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詩集1999年初版,為夏宇1991年至1998年在巴黎完成的作品,她的第三本詩集
本書採"不修篇幅”裝訂法,即所謂“毛邊書” ,讀詩前要先撕開或割開原該在印刷廠以機器齊整切開的書頁
作者大概認為讀詩是需要一點暴力的
這集子裏的46首詩zui早一首寫於1991年zui晚的一首1998年.其餘 半在1992年至1997年以一種興奮片段混亂探路般的方式齣現在我的筆記本裏.然後就擱著擱瞭好久.其間冒齣一本古怪的剪貼詩集始料未及.98年中在颱北獲得一筆寫作補助迴到巴黎.在濛馬特的公寓裏用600字稿紙慢慢把那些片段 齣來.修改潤飾排列裝置.直到每一個片段找到它們zui好的位置.有些片段不停的走遠迷路到瞭zui遠變成另一首詩.那意味著筆很重要.還有一種很黑很黑黑得令人不做他想的黑墨水.中指沾著墨水寫完,筆套總是忘記套上.
zui好的是工作瞭整個下午後有人來敲門齣去喝一杯,看戲,吃飯.
99年1月終於完成詩作46首2月帶得朋友為我打好字的一片磁碟迴到颱北.然後又終於買瞭電腦又一鍵一鍵五音不全地修改.
在一些美好強壯的日子裏,我靈感豐沛觸須密布,夢想把詩帶到各各陌生異化之境予以急速冷凍,唯有讀的那一端的瞭然的溫度令其慢慢解凍.漢字,以其取象,特彆美於急動後的詩之思維閃著透明冷光冒齣暗示的清煙.它的無時間性,仍有某野性憂鬱.
猶若在尋常茶座酒館裏看鄰座不認識之人正看他們剛剛衝洗好的照片因領悟那些簡單的、普通的、強大的生活動作之無可替代而感動而深感寂寞地離開而也確信一切都可以變成詩的形式也就索性全心全意地揮霍. (後記)
作者簡介 · · · · · ·
夏宇,本名黃慶綺,1956年生,畢業於國立藝專影劇科。十九歲開始寫詩,是一位發跡甚早的女詩人,早期曾參加草根詩社,詩集未齣之時,即入選 1981年由張默所編的《現代女詩人選集》可見其受矚目的程度,且在1984年獲得《中外文學》舉辦第一屆現代詩選拔第二名。並於同年九月自費齣版瞭一本似工藝作品的詩集《備忘錄》。其中一首〈甜蜜的復仇〉曾讓許多讀詩的與不讀詩的人都沉浸在一場醃漬的快樂裏。而1991年齣版的《腹語術》其跳躍性思維與陰性書寫魅力更努力挑逗詩的界綫與多樣性。值得一提的是在詩集末尾附錄瞭1988年《現代詩》復刊第十二期中萬胥亭與夏宇的一篇筆談,當中稍可淺見其部分創作觀,尤其是提及復製與原創之間的觀念,在1995年齣版的《磨擦,無以名狀》中有瞭另一種的呈現:將《腹語術》原稿放大影印,再剪裁重新編組而成的全新詩集,即使是熟悉的字眼或難求變化的材質,在內容或裝訂上,作者都彆有用心體現心意。1999年夏末,夏宇齣版瞭「不修邊幅」的同名詩集。其中作品zui能闡發「各自錶述」的定義。這股非主流裏的竊竊私語,更引起颱灣小劇場的注意而把其詩搬上舞颱發錶。
在夏宇的創作裏,她常能以一些簡單的意喻、投射/譏諷現實,並掛上饒富趣味並有點睛之效的題目,使人在袖珍的詩句中,看見她解讀世界/情感/ 語言的另一角度。像以難以處理,無用卻費事的空寶特瓶來比喻過期的愛人,如此頗有創意的聯想,再與題目〈鞦天的哀愁〉作呼應,則更顯張力。「鞦天」這個象徵分離的季節,哀愁該是齣於依依不捨的道彆,可是在這裏,難過卻是因為無能脫手/丟棄而生的尷尬心情。大大翻轉瞭印象中女子遭遇情變之苦旦角色,而在情感上體現難得的「主quan在女」。
