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文化史(第2版)

犹太文化史(第2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徐新 著
图书标签:
  • 犹太人
  • 犹太文化
  • 文化史
  • 历史
  • 宗教
  • 民族
  • 以色列
  • 犹太教
  • 中东
  • 少数民族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1195123
版次:2
商品编码:10860032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1-10-01
页数:336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犹太民族是人类社会一个古老独特的民族,犹太文化是历史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自犹太民族走进历史以来,其创造的独特文化逐步发展成为西方文明的一个源头文化,对世界文明,特别是对西方社会和生活产生了巨大且深刻的影响。从纵向看,犹太闻名在两千年前的世界之初孕育了基督教,确立了犹太民族首创的一神思想在社会的主导地位;到了14、15世纪,又为欧洲文艺复兴的出现起到了中介作用;当近代来临时又为资本主义的到来,特别是现代金融业、新闻业的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从横向看,犹太文明藉着犹太民族在世界各地的散居以及基督教、伊斯兰教的广泛传播,对当代世界各民族的文化都产生了巨大影响。了解和认识犹太文化是我们了解和认识世界的一个重要方面。
《犹太文化史(第2版)》是一部以尽可能全面和扼要的方式介绍和评价犹太文化内容的书籍,通过一种能够在尽可能广泛的读者中引起兴趣,激励他们产生进一步阅读愿望的方式,展示过去的四千年中在犹太民族中发生的令人激动和意义深远的历史事件与文化成就,是人们了解和认识犹太文化的基本读本。
全面的梳理、系统的介绍、独特的视野、客观的评说、丰富的视觉资料成为《《犹太文化史(第2版)》》的基本特色。

作者简介

徐新,南京大学哲学宗教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犹太文化研究所所长。1977年起在南京大学任教,1985年曾任英文系副主任。1988年后主要从事犹太文化研究和教学,研究方向涉及犹人宗教、文化、历史,以及犹太人在华散居史。开设的课程有“犹人文化与世界文明”、“犹人历史”、“犹太古代史”、“犹太学概论”、“纳粹屠杀犹太人影视”、“犹太人在华散居电”等。学术研究主要成果有:首部中文版《犹太百科全书》(第一主编及主要撰搞人),《反犹主义解析》、《西方文化兜》、《中国开封犹太人:历史、文化及宗教研究》(英文专著,美国出版)等。另有大量论文发表,半数以上用英文撰写,在国外发表。
积极参加国际学术活动和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是其学术活动的重要特点。他曾多次访问美国、以色列、德国、英国、加拿大等国,是中国最早(1988年)访问以色列,并在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发表公开讲演的学者。1995年在希伯来联合学院从事犹太教研究,1996年和1998年两度在哈佛大学犹太文化研究中心任访问学者。自1995年以来,应邀在国外做过三百余场英文学术演讲。他因其学术活动和成就被国际学术界视为中国犹太学研究的领头人和最具有影响力的学者。世界一些主要新闻媒体,如《纽约时报》、《芝加哥论坛报》、《耶路撒冷邮报》、《犹太周报》等对其学术活动均有报道。美国犹太电视网曾为其制作专题片播出。1996年获得美国弗兰德纪念特别奖。2002年以色列巴尔一伊兰大学授予他哲学博士名誉学位,以表彰其在中国开展的对犹太文化研究方面取得的极其重要贡献。他目前同时兼任中国犹太文化研究会(国际)会长,中国世界古代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中东学会常务理事等学术职务。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民族的形成和早期历史
历史背景
走进历史
传说史
士师时代
统一王国
王国分裂时期
囚虏时期
返乡和圣殿的重建
第二圣殿时期

第二章 犹太流散史
流散的开端
埃及犹太中心
巴比伦中心
拜占庭时期
伊斯兰世界的犹太人
现代以前西欧的犹太人中心
进入北非和奥斯曼帝国的西班牙被逐难民
东欧犹太人中心
美洲犹太中心
流散的意义

第三章 《圣经》文化
一神思想
契约观
末世论
律法
犹太教的组织
《圣经》文化典籍
先知和先知思想

第四章 《塔木德》文化
《塔木德》
《塔木德》产生的神学基础
《塔木德》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
《塔木德》编撰的政治背景
《塔木德》的编撰者
《密西拿》的编撰
《塔木德》文化的其他文献
《塔木德》的特点和意义

