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易近人——习近ping的语言力量
书 名 | 平易近人——习近ping的语言力量 | 定 价 | 30 |
版 别 |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书 号 | 978-7-313-12233-9 |
出版时间 | 2014年11月20日 | 开 本 | 16开 |
包 册 数 | /小包 | ||
作者 | 陈锡喜 主编 | ||
作者简介
陈锡喜,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主要著作有:《中华民族振兴的精神支柱》、《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和话语体系》等。
丁晓萍,198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文学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1994年北京大学中文系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生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国家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副主任。
汪雨申,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党总支副书记。2007年1月,获评2006年度上海交通大学优秀思政教师;2008年1月,获2007年度上海交通大学思政教师科研奖。
黄庆桥,理学博士。2011年,上海交通大学SMC-晨星优秀青年教师(C类计划)获得者;2008年,上海交通大学“晨星青年学者奖励计划”优秀青年教师后备人才二等奖;2008年,全国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优秀论文一等奖获得者(教育部颁发);2006年,上海交通大学优秀思政教师。
目录
开 篇
中国梦——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的共同期盼004
形象比喻篇
敢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改革要勇于冲破观念障碍和利益藩篱014
蹄疾而步稳——全面深化改革的辩证思维018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健全权力制约与监督体系022
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026
拧紧“总开关”——理想信念的核心问题030
核心价值观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形成培育、弘扬核心价值观的氛围034
中国人的饭碗要端在自己手里——保障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038
做“蛋糕”与分“蛋糕”——兼顾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042
死水一潭与暗流汹涌——切实保障社会发展的活力与有序046
遏制城市“摊大饼”式发展——城市建设要科学规划050
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生态与经济的相互支撑与转化054
“压舱石”与“助推器”——共同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058
防止出现“意大利面碗”现象——亚太地区要构建更紧密伙伴关系061
“钙”与“软骨病”——信仰迷茫、精神迷失的危害065
踏石留印,抓铁有痕——抓作风建设要有狠劲和韧劲069
打“老虎”,拍“苍蝇”——坚决查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073
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总要求076
“接地气”与“充充电”——领导干部要深入基层,向群众学习080
赶考——党面临的新考验与忧患意识084
打破“围城”、“玻璃门”和“无形墙”——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088
带电的高压线——切实执行和严格维护组织纪律092
抓早抓小,有病马上治——惩治腐败,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095
为民服务不能一阵风——为民服务需要有实际效果和长效机制098
不要换一届领导就“兜底翻”——保持大局稳定性和工作连续性102
发扬“钉钉子精神”——把群众工作做实、做深、做细106
俗文俚语篇
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112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锲而不舍地继续推进改革116
开弓没有回头箭——坚定不移地实现改革目标119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大力促进农民增加收入122
舌尖上的安全——全力以赴保障食品安全126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提高基层服务和管理能力129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加强与拉美国家的合作与互信133
打铁还需自身硬——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136
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决不能让群众为难140
作秀——对待群众决不能虚情假意144
人心就是力量——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147
手莫伸,伸手必被捉——保持反腐败的高压态势151
新办 法不会用,老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
——加强学习,克服本领恐慌154
众人拾柴火焰高——团结一致,共创伟业158
累并快乐着——带着乐观主义精神努力工作161
有话要放到桌面上来讲——善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165
十个指头弹钢琴——坚持统筹兼顾地开展工作169
行百里者半九十——青年要毫不懈怠地努力奋斗173
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青春是用来奋斗的177
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价值观的养成重在青年时期181
诗文引用篇
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对中国经验的自信和自觉188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中华民族创新精神的写照192
治大国如烹小鲜——了解国情,科学施政195
