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宏程序编程方法、技巧与实例(第2版)

数控宏程序编程方法、技巧与实例(第2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冯志刚 编
图书标签:
  • 数控
  • 宏程序
  • 编程
  • 技巧
  • 实例
  • 数控编程
  • CNC
  • 加工
  • 工艺
  • 工业制造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332718
版次:2
商品编码:10659617
品牌:机工出版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1-05-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25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涉及华中、西门子、FANUC三种数控系统,详解车削和铣削数控宏程序编程方法、技巧,提供典型实例的工艺分析和编程设计,实例源自技能等级和数控竞赛实操试题。

内容简介

  《数控宏程序编程方法、技巧与实例(第2版)》围绕当前常见的HNC-21/22M华中世纪星、sINuMERIK802D和FANUC0i三种数控系统的宏程序编程设计展开。全书共分4章,第1章介绍HNC-21/22M华中世纪星、SIN〔JMERIK802D和FANUC0i三种数控系统的用户宏程序基础理论知识及宏指令调用格式和特点;第2尊介绍在数控车床上对典型零件和非圆曲线零件进行宏程序编程的技巧和编程实例;第3章介绍在数控铣床和加上中心上对典型零件和非圆曲线零件进行宏程序编程的技巧和大量的编程实例;第4章详细讲述实例零件的工艺分析和程序设计。
  《数控宏程序编程方法、技巧与实例(第2版)》是一本实用性非常强的数控技术用书,特别适合高技能数控人才使用,并可供数控行业的工程技术人员、从事数控加工编程及操作的人员参考,也可供各类大中专院校、技工学校机电一体化专业、数控专业及相关专业的师生使用。《数控宏程序编程方法、技巧与实例(第2版)》可作为各类竞赛和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数控高级工、数控技师、高级技师的参考书。