第五章 中世纪以来的犹太教
中世纪犹太教
现代犹太教

第六章 拉比文献
评注
法典
答问
重要拉比文献作者

第七章 历法、节日、人生礼仪和文化用品
历法
节日
圣日
敬畏节
朝圣节
一般节日
纪念日
新增加的纪念日
人生礼仪
文化礼仪用品

第八章 文字与文学
文字
文学

第九章 犹太民族的复兴运动
哈斯卡拉运动
犹太复国主义运动

第十章 犹太文化的新中心
国家的成立
以色列建立的意义

第十一章 与其他一神信仰的关系
与基督教的关系
与伊斯兰教的关系

第十二章 犹太人面对的历史迫害
古希腊罗马时期
基督教时代初期
伊斯兰教兴起时代
中世纪
宗教改革运动时期
欧洲启蒙运动
反犹主义的新形式
20世纪
反犹主义的反作用

附录
犹太人在华散居史略
主要参考书目

精彩书摘

后来,割礼成为犹太人与上帝立约的固定标志。据此,犹太教规定每一个犹太男子都要行割礼,以确立其与上帝“订立契约”的关系。皈依犹太教的男子也不例外。
犹太教中这一独特的阐述神人关系思想的提出表明“神”与“人”之间的关系在犹太人看来已不再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关系,而是一种互利互助、互有义务的双向选择关系。由于神人之间的关系以“约”的形式维系,不仅人对神有践约的义务,神对人也承担了相应的义务。以“立约”方式确定人与神的关系表明犹太人不再把人神之间的关系看成是一种传统的宿命安排,而是一种互动关系。既然关系是通过“立约”来确定的,人作为立约的一方,便可以选择立,也可以选择不立。从这一意义上说,契约观赋予了人在与神的关系上以选择的自由。这种自由选择的关系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给神人关系赋予了全新的色彩,打破了长期以来将人放在被动地位的宿命观。在这种新型关系中,不是人对神单方面的、无限的尽忠尽职,而是强调神、人之间的交感互通,从而激发双方的主体能动性。此外,通过立约的方式确立人与神的关系,一下子将人神关系纳入了“法制”的轨道,因为,既立了约,就必须践约,就必须用约中的条款约束自身。不仅人应如此,神也应如此(如果我们在这里用统治者,或国家机器,来替代神的位置,这种立约关系则可视为“现代民主体制”的雏形)。
尽管犹太人的契约观涉及的是信仰问题,但是,相信神对人有义务和责任,人就获得了某种精神慰藉和信心。犹太人的这一思想经过数千年的传播对世界的进程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它的一神思想早已是当今人类一个主要信仰体系,而它的契约观更是早已超出人类的信仰范围,成为现代政治和社会生活的一个主要思想基础。西方社会的近代政治学家和许多启蒙思想家都曾在这一问题上有所论述。
犹太人的这一对约的看法构成了犹太教中的契约观。它与犹太人的一神思想一道成为犹太教的基础,并由此演绎出“应许之地”(The Promised Land)、“特选子民”(The Chosen People)和“救赎”等观念。而这些观念的存在又进一步扩大了犹太人的宗教思想的内涵和外延。同时,这种神、人通过立约的方式确定互相之间关系的思想(即“特选子民”的观念)对日后人们生活中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也产生了影响。
特选子民 犹太教教义认为犹太民族是上帝从万民中挑选的一个特别的民族,故称自己为特选子民。该观念的产生与上面提及的上帝和犹太人立约的宗教思想有着密切的关联。它最早来自《圣经》。《创世记》中在描绘上帝与犹太民族之间的特殊关系时说:“亚伯拉罕必要成为强大的国,地上的万国都必因他得福。我眷顾他,为要他吩咐他的众子和他的眷属,遵守我的道,秉公行义。”
……

前言/序言







用户评价

评分

个人作品

评分

题质疑、成果展示、心得交流、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疑难解析、观点验证、问题综述。

评分

1990年叶嘉莹当选为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南开大学藤维藻、母国光二位校长亲自主持大会,祝贺叶嘉莹荣获这一荣誉。

