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学者眼中的毛泽东,畅销的毛泽东传之一,著名学者迪克威尔逊的经典之作,视角全新,观点犀利,情节鲜为人知,全译本插图珍藏版,原版本的基础上,重新修订文字,增加数十幅珍贵历史照片,打造新珍藏全译本,极具收藏价值。
《毛泽东传》是由外国知名学者迪克·威尔逊撰写的毛泽东传记。作为全球毛泽东研究领域里专业、畅销的作品之一,《毛泽东传》采取以毛泽东的政治生涯为主线,兼顾其他领域并穿插个人生活的写法,揭秘了他的那些思想是如何形成的,他如何为此而奋斗。
作者精心研究了大量全新的文献资料,完整、准确、生动地再现毛泽东这位历史人物的本来面貌,并对其功过是非做出令人信服的评说。《毛泽东传》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可读性,对世人重新理解、认识和评价毛泽东大有裨益。
迪克·威尔逊,国外研究当代中国问题的知名学者。早年就读于英国牛津大学及美国加州大学,获文学、法学硕士,后在研究中国问题的专业性刊物《中国季刊》担任主编。威尔逊在研究当代中国历史和人物方面有一定造诣,其主要著述有:《毛泽东传》、《周恩来传》、《长征,1935年》、《亚洲的觉醒》、《人类的四分之一》等。
作者序
第一部分 引弓待发
1 属蛇的孩子(1893—1910)
2 守规矩的学生(1911—1915)
3 深渊蛟龙(1915—1918)
4 转变(1918—1921)
5 未来的缔造者(1921—1924)
6 三薯饭(1925——1927)
第二部分 奋斗
7 “山大王”(1927—1928)
8 抗争(1928—1930)
9 遭贬(1931—1934)
11 延安(1935—1937)
12 蓝苹(1937—1938)
13 恶战(1938—1941)
14 “抽象的爱”(1942—1945)
15 魔鬼的晚宴(1945—1948)
16 兵临北平(1948—1949)
第三部分 大权在握
17 虎口取食(1949—1951)
18 挥鞭(1952—1954)
19 弄潮(1955——1956)
20 夜鹰(1956)
21 百花齐放(1957)
22 东风压倒西风(1957—1958)
23 大跃进(1958——1959)
24 旧靴(1960—1963)
25 孤军奋战(1964—1965)
26 文化大革命(1965—1966)
27 黑手(1966——1970)
28 和尚打伞(1970—1976)
结论
注释
译后记
毛泽东是近代最后一位伟大的领导者,他从一个农家子弟,获得神秘的幸运之神的帮助,以坚强的毅力,不屈不挠地攀登着,终于成为一个大国的统治者。他的故事一段不朽的历史。可以说,像毛泽东这样一个统治人类四分之一人口达四分之一世纪之久的伟人,在历史上也是罕见的。
他为中国创造了全新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并留下了一批理论著作和评注文章,也留下了一小部分很杰出的诗词,其中很多是在马背上吟诵而成的——本书引录或节引了许多。他为自己规定的使命是把统治中国人民许多世纪的腐败、衰落、无能的帝制引入现代化——这个使命他无法完成。作为一个小省城的小学校长,到1920年毛确信只有共产主义才是使中国达到社会公正和经济发展的唯一可行的便捷途径。
因而他扮演了中国的列宁和凯沫尔?阿塔图克——从严格的意义上说,还有斯大林——的角色。列宁在1917年以后只执掌了短短几年的开创性权力,而毛在历经30年奋战建立了一个共产党国家后,又执掌权力近30年之久,并力图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挑战与其说是来自反共人士,不如说是来自共产党内的对手和竞争者。毛的许多精力花在了同那些与他的基本思想相同的同志的不必要的斗争上。
也许这是由于他个性中的某种不安全感造成的,一些解释说是缘于他少年时期的经历。他在很小的时候就反抗他的父亲,显示他的独立性,这在那个社会是骇人听闻的。作为家中4个孩子中的长子,他早年的生活并不轻松。他所捍卫的独立,他一心一意地追求了70年之久的个人启蒙和政治权力,有许多缘于那些早年经历。
但他的个人生活付出了代价,他不仅不能为其先后3个妻子提供任何真正物质的保证,而且似乎也未能承担感情上的责任。对他那许多孩子,他没有给予适当的保护,也没有给予传统的做父亲应给予的关怀。
由于他自己从事危险的事业,他的家庭不得不退居第二位,从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他毁灭了自己的家庭。他的两个弟弟,一个妹妹,他的堂弟和他的第一个妻子——更不要说他的众多关系密切的校友——都被杀害了,常常是在残酷的环境下,在共产党与其对手的内战中牺牲了。他的长子死在朝鲜战争中,他的第二个妻子和次子得了精神病,而他的第三个妻子、两个女儿和侄子则在他死后不久很快就失宠了,原因是他们进行了恐怕应该说是为了毛本人的政治活动。
令人惊奇的是毛本人活得那么长,幸运偏袒着他的生命与事业。1927年他死里逃生,在内战的一次战役中站在他旁边的士兵被打死了,他却幸免于难。在1935年史诗般的长征途中,幸运之神一直陪伴着他。他率领部队爬雪山,过草地,渡急流,通过充满敖意的少数民族部落地区,跋涉25000里到达了延安的避难所。
在若干年里,我们将难以知道中国人自己对毛的真实看法。
