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被稱為河北省食用菌之鄉的唐縣地處山區,平原不多,缺少資源,20多年來,已發展為華北較大的食用菌生産基地。本書就是河北唐縣食用菌栽培緻富帶頭人姚振莊為農民朋友進行食用菌周年生産的優點和菇種科學搭配,食用菌周年生産的基本設施、設備和用品,食用菌製種技術和菌種保藏,食用菌周年生産新技術,食用菌常見病蟲害綜閤防治,食用菌規模生産的科學管理,食用菌周年生産問題等的解答。
內容簡介
《食用菌周年生産緻富:河北唐縣》係新農村建設緻富典型示範叢書之一。內容包括食用菌栽培緻富帶頭人姚振莊,食用菌周年生産的優點和菇種科學搭配,食用菌周年生産的基本設施、設備和用品,食用菌製種技術和菌種保藏,食用菌周年生産新技術,食用菌常見病蟲害綜閤防治,食用菌規模生産的科學管理,食用菌周年生産問題解答等。書中介紹的事跡真實感人,語言通俗易懂,內容新穎,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強,適閤有誌於食用菌緻富的廣大農民及專業技術人員閱讀,還可作為職業技能培訓教材。
內頁插圖
目錄
一、食用菌栽培緻富帶頭人姚振莊
(一)創業的艱辛之路
(二)食用菌周年生産模式探索成功
(三)食用菌錯季生産試驗示範
(四)食用菌生産緻富經驗總結
二、食用菌周年生産的優點和菇種科學搭配
(一)食用菌周年生産的優點
(二)食用菌周年生産菇種的科學搭配
三、食用菌周年生産的基礎設施、設備和用品
(一)菇棚
(二)接種室
(三)培養室
(四)滅菌室
(五)設備和用品
四、食用菌製種技術和菌種保藏
(一)菌種類型
(二)母種製備
(三)原種和栽培種的製備
(四)菌種保藏
五、食用菌周年生産新技術
(一)黑平菇或白平菇-白背毛木耳周年生産新技術
(二)白平菇-猴頭菇-白背毛木耳周年生産新技術
(三)杏鮑菇周年栽培新技術
(四)雞腿菇周年栽培新技術
六、食用菌常見病蟲害綜閤防治
(一)菌絲生長期常見病害
(二)子實體生長期常見病害
(三)常見蟲害
七、食用菌規模生産的科學管理
(一)原材料
(二)閤理用工
(三)把握市場
(四)節約成本和環境保護
(五)製約進一步發展的因素和對策
八、食用菌周年生産問題解答
(一)為什麼有人種菇掙錢,有人不掙錢還賠錢?
(二)食用菌周年規模生産需要多少投資?
(三)如何選擇確定種菇原料?
(四)栽培者為什麼必須瞭解所栽培菇類的生物學特性?
(五)周年栽培如何進行多菇類搭配?
(六)單菇周年栽培選哪種菇?
(七)種菇為什麼要自己製種?
(八)同法接種為什麼有時成功率很高,有時卻汙染很嚴重?
(九)齣菇後期菌袋脫水應采取什麼方法補水?
(十)如何預防平菇菌絲生理成熟未顯原基前遇高濕和冷空氣刺激産生大量黃水導緻減産?
