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累倒的管理者不是一个好的管理者,一个事必躬亲的管理者不是一个称职的管理者。
★一个只会管事的人只能叫“总管”,一个会管人的人才称得上是管理者。
★管理者要能够培养一群善于解决问题的人,而不是自己去解决所有问题。
★管事是一门学问,管人是一门艺术,它需要懂得进退法则。
★只有善于运用取舍之道,懂得何时可取、何事可舍的处理问题的技巧,管事才能管出效率,管人才能管出水平。
★管事先管人,管理的精髓在于三分管事七分管人,管好人心带好队伍,管理其实很轻松。
★不会管人,你就累到死。简单高效的管理法则,真诚解答管理难题,让你在管理中少走5年弯路,提高10倍效率。
杰克·韦尔奇有一句名言:“管得少就是管得好。”管理的精髓在于三分管事七分管人,对于管理者来说,要想让管理更简单,管理更轻松有效,就要学会擅长管理手下的主要得力干将,而不是事事亲力而为,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的团队的潜能,提升组织的绩效。
作为管理者,如何提升自己?如何用人留人驭人?如何与员工有效沟通?如何以薪酬激励人,以情感凝聚人?如何以细节取胜?本书《三分管理七分管人》结合真实、生动的实例,将管理的精髓一一展示,引导管理者在强化自身能力,找到管人的有效途径,管好人带好队伍,提升团队执行力和战斗力,开创卓越的管理局面。
第一部分 管事要管出效益
第1章 靠制度办事,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第2章 纪律是胜利之母,执行纪律没有任何借口
第3章 按流程理事,有条有理、按部就班地直达终点
第4章 狠抓绩效不懈怠,干多干少区别对待
第5章 管理要抓大放小,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
第6章 让员工做事时找到感觉,告诉员工你要他做什么
第7章 管理不能凡事亲历亲为,精于授权把自己解放出来
第8章 深谙控权方略,权力既要能放下去也要能收上来
第9章 启动激励的引擎,营造万马奔腾的竞争风气
第10章 化干戈为玉帛,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第二部分 管人要管出水平
第11章 找到人做对事,求贤若渴网罗天下英才俊杰
第12章 给员工“灌输”些大道理,培养员工的职业使命感
第13章 能容人之长也能容人之短,容人是管人的超级艺术
第14章 铁腕治人挥起杀威棒,震慑人心是管住人的手段
第15章 恩威并施,管人要一手软一手硬
第16章 拆散小圈子,打破办公室政治,辞退不合格人员
第17章 跳槽与反跳槽的博弈:留住优秀的人才
第18章 打开员工的心锁,架起沟通的桥梁
第19章 团队制胜:培育员工的团队精神,建立强大的团队
第三部分 管人管事的卓越之道
第20章 高瞻远瞩操控全局,管理的心境决定管理的境界
第21章 成大事要有大气魄,管理要有临危决断的大智大勇
第22章 管理无定式,结果最重要
第23章 无为大有为,无为而治是管人理事的最高境界
第24章 管理面前人人平等,管人理事一碗水要端平
管理不能凡事亲历亲为,精于授权把自己解放出来
领导要学会合理授权
北欧航空公司董事长卡尔松大刀阔斧地改革北欧航空系统的陈规陋习,就是依靠合理授权、给部下充分的信任和活动自由而实现的。开始时,他的目标是把北欧航空公司变成欧洲最准时的航空公司,但他想不出该怎么下手。卡尔松到处寻找,看到底由哪些人来负责处理此事,最后他终于找到了合适的人选。于是卡尔松去拜访他:“我们怎样才能成为欧洲最准时的航空公司?你能不能替我找到答案?过几个星期来见我,看看我们能不能达到这个目标。”几个星期后,这个人约见卡尔松。卡尔松问他:“怎么样?可不可以做到?”
