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公路工程
  • 路基工程
  • 施工规范
  • 技术标准
  • JTGF10-2006
  • 道路建设
  • 土石方工程
  • 地基处理
  • 质量控制
  • 工程技术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创优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人民交通出版社
ISBN:9787114062216
商品编码:10752433801
出版时间:2006-10-01

具体描述

书名: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
作者:

不详

开本: 16开
定价: ¥40 页数: 151
现价: ¥32 出版时间: 2006-10
ISBN: 9787114062216 印刷时间: 2016-04
出版社: 人民交通出版社 版次: 1
商品类型: 图书 印次:

19

 

 

 

 

 

 

 

 

 

 

 

 

 


 

目 录
  总则 
2  术语、符号 
  2.1  术语 
  2.2  符号 
3  施工准备 
  3.1  一般规定 
  3.2  测量 
  3.3  试验 
  3.4  场地清理 
  3.5  试验路段 
4  一般路基施工 
  4.1  一般规定 
  4.2  路堤施工 
  4.3  挖方路基施工 
  4.4  轻质填料路堤施工 
  4.5  路基拓宽改建施工 
5  路基排水 
  5.1  一般规定 
  5.2  地表排水 
  5.3  地下排水 
  5.4  路基排水工程质量标准 
6  特殊路基施工 
  6.1  一般规定 
  6.2  湿黏土路基施工 
  6.3  软土地区路基施工 
  6.4  红黏土地区路基施工 
  6.5  膨胀土地区路基施工 
  6.6  黄土地区路基施工 
  6.7  盐渍土地区路基施工 
  6.8  风积沙及沙漠地区路基施工 
  6.9  季节性冻土地区路基施工 
  6.10  多年冻土地区路基施工 
  6.11  涎流冰地段路基施工 
  6.12  雪害地段路基施工 
  6.13  滑坡地段路基施工 
  6.14  崩塌与岩堆地段路基施工 
  6.15  泥石流地区路基施工 
  6.16  岩溶地区路基施工 
  6.17  采空区路基施工 
  6.18  沿河、沿溪地区路基施工 
  6.19  水库地区路基施工 
  6.20  滨海地区路基施工 
7  冬、雨季路基施工 
  7.1  一般规定 
  7.2  冬季施工 
  7.3  雨季施工 
8  路基防护与支挡 
  8.1  一般规定 
  8.2  坡面防护 
  8.3  沿河路基防护 
  8.4  挡土墙 
  8.5  边坡锚固防护 
  8.6  土钉支护 
  8.7  抗滑桩 
9  路基安全施工与环境保护 
  9.1  一般规定 
  9.2  安全施工 
  9.3  环境保护 
  9.4  生物保护 
  9.5  文物保护 
10  路基整修与交工验收 
  10.1  路基整修 
  10.2  交工验收 
附录A  本规范用词说明 
附件