目录

第2版前言
第1版前言
第1章 用户宏程序
1.1 HNC-21/22M华中世纪星数控系统宏指令编程
1.1.1 宏变量及常量
1.1.2 运算符与函数
1.1.3 语句表达式
1.1.4 调用方式
1.1.5 用户宏程序的结构及用户宏功能
1.2 SINUMERIK802D数控系统R参数指令编程
1.2.1 计算参数R
1.2.2 程序跳转
1.2.3 子程序
1.2.4 R参数编程的结构及R参数功能
1.3 FANtc0i-MC数控系统用户宏程序
1.3.1 变量
1.3.2 系统变量
1.3.3 算术和逻辑运算
1.3.4 宏程序语句和NC语句
1.3.5 转移和循环
1.3.6 宏程序调用
1.3.7 用户宏程序的结构及用户宏功能
第2章 数控车床的宏程序编程
2.1 数控车床宏程序编程特征
2.1.1 在宏程序主体中使用变量
2.1.2 变量之间的演算
2.1.3 用宏程序命令对变量进行赋值
2.2 数控车床宏程序编程技巧
2.2.1 用宏程序和R参数编程实现规格不同的轴加工
2.2.2 用宏程序和R参数编程实现螺纹的粗、精加工
2.2.3 用宏程序和R参数编制孔加工钻削循环
2.3 非圆锥曲线类零件数控车削的宏程序编程实例
2.3.1 椭圆类零件的宏程序和R参数编程
2.3.2 双曲线过渡类零件的宏程序和R参数编程
2.3.3 抛物线类零件的宏程序和R参数编程
2.4 数控车削典型曲面零件的宏程序编程实例分析
第3章 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的宏程序编程
3.1 数控铣床、加工中心宏程序编程特征
3.1.1 在宏程序主体中使用变量
3.1.2 变量之间的演算
3.1.3 用宏程序命令对变量进行赋值
3.2 数控铣床、加工中心宏(参数)程序编程技巧
3.2.1 根据不同类型的零件进行程序设计及加工方法的选择
3.2.2 设计程序流程结构框图
3.2.3 合理选择图形的数学处理方法
3.2.4 非圆曲线轮廓零件编程实例
3.3 数控铣床、加工中心宏程序编程实例
3.3.1 零件平面铣削宏程序编程实例
3.3.1.1 长方形零件平面同向铣削宏程序编程
3.3.1.2 长方形零件平面双向铣削宏程序编程
3.3.1.3 圆形零件平面的双向铣削宏程序编程
3.3.2 孔系类零件宏程序编程实例
3.3.2.1 直线点阵孔群钻削宏程序编程
3.3.2.2 矩形框式点阵孔群宏程序编程
3.3.2.3 平行四边形框式点阵孔群宏程序编程
3.3.2.4 矩形网式点阵孔群宏程序编程
3.3.2.5 平行四边形网式点阵孔群宏程序编程
3.3.2.6 圆弧点阵孔群宏程序编程
3.3.2.7 圆环形点阵孔群宏程序编程
3.3.2.8 交错排列的网格点阵孔群宏程序编程
3.3.3 外轮廓侧面铣削宏程序编程实例
3.3.3.1 圆形零件外轮廓侧面铣削宏程序编程
3.3.3.2 长方形外轮廓侧面铣削宏程序编程
3.3.3.3 跑道形外轮廓侧面铣削宏程序编程
3.3.4 凹槽类零件侧面铣削宏程序编程实例
3.3.4.1 圆形凹槽类零件侧面铣削宏程序编程
3.3.4.2 方形凹槽类零件侧面铣削宏程序编程
3.3.4.3 跑道形凹槽类零件侧面铣削宏程序编程
3.3.5 锥台类零件侧面铣削宏程序编程实例
3.3.5.1 圆形锥台类零件侧面铣削宏程序编程
3.3.5.2 正四棱锥台类零件侧面铣削宏程序编程
3.3.5.3 正多棱锥台类零件侧面铣削宏程序编程
3.3.6 锥槽类零件侧面铣削宏程序编程实例
3.3.6.1 圆锥槽侧面铣削宏程序编程
3.3.6.2 四方锥槽类零件侧面铣削宏程序编程
3.3.6.3 跑道形锥槽类零件侧面铣削宏程序编程
3.3.7 非圆锥曲线类零件的宏程序编程实例
3.3.7.1 椭圆类零件曲面的宏程序编程
3.3.7.2 双曲线类零件曲面的宏程序编程
3.3.7.3 抛物线类零件曲面的宏程序编程
3.3.7.4 阿基米德螺旋线类零件曲面的宏程序编程
3.3.8 球面类零件的宏程序编程实例
3.3.8.1 凸半球面零件类的宏程序编程
3.3.8.2 凹半球面零件类的宏程序编程
3.3.8.3 相邻面圆角过渡类零件的宏程序编程
3.4 数控铣削典型曲面零件的宏程序编程实例分析
第4章 典型曲面零件宏程序编程实例分析与加工
4.1 烟灰缸的宏程序编程与加工
4.2 五角星的宏程序编程与加工
4.3 快餐饭盒凹模的宏程序编程与加工
