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市場與大師:西方思想如何看待資本主義 | 作者 | (美) 傑瑞·穆勒(Jerry Z.Muller), 佘曉成 |
| 定價 | 79.00元 | 齣版社 | 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 |
| ISBN | 9787509781142 | 齣版日期 | 2016-01-01 |
| 字數 | 454000 | 頁碼 | 624 |
| 版次 | 1 | 裝幀 | 精裝 |
| 開本 | 32開 | 商品重量 | 0.4Kg |
| 內容簡介 | |
| 資本主義從來不單單是個經濟學議題。哲學傢、政治傢、詩人和社會科學傢幾個世紀來一直不斷地在爭論資本主義的文化、道德、和政治影響,百花爭鳴。《市場與大師:西方思想如何看待資本主義》是關於資本主義思想在西方意識形態中如何形成的一本精彩的曆史書籍。曆史學傢傑瑞·穆勒廣泛地研究瞭意識形態中資本主義思想産生的作用及其未來影響,包括霍布斯、伏爾泰、亞當·斯密、埃德濛·伯剋、黑格爾、馬剋思、和馬修·阿諾德,以及二十世紀的共産主義、法西斯和新自由主義知識分子。這是一本關於資本主義思想史的引人入勝且通俗易懂的好書,這些思想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不斷地被賦予新的意義。 |
| 作者簡介 | |
| 傑瑞·穆勒,美國華盛頓天主教大學曆史學教授。其著作包括:《另一個失敗瞭的上帝:漢斯·弗萊爾和德國保守主義的去激進化》,《亞當·斯密在他的時代和我們的時代:設計體麵的社會》和《保守主義:從大衛·休謨至今的社會和政治思想選集》。 穆勒憑藉此《市場與大師》被曆史學會授予唐納德·卡根奬。 他目前居住在美國馬裏蘭州銀泉市。 佘曉成,1997年畢業於上海外國語大學英語係英美文學專業,2005年畢業於美國耶魯大學商學院,獲得MBA學位。現為復旦大學經濟學院經濟思想史在讀博士。 蘆畫澤,2011年畢業於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獲管理學學士學位。現為復旦大學英語筆譯(MTI)專業在讀研究生。 |
| 目錄 | |
| 導 讀 001 章 曆史背景:權利、正義和美德 012 第二章 伏爾泰:“一位高貴的商人” 032 第三章 亞當·斯密:道德哲學與政治經濟學 073 第四章 尤斯圖斯·默瑟爾:市場毀滅文化 112 第五章 埃德濛·伯剋:商人、保守者、文人 136 第六章 黑格爾:無悔的一生 176 第七章 卡爾·馬剋思:從猶太高利貸到 全球吸人膏血 208 第八章 馬修·阿諾德:切斷庸俗主義者的貿易依賴 259 第九章 韋伯、齊美爾和桑巴特:社區、個人與理性 285 第十章 盧卡奇和弗萊爾:從追尋共同體到被極權 政體引誘 318 第十一章 熊彼特:創新與怨恨 353 第十二章 從凱恩斯到馬爾庫塞:豐裕及其危害 387 第十三章 弗裏德裏希·哈耶剋:超前的自由主義者 424 結 論 以市場為中心 476 注 釋 498 緻 謝 600 索引 603 |
| 編輯推薦 | |
| 《市場與大師:西方思想如何看待資本主義》一書中所論述的思想橫跨多個思想光譜,其中包括霍布斯,伏爾泰,埃德濛·伯剋,亞當·斯密,黑格爾,馬剋思和馬修·阿諾德,以及20世紀的共産主義,法西斯主義和新自由主義知識分子的思想,曆史學傢傑裏·穆勒研究瞭一係列的相關觀點並總結齣資本主義的後果和其未來的影響。而他也因為本書而獲得美國曆史協會頒發的羅納德·裏根奬。 |
| 文摘 | |
| 序言 | |
拿到這本書,我腦海中浮現的第一個畫麵是,在古老的歐洲書齋裏,一位哲學傢正伏案疾書,他的筆尖下流淌齣的是對人類社會運行邏輯的深切思考。傑瑞·穆勒這個名字,讓我感覺他像是一位知識的探險傢,緻力於挖掘西方思想寶庫中關於資本主義的那些珍貴礦藏。我一直認為,資本主義並非鐵闆一塊,它在不同的曆史時期、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呈現齣截然不同的麵貌。而支撐這些麵貌的,正是那些偉大的思想傢們,他們的洞見、他們的質疑、他們的辯護,共同編織瞭理解資本主義的思想網絡。我特彆好奇,在書中,作者是如何將這些分散的思想碎片串聯起來,形成一條清晰的邏輯脈絡的?他是否會從經濟自由主義的鼻祖們談起,然後引齣對福利國傢、社會主義思潮的批判,再到後現代對資本主義的解構?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展現齣思想的生命力,看到那些曾經震撼世界、引發社會變革的理論,是如何在作者的筆下重新煥發生機的。我想象著,這是一場思想的對話,一場跨越時空的辯論,而讀者,就像我一樣,將成為這場思想盛宴的見證者和參與者。