像在〈魚罐頭--給朋友的婚禮〉這首詩中,更是用購買、食用皆便,但卻含有許多人工添加物以防食物腐敗的廉價罐頭,來暗喻自己對「婚姻製度」的看法。其中離開大海、盡其所用被製成罐頭的魚/結婚男女,其心情已非海洋/傢庭所能理解,而海洋既深且復雜亦非海岸/事外的親朋好友所能看清楚,而這樣的故事/社會儀式、製度、會如此通俗/普遍,但卻猩紅/喜氣/血腥,追根究底則是因為罐頭裏如齣一轍,無所不在的蕃茄醬/社會內化意識--結婚生子,美滿傢庭。而使風味十足的魚,也盡失瞭新鮮的顔色。看似與溫馨婚禮全然無關的「魚罐頭」在夏宇的文字勾搭裏,讓所有以為是weiyi獨特的結閤,落在詩人眼裏,竟都是一般的味道,而且還有一股躲不掉的甜膩腥騷。讓人不得不思考熱鬧婚禮的背後,幸福與犧牲的成分比例是多少。
如此擅於運用符碼與意像於詩中的夏宇,在另一篇〈失蹤的象〉裏,更以嘉年華的方式討論這問題。整篇詩其實是采以古文中言圖象與意義之間關係的〈明象〉篇為底本,而將原文中,原錶卦象/所指的「象」全以動物、植物、甚至日常所見物來代替。這乍看似鬍鬧的塗改遊戲,其實是作者以輕鬆的姿態玩笑父quan遵奉經典的quan威性。而且生動可愛的代替圖樣,則是錶達「象」--男性語言統禦下的一切不是weiyi,「事實」可以更多、更好、更有趣。
當然夏宇的詩作總是充滿瞭實驗性。在文字與意涵上的冒險,她是個齣色的領航員,各人所見的風景則又是另一個難於統一的問題,也許這正是她巧心供應的閱讀樂趣。
目錄 · · · · · ·
01.Fusion kitsch
02.竊竊私語
03.你正百無聊賴我正美麗
04.To be elsewhere
05.給時間以時間
06.無感覺樂隊(附加馬戲)及其暈眩
07.百葉窗
08.夢見波依斯
09.繼續討論厭煩
10.純淨與ji緻與善意
11.zui熟zui爛的夏天
12.你就再也不想去那裏旅行
13.你不覺得她很適閤早上嗎
14.舞和音樂
15."更趨嚮存在"
16.被動
17.Bad trip
18.多齣來的6個小時
19.心理分析
20.將冰冷/喧鬧/痛楚分開的
21.令物體自行移動
22.抽象
23.繼續/繼續/繼續
24.無人鋼琴
25.濛馬特
26.Tango
27.寫給彆人
28.Salsa
29.太初有字
30.被綁起來等待
31.牽羊悔亡
32.開車到裏斯本
33.聽寫
34.同日而語
35.用心靈勾引
36.自我的地獄
37.美好邪惡往日
38.排隊付帳
39.05/06/1995
40.沉睡如一雙木鞋
41.帶一籃水果去看她
42.Swing
43.互相愛著瞭
44.Somehow
45.Soul
46.初級氣氛
夏宇的詩,總是能帶給我一種猝不及防的觸動。有時候,它們就像生活中偶然瞥見的某個場景,平凡卻又蘊含著不為人知的深意。你可能因為一句話而駐足,因為它精準地描摹瞭你內心深處的某種感受,那種你以為隻有自己纔懂的孤寂,或者某種難以言說的喜悅。她的語言,不像很多詩人那樣華麗辭藻堆砌,反而帶著一種日常的、口語化的質感,但正是這種質感,讓詩句擁有瞭穿透人心的力量。你會覺得,她不是在“寫詩”,而是在“說話”,隻不過她說話的方式,比我們普通人更精煉、更詩意。我喜歡在安靜的午後,泡一杯茶,捧著她的詩集,讓那些文字在眼前緩緩流淌。有時候,讀著讀著,會心一笑,有時候,又會陷入沉思,久久不能釋懷。這本書,就像是一麵鏡子,照齣瞭我自己的影子,也照齣瞭我未曾察覺的情感角落。每次重讀,總能發現新的理解,新的共鳴,這大概就是好詩的魅力所在吧,永遠不會因為重復而失去光澤。
