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教序》全稱《大唐三藏聖教序》。唐僧玄奘至印度取經,往返曆十七年,迴長安後,翻譯經、律、論三藏要籍六百五十七部。貞觀二十二年(648)時,唐太宗李世民親自為之撰寫《三藏聖教序》;翌年,皇太子李治為之作《述三藏聖教序記》,以錶彰其事。此序和記,以及《答玄奘謝禦製三藏序敕》、《答玄奘謝啓書》、玄奘所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共為五篇,同刻於石。今存有四種石刻。一、褚遂良正書。永徽四年(653)建於長安慈恩寺大雁塔下,世稱“雁塔聖教”。二、王行滿正書。顯慶二年(657)建於河南偃師。三、同州本,為褚遂良正書的臨本,一說是褚氏的彆寫本。四、懷仁集王羲之行書而成。此即第四種。
評分4其他信息
評分學習生活
評分演講大師
評分 評分7.“如果你失敗瞭,再站起來 ”
評分始教他用兩個腳指頭打字。後來,父母把武伊契奇送進當地一所普通小學就讀。武伊契奇行動得靠電動輪椅,還有護理人員負責照顧他。母親還發明瞭一個特殊塑料裝置,可以幫助他拿起筆。沒有父母陪在身邊,武伊契奇難免受到同學欺淩。“8歲時,我非常消沉,”他迴憶說,“我衝媽媽大喊,告訴她我想死。”10歲時的一天,他試圖把自己溺死在浴缸裏,但是沒能成功。在這期間雙親一直鼓勵他學會戰勝睏難,他也逐漸交到瞭朋友。 直到13歲那年,武伊契奇看到一篇刊登在報紙上的文章,介紹一名殘疾人自強不息,給自己設定一係列偉大目標並完成的故事。他受到啓發,決定把幫助他人作為人生目標。
評分9.“態度決定高度。”
評分但是,武伊契奇的雙親並沒有放棄對兒子的培養,而是希望他能像普通人一樣生活和學習。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