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必须强调一下这本辞典在细节处理上的匠心。装帧设计典雅而不失现代感,纸张的质地拿在手里非常舒服,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更重要的是,它的校对工作做得极其严谨,我仔细核对了多处引文和注释,未发现任何明显的错误或歧义,这在动辄引用海量古籍的工具书中,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品质。清晰的排版和合理的留白,使得复杂的诗句和注释之间逻辑分明,阅读体验极为流畅。可以说,从内容的选择、深度的挖掘,到最终呈现给读者的实体质量,这本《元明清诗歌鉴赏辞典》都体现出了一种对“典藏”的严肃态度,它不只是一本用来查阅的工具,更是一件值得在书房里细细品味的文学伙伴。
评分与其他同类书籍相比,这本书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其“鉴赏”部分的独特性和前瞻性。它没有停留在对传统文本的复述,而是尝试将元明清诗歌置于更广阔的文化语境中进行考量。例如,在讨论清代诗人的山水诗时,它会引入当时西方传教士带来的透视学、地理学知识,探讨这种知识结构如何微妙地影响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深度和空间感。这种跨学科的视角,让古老的诗歌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感觉它们并非僵化的历史遗迹,而是与我们所处的现代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阅读这些分析,就像是和一位拥有现代思维的古代文学专家进行了一场高水平的思维碰撞,让人忍不住想要拿起笔,尝试以新的角度去重新品味那些熟悉的篇章。
评分说实话,我原本以为这本辞典会过于学术化,读起来可能会枯燥乏味,但事实证明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它成功地找到了学术深度与大众可读性之间的微妙平衡点。作者(或编者)的文字功底极其深厚,但叙述的口吻却像一位温和的长者在娓娓道来,充满了对诗歌的热爱与敬畏。尤其欣赏它在分析诗歌意境时所展现出的细腻笔触,常常能捕捉到诗句中那些转瞬即逝的微妙情感。有一次我研读一篇明代咏物诗,那诗中对竹子坚韧品格的赞颂,我过去只觉得平平无奇,但辞典通过对比同时期文人对竹的多种象征意义的解读,瞬间提升了对这首诗的审美高度,让我体会到“一竹一世界”的哲学意味。这种讲解,不是简单地告诉你“好在哪里”,而是展示了“为什么好”,这对于提升我自身的文学鉴赏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评分这本《元明清诗歌鉴赏辞典》着实让我眼前一亮,它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引路人,带领我深入领略了中国古典诗歌艺术的璀璨星河。初次翻阅,我立刻被其详尽的释义和精妙的点评所吸引。对于那些我以往望而生畏的典故、生僻的字词,辞典都能给出一个清晰、准确且富有文化深度的解读,绝非简单的词典式解释,而是结合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和诗人的创作心境。比如,对某一首元曲中描述边塞风光的词句,辞典不仅解释了字面意思,还联系了当时的军事形势,使得诗句的苍凉感和力量感瞬间跃然纸上。这种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鉴赏方式,极大地拓宽了我的阅读视野,让我对诗歌背后的时代脉搏有了更真切的体会。而且,它的编排逻辑非常人性化,查询起来得心应手,无论是按诗人、按主题还是按体裁查找,都能迅速定位到所需内容,极大地方便了日常研读和临摹学习。
评分这本《元明清诗歌鉴赏辞典》在收录的广度上做得相当出色,它没有将目光局限于那些耳熟能详的“大名家”,而是勇敢地挖掘和呈现了许多被历史长河冲刷得略显模糊的优秀诗人作品。这对于像我这样,希望对整个元明清诗歌图景有一个全面认知的人来说,无疑是一份宝贵的财富。我发现了几位明代地方诗人,他们的作品风格独特,视角新颖,如果没有这本辞典的系统梳理,我恐怕永远不会接触到这些遗珠。此外,对于诗体和韵律的讲解也处理得非常到位,无论是七律的对仗工整,还是散曲的跌宕起伏,都有清晰的范例和精确的规范说明,这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极大地降低了学习门槛,也让我在阅读时能更好地领会格律美带来的音乐享受。
评分非常不错的一本书,选诗有水准。
评分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商务印书馆出来的书质量不错
评分很不错的书,关注很久,这次一下子把想买的都买了,支持京东,希望多一些类似的活动。