内 容 简 介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根据交通部交公路发[2003]297号文“关于下达2003年度公路工程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的要求进行修订,在广泛调研、专题论证的基础上,全面总结了近年来公路路基施工经验,吸纳了成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等应用成果,借鉴了国外相关标准、规范,体现了安全、经济、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修订后的《规范》共10章:1总则;2术语、符号;3施工准备;4一般路基施工;5路基排水;6特殊路基施工;7冬、雨季路基施工;8路基防护与支挡;9路基安全施工与环境保护;10路基整修与交工验收。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汇编(2006年版)》简介 本书是一部系统、详尽收录2006年前我国公路工程建设领域重要技术标准的综合性工具书。它旨在为公路勘察、设计、施工、监理、质量检测以及科研等各个环节提供权威、统一的技术依据和指导,是推动我国公路工程技术进步和建设质量提升的重要文献。 一、 编纂背景与目的 21世纪初,我国公路建设进入高速发展的时期,面对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和不断涌现的新技术、新工艺,对工程建设的技术标准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整合、更新和规范现有的技术标准体系,确保公路工程建设的科学性、合理性、经济性和安全性,交通部组织相关专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纂了这套《公路工程技术标准汇编》。其核心目的在于: 统一技术口径: 消除各地、各部门在公路工程建设技术标准上的不一致,形成全国统一的技术规范,便于工程管理和技术交流。 提升工程质量: 明确各项工程的质量要求、检测方法和验收标准,为建设者提供明确的质量控制目标,有效保障公路工程的长期稳定运行。 推广先进技术: 积极吸纳和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路建设在材料、设备、施工工艺等方面的成熟经验和创新成果,通过标准化的形式进行推广应用。 促进技术创新: 为科研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提供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的基础平台,引导行业技术朝着更先进、更环保、更经济的方向发展。 服务工程实践: 为广大公路工程从业者提供便捷、权威的技术查询工具,帮助其解决工程实践中的技术难题,提高工作效率。 二、 内容体系与主要构成 本书紧密围绕公路工程建设的全生命周期,涵盖了从前期勘察到后期养护的各个关键技术领域。其内容体系庞大而严谨,主要可分为以下几大板块,并收录了大量与这些板块相关的国家及行业标准: 1. 公路勘察与设计类标准: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规定了公路选线、路基设计、边坡支护、隧道、桥梁等各类工程地质勘察的内容、方法、精度要求以及成果报告的编制要求。重点关注地质灾害的勘察与防治,为工程安全奠定基础。 公路工程测量规范: 明确了公路工程控制测量、地形测量、线路测量、建筑物测量等各项测量工作的技术要求、精度标准和作业流程,确保工程几何形态的准确性。 公路工程设计总说明编制规定: 对公路工程设计总说明的结构、内容、深度和编制要求进行规范,使其成为指导工程实施的关键文件。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 包含了平纵面设计、交叉设计、排水设计等一系列关于公路线位选择、曲线要素、坡度控制、路口布置等方面的技术规定,确保行车安全、舒适和高效。 公路交通工程设计规范: 涉及交通标志、标线、信号灯、护栏、照明等交通安全设施的设计要求,以及服务区、停车区等附属设施的设计原则。 公路工程景观设计导则: 关注公路工程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提出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具体要求。 2. 公路路基工程类标准(此处为本书的重点与核心之一):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 本书的核心组成部分,对公路路基的选址、填筑、压实、边坡防护、排水、施工测量、质量检测与评定等全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内容涵盖了土质路基、石质路基、特殊土路基(如膨胀土、冻土、湿陷性黄土等)的处理与施工技术。特别强调了路基的稳定性、承载能力和耐久性设计与施工的衔接。 公路路面基层和底基层施工规范: 规定了各种材料(如碎石、砾石、矿粉、水泥稳定碎石、沥青稳定碎石等)在基层和底基层施工中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要点。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详细阐述了沥青路面的结构层设计、材料选用、混合料设计、施工工艺、质量控制及验收标准,确保路面具备良好的使用性能和耐久性。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 规定了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结构层设计、板式设计、接缝设计、材料要求、施工工艺、质量控制及验收标准,适用于不同交通量和气候条件下的混凝土路面。 公路路面再生技术规范: 推广应用旧路面材料再生利用的技术,包括冷再生、热再生等工艺的适用范围、设计、施工和质量控制要求,具有重要的环保和经济意义。 3. 公路桥梁与隧道工程类标准: 公路桥涵通用设计规范: 涵盖了各种类型桥梁(梁桥、拱桥、斜拉桥、悬索桥等)和涵洞的设计原则、结构计算、材料选用、基础设计、施工要求及安全验算等。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针对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结构设计、配筋、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进行详细规定。 公路钢结构桥设计规范: 规范了公路钢结构桥的设计、材料、连接、防腐、施工及检测要求。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 规定了公路隧道(明挖、暗挖、盾构等)的设计、地质勘察、施工方法、通风、照明、监控、安全防护及运营管理等技术要求。 公路桥梁钢结构防腐蚀涂装技术规范: 针对公路钢结构桥的防腐蚀处理,规定了涂料选择、涂装工艺、质量检测及验收标准。 4. 公路交通工程与附属设施类标准: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 详细规定了护栏、防撞桶、隔离栅、爬坡车道、错车道、避险车道等交通安全设施的设计、选型、安装和质量要求。 公路照明工程技术规范: 规定了公路照明的设计原则、灯具选型、布灯方式、供电系统、控制方式及质量验收标准。 公路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涵盖了路面排水、边沟、截水沟、排水涵洞等排水工程的设计、计算、施工和养护要求,确保公路的排水畅通,延长使用寿命。 公路服务区和停车区工程设计规范: 规定了服务区和停车区的选址、功能分区、设施配置、建筑设计、景观绿化及无障碍设计等要求。 5. 公路工程材料与检测类标准: 公路工程材料试验规程: 详细规定了沥青、水泥、骨料、土工合成材料、钢材、混凝土等各种公路工程材料的取样、制样、试验方法、性能指标和判定标准。 公路工程质量检测规程: 规定了路基、路面、桥梁、隧道等各工程部位的质量检测方法、仪器设备、频率、评定标准以及检测报告的要求。 公路工程竣(交)工验收规范: 明确了公路工程竣工验收的程序、内容、标准、质量评定方法和文件要求,确保工程按期、高质量交付使用。 三、 突出特点与重要价值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汇编(2006年版)》具有以下显著特点和重要价值: 系统性强,覆盖面广: 遵循公路工程建设的内在逻辑,形成了一个相互关联、协同工作的技术标准体系,能够满足公路工程建设全过程的技术需求。 权威性高,指导性强: 由国家交通部组织编纂,凝聚了众多行业顶尖专家和科研机构的智慧,是当前我国公路工程建设领域最具权威性的技术指导文件。 实践性好,可操作性强: 标准内容紧密结合工程实践,提出了具体的技术要求、操作规程和检测方法,便于工程技术人员理解和应用。 技术先进,与时俱进: 积极吸纳了国内外公路工程建设的最新技术成果和发展趋势,为我国公路工程技术水平的提升提供了坚实支撑。 促进标准化管理: 统一的标准体系有助于规范公路工程的质量管理、合同管理和成本管理,提高管理效率,降低工程风险。 四、 适用范围 本书适用于我国境内所有新建、改建、扩建的公路工程项目,涵盖了从国道、省道到县乡公路等不同等级的公路。其读者群体广泛,包括但不限于: 公路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交通工程、路桥工程、土木工程等相关专业的院校师生。 公路工程建设的质量监督、检测机构的技术人员。 公路工程领域的科研人员。 与公路工程建设相关的政府部门和管理机构。 五、 结语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汇编(2006年版)》作为一部集大成的技术标准文献,不仅是公路工程建设者案头必备的“宝典”,更是推动我国公路工程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它以其严谨的科学性、完善的系统性和高度的实用性,有力地保障了我国公路交通网络的快速、安全、可靠建设,为国民经济的腾飞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工程实践的深入,本书所包含的标准也将不断被更新和完善,但其作为行业发展重要里程碑的地位将永载史册。

