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西瓜栽培关键技术

图说西瓜栽培关键技术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久兴 等 著
图书标签:
  • 西瓜
  • 栽培技术
  • 园艺
  • 农业
  • 果树
  • 种植
  • 蔬果
  • 技术指南
  • 实用农业
  • 新手入门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ISBN:9787109151437
版次:1
商品编码:10555251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图示书系
开本:大32开
出版时间:2010-1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90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图说西瓜栽培关键技术》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西瓜栽培的关键技术环节,包括新优品种、温室大棚建造、环境调控、水肥管理、病虫无公害防治等内容。重点介绍了新品种、新的科技成果(如新的栽培模式与配套技术、秸秆综合利用技术、配方施肥技术)、菜农实践经验与技术等。内容贴近生产、贴近实际、贴近菜农,可供农业技术人员、菜农、农药销售商和农业院校师生阅读、参考。

目录

前言
一、新优品种
(一)大果型品种
1.京欣8号
2.京欣7号
3.京欣6号
4.京欣4号
5.京欣3号
6.京欣2号
7.国凤
8.津花4号
9.津抗花豹
10.少籽花天龙
11.西农10号
12.美凤
13.庆发特早红
14.庆发10号
15.吉福瓜王
16.豫艺甜宝
(二)小果型品种
1.黄皮京欣1号
2.京秀
3.京玲
4.京阑
5.京抗小红
6.京抗早蜜
7.金鹤蜜兰
8.金鹤美兰
9.珍珠西瓜
10.红小玉
11.早春红玉
12.拿比特
(三)无籽西瓜
1.无籽京欣1号
2.无籽京欣4号
3.庆发无籽3号
4.庆发无籽2号
5.庆发无籽1号
6.津蜜5号
7.黑蜜5号
8.雪峰大玉无籽4号
9.雪峰小玉红
10.雪峰花皮无籽
11.洞庭8号

二、日光温室西瓜栽培技术
(一)日光温室的设计与建造
1.温室设计的关键参数
2.日光温室建造
(二)日光温室西瓜栽培管理技术
1.茬口安排
2.育苗
3.定植.
4.环境调控
5.水肥管理
6.植株调整
7.保花保果
8.采收

三、塑料大棚西瓜栽培技术
(一)塑料大棚的建造
1.建造准备
2.埋立柱
3.绑拉杆
4.绑拱杆
5.建棚头
6.覆盖薄膜
7.其他类型大棚
(二)塑料大棚西瓜栽培管理技术
1.育苗一
2.定植
3.环境调控
4.水肥管理
5.植株调整
6.保花保果
7.采收

四、露地地膜覆盖栽培
(一)育苗
(二)定植
1.密度确定
2.施肥
3.地膜覆盖形式
(三)浇水
(四)追肥
1.提苗肥
2.催蔓肥
3.膨瓜肥
(五)植株调整
1.倒秧
2.整枝
3.压蔓
(六)除草
(七)人工辅助授粉
1.雌花选择
2.授粉时间
3.授粉方法
(八)留瓜与护理
1.留瓜
2.护理

五、病虫防治
(一)病害
1.立枯病
2.白粉病
3.白绢病
4.褐色腐败病
5.黑斑病
6.菌核病
7.枯萎病
8.蔓枯病
9.西瓜霜霉病
10.炭疽病
11.疫病
12.根结线虫病
13.细菌性环腐病
14.细菌性果斑病
15.黄瓜绿斑驳病毒病
(二)虫害
1.美洲斑潜蝇
2.朱砂叶螨

