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給我帶來的最大震撼,在於它所揭示的數學的“不可能”與“必然”。作者以一種近乎偏執的嚴謹,將看似簡單的算術,拆解到最原始的公理和邏輯推演。這種深入骨髓的剖析,讓我開始重新審視那些我們習以為常的數學符號和運算。比如,書中對於“0”和“1”的定義,並非我們直觀理解的那樣,而是通過一係列形式化的公理來確立其存在和性質。當我看到這些抽象的概念如何被嚴密地構建起來,並最終推導齣我們熟悉的算術定律時,那種成就感是難以言喻的。這本書讓我明白,數學的真理並非空中樓閣,而是建立在堅不可摧的邏輯基石之上。然而,也正是因為這種極緻的嚴謹,使得本書的閱讀門檻相當高,需要讀者具備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數學基礎,否則很容易在復雜的符號和證明中迷失方嚮。
評分這是一次與數學“本體”的深度對話。這本書沒有花哨的圖錶,也沒有生動的案例,隻有純粹的符號、公理和證明。它像是一麵鏡子,映照齣數學世界中最本質、最純粹的麵貌。我花瞭很長時間去理解書中的一些證明,有時甚至需要幾個小時纔能消化一個小小的推論。那種感覺就像是在解一道極其復雜的謎題,每一步都必須小心翼翼,稍有差池便前功盡棄。但當最終謎底揭曉,整個證明豁然開朗時,那種智力上的滿足感是無與倫比的。這本書讓我看到瞭數學的“冷峻”之美,它不迎閤,不討好,隻追求最純粹的真理。它教會我,真正的理解來自於艱苦的思考和不懈的探索,而不是簡單的接受。
評分這本書簡直就是一本“數學憲法”。它所呈現的,不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算術,而是一種更加基礎、更加抽象的算術理論。我從中看到瞭數學的“元語言”,那些構成數學大廈最底層的基石。書中對於邏輯規則的強調,以及如何從簡單的公理齣發,一步步構建齣復雜的數學體係,讓我對數學的敬畏之情油然而生。每一次閱讀,都像是進行一次嚴謹的哲學思辨,思考“什麼是數”、“什麼是證明”這些看似簡單卻又極其深刻的問題。當然,這本書對於讀者的數學功底和邏輯分析能力要求極高,非數學專業的讀者可能會感到望而生畏。但對於那些渴望探究數學本質,理解其內在邏輯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絕對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經典之作,它將引領你進入一個更加廣闊、更加深刻的數學世界。
評分初次翻閱這本《算術基礎》,我原本以為會是一本相對容易入門的數學讀物,沒想到卻打開瞭一扇通往抽象數學殿堂的大門。書中對數學概念的定義一絲不苟,每一個詞語的選擇都經過深思熟慮,這使得整個論證過程如同滴水穿石般精準。我尤其對書中關於“數”本身的定義和構造感到著迷。它並沒有直接給齣我們熟悉的1、2、3,而是從更基礎的公理齣發,一步步構建齣自然數,這種“從無到有”的嚴謹推演過程,讓我深刻體會到數學的邏輯之美。書中還涉及瞭大量的邏輯符號和證明技巧,剛開始接觸時確實有些吃力,需要反復查閱資料和思考。但隨著閱讀的深入,我逐漸領略到瞭這種數學語言的強大之處,它能夠清晰、無歧義地錶達復雜的數學思想。這本書讓我認識到,所謂的“基礎”並非易事,而是蘊含著最深刻的智慧和最堅實的根基。
評分一本晦澀的數學巨著,雖然名字聽起來像是基礎的算術,但實際內容卻遠超我的想象。這本書深入探討瞭數學的根基,從公理、定義到各種證明,其嚴謹性令人嘆為觀止。我花瞭很長時間纔理解其中一些核心概念,比如集閤論的公理化構建,以及皮亞諾公理體係是如何一步步奠定自然數基礎的。書中對於邏輯推理的極緻運用,讓我感受到瞭數學作為一門“思辨的藝術”的魅力。每一次讀懂一個證明,都像是在黑暗中點亮瞭一盞燈,讓我對數學的理解更加清晰。當然,這並不是一本輕鬆的讀物,它需要讀者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消化,但對於那些真正熱愛數學,渴望探究其本質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無疑是一座寶藏。它不僅僅是關於數字的遊戲,更是關於數學世界最深層次的邏輯結構和思想體係的展示。
評分感覺很好的,用於以後學習的基礎,好事挺喜歡的價格這麼實惠。
評分我館曆來重視移譯世界各國學術名著。從20世紀50年代起,更緻力於翻譯齣版馬剋思主義誕生以前的古典學術著作,同時適當介紹當代具有定評的各派代錶作品。我們確信隻有用人類創造的全部知識財富來豐富自己的頭腦,纔能夠建成現代化的社會主義社會。這些書籍所蘊藏的思想財富和學術價值,為學人所熟知,毋需贅述。這些譯本過去以單行本印行,難見係統,匯編為叢書,纔能相得益彰,蔚為大觀,既便於研讀查考,又利於文化積纍。為此,我們從1981年著手分輯刊行,至2000年已先後分九輯印行名著360餘種。現繼續編印第十輯。到2004年底齣版至400種。今後在積纍單本著作的基礎上仍將陸續以名著版印行。希望海內外讀書界、著譯界給我們批評、建議,幫助我們把這套叢書齣得更好。
評分非常好
評分弗雷格的父親是擅長數學的學校教師。1869年弗雷格進入耶拿大學學習,兩年後轉至哥廷根大學,1873年在那裏得到瞭他在數學領域的哲學博士學位。 根據Sluga的資料(1980), 弗雷格在大學所受的邏輯和哲學教育仍是未知。1875年,他迴到耶拿擔任講師,並於1879年成為助理教授,1896年成為教授。弗雷格隻有一名注冊學生,魯道夫·卡爾納普。 弗雷格在1887年娶瞭瑪格蕾特·利澤貝格(1856-1904)為妻,[1]他的孩子都在成年前死去,而他於1905年領養瞭一名男孩。[1]
評分數學不好,有算術哲學可以看看,書很不錯,適閤需要常識的人讀
評分書雖然小,但自身還有小袋包裝,經典圖書就是要這樣。
評分26.利普希茲關於數的構造的描述是不閤適的,並且不能代替對概念的確定。數不是心理學的對象,而是某種客觀的東西
評分買書選京東,京東正版,值得信賴。
評分21.康托爾和施羅德的看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