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植物分类学

园艺植物分类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崔大方 编
图书标签:
  • 园艺植物学
  • 植物分类学
  • 园艺
  • 植物学
  • 园林
  • 植物识别
  • 植物系统学
  • 园艺技术
  • 植物形态学
  • 植物命名法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5502293
版次:1
商品编码:10705441
包装:平装
丛书名: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1-05-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29
字数:37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园艺植物分类学》由园艺植物分类学基础知识、园艺植物的实用分类和系统分类三部分组成,在植物分类学的基础上,试图通过对园艺植物分类的方式方法、园艺植物各类群及重要科与属、常见植物的介绍,尽量兼顾我国南北方不同地区的园艺植物,较全面地反映了园艺植物分类的基本内容和我国园艺植物资源的特点,包括园艺栽培的果树、蔬菜、花卉和草坪地被植物共计121科,800多种(含种下类型)物种,配插图220幅,并对它们的形态特征、生境、地理分布和用途等均作了介绍,同时也力求反映本学科的新科学成就。教材第一章集中介绍了园艺植物分类的形态学基础知识,为学习园艺植物分类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为了便于学习和掌握鉴定园艺植物的技术,在一些重要的科中列出了常见植物分属、分种检索表,基本上在每一个科中都绘有插图,帮助学习和掌握科、属及常见植物的特征,使其更具实用性,更能适应我国高等农林院校园艺、农学、植物保护、农业生物技术等专业教学和广大园艺工作者科研的需要。

目录

绪论
一、园艺植物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意义
二、园艺植物分类及其发展历史
三、园艺植物分类的基本工作
第一章 园艺植物形态学术语与分类学基础知识
第一节 园艺植物形态学术语
一、一般性状名称
二、根
三、茎
四、叶
五、花序
六、花
七、花萼
八、花冠
九、雄蕊
十、雌蕊
十一、花托
十二、花程式和花图式
十三、果实
第二节 园艺植物分类学基础知识
一、园艺植物分类的各级单位
二、园艺植物的命名方法
三、园艺植物分类检索表及其应用
四、园艺植物分类的资料与文献引证

第二章 园艺植物的实用分类
第一节 园艺植物栽培学分类
一、果树栽培学分类
二、蔬菜栽培学分类
三、花卉栽培学分类
四、草坪草栽培学分类
第二节 园艺植物生态学分类
一、果树生态学分类
二、蔬菜生态学分类
三、花卉生态学分类
四、草坪与地被植物生态学分类