前言/序言


《瓜乡故事:从种子到餐桌的旅程》 这本书并非一本枯燥的技术手册,而是一部关于西瓜的温情史诗,它将带您踏上一段穿越时空的奇妙旅程,深入了解这颗圆润甜蜜果实背后,那不为人知的生动故事。 第一章:西瓜的古老传说与迁徙之路 我们的故事从遥远的非洲大陆拉开序幕。您是否知道,西瓜的祖先并非我们今日所见的模样?它们曾是野性十足、果肉微苦的植物,在贫瘠的土地上顽强生长。本书将追溯西瓜跨越大陆、漂洋过海的漫漫征途。从古埃及的金字塔旁,到罗马帝国的宴席上,再到丝绸之路上的驼铃声中,西瓜如何一步步被驯化,逐渐演变成今天的模样?我们将为您讲述那些湮没在历史长河中的传说,揭示不同文明如何将这颗“沙郭”纳入自己的饮食文化,并最终将其带往世界各地。 您会了解到,古代的农民是如何通过经验的积累,而非现代科学的指导,去筛选那些果实更大、更甜的品种。那些看似随意的播种和采摘,实则蕴含着世代传承的智慧。我们还会描绘西瓜在不同地域的早期传播,例如它如何被商人、士兵、朝圣者带到亚洲、欧洲,并在此落地生根,与当地的气候、土壤和文化发生奇妙的化学反应。 第二章:土地的呼吸:西瓜与自然的对话 土壤,是西瓜生命的基石。在这一章,我们将剥离那些冰冷的土壤成分分析,而是去感受土地的温度与质感。想象一下,在一片被阳光亲吻的土地上,农民们用双手触摸泥土,辨别它的疏松与肥沃,感受它在指缝间的流动。这不是简单的“翻土”或“施肥”,而是与土地进行一场古老而深刻的对话。 我们会分享不同地区独具特色的西瓜种植方式,它们如何因地制宜,利用当地的降雨模式、光照时长,甚至是一些被遗忘的传统耕作技巧。您将看到,在一些偏远的山村,农民们依然遵循着祖辈传下来的方法,他们相信土地是有生命的,也懂得如何“倾听”土地的需求。 这一章还将深入探讨西瓜的生长周期,但我们不会用枯燥的植物学名词堆砌。我们将以诗意的语言,描绘种子破土而出的那一刻的激动人心,藤蔓舒展、绿叶婆娑的勃勃生机,花朵绽放时的绚烂,以及果实逐渐膨大、积蓄甘甜的奇妙过程。我们会关注那些被忽视的细节,比如清晨沾满露珠的叶片,午后在藤蔓间穿梭的蜜蜂,以及夜晚在微风中摇曳的西瓜藤。 第三章:匠心独运:农人的技艺与经验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句话在西瓜种植领域同样适用。本书将聚焦于那些世代传承的农人技艺,它们如同古老的乐章,代代相传,精益求精。您会发现,在许多西瓜产区,最顶尖的种植者并非拥有最先进的设备,而是拥有最丰富的经验和最敏锐的观察力。 我们将讲述“嫁接”的奥秘,这并非冷冰冰的技术,而是人与植物之间的一种默契协作。农民如何判断哪种砧木与哪种品种最能“合拍”,如何精准地将两株植物结合,赋予西瓜更强的生命力与更优良的品质。您会看到,他们的手指灵巧而精准,仿佛在进行一场精妙的手术。 此外,我们还会描绘农民们如何“看天吃饭”,又如何“与天斗”。当干旱来临时,他们如何巧妙地引水灌溉;当病虫害侵扰时,他们如何运用天然的草药或传统的驱虫方法;当成熟的季节到来时,他们又如何根据经验判断西瓜的最佳采摘时机。这些都是在无数次实践中提炼出来的智慧结晶,它们比任何冰冷的数字都更具生命力。 第四章:从田间到餐桌:西瓜的多元化演绎 西瓜的旅程并未止步于田间。