用户评价

评分

拿到这本书,就有一种“重量级”的感觉,无论是字面意义上的,还是它所代表的行业分量。封面设计朴素而专业,金色的字体在深绿色背景下显得庄重而权威。我并非公路建设领域的专家,但仅仅是浏览目录,就能感受到这本书所涵盖的广度和深度。细致的章节划分,精准的术语使用,都体现了编写者的专业素养。我翻阅了几页,发现书中的内容并非枯燥的理论堆砌,而是充满了实际操作指导的意图。

评分

拿到这本书,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它的“厚重感”。我不是这个领域的专业人士,但仅仅是捧在手里,就能感受到它所蕴含的知识分量。封面上那沉静的绿色,配合着金色的字体,有一种踏实、可靠的感觉。不是那种花里胡哨的设计,而是让人一眼就能看出它是干什么的,并且觉得它背后一定有扎实的学术支撑。我特意翻到目录页,密密麻麻的章节标题,每个标题都带着一种精确的专业术语,让我对公路路基施工的复杂性和精细度有了初步的认知。虽然很多术语我还不理解,但这种“看不懂”反而激起了我的好奇心,我想知道这些规范背后到底涵盖了多少的技术细节和实践经验。

评分

我拿到这本书,最先吸引我的就是它那种“老实做学问”的气质。封面设计没有任何花哨的东西,就是简洁的文字和颜色搭配,但却散发出一种专业和权威感,让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一本值得信赖的技术类书籍。我喜欢它那种扎实的纸张触感,翻阅起来不会有那种轻飘飘的感觉。打开书页,清晰的印刷,规范的字体,还有那恰到好处的行间距,都让我觉得阅读过程是流畅而愉快的,即便是面对一些复杂的专业术语,也不会因为排版问题而增加理解的难度。