第三章 园艺植物的系统分类
第一节 双子叶植物纲
一、木兰亚纲
1.木兰科
2.番荔枝科
3.樟科
4.蜡梅科
5.胡椒科
6.莲科
7.睡莲科
8.毛茛科
9.小檗科
10.罂粟科
11.紫堇科(荷包牡丹科)
二、金缕梅亚纲
12.金缕梅科
13.桑科
14.大麻科
15.荨麻科
16.胡桃科
17.杨梅科
18.壳斗科
19.桦木科
三、石竹亚纲
20.紫茉莉科
21.番杏科
22.仙人掌科
23.藜科
24.苋科
25.马齿苋科
26.石竹科
27.落葵科
28.蓼科
……
五、蔷薇亚纲
六、菊亚纲
附录 中国常见园艺栽培植物名录
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园艺植物分类学 这是一本探索植物世界缤纷色彩与严谨秩序的著作。 在浩瀚的植物王国中,每一片叶子、每一朵花,都承载着生命的奇迹和进化的故事。然而,如果没有一套科学的系统来梳理和理解它们,这片海洋般的生机勃勃便会沦为一片混沌。本书《园艺植物分类学》正是为有志于深入了解并系统掌握园艺植物世界的一门科学语言而诞生的。它不是一本简单的图鉴,也不是一本栽培指南,而是构建了一座连接着植物生物学、进化论以及园艺实践的桥梁,旨在帮助读者构建起对园艺植物——那些被人类驯化、栽培并赋予特殊意义的植物——的科学认知框架。 本书的篇幅将深入探讨植物分类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论。我们将从最基础的分类单元——界(Kingdom)、门(Phylum)、纲(Class)、目(Order)、科(Family)、属(Genus)、种(Species)——开始,逐一解析它们在园艺植物研究中的重要性。每一级分类单元的划分,并非随意的臆断,而是基于植物形态学、解剖学、胚胎学、细胞学、遗传学、化学以及分子生物学等多个学科的综合考量。读者将了解到,这些看似抽象的科学术语背后,是无数科学家历经数个世纪的观察、实验与辩论所形成的智慧结晶。例如,我们将详细阐述如何通过比较植物的叶序、花器结构(花瓣、花萼、雄蕊、雌蕊的数量、形态以及排列方式)、果实类型、种子构造,甚至根系形态,来确定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 本书的核心内容之一,便是对园艺植物分类学发展历程的回顾与梳理。从林奈的二名法奠定基础,到现代分子系统学的发展,每一步都标志着我们对植物世界认识的深化。我们将探讨不同分类系统(如APG系统)的演进,以及它们如何更精准地反映植物的进化历史。理解这些历史进程,不仅能让我们钦佩前人的智慧,更能帮助我们理解当前分类系统的逻辑与优势,从而更有效地运用它们来识别、命名和研究园艺植物。 在对分类学基本原理进行充分阐述后,本书将重点转向各类园艺植物的实际分类。我们将精选具有代表性的园艺植物类群,例如蔷薇科(Rosaceae)、豆科(Fabaceae)、菊科(Asteraceae)、百合科(Liliaceae)、兰科(Orchidaceae)等,这些科属在园艺界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于每一个科属,我们将从其主要特征入手,详细解析该科属下主要园艺类群的分类依据。例如,在介绍蔷薇科时,我们将着重分析其典型的五瓣花、 zahlreichen雄蕊以及聚合果或仁果等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区分出玫瑰、月季、苹果、梨、草莓等我们熟悉的园艺作物,阐述它们各自的属和种的鉴别要点。 本书不会停留在泛泛而谈的介绍,而是会深入到具体的分类实例中。我们将选取一些容易混淆或具有重要经济、观赏价值的园艺植物,例如不同品种的月季、不同种类的兰花、观赏树木中的槭属(Acer)与枫属(Liquidambar)等,进行详细的形态学对比和分类解析。通过对这些具体例证的分析,读者将能够学会如何运用所学的分类学知识,独立进行植物的识别和鉴定,理解同一属内不同种之间的细微差别,以及不同属之间在演化上的联系。 此外,本书还将探讨园艺植物分类学中的一些特殊问题与前沿领域。例如,杂交育种在园艺植物分类中的地位,以及如何处理人工培育品种(cultivar)的命名与分类。我们也将触及分子标记辅助分类、基因组学在园艺植物分类中的应用,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分类学之间的紧密联系。这些内容将帮助读者了解,园艺植物分类学并非一门僵化的学科,而是在不断发展和进步,并与现代园艺技术和生物科学前沿紧密相连。 本书的语言将力求严谨、准确,同时兼具一定的可读性。我们将尽量避免使用过于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必要时将提供清晰的解释和图示。书中配备的精美插图和照片,将是理解植物形态特征、辅助分类的重要工具。这些视觉化的辅助,将帮助读者更直观地掌握抽象的分类知识,将书本上的文字与真实的植物世界连接起来。 《园艺植物分类学》的目标是培养读者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提升对园艺植物世界的鉴赏能力,以及为更深入的园艺研究和实践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无论您是园艺专业的学生,还是热衷于花卉盆栽的爱好者,亦或是从事相关产业的研究人员,本书都将成为您探索园艺植物奥秘的不可或缺的助手。它将引导您穿越繁复的植物种类,发现隐藏在生命表象之下的秩序与规律,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和欣赏我们周围生机勃勃的园艺世界。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在实用性层面上达到了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高度,这远超了我对一本学术参考书的预期。它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深入到植物的“田间地头”。我特别赞赏其中关于不同生态位植物的栽培技巧分析,数据详实且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例如,对于那些对土壤酸碱度有特殊要求的物种,它不仅指明了pH值范围,还具体分析了不同基质混合比例对短期和长期生长表现的影响,甚至给出了应对常见栽培失误的“急救”方案。对于像我这样既有理论兴趣又想亲手实践的爱好者来说,这种细致到“手把手”的指导,简直是无价之宝,让人感觉手中握着的不是一本书,而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园丁的毕生心血总结。