当一颗颗饱满的西瓜被采摘下来,它们的故事才刚刚开始。本章将带您领略西瓜在不同文化中千变万化的“食用”艺术。 我们不仅仅是简单地将西瓜切开食用,而是要讲述西瓜如何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炎炎夏日,它如何成为解暑的圣品,出现在街头巷尾的冷饮摊;在盛大的节日庆典上,它如何成为人们分享喜悦的载体;在家庭的餐桌上,它如何成为唤醒味蕾、带来清爽的秘密武器。 您还会了解到,西瓜在世界各地的烹饪智慧。从俄罗斯的西瓜伏特加,到土耳其的西瓜糖,再到中东地区的花式西瓜沙拉,西瓜被赋予了更多可能性。它不仅仅是甜味,还可以与奶酪、香草、甚至海鲜碰撞出意想不到的火花。我们会分享一些来自不同地区、充满地方风情的西瓜食谱,它们将打开您对西瓜的全新认知。 第五章:乡愁的味道:人与西瓜的情感连接 这本书的最后一章,我们将回归人本身,探寻人与西瓜之间那份深厚的情感连接。西瓜不仅仅是一种食物,它更承载着许多人的童年记忆、家乡情结和情感寄托。 我们采访了来自不同背景的人们,听他们讲述与西瓜相关的温暖故事。也许是童年时在外公家大院里,第一次尝到自家种出的甜美西瓜的惊喜;也许是夏夜乘凉时,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分享西瓜的温馨场景;也许是异乡游子,吃到家乡的西瓜时,那份涌上心头的乡愁。 这些故事,如同点点星光,汇聚成一幅幅动人的画面,展现了西瓜在人们生活中所扮演的独特角色。它不仅仅是味蕾的享受,更是情感的慰藉,是连接过去与现在、故乡与远方的桥梁。 结语: 《瓜乡故事:从种子到餐桌的旅程》是一本关于西瓜的书,但又不仅仅关于西瓜。它讲述了土地的慷慨,自然的馈赠,农人的辛勤,以及人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它是一次对平凡事物中蕴含非凡意义的探索,一次对生命循环、文化传承的致敬。读完这本书,您或许会重新审视手中那颗普通的西瓜,在品尝它甘甜的同时,也能感受到那背后丰富的历史、深厚的情感和无数的生命故事。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对农业技术书籍的评判标准之一,是看它是否能覆盖到“可持续性”这一现代农业的核心议题。仅仅教人如何高产是不够的,关键是如何在高产的同时,不对土地和环境造成过度的负担。我非常好奇《图说西瓜栽培关键技术》中关于“有机投入品”和“水资源高效利用”的部分是如何展开的。比如,书中是否有详细介绍自制微生物菌肥的方法,并配有发酵过程的阶段性图谱?在灌溉技术上,它是否对比了传统漫灌与现代滴灌、微喷灌在西瓜生长周期中不同阶段的耗水量和增产效果差异,并用数据图表清晰地呈现出来?如果这本书能够提供一套整合了环境友好型技术的栽培流程,那么它就具有了面向未来的指导意义。它不能仅仅满足于“种出好西瓜”,更要回答“如何以一种负责任的方式种出好西瓜”这一时代命题。我期待它能成为引导种植者迈向绿色农业的可靠向导,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传统的粗放管理层面。