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好的,根据您的要求,我将为您撰写一份关于其他主题的图书简介,该简介内容详尽,不包含《数控宏程序编程方法、技巧与实例(第2版)》相关内容,并力求自然流畅,避免任何人工智能生成痕迹。 --- 《智能制造时代:工业物联网与边缘计算的深度融合实践》 图书简介 在“工业4.0”的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制造业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传统的生产线正逐步演变为高度互联、数据驱动的智能工厂。本书《智能制造时代:工业物联网与边缘计算的深度融合实践》,聚焦于这场变革的核心技术——工业物联网(IIoT)和边缘计算(Edge Computing),旨在为工程技术人员、系统集成商、企业管理者以及相关专业学生提供一套系统、深入且极具实战价值的技术指南和前瞻性洞察。 本书并非对理论概念的空泛阐述,而是立足于当前工业现场的真实痛点和迫切需求,详细剖析了如何利用这两大关键技术实现生产效率的飞跃、产品质量的稳定控制以及运营成本的有效削减。 第一部分:工业物联网(IIoT)的基石构建 本部分从物联网的整体架构入手,系统梳理了IIoT在现代工业环境中的部署逻辑。我们首先深入探讨了传感器与执行器的选型、数据采集的标准化协议(如OPC UA、MQTT在工业场景的应用优化),以及如何建立一个安全、可靠的工业数据采集层。 数据采集与预处理: 重点分析了异构设备的数据接入挑战,包括对老旧(Legacy)设备进行“哑设备”改造的技术路径。书中详述了数据清洗、时间戳同步以及在采集端进行初步特征提取的方法,确保上传至云端的数据是高质量、可分析的原始信息。 网络架构与安全: 详细对比了有线与无线(如TSN时间敏感网络、5G工业专网)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适用性。安全维度是IIoT的生命线,本书专门开辟章节讲解了从设备端到云端的“零信任”安全模型构建,包括物理安全、数据加密传输协议(TLS/SSL的工业实践)以及固件空中下载(OTA)的安全验证机制。 第二部分:边缘计算——实现实时决策的引擎 工业控制对延迟的要求近乎苛刻,云端计算的固有延迟使其难以满足高频、高实时性要求的控制任务。本部分深度聚焦边缘计算(Edge Computing),阐述其在IIoT架构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边缘架构设计与部署: 书中构建了从云到雾再到边的多级计算架构模型。我们详细介绍了边缘节点(Edge Gateway)的硬件选型考量,包括对计算能力、功耗和工业防护等级的要求。重点阐述了容器化技术(如Docker、Kubernetes的轻量级部署)在边缘侧的应用,以实现应用的快速部署和弹性伸缩。 实时数据处理与模型下发: 边缘计算的核心价值在于“近数据源”的实时分析。本书提供了利用边缘侧算力运行轻量级机器学习模型(如异常检测、预测性维护模型)的完整流程。内容涵盖了模型裁剪技术,确保模型在资源受限的边缘设备上高效运行。同时,探讨了云端训练、边缘推理的闭环工作流设计。 关键挑战与应对策略: 边缘侧的部署环境复杂多变。我们详细分析了边缘节点的资源管理、远程诊断与故障恢复策略。针对数据一致性问题,设计了边缘与云端的数据同步冲突解决机制,确保业务连续性。 第三部分:深度融合实践与应用场景的革新 本部分是本书的实践精华,通过多个详尽的案例研究,展示了IIoT与边缘计算融合带来的实际效益。 预测性维护(PdM)的端到端实现: 以高价值机床或关键泵站为例,构建了一个从振动传感器数据采集、边缘端特征提取(FFT分析)、实时健康评估,到最终云端寿命预测的完整系统。书中提供了用于评估设备剩余使用寿命(RUL)的算法实现路径。 质量在线检测与视觉引导: 探讨了如何利用高性能边缘计算单元(如配备NPU/GPU的工控机)承载高分辨率机器视觉模型。重点在于如何在毫秒级延迟内完成图像采集、目标识别和决策反馈(如自动剔除不合格品),并实现模型迭代后的无缝热更新。 数字孪生(Digital Twin)的实时驱动: 数字孪生不再是静态模型。本书阐述了如何利用IIoT采集的实时工况数据,驱动高保真度数字孪生模型进行仿真和验证。我们提供了基于时间序列数据的状态同步算法,确保虚拟世界与物理世界的实时对齐。 生产排程优化与柔性制造: 介绍了如何利用边缘计算单元快速响应生产订单的变化,动态调整生产节拍和物料流转策略,从而支撑高度柔性的定制化生产需求。 面向未来的展望: 最后,本书展望了AI大模型(如生成式AI)在工业知识管理和故障诊断辅助决策中的潜在应用,并探讨了自主工业系统(Autonomous Systems)的发展方向。 本书特点: 实战导向: 包含大量系统架构图、数据流示意图和关键配置代码片段,直接服务于工程师的落地需求。 技术前沿: 紧密结合最新的工业通信标准、TSN、5G专网以及轻量级AI部署技术。 跨域整合: 深入分析了OT(运营技术)与IT(信息技术)在智能制造融合中的技术壁垒与解决方案。 《智能制造时代:工业物联网与边缘计算的深度融合实践》是助力制造企业实现“降本、增效、提质”目标,迎接下一代工业革命挑战的必备参考书。它不仅是技术的教科书,更是构建未来智能工厂蓝图的实践手册。