评分

我对这本书的叙事节奏和知识的组织方式感到非常惊喜。它不像传统植物学教材那样,上来就抛出一堆晦涩难懂的拉丁文学名和僵硬的分类树。作者似乎非常懂得读者的心理,他总能巧妙地将那些复杂的系统发生学理论,融入到充满趣味性的历史考证和园艺应用场景之中。比如,在介绍某个传统花卉的起源时,会穿插一段关于古代园林大师如何运用其形态特性的逸闻,这种“软性”的导入,极大地降低了学习的门槛。而且,章节之间的过渡处理得极为流畅自然,读到后面,你会发现不同科属的联系是如何通过共同的演化压力而被串联起来的,形成一个完整且富有逻辑的知识网络,而不是零散的知识点堆砌。

评分

我不得不提到这本书的索引和参考资料部分,这才是真正体现其学术深度的关键所在。检索系统的设计考虑得非常周全,不仅仅提供了标准的字母顺序索引,还增设了按科属的“亲缘关系”索引和按形态特征的“对比检索”目录。这意味着,无论你是从一个已知的物种名称入手,还是从一个模糊的形态特征(比如“具有多肉质叶片的菊科植物”)开始查找,都能迅速定位到相关的部分。此外,引文注释的规范性极高,每一次关键论点的提出,都能清晰地追溯到最初的科学文献,这种对学术诚信的坚持,让这本书的权威性得到了最有力的支撑,为任何进一步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评分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说实话,有一种老派的、沉静的力量感。作者的文字精准而富有学者的风范,用词极其考究,很少有那种浮夸或卖弄学问的倾向。但这种严谨并不意味着枯燥,相反,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植物生命本身的深深敬畏与热爱。当我阅读到对某一稀有物种的描述时,那种对形态特征的精准捕捉,仿佛能让人隔着文字感受到植物在自然界中坚韧的生命力。它以一种近乎诗意的克制,传达了科学的严密性,读起来让人心神安定,仿佛进入了一个有序而宁静的知识殿堂,非常适合在需要沉下心来做深入研究时翻阅。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简直是视觉的享受!封面那深沉的墨绿色,配上细腻的金色烫印的植物纹样,就让人忍不住想捧在手里摩挲。内页的纸张选得极好,那种微微泛黄的米白色调,不仅保护了视力,更衬托出里面那些手绘插图的精致与立体感。我尤其欣赏那种细致入微的线条勾勒,即便是最不起眼的叶脉纹理,也被描绘得栩栩如生,仿佛触手可及。排版布局也相当大气,文字与图像之间的留白把握得恰到好处,使得即便是篇幅较长的物种描述,读起来也不会感到拥挤和压抑。这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件艺术品,那种对细节的执着和对美的追求,从这本书的每一个角落都能感受到,让人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获得了一种审美上的愉悦和满足感。

评分

很好的一本书,如果有分南北方就好了,南北差异太打了

评分

还行,像这样的内容书籍值得一读。

评分

正在看,算是比较实用吧~

评分

内容丰富详细,知识面广阔

评分

还行,像这样的内容书籍值得一读。

评分

很好的一本书,如果有分南北方就好了,南北差异太打了

评分

还没有仔细看呢,感觉还不错

评分

刚进入这个行业,买了一大堆书,慢慢研究。

评分

很好的书籍很好的学习必备佳品,,,,希望宣传能给力的,能越做也好,下次还会在来的额,京东给了我不一样的生活,这本书籍给了我不一样的享受,体会到了购物的乐趣,让我深受体会啊。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