一方面,他是平等和社会正义的旗手,大跃进和文化革命的创造者,中国社会被压迫者的斗士。另一方面,他又是离不开社会的发明者,他坚持搞不停顿的、剧烈的运动,这种运动对许多人来说都是精疲力尽的和可怕的——特别是对技术人员和中产阶级来说更是如此。毛自己承认在1949年以后他引进共产主义的过程中,死了成千上万的人,而敌对的外国估计数字高达5000万人。作为国父式的人物,今后一段时间内,他不会得到公正的评价。
林彪是他终生的信徒,但在其生命的最后几个星期年又转而反对他。林彪当面说毛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天才”,但林的儿子背后在其父母和亲信面前又称毛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封建暴君”。
在中国以外,毛的声誉同样也是相互矛盾的。对许多海外华人来说,毛是个英雄,他使中国站起来反抗外国的压迫,特别是西方和俄国的压力。
毛是公然反对斯大林的共产党人,又是斯大林的后继者,他想发展新的具有现代色彩的恰到好处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他还是在白种人的西方以外以毫不动摇的自信心面对西方的第一位领导人。在西方面前,他没有丝毫的自卑感,反而向西方作者宣传经过修正和调整的西方理论,同时又适当地揉进了一些原始的道教思想和中国的常理。
斯大林嘲笑毛是一个“人造黄油式的马克思主义者”,赫鲁晓夫扔给毛一顶“小资产阶级”的帽子。但毛还是引起了一些欧洲共产主义者的关注。一个东德哲学家在20世纪50年代宣称:“赫鲁晓夫只是个经济上的实用主义者,而毛却是个思想家”,另一个人则说:“我们需要思想,今天我们只能从毛那儿而不是从赫鲁晓夫那儿得到它。”
中国的情况使一些外国共产党人很难欣赏毛。卡斯特罗曾谴责毛是一个“荒唐可笑的凡夫俗子”,而他的党居然还把他奉为“尊神”;同时智利诗人巴布诺?聂鲁达则批评说:“毛泽东成了脱离人民的活佛,他通过宗教法庭按他自己的方式来解释马克思主义和当代事件。”
但在第三世界不那么西方化的地方,在亚洲和非洲,毛更多地被称为英雄。当毛在文化大革命中竭尽最后力量要改造中国人时,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加诺评论说:“如果毛失败了,那将是伟大革命时代的终结。”
巴基斯但总理布托在谈到毛的去世时说,“像毛泽东这样的人百年不遇,也许是千年不遇。他们占据着舞台,以神的启示来书写历史。”毛是“一座奥林匹斯山”,他“使历史为之萎缩”,他是“世界为之震惊的辉煌的新秩序的最杰出的建筑师”。甚至保守的英国人蒙哥马利勋爵也评判毛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伟人,是凡人时代最不平凡的人”。
然而归根结底,毛仍摆脱不了他的农民习性,他节俭得近于吝啬。穿的衣服有补丁,睡一张既没有弹簧也没有垫子的宽大木床,住着朴素的寓所,吃的也是粗茶淡饭。
毛的悲剧在于,他最终未能在中国推行他想要进行的所有改革——他低估了阻力。本书将展示他的那些思想是如何形成的,他如何为此而奋斗——既反对敌人也反对朋友——以及他最后是怎样失败的。
……
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超出了我的预期。它不仅仅聚焦于毛泽东本人的生平事迹,更将他置于宏大的历史背景之下,深刻分析了当时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状况,以及国际形势对他的影响。我喜欢作者在剖析毛泽东思想体系时所展现出的严谨和细致,他能够清晰地梳理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发展和演变过程,并探讨其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意义。书中对一些关键的历史节点的分析,尤其让我受益匪浅,它帮助我打破了一些固有的认知,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解读。我感觉作者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我深入中国近现代史的丛林,揭示隐藏在事件背后的深层逻辑。这本书的阅读,让我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道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对毛泽东这个人有了更全面、更立体的理解,不再是简单脸谱化的形象,而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担当的复杂个体。
评分这本《毛泽东传》的印刷质量和装帧都令人印象深刻,封面设计大气,纸张触感也很好,拿在手里很有分量。我一直对近现代中国史非常感兴趣,而毛泽东无疑是其中最关键、也最具争议的人物之一,所以一直想找一本深入了解他的著作。这本书的篇幅相当可观,这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了期待。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个全面、细致的视角,不仅仅是记录他的人生轨迹,更能深入剖析他思想的形成、转变,以及他所做出的那些影响深远的决策背后的考量。我尤其关心书中如何展现他作为一个人,他的情感、他的挣扎,以及他在历史洪流中的个人选择。希望这本书能做到客观公正,避免过度拔高或贬低,而是用史实的细节去构建一个立体的毛泽东形象,让我能够更深入地理解那个时代的复杂性,以及他本人在其中扮演的不可替代的角色。读完之后,我希望能对中国革命的进程,以及新中国的建立有更深刻的认识,并且能更好地理解当今中国所面临的一些现实问题,它们往往都能追溯到那个年代的决策和影响。
