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信息 | |
| 书名: | 穿墙雷达成像 |
| 作者: | Moeness |
| ISBN: | 9787121217906 |
| 出版社: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 定价: | 59.00元 |
| 其他信息( 仅供参考,以实物为准) | |
| 开本:16开 | 装帧:平装 |
| 出版时间:2014-01-01 | 版次:1 |
| 页码:349 | 字数:589000 |
| 内容简介 |
| 本书是一本关于穿墙雷达成像技术的书籍, 共分15章, 涵盖了穿墙雷达所涉及的所有重要方面, 包括墙的衰减和色散, 天线的阵元和阵列, 波束形成技术, 墙后目标成像和定位技术, 常规和新的波形, 穿墙成像中的逆散射方法, 建筑物层析成像技术, 穿墙雷达成像的射线追踪方法, 穿墙成像中的SAR和冲激SAR, 建筑物内部结构描述方法, 穿墙雷达目标检测方法, 穿墙雷达成像中的压缩感知技术, 人体运动的雷达微多普勒特征等。 |
| 图书目录 |
|
第2章 穿墙成像雷达天线单元, 阵列和系统 第3章 用于穿墙雷达成像的波束形成技术 第4章 基于密布和分布孔径的墙后目标成像与定位 第5章 应用于穿墙探测与成像的传统及新兴波形 第6章 穿墙成像的逆散射方法 第7章 穿墙建筑物微波层析技术 第8章 用于穿墙雷达成像的解析射线追踪方法 第9章 穿墙成像的合成孔径雷达技术 第10章 冲激合成孔径雷达及其在穿墙检测和识别人与武器中的应用 第11章 基于属性散射中心特征的穿墙合成孔径雷达的建筑物内部结构描述 第12章 穿墙成像雷达检测方法 第13章 穿墙雷达图像中的隐蔽目标检测 第14章 穿墙雷达成像的快速录取与压缩感知技术 第15章 运动人体目标的雷达微多普勒特征 |
| 文摘|序言 |
| 本书从墙和建筑材料的电磁属性的研究开始,讨论了在天线阵元设计和阵列配置中的各种技术,波束形成的概念和问题,以及集中和分布式孔径天线阵列的应用。 本书还详细讨论了波形设计,逆散射方法和基于物理模型的方法,合成孔径雷达(SAR)技术,冲激雷达,多层建筑物的机载雷达成像,目标检测方法,隐蔽目标检测,压缩感知(CS)方法。最后给出了如何运用微多普勒特征进行人体微动的测量。 |
| 作者介绍 |
| Moeness G. Amin博士1984年于美国科罗拉多大学Boulder分校获得了他的博士学位。从1985年开始,他成为维拉诺瓦(Villanova)大学的教职人员,现为该分校电子和计算机工程系的教授和先进通信中心的主任。他获得了欧洲信号处理学会2009年的个人技术成就奖。他是IEEE院士,国际光学工程协会院士,获得了IEEE第三届千禧奖章,是2003年和200 4年IEEE信号处理协会的著名讲师,获得了1997年维拉诺瓦大学杰出教职人员研究奖,获得了1997年IEEE费城区服务奖。 |
评价五 我是一位对安全和侦测技术非常关注的爱好者。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会接触到一些关于安防设备和侦测手段的信息,而“穿墙雷达成像”这个书名,无疑触及了我最感兴趣的领域。我推测这本书会非常侧重于穿墙雷达在安全和监控方面的应用。我想,它一定会详细介绍不同类型的穿墙雷达在穿透墙壁、探测隐藏目标方面的能力,以及它们在不同场景下的适用性。比如,在犯罪现场,它是否能够探测到隐藏在墙后的武器或证据?在边境地区,它是否能够发现偷偷越境的人员?我还会特别关注书中关于穿墙雷达在反恐和搜救行动中的应用。想象一下,在建筑物倒塌后,能够通过穿墙雷达快速找到被困人员,这将会挽救多少生命!书中或许还会探讨穿墙雷达在隐私保护方面的伦理问题,以及如何规范这项技术的使用,以防止滥用。毕竟,一项能够“看穿”一切的技术,必然会引起人们对隐私的担忧。我希望作者能够客观地分析这项技术的优势和局限性,并提供一些关于未来发展趋势的展望。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了解一项技术,更是了解如何运用这项技术来维护公共安全,以及如何在技术发展的同时,保障个人隐私。我希望它能为我提供更深入的视角,来理解这项具有巨大潜力的技术。
评分评价一 作为一名业余雷达爱好者,我一直对那些能够“看穿”物体内部的技术充满好奇,而“穿墙雷达成像”这个书名,无疑勾起了我内心深处对未知的好奇心。想象一下,只需通过电磁波的扫描,就能揭示隐藏在墙壁后的秘密,这种科幻般的场景,真的令人心驰神往。我猜想这本书会详细介绍这项技术的原理,比如雷达是如何发射和接收电磁波的,以及这些波是如何与不同的物质发生相互作用,从而形成图像的。我特别期待书中能深入剖析穿墙雷达的各种关键技术,例如信号处理、数据融合以及图像重建等。要知道,要把那些杂乱无章的信号转化为清晰可辨的图像,绝非易事。书中可能还会探讨不同类型的穿墙雷达,比如地质雷达、毫米波雷达,甚至可能还有一些应用于军事或安防领域的先进技术。