評分翻閱這本書的目錄,或者僅僅是看到“市場與大師”這樣醒目的書名,就仿佛能聞到一股濃厚的學術氣息,一種對人類文明重要組成部分的深度探究。作為一名對社會學和經濟史有著濃厚興趣的讀者,我對於資本主義的起源、演變以及與之伴隨的各種思想思潮,一直充滿著好奇。我認為,要真正理解資本主義,不能僅僅停留在錶麵的經濟現象,而必須深入到那些塑造瞭它、定義瞭它、批判瞭它的思想傢的智慧之中。這本書似乎正是滿足瞭我的這種求知欲,它將引導我穿越曆史的長河,去聆聽那些偉大的思想傢們對資本主義的思考。我尤其期待看到,那些看似遙遠的哲學理論,是如何與現實的市場運作聯係在一起的。書中會不會剖析那些對自由市場持樂觀態度的思想傢,如亞當·斯密,又是如何看待人類的自利行為;又會如何探討那些對資本主義的弊端進行深刻批判的思想傢,如馬剋思,他們的論證邏輯是否依然具有現實意義?我渴望在這種思想的碰撞中,找到理解當下世界復雜經濟格局的鑰匙。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上“市場與大師”幾個字,就足以勾起我對資本主義的興趣,尤其是看到“西方思想如何看待資本主義”這樣的副標題,我立刻聯想到那些影響深遠的西方思想傢們。我一直覺得,理解一個社會現象,特彆是像資本主義這樣復雜且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經濟體係,離不開對其思想根源的追溯。我很好奇,從亞當·斯密那個時代開始,到後來的各種流派,到底有哪些思想傢對資本主義有過深刻的洞察、批評,甚至是辯護?他們提齣的理論,又在多大程度上塑造瞭我們今天所理解的資本主義,甚至是我們親身經曆的資本主義?這本書似乎提供瞭一個梳理和探索的窗口。我特彆期待書中能夠呈現不同思想傢之間是如何對話、爭論,甚至相互激化的。例如,自由市場的支持者與批評者之間,他們各自的邏輯起點是什麼?他們是如何論證自己的觀點的?這種思想的交鋒,在我看來,比任何枯燥的經濟學模型都更能揭示資本主義的本質和演變。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引導我進入一場跨越時代的思想盛宴,讓我能夠更全麵、更深刻地理解資本主義這個我們生活中無處不在的巨獸,以及它背後那些曾經塑造過它的偉大的、有時也是充滿爭議的思想。
評分“市場與大師”這幾個字,在我看來,傳遞齣一種曆史的厚重感和思想的深度。我一直認為,資本主義並非憑空齣現,它是在漫長的曆史進程中,由無數的思想火花碰撞、融閤、甚至對抗中逐漸形成的。而那些“大師”,正是這場思想演進的關鍵參與者。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帶領我進入一個思想的萬花筒,讓我看到不同的思想流派是如何看待資本主義的。有沒有像亞當·斯密那樣,將市場視為一種自然秩序的樂觀主義者?有沒有像馬剋思那樣,從階級鬥爭的角度對資本主義進行顛覆性的批判?又有沒有像凱恩斯那樣,在危機中尋求國傢乾預的理性思考者?我更感興趣的是,這些思想傢之間的論辯是如何推動資本主義自身不斷演變的。他們提齣的觀點,有多少是停留在理論層麵,有多少又切實地影響瞭現實世界的經濟政策和製度設計?我渴望通過這本書,能夠對資本主義有一個更具曆史縱深和思想廣度的理解,能夠看到那些塑造瞭現代世界的經濟思想是如何誕生、發展並相互作用的。
評分僅憑書名《市場與大師:西方思想如何看待資本主義》,我就能想象這本書是一場思想的盛宴,一場關於人類社會最重要經濟體係的深度對話。我一直覺得,理解資本主義,就像在解讀一本厚重的曆史哲學著作,需要追溯其思想的源頭,探究那些塑造它的偉大頭腦。這本書似乎正是這樣一個引人入勝的嚮導,它承諾要帶領我走進西方思想界,去聆聽那些關於資本主義的深刻見解。我好奇書中會如何呈現不同思想傢對於市場機製的看法,是將其視為效率的源泉,還是分配不公的根源?又是如何解析那些對資本主義的價值和道德性的探討,從功利主義到自由至上,再到社會公平的辯論?我渴望看到,那些曾經在思想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學者們,他們是如何分析資本主義的內在邏輯,又是如何預見或批判其可能帶來的社會後果。這本書,在我看來,不僅僅是關於經濟理論的介紹,更是一次關於人類文明發展路徑的哲學追問,一次對我們當下生活方式的深刻反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