评分

翻开这本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份略显严肃却又充满信息量的封面。墨绿色的底色,搭配烫金的字体,传递出一种专业、严谨的气息,仿佛一本沉甸甸的工具书,摆在那里就有一种可靠感。我不是第一次接触这类技术规范,但每次都能被其内容的详实所震撼。这本书的装订牢固,纸张厚实,拿在手里就有一种“干货十足”的感觉。随后的目录页,更是让我对它的内容结构有了大致的了解,虽然很多术语对我而言是陌生的,但这恰恰说明了它内容的深度和专业性。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风格,可以说是一种“返璞归真”的体现。没有花哨的插图,没有大段的留白,每一页都充实地承载着信息。清晰的字体,合理的行间距,让即使是密集的专业术语,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可读性。我在阅读过程中,发现一些章节会辅以表格和图例,虽然不是那种色彩斑斓的视觉设计,但这些图表却异常精准地传达了关键数据和施工步骤,是我这种非专业人士理解抽象概念的“救命稻草”。我尤其欣赏它在关键技术点上的标注,那种“划重点”的感觉,让我知道哪些部分是核心、哪些是基础,大大节省了我摸索的时间。

评分

我第一次翻开这本书,是被它那种“不怒自威”的气场所吸引。封面设计简洁,但却透露出一种行业的权威性。我从事的行业与此略有交叉,所以对这类规范类书籍并不陌生,但这本书的篇幅和内容的严谨程度,还是让我颇为惊讶。它的纸张质感很好,拿在手里不会有廉价感,而且字迹清晰,排版规整,即便是密集的文字,也尽量做到了易于阅读。我特别注意到,在一些关键的章节,作者会用一些相对简洁的语言来解释复杂的概念,虽然说起来容易,但要做到这一点,背后需要的是深厚的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第一眼看上去可能不会让你惊艳,但它那种沉稳、大气的风格,却能迅速吸引住那些真正需要它的人。我喜欢这种不浮夸的设计,它传递出一种“实力说话”的态度。翻开书本,整齐的印刷,清晰的字体,以及合理的内容布局,都让人在阅读时感到舒适。我注意到,书中在讲解一些关键技术时,会穿插一些图表和示意图,虽然不是那种精美的插画,但却非常直观地解释了抽象的概念,这对于我这种需要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人来说,是非常宝贵的。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传递出一种沉稳、专业的信号。没有过多的装饰,就是简洁的色彩和字体组合,但却能瞬间抓住目标读者的眼球。我捧着这本书,能感受到它扎实的用料和精良的装订,这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内容充满了信心。翻开内页,清晰的字体和规整的排版,让即便是不太熟悉相关领域的朋友,也能相对容易地理解其中的内容。我尤其欣赏书中在介绍技术细节时,那种循序渐进的逻辑,仿佛一位经验丰富的工程师,耐心地引导着你一步步地走进施工技术的殿堂。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虽然谈不上多么的惊艳,但却有一种朴实而厚重的质感。墨绿色的封皮,搭配金色的书名,在阳光下泛着一种沉静的光泽,仿佛在诉说着它内在的专业与严谨。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首先被它的分量所吸引,厚实的手感让我意识到这是一本内容详实、信息量巨大的著作。翻开扉页,烫金的“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几个大字映入眼帘,庄重而有力,瞬间就将我带入到了一个严谨的学术氛围中。随后的版权页、前言、目录,都清晰地展现了本书的脉络和结构,让我对即将展开的阅读之旅充满了期待。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我第一眼看到就觉得它是一本“工具书”,那种朴实无华的设计,反而让我觉得它更具实用价值。深邃的墨绿色,搭配着金色的书名,给人一种沉静而专业的印象,仿佛一位饱经风霜的老师傅,虽然话不多,但每一句都充满智慧。我翻开书页,它厚重的分量立刻告诉我,这里面蕴含着丰富的知识。纸张的质感很好,印刷清晰,即使是细小的文字,也能看得清楚。我注意到,在一些重要的技术节点,书中的内容会用一种非常严谨的语言来阐述,仿佛在一步步地引导读者去理解和掌握。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