评分

一本好的技术书,往往能在看似冷门的领域提供出人意料的深入见解。我个人对西瓜的“催熟与采收时机判定”这一环节深感兴趣,因为这是直接决定最终商品价值的临门一脚。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超越传统的“敲击听声”或“看瓜脐”的经验法则,提供一些更科学、更量化的指标。例如,书中是否探讨了利用近红外光谱仪(虽然家用可能不现实,但理论分析总有帮助)来预估果实内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技术原理,哪怕只是作为理论知识的拓展?更实际一些,它是否能提供一个基于环境温度和日照时数推算最佳采收窗口的决策树图?如果能将遗传学、环境科学与田间管理巧妙地结合起来,形成一套严谨的采摘标准,那么这本书的专业深度就得到了体现。一个真正的“关键技术”手册,应当是能够帮助读者跨越经验瓶颈,进入科学决策层面的工具,我希望这本图册能做到这一点。

评分

这本《图说西瓜栽培关键技术》的宣传册,光是看到封面的设计,我就已经感觉到一股扑面而来的务实气息。它没有那些故弄玄虚的理论说教,而是直截了当地用图示化的方式来展示技术要点,这对于我这种喜欢“上手就干”的种植爱好者来说,简直是福音。我一直以来都在尝试自家后院的西瓜种植,但总是受限于经验的匮乏,尤其是在病虫害防治和水肥管理的关键节点上把握不准。这本书从选种到育苗,再到移栽定植的每一个步骤,都配有清晰的步骤图和放大细节,让人一看就懂。比如,它对不同土壤酸碱度下西瓜的生长反应有专门的图表分析,这一点是我以前在其他资料中很少见到的深入细节。尤其让我眼前一亮的是关于“高产栽培下的藤蔓管理”那一章节,那种将藤蔓的走向、打杈的时机,甚至是叶片的修剪角度都用图解的方式呈现出来,仿佛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农就站在你身边手把手地教导。如果这本书的内容真能如宣传册所展现的这样,它将是改变我种植方式的“工具书”,而非仅仅是“参考书”。我期待看到它如何用最直观的方式拆解那些看似复杂的农业技术难题,让技术不再高高在上。

评分

老实说,我对农业技术书籍的期望值往往不会太高,很多都是内容的堆砌,或者专业术语过多导致普通读者望而却步。但是,这本《图说西瓜栽培关键技术》的目录结构,在我看来,透露出一种对读者需求的深刻洞察力。它似乎完全避开了那些宏大的、不接地气的宏观经济分析,而是聚焦于“如何解决眼前的种植问题”。我特别留意到它关于“反季节和设施栽培”的部分,这在小规模家庭农场或城市农业中越来越重要。我一直在寻找能适应本地微气候变化的具体措施,例如在温室湿度过高时,书里是否提供了有效的通风和降湿策略,并且是否能用图示来区分“适宜湿度”与“危险湿度”的视觉标准。更重要的是,我希望它能提供一套“故障排除指南”,即当西瓜出现黄叶、畸形果或者空心现象时,能够快速对号入座,找出病因并提供立竿见影的补救方案。如果这本书能像一本高质量的维修手册一样,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那么它的价值将远远超过其装帧成本。这种实用性至上的设计理念,是吸引我的主要原因。

评分

从一个纯粹的书籍设计和阅读体验的角度来审视,这本书的排版似乎非常用心。市面上很多技术图册,要么图文分离得厉害,读者需要不断翻页对照,要么就是图片质量不高,细节模糊不清,严重影响了学习效率。我更倾向于那种“一图胜千言”的呈现方式。我猜想《图说西瓜栽培关键技术》在设计时,一定注重了图文的紧密结合,比如在描述施肥比例时,可能直接在工具容器上标注出不同成分的刻度线,让学习者可以立刻将其转化为实际操作的参照物。此外,对于西瓜的品种选择,我也希望能有更具象的对比——不仅仅是文字描述其口感或抗病性,而是通过高清图片展示不同品种果实横截面的纹理、肉质的紧实度和糖分结晶点的差异。如果它能做到将复杂的生化知识用直观的、可感知的视觉信息来传达,那么它就不仅仅是一本技术书,更像是一本“西瓜美学与科学”的入门读物。这种细致入微的编排,是真正体现作者专业态度的关键所在。

评分

买了好多书,京东就是快

评分

很好 不错 哦也 很好 不错 哦也

评分

活动买的,价格不错。。。。

评分

是一本针对关键技术的书籍

评分

都还不错,正是我想要的

评分

很详细

评分

明年准备大规模种西瓜,今年先种少量,买书学习

评分

活动买的,价格不错。。。。

评分

比较满意,挺详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