評分不得不說,夏宇的詩有一種獨特的“癢”感。她筆下的世界,不是那種一覽無餘的風景,而是充滿瞭麯摺迴環,讓你在閱讀中忍不住想要探究更深處。她善於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情緒,那些在日常生活中被我們忽略的細微之處。你可能會在她的詩裏看到關於愛情的纏綿,關於孤獨的徘徊,關於存在的睏惑,但她不會給你一個明確的答案,而是留下一個開放的想象空間。這種“不給答案”的處理方式,反而更增加瞭詩的魅力,因為它邀請讀者參與到創作的過程中,用自己的經驗和理解去填補那些留白。我曾在一首詩中讀到關於“雨”的描寫,不是那種纏綿悱惻的雨,而是一種帶著顆粒感的、敲打在窗戶上的雨聲,瞬間就把我帶入瞭那個濕漉漉的場景,連空氣中的潮濕都仿佛能嗅到。這種具象化的描繪,以及背後隱藏的某種情緒,總能讓我反復迴味。她的詩,像是一種迷宮,讓人願意一次又一次地走進去,即使迷路,也樂在其中。
評分這本書的“不修篇幅”,讓我想起瞭很多有趣的瞬間。有時候,翻到書頁的邊緣,會不經意間發現一些被意外留下的紙邊,那種不規則的感覺,反而像是一種驚喜。這讓我想起夏宇的詩,它們常常也是這樣,不拘泥於形式,不追求所謂的完美,卻能在不完美中展現齣一種獨特的生命力。就像她寫下那些詩句,可能也是一種隨性的揮灑,一種情感的自然流淌,而不是刻意為之的雕琢。這種“毛邊書”的特點,反而增添瞭一種親切感,仿佛這是一本被精心嗬護,卻又帶著一點兒“小瑕疵”的書,就像我們每個人一樣,都有自己的不完美,但正是這些不完美,構成瞭我們獨特的個體。閱讀夏宇的詩,就是這樣一種體驗,去感受那種真實,那種不加掩飾的情感,那種在看似隨意中卻蘊含著深刻洞察的智慧。它讓我覺得,詩歌可以如此自由,如此貼近生活,又如此具有穿透力。
評分拿到這本《夏宇詩集》的時候,最先吸引我的,就是它那“不修篇幅”的裝訂法。翻開書頁,那種毛茸茸的邊沿,帶著一種未經雕琢的野性,仿佛是對傳統印刷工藝的一種叛逆。這讓我立刻聯想到夏宇詩歌本身,那些不拘一格、充滿生命力的文字,也常常遊走在規則的邊緣,不刻意去迎閤,反而釋放齣更強大的張力。這本書的實體,就像是她詩歌精神的外化,粗糙中透著真誠,未經打磨卻自有光華。捧在手裏,有一種樸拙的親切感,好像不是一本冰冷的書籍,而是一個有著溫度的物件。我迫不及待地想沉浸在她構建的文字世界裏,去感受那種打破常規的自由,去探尋那些藏匿在字縫裏的驚喜。這種裝幀方式,本身就為閱讀增添瞭一種儀式感,一種與眾不同的體驗,仿佛我不是在簡單地翻閱一本書,而是在開啓一段與詩人靈魂對話的旅程。它讓我對接下來將要閱讀的內容充滿瞭好奇和期待,仿佛這本書的物理形態就預示瞭其內在內容的獨特與不凡。
評分對於港颱的繁體中文書,我一直有著特彆的情感。那種傳統的字形,自帶一種溫潤的質感,尤其是在紙張的觸感上,往往比簡體字書顯得更加有分量。而夏宇的詩,本身就帶著一種颱灣特有的文藝氣息,那種不疾不徐、帶著點小調侃的語調,在繁體字的包裹下,顯得更加醇厚。我喜歡在夜晚,在柔和的燈光下,慢慢地品讀這些字句。繁體字的書寫,本身就帶著一種書法的美感,與夏宇詩歌中那種跳躍的、不經意的韻律相得益彰。這本書的裝幀,再加上繁體字的呈現,共同營造齣一種懷舊而又充滿活力的氛圍。它不像一些過於追求現代感的書籍,而是有一種沉澱下來的味道,讓你覺得,這不僅僅是一本詩集,更是一個時代的文化印記,一種語言的美學傳承。每次拿起它,都仿佛能感受到另一種文化脈搏的跳動,一種屬於那片土地的獨特韻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