精彩書摘
一、食用菌栽培緻富帶頭人姚振莊
古城保定西行50韆米,便是河北唐縣。這裏曾是革命老區,紅色根據地,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湧現齣瞭不少英雄人物和革命事跡。在改革開放,發展生産,奔小康的新形勢下,唐縣人民發揚革命光榮傳統,又做齣瞭令人矚目的成績。如今,唐縣已成為華北地區較大的食用菌生産基地,被譽為河北省食用菌之鄉。全縣種菇涉及13個鄉鎮,160個自然村,2萬餘戶。地處平原的一些村莊,以栽培平菇為主,山區、半山區的菇農,主要栽培金針菇、杏鮑菇、雞腿菇等。目前,已建立瞭三道崗村、東同籠村、東雹水村等9個食用菌交易市場。産菇季節,每天淩晨天還不亮,菇農紛紛拉著采摘的鮮菇,趕至交易市場,交給專業拉菇的菇商,由菇商裝車當天運至北京、石傢莊、天津、太原、大同、大連等大、中城市的批發市場,收購現場一片繁忙景象。
在眾多菇農中,唐縣平菇協會會長、恒發食用菌有限公司董事長姚振莊的業績和創業經曆,代錶瞭唐縣人民改革開放20多年來,靠發展生産勤勞緻富的發展曆程。他的先進經驗和先進技術,為那些經濟不發達地區的農民樹立瞭緻富的榜樣,開拓瞭一條切實可行的緻富途徑。
(一)創業的艱辛之路
姚振莊,男,1963年齣生,唐縣城關仁厚鎮南壇村人,1980年高中畢業,高考以幾分之差落榜,開始務農。
前言/序言
《食用菌周年生産緻富:河北唐縣》內容簡介 本書以河北唐縣為地域坐標,深入淺齣地揭示瞭食用菌産業如何成為當地農民增收緻富的有效途徑。它並非泛泛而談的理論指南,而是將實操性與前瞻性巧妙融閤,旨在為廣大農村創業者、食用菌種植戶以及對農業産業發展感興趣的讀者提供一套切實可行的發展方案。本書聚焦於“周年生産”這一核心理念,強調通過科學的規劃和精細化的管理,實現食用菌生産的連續性、穩定性與高效性,從而最大限度地發揮資源優勢,最大化經濟效益。 一、 宏觀背景與區域優勢:為何是唐縣,為何是食用菌? 本書的開篇,首先構建瞭唐縣發展食用菌産業的宏觀背景。唐縣位於河北省中部,地處太行山前平原,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和農業基礎。這裏氣候條件適宜,年降水量充沛,為食用菌的生長提供瞭天然的溫濕度保障。同時,唐縣擁有相對充足的土地資源和人力資源,為規模化、集約化種植奠定瞭基礎。 更重要的是,本書深入分析瞭唐縣在發展食用菌産業方麵的區域優勢。這包括: 優越的地理位置與交通條件: 唐縣交通網絡發達,靠近京津等大型消費市場,為食用菌産品的銷售提供瞭便利的物流條件,減少瞭運輸成本,縮短瞭市場響應時間。 豐富的農業廢棄物資源: 唐縣作為農業大縣,盛産玉米、秸稈、稻殼等農作物,這些都是發展食用菌栽培的優質培養基原料。這不僅解決瞭原料的供應問題,還實現瞭農業廢棄物的資源化利用,符閤循環農業的發展理念。 政府政策的扶持與引導: 本書會介紹當地政府在推動食用菌産業發展方麵的相關政策,例如在土地流轉、技術培訓、資金補貼、市場推廣等方麵的支持,為農民創業提供瞭良好的外部環境。 區域內已有的産業基礎與技術積纍: 盡管本書旨在提供創新的周年生産模式,但它也會肯定唐縣在食用菌種植方麵已有的經驗和一定程度的技術積纍,在此基礎上進行提升和突破。 二、 “周年生産”的科學內涵與實踐路徑 “周年生産”是本書的核心,它並非簡單的全年種植,而是基於科學的原理,通過閤理的茬口安排、品種選擇、設施改良以及精細化管理,實現不同品種、不同生長周期的食用菌在一年內輪番上市,形成穩定、持續的供應能力。 本書將從以下幾個維度詳細闡述“周年生産”的科學內涵與實踐路徑: 1. 科學的品種選擇與搭配: 因地製宜: 針對唐縣的氣候特點和市場需求,推薦適宜種植的優良食用菌品種。這可能包括喜溫、喜涼、耐旱、耐濕等不同特性的品種。 錯季栽培: 針對不同品種的生長周期和對環境條件的需求,科學搭配,實現不同季節、不同溫度下的連續齣菇。例如,夏季可推廣抗高溫品種,鼕季則選擇耐寒品種。 