用户评价

评分

从实用角度来看,这本书的“实例”部分是它的点睛之笔。它提供的不仅仅是程序代码片段,更是一整套完整的工艺分析流程。每一个实例都像一个小小的案例研究,从零件图纸的解读开始,到刀具选择、切削参数的确定,再到最终宏程序的编写和验证,步骤清晰,逻辑严密。我发现,即便是那些看似简单的加工任务,书中也能挖掘出隐藏的优化点。例如,书中对螺旋下刀和插补走位的时序控制的分析,让我彻底理解了如何避免刀具的“啃边”和振动问题。这些实战经验的总结,是任何线上教程或视频教学都难以替代的,它沉淀了作者多年来的实践智慧,对于希望快速提升编程实战水平的同行来说,这本书绝对是案头必备的“武功秘籍”。

评分

这本书的内容深度和广度都超出了我的预期,特别是关于高级插补技术的讲解部分,简直是收藏级的资料。我以前在处理五轴联动加工的复杂曲面时总是感到力不从心,但通过书中对旋转中心点的精确计算和G61.1/G64.4等控制模式的深入剖析,我终于找到了症结所在。作者在讲述这些前沿技术时,没有采用那种堆砌公式的冷冰冰的写法,而是巧妙地融入了大量的工程背景知识,让你明白这些数学模型是如何服务于实际生产效率和零件精度的。更让我赞叹的是,它对常见误差源的归纳总结非常到位,并给出了实用的补偿策略,这比单纯的编程语法讲解要高明得多,直接提升了读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评分

说实话,我一开始有点担心这本“第2版”是否只是对前一版的小修小补,但实际阅读后发现,它的更新迭代是相当扎实的。尤其是在当前CAM软件功能日益强大的背景下,这本书并没有固步自封于传统的G代码思维,而是加入了许多关于后处理器定制和数据接口的讨论,这在很多老旧的参考书里是看不到的。我特别关注了其中关于参数化编程和宏变量调用的部分,作者提供的那些巧妙的嵌套循环和条件判断结构,极大地拓宽了我编写柔性程序的思路。它不仅仅是教你“怎么做”,更是在引导你思考“为什么用这种方法最好”,这种思维层面的启发,对于一个希望从操作员晋升为工艺工程师的人来说,价值无可估量。

评分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有一种独特的“工程师的严谨美学”,句子结构紧凑,信息密度极高,几乎没有一句废话。但这种严谨性并没有牺牲可读性。作者在处理那些需要反复验证和确认的细节时,总能用一种教科书式的清晰和准确来表述,让人对其专业性深信不疑。我拿它和手头几本国外引进的教材做对比,这本书在本土化和实用性上占据了绝对优势。它考虑到了国内机床和标准件的实际情况,比如对于特定品牌控制器(如西门子或FANUC的特定版本)的语法差异,都有所侧重地进行了说明和对比,这对于在实际车间环境中操作的读者来说,是极其宝贵的“避坑指南”。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和装帧真是没得说,纸张的质量相当不错,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感觉就是一本精心制作的工具书。我尤其喜欢它在关键概念上的图文并茂的处理方式,那些复杂的几何模型和坐标变换,通过清晰的插图一下子就变得直观起来了。对于初学者来说,这种视觉上的辅助简直是福音,很多教科书里的晦涩难懂的描述,在这本书里都有了生动的具象化表达。而且,它在章节之间的逻辑衔接也做得非常流畅,读起来丝毫没有跳跃感,仿佛作者是在手把手地引导你逐步深入这个领域。比如,在讲解如何优化刀具路径时,它不仅给出了理论公式,还配上了实际加工的截屏对比,让人能直观感受到不同算法带来的效率差异。这种注重实践和用户体验的设计,让阅读过程本身就成了一种学习和进步。