我希望作者能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复杂的概念,同时又能保持科学的严谨性,让像我这样的非专业人士也能领略这项技术的魅力。这本书或许还会涉及穿墙雷达成像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比如在考古发掘中探寻埋藏在地下的遗迹,或者在灾难救援中搜寻被困人员。这些具体的应用场景,一定会让我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这项技术的价值和潜力。总而言之,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打开我认识穿墙雷达成像世界的大门,让我从一个门外汉变成一个略知一二的爱好者。
评分评价二 我最近在书店里瞥见了这本书的封面,书名“穿墙雷达成像 Moeness”立刻吸引了我的目光。作为一名在电子工程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工程师,我对雷达技术本身并不陌生,但“穿墙”这个概念,总让我觉得充满了挑战和想象空间。我迫切想知道,这本书是如何将雷达技术与“穿墙”这一看似不可能的任务联系起来的。我想,书中一定会有关于电磁波穿透介质的物理学原理的详细阐述,特别是针对不同材料对电磁波的衰减和反射特性,这应该是穿墙雷达成像的基础。我也会非常关注书中对于不同频段电磁波在穿透能力和分辨率之间的权衡的讨论,毕竟,高频信号穿透力弱但分辨率高,低频信号穿透力强但分辨率低,如何找到一个最佳的平衡点,是实现有效成像的关键。我还在猜测,书中会否详细介绍目前已有的穿墙雷达系统,包括其工作原理、硬件构成以及性能指标。例如,可能会涉及一些先进的天线设计、信号发射与接收电路,以及强大的数据处理算法,这些都是实现高精度成像的基石。我更期待书中能够探讨穿墙雷达成像在工业检测、结构健康监测、甚至医学成像等领域的实际应用,这些领域的技术瓶颈,或许就能因为穿墙雷达的出现而得到突破。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技术的介绍,更是一种技术突破可能性的探索,它能否为工程界带来新的解决方案,这是我最感兴趣的地方。
评分评价四 说实话,我买这本书纯粹是因为好奇心。我是一个普通上班族,对科学技术不算特别了解,但“穿墙雷达成像”这个名字实在是太吸引人了,就像谍战片里的情节一样。我一直幻想,如果真的能隔着墙看到里面的东西,那该多神奇啊!所以,我猜这本书的内容应该会以一种比较“接地气”的方式来介绍这项技术。我希望它不会有太多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而是用一些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图示来解释原理。比如,它可能会把雷达想象成一个“能说话的蝙蝠”,通过发出声音(电磁波)来感知周围的环境。我也期待书中能讲一些有趣的故事,比如这项技术是怎么被发现的,或者它在实际生活中是如何应用的。也许它能帮助警察找到藏匿的违禁品,或者帮助工程师检查桥梁是否有裂缝。这些场景听起来都很有意思。这本书如果能像一本科普读物一样,让我轻松愉快地了解一项高科技,那我就非常满意了。我不需要搞懂所有的技术细节,但如果能大致明白穿墙雷达是怎么工作的,以及它有哪些神奇的本领,我就觉得不虚此行。我希望这本书能带我进入一个充满想象力的科技世界,让我对这个世界有更多的了解和惊叹。
评分评价三 我是一名对前沿科技充满热情的大学在读博士生,我的研究方向与信号处理和成像技术息息相关。当我在研究资料中看到“穿墙雷达成像 Moeness”这个书名时,我的第一反应是,这绝对是一本值得深入研读的著作。我预测这本书的学术价值会非常高,作者很可能在书中详细介绍了穿墙雷达成像的最新理论研究成果,比如基于机器学习或深度学习的图像增强算法,以及如何克服多径效应和杂波干扰等复杂问题。我想,书中关于穿墙雷达信号的建模和反演方法,以及不同成像算法的优劣比较,会是我关注的重点。毕竟,在复杂的穿透环境中,如何从微弱的信号中提取出有用的信息,并重建出高质量的图像,是极具挑战性的科学难题。我也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穿墙雷达系统设计方面的指导,例如如何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如何优化天线阵列的设计,以及如何进行实地测试和数据采集。这对于我未来开展相关的实验研究将非常有帮助。此外,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包含一些前沿的研究案例,特别是那些在学术界引起广泛关注的突破性进展。了解这些案例,不仅能开阔我的视野,还能为我的研究提供新的灵感和方向。总的来说,我相信这本书将是我博士研究阶段重要的参考文献之一,它将帮助我更深入地理解穿墙雷达成像这一前沿领域,并为我未来的学术探索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