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上篇 總論
d一章 中國地理區位與特徵
d一節 中國地理區位與國土
一、中國在地球坐標係中的位置
二、中國在地球上的位置
三、中國在世界的地理區位
四、中國在世界的地位
五、中國的疆域與國土
第二節 中國的地理特徵
一、地理景觀復雜多樣且地域差異顯著
二、自然環境時空變化顯著
三、人類活動對自然環境影響深刻
第二章 中國地理景觀格局及其演變
d一節 大地構造與地貌格局
一、大地構造
二、地勢
三、地貌組閤
四、地錶物質組成與特殊地貌
第二節 季風氣候與水熱結構
一、季風環流
二、青藏高原隆起與氣候區域分異
三、水熱結構
第三節 自然地帶
一、土壤一植被地帶
二、地錶水的自然地帶分異
第四節 土地利用/覆蓋及其變化
一、土地利用
二、土地覆蓋
三、土地利用/覆蓋變化
四、土地利用/覆蓋與碳儲量
第五節 地理景觀格局演變
一、第三紀以來地理景觀格局及其演變過程
二、第四紀中國地理景觀形成與演變
三、全新世氣候波動與地理景觀格局變化
四、城市化與地理景觀格局變化
第三章 中國人口及城鎮化
d一節 中國人口的基本特徵
一、中國人口總量特徵
二、中國人口的結構特徵
三、中國人口分布與遷移特徵
第二節 人口密度與地理意義
一、人口密度分布
二、人口密度時空格局變化
三、鬍煥庸中國人口分布界綫的地理意義
第三節 中華民族與地域特徵
一、中華民族的構成
二、中華民族的地理分布
第四節 城鎮化
一、城鄉人口的變化
二、城鎮人口的變化
三、城鎮化的地域差異
第四章 中國國土開發
d一節 中國的自然資源
一、自然資源的特點
二、自然資源的分布
第二節 可更新自然資源與開發
一、可更新自然資源與農業生産
二、糧食生産與布局
三、經濟作物生産與布局
四、畜牧業生産與布局
五、林業生産
六、淡水水産與布局
七、水資源開發
第三節 能源與開發
一、化石能源與開發
二、核資源與核能利用
三、可再生能源與開發
四、區域經濟發展與能源保障
第四節 礦産資源與開發
一、大地構造與礦産資源分布
二、礦産資源的組閤特點
三、礦産資源開發
第五節 人類遺産資源與開發
一、人類遺産資源
二、地理多樣性對遺産資源的影響
三、人類遺産與旅遊開發
第六節 交通建設與布局
一、交通的快速建設
二、鐵路運輸
三、公路運輸
四、水路運輸
五、航空運輸
第七節 工業化與經濟布局
一、工業化進程
二、經濟發展
三、區域開發
四、參與全球的區域經濟閤作
第五章 中國地理區域劃分
d一節 中國自然區劃
一、自然區劃的基本理論
二、自然區劃的曆史演進
三、中國綜閤自然區劃方案
四、中國三大自然區特徵與海域劃分
第二節 中國行政區劃
一、行政區劃分原則
二、行政區劃的演變
三、行政區劃的現狀
第三節 中國農業區劃與農村經濟區劃分
一、農業區劃與農村經濟區劃的聯係與區彆
二、中國綜閤農業區劃
三、中國農村經濟區劃
第四節 中國城市經濟區劃分
一、基於圖論的中國城市經濟區劃分
二、基於實證的中國城市經濟區劃分
第五節 中國經濟區劃
一、經濟區劃的基本原則
二、基於政府的中國經濟區劃方案
三、基於學者的中國經濟區劃方案
第六節 中國地理分區
一、地理分區的理論認識
二、中國地理分區初步方案
中篇 專論
第六章 中國的土地退化
d一節 土地退化的特徵
一、對土地退化的理解
二、土地退化的基本特徵
第二節 水土流失
一、水土流失的現狀
二、水土流失的成因與過程
三、水土流失的區域影響
第三節 沙漠化
一、沙漠化的現狀
二、沙漠化的成因與過程
三、沙漠化的區域影響
第四節 草地退化
一、草地退化的現狀
二、草地退化的成因與過程
三、草地退化的區域影響
第五節 土地鹽漬化
前言
“中國地理”是教育部地理教學指導委員會製定的地理學本科專業的核心課程之一,作為區域地理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屬於地理學專業基礎課,處在部門地理學與綜閤地理學之間的“樞紐”地位。“中國地理”課程以地球錶層係統為主綫,突齣地球係統科學發展的前沿和中國地理國情教育的需求,體現綜閤性、區域性、滲透性與係統性。
20世紀30-40年代,執教北京師範大學的地理學傢黃國璋教授就開設中國地理,此後,諶亞達教授也進一步完善這門課程。1952年全國高校院係調整,依據蘇聯教學計劃模式,分設瞭“中國自然地理”和“中國經濟地理”兩門課程,作為高師地理專業的核心課程。北師大周廷儒學部委員(現稱院士)、張蘭生教授、趙濟教授、鄔翊光教授、馮嘉萍教授和任森厚教授等先後講授這兩門課程,這種分設模式一直沿用瞭近半個世紀。1995年原國傢教委製定“麵嚮2l世紀教學內容與課程改革計劃”,地理教學指導委員會將區域地理作為地理學專業的核心課程之一。基於這一指導計劃,北師大整閤“中國自然地理”和“中國經濟地理”,由本人主講“中國地理”。
精彩書摘
(四)地錶起伏顯著
中國是擁有“世界第三極”的多山國傢,位於亞歐大陸麵嚮太平洋的東斜麵上,地勢西高東低,從西嚮東呈三級階梯。第1階梯青藏高原,是世界高的高原,海拔高度平均為4000m以上,第二階梯的平均海拔高度為1000-2000m,第三階梯的平均海拔高度為1000m以下。青藏高原以東的二級階梯地勢落差大,其中黃土高原、雲貴高原和西南山地是斜坡多、陡的地帶,與斜坡不穩定相關的地質災害也為嚴重。斜坡不穩定的直接錶現為重力侵蝕和水力侵蝕加劇,造成土體不穩定,産生滑坡、泥石流、山崩和水土流失。中國的大部分山地和切割高原的地質構造復雜,地勢起伏大,錶層岩體破碎,土層貧瘠,加之受人類活動的影響,植被覆蓋度偏低,生態環境脆弱,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和山洪等自然災害極易發生。
包郵 中國地理教程 王靜愛 高等教育齣版社 9787040207330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包郵 中國地理教程 王靜愛 高等教育齣版社 9787040207330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