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幼兒園教師教育叢書 幼兒教育觀新論
:25.70元
作者:虞永平
齣版社:人民教育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6-03-01
ISBN:9787107194481
字數:250000
頁碼:296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22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為瞭適應我國當前幼兒教育改革的需求,嚮廣大幼兒園教師提供新的幼兒教育理念和方法,我們根據教育部2001年7月2日印發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的精神,組織南京師範大學教育科學院學前教育係的專傢、教師,幼兒師範學校的教師以及其他教育研究人員,編寫瞭這套幼兒園教師教育叢書,由人民教育齣版社齣版。
這套叢書共9本,分彆為:《幼兒教育觀新論》《幼兒園語言教育》《幼兒園數學教育》《幼兒園科學教育》《幼兒園社會教育》《幼兒園音樂教育》《幼兒園美術教育》《幼兒園健康教育》《幼兒園教師的教育技能》。
這套叢書提供瞭國內幼兒教育理論和方法的新成果,有理論、有實踐範例,可作為受過專業訓練並有一定工作經驗的幼兒園教師的培訓教材,或幼兒教師自學進修教材。
幼兒教育觀新論主要闡述瞭幼兒教育的一些基本理論問題和這些問題在現代的新發展,如兒童觀、教育觀、活動觀、課程觀、環境觀、生活觀、遊戲觀、知識觀、教師觀和評價觀等。對於教師重新認識幼兒教育基本問題,改變教育的觀念和方法,提高幼兒教育的質量會有一定的幫助。
本書由南京師範大學教育科學院學前教育係教授虞永平主編,具體分工如下:虞永平編寫前言、幼兒教育觀和評價觀;中華女子大學山東分院的教師硃海琳編寫兒童觀和遊戲觀;南京師範大學教科院崔薇薇編寫教師觀和環境觀(後期修改由原晉霞完成);原晉霞編寫知識觀;劉劍眉編寫活動觀;鮑欣欽編寫生活觀和課程觀。
目錄
作者介紹
虞永平,1962年生,江蘇吳縣人。南京師範大學教授,學前教育學博士。先後講授學前教育管理、學前教育學、幼兒園課程、學前兒童社會教育等課程;曾主持全國教育科學規劃項目、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和教育科學規劃項目等研究項目;齣版《學前教育學》《學前課程價值論》
文摘
序言
讓我印象尤為深刻的是,這套書在探討未來教育趨勢時,展現齣的罕見遠見與務實結閤。它並沒有陷入對高科技的盲目追捧,而是清醒地指齣,無論技術如何發展,學前教育的核心價值——即人與人之間真實、溫暖的互動——是任何技術都無法替代的基石。書中關於傢園閤作的探討尤其精彩,作者清晰地指齣瞭現代傢長焦慮的根源,並提供瞭可操作的、建立互信的溝通策略,打破瞭過去那種“學校單方麵告知”的僵硬模式。這種對現實睏境的深刻洞察和解決方案的落地性,使得這本書的價值極高,它不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麵,而是真正融入瞭日常的教學管理和傢校聯絡的實踐之中。它是一本能讓從業者獲得安全感和方嚮感的指南,讓人相信,用正確的理念去引導,學前教育的明天必定是光明的。
評分初翻這本書時,我對其結構安排感到有些驚奇,它似乎沒有采用傳統的“是什麼、為什麼、怎麼做”的綫性結構,而是更像一幅層層遞進、不斷深化的思維導圖。有些觀點需要反復咀嚼,因為它挑戰瞭一些我們習以為常的“標準操作流程”。例如,書中對“早期標準化測評”的批判,並非全盤否定,而是深入剖析瞭其對幼兒主體性的潛在壓抑,這種審慎和辯證的態度,讓我對許多既定模式産生瞭新的審視。閱讀過程中,我需要經常停下來,拿起筆在空白處寫下我的疑惑或認同,這更像是一次與作者共同完成的智力探險,而不是單嚮的信息接收。它迫使我跳齣“完成任務”的思維定勢,轉而思考“為何而教”的終極命題。這種思維上的“碰撞”與“重構”,纔是真正有價值的學習體驗,它讓我的專業視野一下子開闊瞭許多,變得更加有層次感和深度感。
評分說實話,我最初被這本書吸引,是因為它的標題中透著一股“破舊立新”的氣勢,畢竟在充斥著各種“爆款”育兒經的當下,能沉下心來探討教育觀的深度著作已屬難得。這本書的文字功底極為紮實,邏輯推演嚴密,但它並不像一些學術著作那樣晦澀難懂,反而充滿瞭一種人文關懷的溫度。它成功地搭建瞭一座橋梁,連接瞭宏大的教育理論與幼兒園日常瑣碎的工作。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教師自我成長的章節,作者沒有停留在指責和要求上,而是提供瞭一套自我反思的工具箱,幫助我們直麵自身的盲區和局限。讀到某些段落時,我甚至會産生一種強烈的共鳴,仿佛作者正坐在我對麵,以一種非常理解和鼓勵的姿態,與我進行一場跨越時空的深度對話。這種貼近心扉的交流感,是很多理論著作無法給予的,它讓我感覺到,教育這條路,我並非孤軍奮戰,而是站在瞭巨人的肩膀上,被溫柔地托舉著嚮前邁進。
評分這本書的閱讀體驗是極其舒緩且富有啓發性的,它不像某些前沿理論那樣咄咄逼人,而是像一位經驗豐富、學識淵博的長者,用最樸實無華的語言,講述著最深刻的道理。我尤其欣賞其中對“情感教育”的論述,它將幼兒的情緒波動視為寶貴的學習資源,而非需要被立即“糾正”的問題。書中詳細描述瞭如何蹲下來,用恰當的語言和姿態去“接住”孩子那些復雜的情緒,並引導他們進行初步的情緒命名和調節。這種細膩入微的描述,對於我們這些每天麵對大量情緒爆發的幼教工作者來說,無異於一劑強心針。它教會我的不僅是技巧,更是一種發自內心的尊重和平等,認識到每一個小小的生命都有其完整的情感世界。讀完後,我感覺自己對孩子們更耐心瞭,也更懂得傾聽他們“未說齣口”的話語。
評分這套書的光影在我的書架上已經靜靜躺瞭有些時日,每一次拿起,都像是重新踏入瞭一片充滿活力與智慧的教育田野。它所展現的,是一種對幼兒心智發展的深刻洞察,那種細膩入微的觀察力,讓人不得不佩服作者在多年一綫實踐中淬煉齣的真知灼見。我尤其欣賞其中對於“玩中學”理念的重新闡釋,不再是簡單的口號,而是拆解到瞭每一個遊戲環節的設計哲學,如何讓看似自由散漫的活動,實則蘊含著精妙的認知建構過程。書中關於環境創設的篇幅,簡直就是一本活生生的操作手冊,它告訴我,一個精心布置的教室,如何能成為幼兒探索世界的“第三位老師”,遠勝過堆砌華麗的教具。那種將空間美學、材料科學與兒童心理學融為一爐的敘事方式,讀起來酣暢淋灕,讓人忍不住想立刻迴到我的工作崗位上,去實踐書中所描繪的那些充滿詩意的教育場景。它不僅提升瞭我的專業技能,更重要的是,它溫柔地重塑瞭我對“教育”二字的理解,讓我看到每一個微小的進步背後,都藏著巨大的潛能,等待被溫柔地喚醒。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