他回答:“可以,不过大概要花6个月,还可能花掉160万美元。”
卡尔松插嘴说:“太好了,说下去。”因为他本来估计要花5倍多的代价。
那人继续说:“等一下,我带了人来,准备向你汇报,我们可以告诉你我们到底想怎么干。”大约4个半月后,那人请卡尔松看他几个月来的成绩,当然目标已实现,但这还不是他请卡尔松来的唯一原因,更重要的是他还省下了50万美元。
卡尔松事后说:“如果我先是对他说:‘好,现在交给你一件任务,我要你使我们公司成为欧洲最准时的航空公司,现在我给你200万美元,你要这么这么做。结果怎样,你们一定也可以预想到。他一定会在6个月以后回来对我说:‘我们已经照你所说的做了,而且也有了一定进展,不过离目标还有一段距离,也许还需花90天左右才能做好,而且仍要100万美元经费。可是这一次这种拖拖拉拉的事却不曾发生。他要这个数目,我就照他要的给,他顺顺利利地就把工作做完了,也办好了。”
由上面的这个事例可以看出,合理授权是多么重要。
不愿授权和不会授权的领导者,将给自己积聚愈来愈多的决策事务,使自己在日常琐碎的工作细节中越陷越深,甚至成为碌碌无为的“事务主义”者。由于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有限,领导者最后不得不“分给别人一点”。到此地步,有些事已一拖再拖,还一些事可能根本无暇顾及。另外,下级的积极性也受到压抑,工作失去了兴趣和主动性。所以,作为领导者,贵在学会科学地授权。通过合理授权,使领导者重在管理,而非从事具体事务;重在战略,而非战术;重在统帅,而非用兵。通过“分身之术”,有利于领导者议大事、抓大事,居高临下,把握全局。
合理授权有以下两点重要作用:
1.满足下属的自我归属感
合理分权,有利于调动下属在领导者工作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下属的工作情绪,增长才干,培养人才,使上级领导者的思想意图为群体成员所接受。所有成功的领导者都要创造一种氛围,这种氛围能使下属在理性上和情感上都融入工作。善于授权的领导者能够创造一种“领导者气候”,使下属在此“气候”中自愿从事富有挑战意义的工作。
这些成功的领导者是通过信任下属、给下属提供充分加入有意义工作的机会,以此来刺激下属的工作意识。领导者对下属的看法要积极,要有“多给他们一点”的态度,激发下属产生“核聚变”;挖掘潜力,让众多大脑都开动起来,充分发挥下属的技能和才干。领导者若不授权于下属,那他不但无法充分利用下属的专长,而且无法发现下属的真才实学。因此,授权可以发现人才、利用人才、锻炼人才,使领导者的工作出现一个朝气蓬勃、生龙活虎的局面。
2.调动下属的积极性
领导者合理授权,有助于锻炼和提高下级的才干,提高领导者体系的总体水平,从而提高领导者效率。领导者的合理授权使下属获得了实践机会和提高的条件。随着下属在实践中学得更多的真知,领导者可根据工作的需要授予他们更多的权力和责任。应该说,领导者要属下担当一定的职责,就要授予相应的权力。敢不敢授权,是衡量一个领导者用人艺术高低的重要标志。如果领导者对部下不放权,或放权之后又常常横加干预、指手画脚,必然造成管理混乱。另一方面下属因未获得必要信任,也会失去积极性;而合理的授权则有利于增强下属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
《三分管事七分管人》这本书,以其独到的视角和丰富的实践案例,成功地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管理之门。它没有停留于理论的层面,而是将枯燥的理论巧妙地融入到生动的故事和具体的场景中,让人在阅读过程中能够产生强烈的代入感。书中关于团队建设的章节,尤其让我印象深刻。它不是简单地告诉你如何分派任务,而是教你如何构建一个能够激发个体潜能、协同作战的有机整体。其中关于“如何让团队成员心甘情愿地接受挑战”的论述,让我醍醐灌顶。我过去常常觉得,布置任务就好,员工就应该去完成。但这本书让我明白,真正的管理者,需要懂得如何点燃团队的热情,如何让每个人都愿意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它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我看来,是这个时代企业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书中的很多观点,都颠覆了我以往的一些固有认知,让我开始重新思考自己作为一名管理者,应该承担的责任,以及如何才能真正带领团队走向成功。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管理技能的提升,更是一次关于领导力智慧的启迪。