评分物美价廉,知识无价!618的优惠力度特别大,就这样。
评分物美价廉,知识无价!618的优惠力度特别大,就这样。
评分今天对照时寒冰先生的读书心得,反思一下自己的读书经历。\N首先,很惭愧的是我在读书上走了太多的弯路,少年时期看得最多的书是武侠和爱情小说(虽然父亲不喜欢我看这些,却没教我要看什么书,所以都是偷偷地看),现 \N\N在想想,真是疯了。我不知道有没有人是看这种书而成才的?但从我和一位同村的小时候高材生的发小的经历来看,看太多或者只看武侠爱情小说对自己的知识结构 \N\N是非常有害的,那很容易让人沉醉在一个虚构的世界当中,而我的那发小后来也只能高中勉强毕业,我也因为贫瘠的知识结构不能读自己理想的大学,当我意识到这 \N\N些后,我才开始恶补我的阅读,至今才找到一点点读书的感觉。我们还是来看看“高手”是怎么阅读的吧。\N(一)高效率的读书方式\N读书是获取知识、活跃思维、提高自我的捷径。\N我从小读书深受表哥的影响,以古今文学名著为主。那个时候差不多能够读到的书,也基本上都是文学类的(文学是那个时候的主流,作家最吃香,连人找对象都强 \N\N调自己“爱好文学”)。由于借的书往往催得紧,书读得也快,我读书快很大程度上是这种“倒逼机制”所致。如果不能按时还书,失去信誉,以后借书就会面临很 \N\N大困难。所以,必须高效率地吸收书中的知识。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很快,时间显得很宝贵,如何在短时间内高效率地读书,尤为重要。(左岸:文学类书很能提高写作的文笔吧!)\N现在,我基本上保持每周两本书的阅读量。乘坐飞机的之前,我喜欢就近买本书,上机后阅读,等飞机降落基本也就看完了。(左岸:高手的阅读量永远那么的惊人!)怎么读书呢?\N每个人的情况不同,适合自己的方式可能也有所区别,但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可能还是比较接近的。我读书是这样的:\N拿到书的时候,根据题目,先想想:这本书如果我写,大概会是怎样的观点,会以怎样的思路展开。然后,看一下简单的介绍及序言等,如果介绍的主要观点与自己的想法相同,章节的布局也没有新鲜之处,那么,这本书就可以不读或者只是粗略地看翻一下。反之,就买下来阅读。如果作者观点新颖,或者观点与自己接近但章节中体现出来的思路,有比自己深入、系统和完善之处,也买下来,重点读那些体现出作者深入思考的章节。(左岸:这个方法可以用来克服重复不必要的阅读,自然也试用于那些毫无新意的电视剧。)\N所以,我读书的时候,一般都会先看目录。目录是提纲挈领,是作者思路的高度概括。通过目录,知道作者的一个大概思路,沿着作者的思路一路走下去,会让你的思路和逻辑越来越系统、严谨和清晰。因为,读书不仅获取知识,开阔视野,更重要的是,开打思路,学会更深入地、更多角度的思考。带 \N\N着一个清晰的框架去读书的时候,你会发现,你不仅在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在和作者一起思考和洞悉事物的本质,甚至, \N\N你是在和作者一起写作。这会让你更清晰地感受到作者的独到之处,也帮你发现作者的不足或欠缺之处。这样,你读一本书,远远超过以普通方式读十本书获取的收益。由于此前已经知道哪些部分是自己最关注的,也就知道了哪些应该粗读、哪些应该细读(当然,我现在基本上不分那么清楚了,因为读书效率高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这种选择已经不需要了,在阅读中就可以自动做这种筛选),就可以更好地分配时间。\N读书的时候,一定要有一支笔,把精彩的观点或阐述划上线,或把自己的感受随时写下来。因为,看别人观点的同时,实际上是在与作者对话,注意,读书是与作者对话!你不自然地会有一些感悟,把它记录下来非常非常重要。当你养成这种习惯,你会发现你的获取知识的速度会更快,效率会更高,思维会更加活跃。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拒绝你非常厌恶的观点,只要对方能够自圆其说,你不妨也了解一下。中国人的局限性是:会认为与自己观点差异大的观点是荒谬的!往往从道德层面加以谴责,而完全不理会对方的逻辑关系。其实,荒谬的观点不一定没有道理。我们应该学会通过交流和辩论,让道理越来越清晰,而不是通过情绪化的宣泄让本来可以讨论的话题变得越来越模糊。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存在这个问题。我也在努力修正 \N\N自己的这个缺点。\N我在证券报社工作,证券行业是一个大熔炉,本职工作中不仅涉及证券、投资、理财、财务、兼并重组等方面的知识,还牵涉到宏观经济、微观经济;金融、财政、税收、福利、房地产、建筑、土地、工业、农业、人口学、新能
评分图书很不错,很满意很满意
评分大青叶板兰根,药店里抢空的中药,房间里弥漫着84消毒水的气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