
第40讲 “烛火女神”几千年?——春秋·云纹铜禁
第41讲 黄君孟夫人与古黄国——春秋·虎耳蟠虺纹铜壶
第42讲 轿子有史几千年?——春秋.句敌夫人肩舆
第43讲 一桩“鸟书玉玺”公案——春秋·错金青铜鸟书戈
第44讲 藏冰·启冰·颁冰——春秋·凤翔凌阴
第45讲 古代冷藏保鲜有妙方——战国-曾侯乙冰鉴
第46讲 世界古乐器史上的奇观——战国·曾侯乙编钟
第47讲 史前的“金砂陶”哪去了?——战国·金盏和金匙
第48讲 一块珍贵的先秦石刻——战国·守丘河光刻石
第49讲 中山国三器的艺术特色——战国·虎噬鹿器、龙凤方案、十五连盏灯
第50讲 从“刘伶醉酒”说起——战国·中山古酒
第51讲 从“破镜重圆”故事说起——战国·鄂君启节
第52讲 匈奴的鄂尔多斯文化——战国·金冠雄鹰项饰
第53讲 鼎氏世家的“纨绔子弟”——战国·金银错铜鼎
第54讲 十二属相是怎么来的?——战国·秦云梦日书
第55讲 曹操有“剔牙”习惯吗?——战国·牙签
第56讲 “秦皇巡游天下”的故事——秦·始皇乘舆金根车
第57讲 秦军的方阵矩阵与套阵——秦·始皇兵马俑
第58讲 秦皇御马剪鬃与系驾——秦·始皇的驷马
第59讲 秦皇的强弓硬弩及其他——秦·兵马俑的装备
……
精彩书摘
第01讲 燧人氏的千古文化功勋——史前·猿人洞里的灰烬层
如果说,世界上人工打制的第一把石斧,开创了人类文化史的纪元。那么,人类举起的第一把火炬,则照亮了人类文化历史的进程。人类有了火,才开始熟食,从而改进了营养和体质:人类有了火,才可能有刀耕火种,才可能烧出灿烂夺目的陶器,才可以冶铜炼铁,才可能发明作为近代历史象征的蒸汽机,以及使人类飞出地球,去外星探测:……
人世间何时有了火?这历来是个千古之谜。在西方,古希腊人创造了普罗米修斯从上帝那里盗来火种的神话;在东方,华夏先民创造了燧人氏钻木取火的传说,用以解释这一重大科学成就的由来。现代考古学则提出了自己的答案。在北京人的洞穴里,共有十三层堆积,其中有四层发现灰烬。第四层的灰烬层虽已近石化,仍厚达六米。其中残存有大量的烧骨、烧石和木炭。显然,早在约五十万年到二十万年以前,北京人不仅已知用火,且已知保存火种,否则,龙骨山上的篝火怎能经久不熄呢!
这是1930年得出的答案。此后,在中国大地上,又接二连三发现先民用火遗迹。在长江上游发现的元谋人用火遗迹,共有三层,其含炭层上下相加厚达三米,其中炭屑密集,小的如芝麻,大的如黄豆。在黄河中游岸边,即山西芮城西侯度文化遗址,发现一批烧骨,有鹿头、马齿,较多的是大型哺乳动物的肋骨。从而可知,早在一百七八十万年前,中华大地上,江河南北的先民都已知利用自然火了。
前言/序言
《文物鉴赏》,何谓“文物”?这至今还是个没有标准定义的概念。笔者以为:文物。是未朽的历史遗存,是可触摸到的文化载体。不知当否?
中华文明几千年?或说“上下五千年”,或说“上下一万年”,也无确论。依据《二十四史》,从炎黄古史传说推之,只能说上下五千年。可是,根据出土文物,早在一万年前,人类就开创了农耕文明。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是同步的。也已有大量文物为证。古人已写下的文化史,往往根据文物的新发现不得不重新改写;古人没写下的文化史,那就只有以文物里珍藏的信息来补写。文物是哑口的见证,却比之传说、史册更真实,更加原汁原味。大概这就是文物的伟大价值吧!
三十多年来,我一直从事新闻工作,不是搞文物的,对文物,我是外行。可是,我却一直喜欢文物。在《人民中国》杂志上,我开辟了个《古文物》专栏,对海外报导中国文物。初时,对文物如何评介,如何鉴赏,我一窍不通,茫茫然不知所措。怎么办?凡有文物展出,我每次必到,大小博物馆,我都去看还不是一次两次。我要反复听讲解员的讲解,听参观者的观感,听专家的评说。边听边记,就像个小学生,非常虔诚。
文物鉴赏100讲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文物鉴赏100讲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