评分《三分管事七分管人》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大启示,就是重新认识了“管理”的本质。过去,我总觉得管理就是对事不对人,把事情做好,任务完成,就是合格的管理者。但这本书却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将“人”放在了管理的核心地位。它深刻地揭示了,再完美的流程和制度,如果脱离了人的因素,都将是空中楼阁。书中对于如何建立积极的团队文化,如何激发员工的内在驱动力,如何成为一个有温度、有智慧的领导者,都提供了非常具有操作性的指导。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授权”的讨论,它不是简单的把任务推给下属,而是通过赋能和信任,让员工能够独立思考,勇于担当,从而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也为团队贡献更大的力量。这本书让我意识到,优秀的管理者,不仅要懂业务,更要懂人心,要懂得如何与人建立真诚的连接,如何在团队中营造一种积极向上、互信互助的氛围。它让我从一个“任务导向”的管理者,逐渐转变为一个“人才导向”的领导者,这对我未来的职业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评分《三分管事七分管人》这本书,读起来着实让人眼前一亮。它没有那些枯燥的说教,也没有空泛的理论,而是非常接地气地描绘了我们在实际工作场景中会遇到的种种挑战,并给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书中的案例分析尤其精彩,读着读着,我仿佛就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看到了公司里那些似曾相识的场景。比如,关于如何有效授权,书中就举了一个非常生动的例子,一个曾经事必躬亲的经理,如何通过信任和引导,让团队成员承担起更大的责任,最终实现效率的大幅提升。这不仅仅是管理技巧的分享,更是一种思维模式的转变。我深刻体会到,管理者最核心的价值,并非在于将每一件“事”都处理得滴水不漏,而在于如何激发“人”的潜能,如何构建一个高效协作、充满活力的团队。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管理”的定义,不再是冰冷的指令和考核,而是充满智慧的沟通、同理心的倾听,以及对团队成员成长的深切关注。它帮助我意识到,很多时候,问题的症结不在于流程设计的不合理,而在于人与人之间的连接不够紧密,在于我们未能真正理解和尊重每一个个体。读完之后,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将书中的一些方法应用到我的日常管理中,期待能看到积极的改变。
评分读完《三分管事七分管人》,我感觉自己像是经历了一场关于“人”的深度探索。这本书不仅仅是提供了一些管理上的“套路”,而是深入剖析了人性的复杂与多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人员管理策略。书中对不同员工类型,以及他们可能产生的行为动机,都进行了细致的描绘,这让我能够更精准地理解团队成员的想法。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冲突管理”的部分,它没有回避矛盾,而是教我们如何将冲突视为成长的契机,如何通过有效的沟通和引导,将潜在的危机转化为积极的力量。这本书让我明白,管理者并非是无所不能的“万能牌”,而是团队中那个善于调和、善于激发、善于引领的“润滑剂”和“催化剂”。它强调的“三分管事,七分管人”,并非是把管事推卸掉,而是一种更加智慧的资源配置,将精力聚焦在最能产生价值的“人”的方面。这本书的阅读体验非常愉悦,语言通俗易懂,却蕴含着深刻的管理智慧,是一本值得反复品读的佳作。
评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三分管事七分管人》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管理手册,不如说是一次深刻的自我反思之旅。它提出的“七分管人”理念,直接触及了现代企业管理中最普遍也是最棘手的痛点——人。书中对于如何理解不同性格、不同动机的员工,如何建立信任、化解冲突,以及如何激发团队的归属感和创造力,都进行了非常细致的阐述。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激励”的部分,它摆脱了简单粗暴的金钱至上论,而是深入挖掘了精神层面的需求,比如认可、成长、参与感等等。书中的很多建议,看似简单,但真正实践起来却需要极大的智慧和耐心。例如,书中提到要学会倾听,不仅仅是听员工说什么,更要听他们没说什么,去理解他们潜在的担忧和需求。这一点我以前做得远远不够,常常急于给出自己的解决方案,而忽略了对方的情绪和立场。这本书就像一面镜子,让我看到了自己在与人沟通和团队建设方面的不足,同时也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它强调的不是“控制”而是“赋能”,不是“命令”而是“影响”,这是一种更加高级、也更加人本的管理哲学,值得我们每个管理者深入学习和践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