评分

评分

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生活的幸福、人生的快乐、生命的完善成为犹太人的生活目标和追求。 若是把一神思想这一对待生命和生活的态度与认为“生命就是痛苦、就是受难”的世界观以及劝告人们在生活中要做到清心寡欢的态度作一比较,人们便会不难看出一神思想看待生命和生活的独特之处。需要指出的是,犹太人追求生活的幸福、人生的快乐、生命的完善的思想指的是在今生控制鲁迅笔下祥林嫂一生的“不求今生但求来世”的思想在这里没有任何市场。难怪,爱因斯坦曾对生命做出这样的精彩描述生命,这是一出激动人心的和辉煌壮观的戏剧。我喜欢生命若没有根据一神思想提出的对人和生命的重视,生命如何能够成为“一出激动人心的和辉煌壮观的戏剧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人类用不着再消极、悲观地对待人生和生活,完全可以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去生活,大胆地去追求生活的幸福、美满和完善。这样,犹太人在数千年前提出的一神思想实际上已经是现代人幸福人生观的基础对人和生命的重视 一神思想精髓所包含的意义还表现在对人和生命的重视人是按照上帝的形象创造的思想是关于人及生命的教义之本原。正是在犹太民族上帝造人的神话中,人们有了一个看待人类和生命的独特标准。 实际上,早在美国《独立宣言》之前数千年,犹太人就依据一神思想提出了人人生而平等的思想神思想认为,每个人都是按照上帝的形象创造出来的,每个人都同样拥有最重要的东西。这样人作为神的创造物不再有贵贱高低之分,而是“生而平等”。世界各民族由于来自同一个祖先亚当和夏娃 不再有优劣之分,而是民族平等美国《独立宣言》所阐述的我们认为下述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被造物主赋予某些不可让渡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存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有谁能够说,倘若没有犹太人提出的一神思想以及所包含的人人生而平等的思想,《独立宣言》的起草人杰斐逊会以此思想作为美国人争取独立的依据。 对生命的重视是一神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圣经》,上帝在造出人时发表的评论是“甚好”,而不是在造出其他东西时所说的表明人的生命的不同寻常。既然生命被看成是神的赐予,是“甚好”,那生命就是神圣的,就应该得到珍视,就应该受到保护,生命的权利也就应当得到尊重和维护。在一神思想中,人的生命,如同个性一样,它的存在就是目的,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一神思想坚持认为,生命是上帝的属性之一。上帝被视为生命的源泉并且“喜悦生命”。源自上帝的生命是人的至善,人必须像看护信托财产一样珍惜生命。对于犹太人来说,维持生命是人至高无上的责任。当生命受到威胁时,遵守安息日、赎罪日禁食等最重要的诫命都可被置之不顾。即便是不能确定这样做是否能挽救生命,也还是可以将那些诫命置于一旁。《塔木德》曾严肃指出:无论谁毁灭了一条生命,《圣经》便视其为毁掉了整个世界;无论谁拯救了一条生命犹太史学家埃班把这种由一神思想启示而形成的线性直进历史观看成是 “犹太人遗产中的最重要部分”,并认为,“它把历史解释成一个内容丰富的、不断向前发展的运动。这个运动将随着救世主的降临而告终—与以前的宗教相比,这是一种真正革命思想。从前,没有哪个民族把人类命运想像成完全不同于自然界的循环,想像成不受生老病死这个无情规律制约的过程;人类可以摆脱强制的,即天命的奴仆身份,人类是一种理性的、敢于冒险去进行选择的生物。” 一神思想所包含“线性直进历史观”的提出还使得人类对过去和未来具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过去融于现在之中,而未来是完全无法知晓的。这一认识使得生活中的“现在”不仅仅是介于过去与未来之间的一个短暂的瞬间,而且是一个需要进行认真斟酌对待的时刻。它被认为是时间坐标上最激动人心的一刻,是“时间与永恒的匪夷所思的交叉,是上帝无时无刻不浮现在人们眼前的一个个瞬间”。 这样,在对待时间问题上,一神思想的立足点既不是放在已经成为陈迹的过去,因为过去的已经过去,是无法对之进行修正的;也不放在尚未到来的未来,因为未来是无从知晓和难以把握的,而是牢牢扎根于“现在”这个瞬间,因为此时此刻,也只有此时此刻,才是人可以把握的。换句话说,“现在”不仅是一个可供个人进行选择的时刻,还一是一个可供个人修补过去的时刻,也是有可能使未来发出光芒的时刻。正因为如此,犹太教要求犹太人每时每刻都要遵守诫命。也就是我们时下通常所说的“从现在做起”,所谓犹太人也正是根据这一对“现在”的认识提出了今世的观念。因此,在犹太教中,来世的观念如果说不是被彻底地抛弃,也已经被放在了一个无足轻重的位子上。例如,犹太教对今生今世的强调远远高于其他宗教,即使是上帝的奖惩也主要是存在于今世。正因为如此,犹太人被视为“作为从精神上来说第一个在现实时间中生活的民族”。 需要指出的是,“线性直进历史观”的提出并没有否定过去的重要性,而是把过去看成是人类历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或是事物的第一阶段

评分

学术论著 1991年,应南开大学的要求,叶嘉莹在南开大学创办“比较文学研究所”,

评分

评分

印刷不错,有插图

评分

1997年,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了《迦陵文集》十卷,2000年台湾桂冠图书公司又出版了《叶嘉莹作品集》二十四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