市場導嚮: 結閤市場需求分析,選擇具有市場競爭力和高附加值的品種,如香菇、平菇、金針菇、杏鮑菇、靈芝、白靈菇等,並考慮不同品種在營養價值、口感風味、加工用途等方麵的差異化優勢。 抗病性與豐産性: 重點介紹具有良好抗病性、高産穩産性,且易於規模化栽培的品種,降低種植風險。 2. 先進的栽培模式與技術: 工廠化與智能化: 介紹如何利用現代農業設施,如智能溫室、自動化控溫控濕係統、LED補光係統等,創造適宜不同食用菌生長的最佳環境,打破自然條件的限製,實現周年均衡齣菇。 立體栽培與密閉栽培: 探索提高空間利用率的立體栽培技術,以及可以精細控製環境的密閉式栽培模式,以應對土地資源有限的挑戰,並提高生産效率。 生物技術應用: 探討如何利用先進的菌種選育、純化、馴化技術,培育齣品質優良、抗逆性強的優良菌種,為周年生産提供堅實的種質基礎。 廢棄物資源化利用: 詳細介紹如何將唐縣豐富的農作物秸稈、棉殼、木屑等作為培養基原料,通過科學的配方和滅菌技術,生産齣高品質的栽培基質,降低生産成本,並形成綠色循環的生産鏈條。 3. 精細化的管理與病蟲害防治: 環境調控: 詳細講解如何根據不同品種、不同生長階段對溫度、濕度、光照、二氧化碳濃度等環境因素的需求,進行精準調控。 營養管理: 介紹如何科學配製培養基,閤理補充營養,促進菌絲生長和子實體發育。 病蟲害綜閤防治: 強調綠色、生態的病蟲害防治理念,介紹物理防治、生物防治、農業防治等手段,以及在必要時如何科學閤理地使用農藥,確保産品安全。 采摘與包裝: 講解不同食用菌的最佳采摘時機、采摘方法,以及標準化、保鮮化的包裝技術,以保持産品的新鮮度和市場競爭力。 三、 經濟效益分析與市場營銷策略 本書不僅關注生産技術,更注重經濟效益的實現。 成本核算與效益分析: 提供詳細的成本構成分析,包括基質原料、菌種、水電、人工、設施摺舊、運輸等,並結閤不同品種的産量、價格,進行實際的投資迴報分析,幫助讀者清晰瞭解潛在的經濟效益。 多元化産品開發: 鼓勵讀者跳齣傳統鮮菇銷售模式,探索食用菌的深加工,如菌菇醬、菌菇罐頭、菌菇粉、菌菇提取物等,提高産品附加值,拓寬銷售渠道。 品牌建設與市場推廣: 強調打造區域特色品牌的重要性,介紹如何通過産品質量認證、參加展會、發展電商平颱、與大型商超建立閤作關係等多種方式,提升産品知名度和市場占有率。 閤作與組織化: 鼓勵農民加入閤作社或成立專業閤作組織,通過抱團發展,提升議價能力,統一品牌形象,共同開拓市場,規避個體經營的風險。 風險規避與應對: 提示在食用菌生産和銷售過程中可能遇到的風險,如市場價格波動、病蟲害爆發、自然災害等,並提供相應的規避和應對策略。 四、 案例分析與經驗分享 為瞭讓內容更加生動和具象,本書還將引入唐縣當地成功發展食用菌周年生産的典型案例。這些案例將涵蓋不同規模的種植戶,從傢庭小作坊到專業閤作社,真實展現他們在實踐中的經驗、遇到的挑戰以及如何剋服睏難,實現緻富夢想。這些案例將從品種選擇、技術創新、市場開拓、管理模式等多個角度,為讀者提供寶貴的藉鑒。 五、 未來展望與可持續發展 本書的最後,將對唐縣食用菌産業的未來發展進行展望。這可能包括: 科技創新驅動: 強調持續引進和研發新品種、新技術,以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和環境挑戰。 綠色生態發展: 倡導發展生態友好型食用菌生産,減少化學品使用,加強廢棄物處理,打造綠色、可持續的産業。 産業融閤發展: 探索食用菌産業與鄉村旅遊、康養産業等其他産業的融閤,形成多元化的發展模式,提升整體經濟效益。 人纔培養與技能提升: 呼籲加強對農村技術人纔的培養,為食用菌産業的持續發展提供人纔保障。 《食用菌周年生産緻富:河北唐縣》旨在成為唐縣乃至全國廣大農村地區發展食用菌産業的“明白人”和“領路書”。它不僅提供技術指導,更注入瞭緻富的信心和可能。通過對“周年生産”模式的深度解析與實踐指導,本書將幫助讀者掌握可持續、高收益的食用菌種植方法,為實現鄉村振興和農民增收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