评分这本书的文字功底确实不一般,读起来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不乏生动的故事性。作者在叙述过程中,大量引用了当时的文献资料和亲历者的回忆,使得文字显得格外真实可信。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毛泽东早年经历的描写,那些朴实无华的文字,勾勒出了一个充满理想、敢于思考的青年形象。他如何从一个普通农家子弟,一步步走上革命道路,这个过程的铺陈非常细腻。书中对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的解读,也让我耳目一新,不再是刻板印象中的那种简单叙述,而是展现了事件发生的复杂背景,以及不同人物之间微妙的互动。我喜欢作者在分析毛泽东的革命策略时,所展现的深入的洞察力,那种将宏大历史背景与个体命运紧密结合的叙事方式,让人读来颇有感触。这本书不只是枯燥的史料堆砌,它更像是在讲述一个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故事,让我仿佛置身于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亲眼见证历史的 unfolding。
评分从这本书里,我获得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阅读体验。它不仅仅是一本传记,更像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作者的写作风格极其富有感染力,他能够将历史事件、人物性格、时代背景巧妙地融为一体。我被书中对毛泽东革命生涯各个时期的描绘深深吸引,从井冈山的星星之火,到延安的窑洞岁月,再到新中国的建立,每一个阶段都充满了艰辛与辉煌。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在描述一些激烈的政治斗争时,并没有简单地煽情或批判,而是冷静地剖析了事件的根源和发展脉络,让我对那个时代的复杂性和残酷性有了更深的体会。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个鲜活的毛泽东,他有他的理想、他的魄力,也有他的矛盾和局限。它不是让你去简单地爱戴或憎恨,而是去理解,去思考,去品味一个伟人如何在历史的大潮中,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气,书写属于他自己的传奇。
评分老实说,一开始我抱着一种审慎的态度来阅读这本《毛泽东传》。毕竟,关于毛泽东的评价向来是褒贬不一,充满着各种复杂的解读。然而,读完之后,我不得不承认,这本书提供了一个相当平衡和客观的视角。作者并没有回避他所犯过的错误和带来的负面影响,但同时也清晰地阐述了他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所做的决策的必然性,以及他对中国革命和建设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书中的很多分析都非常到位,引人深思。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处理一些敏感话题时的审慎态度,他通过引用不同来源的资料,力求呈现一个多维度的毛泽东形象。这本书的阅读体验,与其说是在“评价”毛泽东,不如说是在“理解”他。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在看一个历史人物,而是在剖析一种思想,一种力量,一种在中国现代史的进程中留下了不可磨灭印记的存在。
评分敬爱的周总理,国人有理由永远尊崇!
评分(2)在windows server 2008服务器系统上
评分截至周四收盘,阿里巴巴股价大涨13%,收报142.34美元,创2014年9月上市以来的单日最大涨幅和历史最高价。目前,阿里巴巴的市值已达到惊人的3602亿美元,一举超越腾讯(约3374亿美元),成为中国第一大上市公司。
评分敬爱的周总理,国人有理由永远尊崇!
评分20世纪50年代中期,作者来到中国,担任英国驻华代办处的政治参赞。他为邓小平在中共八大上所作的报告所吸引,并对邓小平本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84至1988年,他担任英国驻华大使,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和邓小平。
评分【作者简介】
评分作者耗时多年,搜集第一手资料,潜心研究邓小平本人和他的著作,完成本书,目的是讲述一个故事里的故事--20世纪中国历史大故事中的邓小平生平故事。他站在独特的立场,以平和的眼光看待并展示邓小平波澜壮阔的一生,也带着读者重温20世纪中国的跌宕历史。
评分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书的质量很好,一次买了很多本,很优惠,以后慢慢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