兄弟同心,其利断金——两岸同胞携手共圆中国梦199
积土为山,积水为海——中非携手共圆“梦”202
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让友谊之海载起中墨合作之舟205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夯实中国与东盟友谊的社会土壤208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让各种文明在相互影响中融合共进212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亚太伙伴有共同的发展空间216
物必先腐,而后虫生——清除腐败滋生的土壤219
政之 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222
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领导干部要心存敬畏之心226
刮骨疗毒,壮士断腕——把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230
徙木立信——作风建设要落到实处,取信于民234
鉴得失,知兴替——学习历史,以史为鉴238
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和主动性242
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干部学习关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246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和思考要相辅相成250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通过学习提高工作能力253
。。。。。。。。。。。。。。。。
读到这本书的书名,我立刻联想到了那些在公众视野中,能够用简单而有力的语言,阐释复杂问题的领导者。他们的话语,往往能在短时间内赢得广泛的共鸣,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一直对这种“语言的艺术”充满好奇,究竟是什么样的思维模式和表达方式,能够让言语具备如此强大的力量?是逻辑的严谨?情感的真挚?还是对时代脉搏的精准把握?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答案。我设想,作者可能会通过分析大量的经典案例,揭示出语言背后蕴含的深层逻辑和策略。也许是关于如何构建清晰的叙事框架,如何运用恰当的比喻和类比,如何处理敏感话题,以及如何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来激励和引导。我期待这本书能提供一套系统性的分析方法,让我们不仅仅是“听懂”话语,更能“理解”话语的力量来源,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沟通实践中,让语言成为连接人心、推动进步的桥梁。
评分看到“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这个书名,我感到一股亲切感扑面而来。在信息爆炸,各种观点充斥的时代,能够清晰、准确、且易于理解地表达思想,本身就是一种了不起的能力。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有些人的话语总是那么具有穿透力,能够直接触达人心,而有些话语听起来却显得空洞而疏远?这本书的书名,似乎点明了其中一个重要的维度:语言的“平易近人”。我期待在这本书中,能够找到关于如何让自己的表达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如何用更生动、更形象的语言来传递信息。我猜测,作者可能会通过分析一些具体的案例,来展示语言在不同场景下的运用智慧,以及如何通过调整语言的风格和内容,来达到更好的沟通效果。我希望这本书能成为我的一个“沟通指南”,帮助我在各种场合都能游刃有余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与他人建立真诚而有效的连接。
评分“习近平的语言力量”这个副标题,确实引起了我的兴趣。在现代社会,领导者的语言不仅仅是沟通的工具,更是塑造公众认知、凝聚社会共识的重要力量。我一直观察和学习那些在关键时刻能够以精准、有力、富有感染力的语言,稳定局势、引领方向的领导者。我非常好奇,在那些影响深远的讲话和论述背后,究竟蕴含着怎样的智慧和方法。这本书的书名暗示,它可能会揭示出一种独特的语言体系,或者是一种经过精心打磨的表达策略。我希望它能帮助我理解,在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如何用清晰、有力的语言来阐释政策,回应关切,并最终赢得民心。我猜想,书中会包含对某些经典讲话的深入剖析,从遣词造句、逻辑结构、情感表达等多个维度进行解读,从而提炼出具有普遍意义的语言运用原则。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颇具巧思,以一种柔和的暖色调为主,搭配简洁的字体,传递出一种亲切、易于接近的信号。我注意到“平易近人”这个词,非常契合我个人对语言表达的期待——深刻的道理不一定非要用晦涩难懂的词汇来包装,有时候,最触动人心的往往是那些朴实无华、娓娓道来的话语。这本书的书名就立刻吸引了我,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在日常交流中,如何与不同群体的人沟通,才能让思想更好地传递,让理念更易于被理解和接受。尤其是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语言的有效性变得尤为重要。我期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实用的方法和深刻的洞察,帮助我理解如何用更清晰、更具感染力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在工作和生活中建立更和谐、更有效的沟通桥梁。我迫切想知道,那些被广泛引用,深入人心的语言,背后究竟有什么样的逻辑和技巧,又是如何做到穿越复杂的社会背景,直抵人心的。
评分这本书的标题,让我立刻想到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沟通困境。有时候,即使我非常清楚自己的想法,但在表达出来的时候,却总是词不达意,或者对方总是误解我的意思。这让我感到非常挫败。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如何让语言更“平易近人”的指导。我猜测,这本书可能会深入探讨如何根据不同的听众调整自己的语言风格,如何用更通俗易懂的比喻来解释抽象的概念,以及如何避免使用那些可能引起歧义或反感的词汇。我尤其希望能学到一些技巧,让我的话语更具说服力,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我想象中的这本书,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一步步引导我认识到语言的魅力,以及如何运用这种魅力来改善我的人际关系,提升我的沟通效率。我期待它能给我带来一些“豁然开朗”的感觉,让我成为一个更善于用语言表达的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