评分

3、本人为初学者推荐Peter Smid编写的三本书。

评分

不错,很相细。

评分

数控宏程序编程方法、技巧与实例(第2版)很满意,会继续购买印刷精致得很工作之余,人们或楚河汉界运筹帷幄,或轻歌曼舞享受生活,而我则喜欢翻翻书、读读报,一个人沉浸在笔墨飘香的世界里,跟智者神游,与慧者交流,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醉在其中。我是一介穷书生,尽管在学校工作了二十五年,但是工资却不好意思示人。当我教训调皮捣蛋的女儿外孙子们时,时常被他们反问:你老深更半夜了,还在写作看书,可工资却不到两千!常常被他们噎得无话可说。当教师的我这一生注定与清贫相伴,惟一好处是有双休息日,在属于我的假期里悠哉游哉于书香之中,这也许是许多书外之人难以领略的惬意。好了,废话不多说。还可以,和印象里的有一点点区别,可能是我记错了书比我想的要厚很多,就是字有点小,不过挺实惠的,很满意!书非常好,正版的,非常值,快递也给力,必须给好评,就是感觉包装有点简陋啊哈哈不过书很好,看了下内容也都很不错,快递也很给力,东西很好物流速度也很快,和照片描述的也一样,给个满分吧下次还会来买!好了,我现在来说说这本书的观感吧,网络文学融入主流文学之难,在于文学批评家的缺席,在于衡量标准的混乱,很长一段时间,文学批评家对网络文学集体失语,直到最近一两年来,诸多活跃于文学批评领域的评论家,才开始着手建立网络文学的评价体系,很难得的是,他们迅速掌握了网络文学的魅力内核,并对网络文学给予了高度评价、寄予了很深的厚望。随着网络文学理论体系的建立,以及网络文学在创作水准上的不断提高,网络文学成为主流文学中的主流已是清晰可见的事情,下一届的五个一工程奖,我们期待看到更多网络文学作品的入选。据说,2011年8月24日,京东与支付宝合作到期。官方公告显示,京东商城已经全面停用支付宝,除了无法使用支付服务外,使用支付宝账号登录的功能也一并被停用。京东商城创始人刘先生5月份曾表示京东弃用支付宝原因是支付宝的费率太贵,为快钱等公司的4倍。在弃支付宝而去之后,京东商城转投银联怀抱。这点我很喜欢,因为支付宝我从来就不用,用起来也很麻烦的。好了,现在给大家介绍三本好书古拉格一部历史在这部受到普遍称赞的权威性著作中,安妮·阿普尔鲍姆第一次对古拉格——一个大批关押了成百上千万政治犯和刑事犯的集中营——进行了完全纪实性的描述,从它在俄国革命中的起源,到斯大林治下的扩张,再到公开性时代的瓦解。阿普尔鲍姆深刻地再现了劳改营生活的本质并且将其与苏联的宏观历史联系起来。古拉格一部历史之后立即被认为是一部人们期待已久的里程碑式的学术著作,对于任何一个希望了解二十世纪历史的人来说,它都是一本必读书。厌倦了工作中的枯燥忙碌吃腻了生活中的寻常美味那就亲手来做

评分

给别人买的,他说还不错,适合专业一点的操作

评分

初学者看看不错

评分

学习用的,内容很实用、

评分

1、有大量重复的表格和图形,全书共425页,去掉相同的部分,估计250页能写完。

评分

发货速度很快,书的包装比较简单,很容易弄烂。

评分

属于入门书籍,适合初学者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